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財務自由,每個人心裡的看法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家也不要被所謂的「磚家」誤導了。
所謂的「磚家」是怎麼誤導大家的?
按照「磚家們」的說法,要實現財務自由,最起碼得有1000萬,這樣才能達到財務自由的門檻,就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了,每天不用上班工作,躺賺被動收入。
現實是這個樣子嗎?
一千萬在中小城市確實可以過得很滋潤,但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買套房子怕是還得按揭貸款吧,每天一覺醒來就得給銀行還貸款,敢不工作試試,如何財務自由,我信你個鬼!
怎樣才算財務自由?
如果是在二線城市,我認為有一套三室的房子,有一輛價格二十萬的代步車,再有一百萬存款,月工資達到兩萬,就可以達到財務自由了。
有房有車之後,主要就是一年收入多少的問題了,月工資兩萬,一年的工資收入是24萬。
一百萬存款合理分配一下,分成幾部分,分別存定期、買理財、買股票、買基金、買保險,一年下來也可以產生10萬左右的收益。
因為有保險家人生病也不用怕,讓保險公司報銷。工資收入加上理財資產收入一年總共有34萬,這樣的年收入超過國內90%的家庭了,如果這都不算財務自由,我不知道多高的標準才算財務自由?
大家會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點讚、評論、讚賞,歡迎關注我,訂閱更多財經、理財、炒股知識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