上古五行之神,火神是祝融無異議,水神共工落榜

2021-01-09 日朗月清

前言:

世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特有的神話故事與傳說。我國的神話故事當然也不例外,更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特別是上古神話,它對於華夏文化的探索與傳播,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它既是華夏民族先期的歷史回音,也是對民族文化文明發展的記錄和體現。

我們所說的上古神話,是產生於人類早期社會的記載和傳說。華夏民族的上古神話多來自山海經、詩經、左傳、莊子等先秦和漢代時期的文典。

上古神話大致分:創世、發明、戰爭、鬥爭、五行等神話體系。

而其中五行神話體系在神話體系中最為原始,但又是以最奇特、最深奧的存在,一直被後人探討和研究。又演化出很多經典和論述(易經、道學、儒學等)。

五行之神的發展由來:

關於五行神話體系,在山海經中早有描述和記錄。除了五帝和五獸之外,還有五行之神。如四季(或四方)之神:春神(東方)句芒,夏神(南方)祝融,秋神(西方)蓐收,冬神(北方)玄冥(禺疆)。

隨著世間的推移,五行的的出現。四季(四方)之神,加入了后土,就成為了五行之神。他們分別是:金神蓐收、木神句芒、水神玄冥、火神祝融、土神后土。看到這有的人就會說了,水神明明是共工,你為啥說是玄冥?

其實關於五行中的水神究竟是共工還是玄冥,一直都是爭論的話題。這個還真不好確定。因為有關共工的傳說很多,在這些傳說中,公共都是以水神出現的。也是公認的水神。特別是他與火神祝融多次水火不容的爭鬥,更是人人盡知。

但是,根據《上海經》的記載掌管北方的是玄冥,掌管冬季的還是玄冥,而水正也是玄冥。郭注《山海經》裡指出玄冥就是禺疆。所以說玄冥(禺疆)才是山海經裡認可的水神。

更出人意料的是:據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共工居然還是祝融的兒子!難道共工做不成五行水神,是因為他打了老子?還是因為他撞了不周山逆了天?這個就不得而知了。總之,在山海經裡面一直被稱為水神的他,在山海經裡卻不是水正,這確實出人意料。

說遠了,我們還是盤點一下有關五行之神法力通天的傳說和故事吧:

五行之神:

金神:蓐收

其實關於金神也有兩種說法。有的認為是五靈中的白虎。第二就是金神蓐收。這裡我們還是說一下蓐收。據山海經記載:蓐收為金神,面如人卻生虎爪,渾身白毛,手裡拿著鉞(武器),他是西方大帝金帝的輔助神。

淮南子裡記載:西方屬金,帝君為少昊,佐神執矩而,治理秋季。半人身,半虎身,手裡拿的兵器是柄板斧,管理日落之處。他除了管理西方和秋季之外,還掌管三界的刑罰和懲治(刑神)。可謂身兼數職,權力很大。

木神:句芒

這個關於木神有三種說法,這裡不多述,只說句芒。據海外東經記載:他是面如人,身如鳥。身乘兩條龍。句芒為木神,主管春季草木生長。為少昊後裔。輔佐東方青帝(太皞)治理日出之地。

在遠古時代農耕是非常重要,所以春季也被人們所重視。把句芒當作掌管春季的神,每年春季都會接受人們的祭奠(春祭)。隨著社會的發展,春祭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化。但可以看出在當初句芒在人們心裡的崇高地位。

水神:玄冥

關於水神也有三種說法。上面已經說了玄冥就是禺疆(郭注山海經)。傳說禺疆乃黃帝之孫。人面鳥身,手足與人無二。雙耳各懸一蛇,雙腳各踩一蛇,形象及其怪異。輔佐北方黑帝,掌管北海(北方)。在太荒經中其形象又與靈龜相結合,蛇龜同身,成玄武之形。進而更確立其水神的地位。

禺疆又被稱為四海之神、風神、瘟神。這個海之神可比龍王的權力大得多,它可以召喚島嶼和鳥獸,有翻山倒海的能力。還可以憑藉風力迅速的傳播瘟疫。真可謂海陸空三棲大神。因其具靈龜之性,既是佔卜的象徵,又是長壽的代表。

另一種水神的說法就是共工,能駕馭萬水,所以又被稱為水神。在列子湯問中對其有大量描述。因其性格粗暴,經常引水造成禍患,所以被眾神討伐,怒觸不周山而死。其實若說共工是出了名的惡神,這還是很片面的。如果多部書綜合起來公正地做個評判,共工應該是亦正亦邪的人物。

火神:祝融

相傳祝融是獸面人身,雙耳各懸一火蛇,雙腳各踏一條火龍。全身赤紅鱗片。所到之處一片火海,被稱為火神。祝融是炎帝的孫子。祝融與人類相處非常融洽,傳授人們如何御火。所以,他也被人們所愛戴。截止到現在,還流傳的祝融文化,都可證明他對後世影響之大。

祝融協助南方大帝掌管南方,庇護南方百姓,給世間帶來光明。相傳是祝融處死了大禹的父親鯀。祝融與水神共工天生的冤家,經常互拼生死。最後在不周山大戰導致天柱折斷,而惹禍上身。才有了女媧娘娘鍊石補天的故事。

土神:后土

在五行之神裡面,地位最高的就是土神。她是中央大帝軒轅黃帝的輔佐神,手持長繩牽制四方。關於她的形象,山海經裡記載,她是共工之女(子),長相端莊、雍容。被稱為后土娘娘,傳說她是大地之母,可以掌管凡間大地上萬物生靈的榮枯。因此又有很多人認為后土娘娘就是女媧娘娘。

關於后土沒有具體的說明也沒有相應的註解。在道家神話中,后土娘娘與玉帝相對應,玉帝主管上天,而后土娘娘掌管凡間。是四御之一。民間現在還有后土娘娘廟。各種稱號也不盡相同,如:地母至尊、地姥娘娘等等。傳說也不相同。

至於究竟是誰,這還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哪個都有道理。這個問題小編也有點迷糊,還是留給聰明的讀者老師們去辨別吧!

小結:

以上就是山海經裡關於五行之神相關的記載。只是個人的一些觀點。比如金神就有很多人認為是白虎。還有水神很多人認為是共工,最有爭議的恐怕就是土神了。這些,在山海經裡記載並不是很全面,或者是遺失篇章太多,亦或是註解有誤。歸根結底,這還是因為我們的古老神話故事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化的原因。

對於五行之神的傳說,大家還知道哪些傳說,或者有什麼見解?歡迎老師們在評論區發表分享!以供小編學習進步。

往期回顧:

黃帝之寵軒轅劍,打敗並分屍蚩尤,代表著勝利者的權力

先有人間後有天,三皇創世,五帝定天

上古超能神獸中,有一兇獸尤為厲害,只能自生自滅

先有鴻鈞後有天,盤古笑笑不說話,女媧:我是他的救命恩人

洪荒上古神器排名,首位不是軒轅劍,擁有其一就可稱霸三界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五行之神:火神祝融和水神,關於怒撞不周山的一點猜測
    上古神話中不只有四方神獸,還有五行之神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這個大家都知道吧。在往期的內容裡,我們介紹過四方神獸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但其實在《山海經》中還描述了四方之神——東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四季神加上土神后土,這五位又分別具有五行屬性的能力,也逐漸被後世人稱為五行之神。五行之神的存在在古代非常重要,每年都會受到古代人們的祭祀活動.這些五行之神分別是:東方木神句芒、南方火神祝融、西方金神蓐收、北方水神共工/玄冥、中央土神后土。
  • 水能克火,水神共工為何不勝火神祝融?您看自然中的這個反常現象
    水能克火,水神共工為何不勝火神祝融?您看自然中的這個反常現象紂王早朝時,首相商容隆重地向天子奏諫了一事:請紂王前往女媧宮降香祈服。商容請大商皇帝實地親自祭祀的理由之一,就是女媧娘娘是上古正神,採五色石煉之,以補青天大窟窿。有功於社稷百姓。
  • 火神祝融戰水神共工,水神打不過火神,撞不周山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編說神話,今天咱們說一說上古的事情,也就是朋友們喜歡的「祝融戰共工」有些同學或許還不知道什麼是水神,什麼是火神,他們都叫什麼名字,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這上古的一些知識,首先看過神話電視劇的同學們都是知道的,火神的名字叫做祝融,水神的名字叫做共工!
  • 上古神話中,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怒撞不周山
    上古神話中,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怒撞不周山說到上古神話,很多人都會想到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經典的神話故事,而在從古至今水火不相容,一直都是真的,水是人類生活不可卻少的,水也可以熄滅火,而火則可以給人類帶來溫暖,
  •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在不周山爭奪的不是祝融,而是這個!
    據《山海經》記載,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當年在不周山下相爭,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最後共工不敵祝融,惱羞成怒,憤而撞向不周山,導致天柱斷裂,天塌地陷。後來才有了女媧鍊石補天的故事。這裡有個疑問,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為什麼要在不周山打架?他們到底在爭什麼?其他神仙為什麼不進行阻止?
  • 仙俠劇中火神是祝融,水神是共工,雷神是誰?共有四大雷神
    在仙俠劍中有很多的上古神祗,許多影視劇中都有出現,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水神和火神了。火神祝融,而水神則是共工,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在神話體系之中十分重要,所以對他們的印象會相對比較深刻。但是其他屬性的神祗大家知道幾個呢?
  • 仙俠劇中水神是共工,火神是祝融,風神、雨神、雷神、旱神是誰?
    在仙俠劇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神祗了,其中五行之神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二。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了,其中水神是共工、火神是祝融,而金神、木神以及土神則分別是蓐收、句芒以及后土。而五行之神息息相關的則是氣象之神,在仙俠劇中的世界風雨雷電、霜雪乾旱其實都是冥冥中有神在掌管,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仙俠劇中的風神、雨神、雷神以及乾旱之神分別是誰。
  • 上古小講堂:火神祝融究竟是何人?
    相傳在上古時代,世界一片蠻荒景象,人們過著的還是茹毛飲血的生活,在南方光明宮內有一位火神祝融,他把火種賜給人類
  • 上古十大魔神之水神共工
    共工是九天玄女的弟子,是玄天玉女的師兄。九天玄女與女媧不和,便派共工去幫蚩尤與被女媧支持的黃帝為敵,逐鹿之戰中,共工一人獨擋黃帝坐下的祝融、力牧、句芒、英招四員大將亦不佔下風,後來女媧在不周山設壇封天,使蚩尤的部隊不能後退,共工大怒,對天大罵天神不公。
  • 《山海經》共工怒觸不周山,挑戰人神禁地,爆表的力量是正還是邪
    傳說不周山乃是極寒之地,寒氣透骨,即使皮糙肉厚的野獸也不能靠近。再加山裡磁場(怪力)巨大,普通之神接近都會失去法力。更何況是普通之人?所以說不周山是人與神的禁地。難如登天就是從此處而來。傳說終歸是傳說,總之這個傳說還沒來及見證肉身登天成神,反而就被神用頭把它給撞斷了。
  • 我和水神有個約定,當水神「共工」來到潛江
    天梯原為神、仙、巫而設,但人間的智者、勇士,卻能憑著智謀和勇敢攀登天梯,直達天庭,與鬼神交流···那時候,凡人有了冤苦之事,可以直接到天上去向天帝申訴,神亦可以隨便至凡界遊山玩水····黃帝非常器重他,將他的事跡廣為宣傳,祝融也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火神」,受人們的敬仰和朝拜····
  • 西遊記後傳不周山水神共工救碧遊扯嗎 其實不周山和孫悟空有淵源
    看神劇《西遊記後傳》劇中有這麼一個劇情,唐僧帶著眾人過輪迴隧道時,碧遊仙子不幸殞命,但她的魂魄飄到了不周山,碰到了水神共工,都曉得水神共工是洪荒時代的人,算是一個上古大神。說到水神共工撞不周山的故事,版本有很多,大家聽過的,應該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是水火不融,兩位大神大戰了一場,火神祝融打敗了水神共工,共工大神非常憤怒,失去了理智,怒而撞倒了不周山。
  • 《山海經》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神戰力排名揭秘,你覺得哪只最強?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這個大家都知道吧。在往期的內容裡,我們介紹過四方神獸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但其實在《山海經》中還描述了四季之神——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禺疆。四季神加上土神后土,這五位又分別具有五行屬性的能力,也逐漸被後世人稱為五行之神。
  • 《山海經》之祝融,名字的由來,和甲骨文有關
    前言:祝融既是「四時之神」,又是「南方之神」,又被稱為「火神」,還被稱為「南海神」,同時又被稱為「楚人之祖」。祝融在神話和傳說中,可謂身份多變,名氣很響。其中「火神」形象流傳最廣!祝融「名字」的由來:有關祝融的名字,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以「四時之神」的「夏神」身份去解釋的。「祝融」這個詞通「朱明」二字。「朱」是紅色的意思。「明」指的是白天陽光充足明亮。第二種就是從他「火神」的身份去解釋的。
  • 火神祝融
    歷史上有多位著名的祝融被後世祭祀為火神灶神。祝融氏也是氏出多元的,歷史上有顓頊族祝融氏和炎帝族祝融氏。其中,炎帝後代、黃帝夏官、祝融容光為南方灶神、火神,顓頊火正、吳回兄長、祝融重黎為北方人的灶神火神、顓頊玄孫吳回在帝嚳廢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堯帝時棄用祝融官名採用司馬一名,商朝祖先契為火正大司馬閼伯「子卨」此為商人的火神。《晉書》有記載:「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
  • 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都有對應的神仙,五神之中只有他最悲慘
    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都有對應的神仙,五神之中只有他最悲慘在古代人們,對這個世界認識還處在非常懵懂的時期的時候,萬事萬物,都有相對應的神。那麼中國古老的道教學說中的五行,也是有相對應的神的。那麼五行相對應的神是哪五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一、西方金神蓐收蓐收左耳有蛇,乘兩條龍,住在泑山。泑山南面有很多美玉,北面則有很多雄黃。從山上望向西邊太陽落下的地方,掌管太陽落下的神就是蓐收。有人說蓐收為白帝之子,也有說蓐收是西方神明,司秋,也是五行中的金神。
  • 水神共工撞壞的天柱不周山其實是盤古的命根子,幸好女媧補好了
    水神共工為了賭氣一頭撞向不周山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是聽過的。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是水火不相容的兩位神,在屬性上就是不相同的兩個,相互之間起了矛盾是很應該的。只是沒有想到水神共工為了賭氣一頭撞向了不周山,把不周山撞倒,自己也死去。
  • 上古傳說中的五方神是哪些
    五行神,指的是:東方木神句芒、南方火神祝融、西方金神蓐收、北方水神共工/玄冥、中央土神后土。 唐代丘光庭《兼明書·五行神》:明曰:「木神曰勾芒,火神曰祝融,土神曰后土,金神曰蓐收,水神曰玄冥。土神獨稱後者,後,君也,位居中,統領四行,故稱君也。」或問曰:「據此, 后土是五行之神,漢代立后土祠於汾陽,祀何神也?」答曰:「三代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 陶小毛遊歷史丨神話十四 · 祝融與共工
    這可氣壞了另一位治理水的天神共工,他是天帝俊的另一員大將,本來地位和火神祝融一樣重要,水和火都是人們生活需要的東西呀,現在人們只祭拜火神而不顧水神,這怎麼行呢! 水神共工本來就脾氣暴躁,現在越想越生氣,決定要去攻打火神祝融。
  • 「共工怒觸不周山」背後的上古史記
    目前史學界對於上古記載,最為可信的是《尚書》。但礙於《尚書》存在今古之爭,而且可信度最高的《清華簡》並沒有整理完全,所以本文只得採用周朝之後的記載。說實話,其實是因為我根本看不懂《尚書》。《尚書》採取了夏商文,而文言文是從周文演變而來,兩者的語言習慣除了都用中文之外沒啥相似之處。《尚書》這個東西不是專業研究的基本看不懂,四個字評價「佶屈聱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