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扔出手榴彈,意外被樹幹彈回,身邊戰友連句話都沒說

2021-01-10 燎原視角

眾所周知,中國在抗戰時期條件十分艱苦,武器轉備相對落後,士兵上戰場時拿的子彈都是在撿來的彈殼中填充彈藥再反覆使用的。由於子彈數量不足,士兵們練習射擊的機會都很少,這使得我軍在戰場上非常吃虧。為了增強戰鬥力,我軍決定製造大量手榴彈。

手榴彈威力巨大,能夠給敵人造成巨大傷害,但手榴彈的使用非常危險。考慮到人的臂長和臂力因素,一般情況下,手榴彈的拋擲距離是30~50米,意味著手榴彈最終爆炸的地點非常接近於它被拋出的地點,這不僅對使用者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而且極易發生意外,就連素質極佳的美軍都難逃一劫。

在越戰期間,一位士兵為打擊敵人使用了手榴彈,但他一定不會想到,這一舉動不僅沒有讓敵軍損失一分一毫,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隊伍卻因此差點全軍覆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越南的地形,大家都知道,植被茂密,樹木叢生。果不其然,士兵拋出的手榴彈撞到了樹上被反彈回來,手榴彈爆炸時長短促,只聽見一聲巨響,不少美國士兵當場喪命,最後僅剩一名倖存者。然而,發生在美軍身上的類似事件還不止於此。

這次事件的元兇同樣是一顆樹。美軍裝備的手榴彈不小心被樹枝劃開了保險,但是沒有一位士兵察覺到,就這樣,手榴彈自動引爆,美軍整個巡邏隊無一倖存,他們都沒來得及說一句話,令人惋惜。有人提出疑問,手榴彈使用如此危險,為什麼不能將其引爆時間設置延長一些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人考慮過,但這樣做情況會更加危險。手榴彈威力巨大,比起因失誤造成的意外,制勝敵人的概率要更高。如果將引爆時間延長,投擲出去的手榴彈很有可能被敵軍發現,他們將其撿起扔回來,我們豈不是被反將一軍,這樣做實在得不償失。所以延長引爆時間是萬萬不可取的。

總的來說,使用武器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士兵們擁有強大的勇氣和嫻熟的操作技術。在戰場上,一分一秒都很關鍵,不容許有任何差錯,士兵們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卻依然堅守著自己的使命,多數情況都出色完成任務,令人欽佩。

相關焦點

  • 子彈扔出之後撞樹彈回 炸出上千顆小鋼珠 三名戰友當場死亡
    越南戰爭後期,美軍出現了前線兵員吃緊的問題,這導致許多剛入伍的士兵,並沒有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就被匆匆派上了戰場。列兵布萊特就是其中的一員,這些被派上戰場的新兵沒有作戰經驗,存在著一定的戰鬥風險,但當時的美國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
  • 中越戰爭傳奇人物:犧牲前扔出最後一枚手榴彈,卻救了全軍!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頭幾天,蔣金柱所在的二連接連打下了好幾個高地。戰士們越打越勇敢,越打越靈活,越打越想撈大的戰鬥。很快地,接到上級命令:立即趕到班繞散地區,參加攻打一四八高地的戰鬥。埋伏在這裡的敵人有六、七個連隊。一四八、一四九高地則是班繞散地區的制高點,位於公路兩側,像一把鐵鉗緊緊地鉗住這個交通要道。
  • 師長命令扔30顆手榴彈炸橋,突然士兵大喊:看,日軍在水裡!
    師長命令扔30顆手榴彈炸橋,突然士兵大喊:看,日軍在水裡! 柏輝章在戰場脫身便急匆匆的給軍部反映現在的狀況,軍部兵力大多被困在了北大門,內部資料也遭洩漏,當時真的是手足無措,援兵無果的柏輝章看到戰友們的狀況,怒吼著向軍部要求撤退,實力相差太大,守在這裡死路一條,但這個要求遭到了嚴厲拒絕,軍部也斥責他:如果此地被破,那麼長沙失守機率很大,就算是死,現在也不能退!
  • 正常情況下,各國士兵手榴彈能扔多遠?
    在單兵作戰領域,手榴彈始終是非常有用的小傢伙。手榴彈攜帶方便,操作簡單,非常適合用來吸引對方火力或者攻擊敵人的裝甲目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手榴彈需要士兵進行人工投擲,這需要大量的訓練才能提高準確性。要說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士兵扔手榴彈最遠,那還是體格健壯高大的人更佔優勢。畢竟投擲手榴彈這種事情,身體的強壯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俄羅斯士兵投擲手榴彈的距離。
  • 薩沙談二戰日軍97式手榴彈
    搞笑的是,這些手榴彈在投擲之前,需要在鋼盔上用力砸一下。這是打仗還是自殘?聽薩沙說一說吧。早在日俄戰爭時期,日軍就知道了手榴彈的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山地要塞戰中,防禦一方的俄國人,經常會將炸藥點燃扔出要塞。這些炸藥順著山坡滾下後爆炸,造成日軍極為慘重的傷亡。日軍士兵不甘心光挨打,也盡全力反制。他們將炮彈、彈藥箱甚至罐頭盒改裝成可以投擲的手榴彈,多少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 開坦克扔手榴彈的士兵?
    開坦克扔手榴彈的士兵?說起裝甲擲彈兵,需要先了解什麼是擲彈兵。擲彈兵起源於古代歐洲。到了15世紀,歐洲開始出現了裝填黑火藥的手擲彈藥。兩百多年後,這種手擲彈藥開始大規模使用,最早出現的專業擲彈兵,是路易十四的髪國軍隊。到18世紀,專門使用這種彈藥的士兵也被稱為擲彈兵。在要塞、據點攻防戰中扮演開路先鋒或抵抗核心的角色。
  • 一個士兵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6項
    窮鼓搗,說起來簡單,可真要鼓搗出些名堂也確實不易。有次建制連隊比武,田永茂所在連隊因手榴彈投擲項目排名靠後,錯失冠軍。教導員大為光火,批評連隊「只蒸饅頭,不爭氣」。田永茂聽不下去,放出話:「下次一定要弄個第一回來。」他觀察發現,投彈訓練中對出手角度、彈道弧度沒有準確的檢測方法,糾正投彈動作僅憑個人感覺,是造成投彈成績難提高的主要原因。
  • 志願軍俘虜了美騎一師士兵,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很好奇:他們為什麼沒...
    抗美援朝雲山戰役後,志願軍俘虜了美騎一師很多士兵,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很好奇:「他們不是叫什麼美騎一師嗎,為什麼沒有馬?」
  • @新戰友,下連秘籍我來告訴你!
    近日,武警福州支隊執勤十三中隊在組織思想骨幹培訓的時候,司務長何鑫禹突然問道:「指導員,新兵快要下連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提前準備點什麼?」於是,一場以「新戰友,下連秘籍我來告訴你」為主題的黨團活動在中隊舉行。在黨支部書記黃祥輝的引導下,大家都紛紛上臺講述自己從新兵到現在的成長經驗,歸納總結出一本「武功秘籍」!一起去看看!
  • 《我的世界》雪球手榴彈怎麼做 手榴彈製作教程
    導 讀 在我的世界中,手榴彈是很多玩家都想要的武器,遠遠看見一群怪,一顆手榴彈扔過去,嘭!
  • 美軍都是少爺兵?能夠用火力覆蓋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反過來思考一下,美軍既然都是所謂的"少爺兵",為什麼能夠在全世界打勝仗呢?原因很簡單作為當今戰鬥力最強的國家軍隊南徵北戰75年,美軍不可能少爺兵!之所以留下這樣的印象和美軍的戰術指導思想有關—能夠用火力覆蓋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 總統檢閱驕傲王牌部隊 小士兵衝上臺引爆手榴彈 整個內閣全部報銷
    高官們殷切的目光換來的是猛烈的掃射和橫飛的手榴彈。哪怕到今天,這個事情聽著也是很難想像的。埃及總統薩達特的遇刺事件被記入了軍事史。這些軍人——尤其是低級軍官想到的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薩達特和他身邊人的幹掉。而閱兵就是一個最恰當的時機。
  • 各國韓戰參戰士兵舉行追悼活動 緬懷戰友(圖)
    各國韓戰參戰士兵舉行追悼活動 緬懷戰友(圖) 2015-11-12 10:05: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何路曼     來自11個國家的90多名6.25韓戰參戰士兵等1000多人前往釜山UN紀念公園參加追悼儀式,緬懷聯合國軍參戰士兵。
  • 《捉妖記2》李宇春四川話聽懂沒?馮小剛周潤發都被逼說四川話
    李宇春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說:就是,滾。是不是覺得這句四川話很形象,幽默風趣,有點意思?再來看幾句李宇春的四川話臺詞,給大家解讀一下它們的意思,也是相當有趣的。比如下面這句:你在咋子?說起來,這個字在四川話裡是一個語氣助詞,沒有具體的意思,往往表達一種祈使語氣,約等同於普通話裡的「呢」「哇」等。在片中,這句「有點兒漂亮噶」,就是「有點兒漂亮呢」、「有點兒漂亮哇」的意思,是朱老闆向身邊的小夥伴徵求一種對自己漂亮「認同」的祈使句。
  • 對越自衛反擊戰紀實:從我的身邊失蹤了全團的第一個士兵
    對越自衛反擊戰紀實:從我的身邊失蹤了全團的第一個士兵1979年2月23日上午,也就是搶佔龍金山的第二天,我班接到團裡的指示坐下休息不到十分鐘,從我左邊的陣地上,走來一個身體瘦高的兵,好像是二營五連的,這個兵右手提著一把小圓鍬,無精打彩的,晃晃悠悠的,從我前面的小路上經過。走過到距我約三四米的距離時,這個兵的腰帶掉到了地上,他回頭看了一眼後,並沒有撿起來,而是直接又向前走了。我見他不撿腰帶,便提醒他說,兄弟,你腰帶掉了,那兵停下腳步又回頭看了一眼,但並沒有要撿起來的意思,見狀我又問了一句,你腰帶不要了嗎。
  • 士兵在戰鬥中跳入水裡,真的就能躲避子彈嗎?
    在很多影視劇作品中,我們常常看到,士兵們為了躲避子彈射擊,選擇往水裡跳。這樣的畫面,在《拯救大兵瑞恩》、《碟中諜4》中均有體現。例如《拯救大兵瑞恩》開篇的奧馬哈灘登陸作戰,很多盟軍士兵為了活命,紛紛從登陸船的兩側跳入海水中,以躲避德軍MG-42機槍的彈雨。
  • 素材庫:手榴彈的故事
    前面三奶奶的故事裡,說到了三爺爺。在現在看來,三爺爺也是一個帥老頭。前面說了,三爺爺和我的爺爺是一盟把兄弟。兩個人的關係相當好。那個時候,我爺爺是大隊書記,三爺爺是大隊的會計。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兩個人也算是戰友了。那個時候,人們的防衛意識很嚴。64年我們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候,試驗場和運輸線路和我老家有十萬八千裡。但是村裡的民兵也是晝夜不停地站崗,防止美 /蔣特務破壞。後來,那個時候的「公知」跳出來問:瞎起鬨!
  • 中國有最先進的手榴彈,為何中國部隊仍在用木柄手榴彈?
    二戰之後,世界因為經歷了長期的戰爭,所以都希望保持一個長期的和平狀態來實現國家戰後恢復和更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在二戰之後就再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了,但即便如此世界各國也都從來沒停止過武器裝備的研發。戰爭結束至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在這幾十年之中,世界各國的武器裝備相比以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中國有20億顆手榴彈,退役後如何處理?
    十年輪戰的士兵其次就是新兵訓練和演習使用了,相信大部分當過兵的讀者都經歷過訓練扔木柄手榴彈的日子。 手榴彈的結構第二步,將手榴彈塞入與人員室相連的進料鬥,落入抗爆室底部,這時依靠傾斜鋼板與人員室隔離,防止意外爆炸後手榴彈破片從進料口飛出,同時傾斜擋板會在爆炸衝擊波的推動下迅速封堵料口
  • 最有血性的國軍士兵,一戰殺死日軍500多人,師長:賞30塊現大洋
    一個排,一個連,一個營,甚至一個團的兵力,這些都是不符合歷史的,而在真實的抗戰中,確實有一名中國士兵,他在第1次長沙會戰中擊斃500多名日軍,相當於兩個營的編制,這個抗日英雄就是曹錫。 1939年9月22號,在第1次長沙會戰中,日軍集結重兵攻打新強鎮附近的王街坊,早在當天夜裡,曹錫就將12枚手榴彈捆在一起,放在南岸河堤上面,等到日軍過河的時候就引爆手榴彈,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