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瑣羅亞斯德

2020-12-15 愛歷史的鄭師傅

早期信仰

約公元前2000年,隨著來自土耳其斯坦的雅利安騎士的入侵、古伊朗誕生了。它於公元642年才因回教徒的徵服而滅亡。因此在2500年中,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它的宗教生活在與其他偉大文明,如巴比倫文明的接觸中不斷發展和變化。

我們的資料主要來源是《阿維斯陀》 ,這是公元前6世紀以後編撰而成的一部經文集。《阿維斯陀》同《梨俱吠陀》很相近,那是另一本經文集,由從公元前2000年起居住在印度北方的另一些雅利安人所完成。伊朗曾把它的神,尤其是密特拉神以及它的某些信仰傳播到希臘和羅馬世界,後者予以吸收並加以改造。對這後一時期所知的東西對了解最初數百年的伊朗宗教也許不會提供真實的內容。

瑣羅亞斯德

像所有印歐民族一樣,伊朗人祟拜蒼天和光明之神,即「智慧天主」、宇宙的創造者:阿胡拉·馬茲達。他掌握著亞扎塔,即以密特拉為化身的所有自然力量,這是牧神和雨神,由於他有千雙耳和萬隻眼而無所不知,也是一位申張正義者。

阿娜希塔即「純潔者」是源泉女神,自己就有繁殖能力,哈奧馬是同名植物之神,人們從他那裡可獲得令人神往的豐收,他們都充實了這象徵光輝的眾神行列。他們組成的世界與黑暗帝國是對立的,黑暗帝國裡的領袖是昂格拉.邁努(後來是阿里曼),他與善的勢力相對抗。人們對大部分神都奉獻帶血的祭品。信徒們喝哈奧馬酒直到酩酊大醉。光明之神阿胡拉一馬玆達是用在祭祀塔頂照耀的火來祭拜的人們互相傅誦為戰勝邪惡而獻身的騎士老爺們即英雄們的功績人們害怕冒犯眾神的恥辱因此出於對土地的敬仰,死者不入土埋葬人們把屍體置於塔樓上,讓猛禽來將它們撕碎。

瑣羅亞斯德(拜火教或襖教創始人)

公元前6世紀,有一位叫做瑣羅亞斯德的改革家在他的出生地巴克特裡亞納講道他把阿胡拉一馬茲達變成唯一的神。亞扎塔僅僅是這位唯一神的一些不同面目。瑣羅亞斯德宣講說,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兩個大天使,一個是善良的、另一個是邪惡的,人必須在兩者間進行選擇。崇拜神就是保持心顬純潔、僅僅以奉獻火來伴隨祈禱、不奉獻血獻的祭品和不因喝哈奧馬酒而醉倒。

密特拉崇拜和摩尼數

伊朗世界對瑣羅亞斯德的講道漫不經心,把密特拉變成眾神中最重要的神,使他從阿胡拉一馬茲達那裡獲得作為光明和正義之神的性格。對他的祟拜傳播到整個東方,並被眾多羅馬士兵所接受,這些士兵把他引到地中海世界。

伊朗人從最原始時代開始就承認的善惡搏鬥通過摩尼的教導在公元三世紀成為一種二元宗教摩」已教的基本教義。這一受迫害的異端(它的創始人在275年被處死)在薩桑王朝時的伊朗帝國中爭取了很多信徒,王朝的君主是瑣羅亞斯德教派。在人類身上和宇宙中進行的永恆的善惡鬥爭迫使信徒們奉行禁慾主義,使他們擺脫肉體的慾望。誰不能做到就必須通過再生,直至世界末日:在」5個世紀的大火後,善終將與惡分離。

古代瑣羅亞斯德教在當今仍可被證實是存在的,但改用了新的名稱。就在伊朗,成千上萬信奉襖教的人保持著他們的宗教習俗,但是他們遠離全民族大家庭,生活貧困。

相反,在孟買地區,襖教徒形成一個超出10萬人的團體,由殷實的商人和手藝人組成。在改革家們的影響下,這些早在公元7世紀就離開波斯的移民後代又恢復了瑣羅亞斯德指示的純正性:他們崇拜火,在海岸邊上參加長時間的淨化沐浴,並保留了把死者被在「靜穆塔樓」頂上的禮儀。

相關焦點

  • 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瑣羅亞斯德
    他們組成的世界與黑暗帝國是對立的,黑暗帝國裡的領袖是昂格拉.邁努(後來是阿里曼),他與善的勢力相對抗。人們對大部分神都奉獻帶血的祭品。信徒們喝哈奧馬酒直到酩酊大醉。光明之神阿胡拉一馬玆達是用在祭祀塔頂照耀的火來祭拜的人們互相傅誦為戰勝邪惡而獻身的騎士老爺們即英雄們的功績人們害怕冒犯眾神的恥辱因此出於對土地的敬仰,死者不入土埋葬人們把屍體置於塔樓上,讓猛禽來將它們撕碎。
  • 瑣羅亞斯德是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人
    瑣羅亞斯德出身于波斯帝國建立前的一個波斯遊牧部落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
  • 瑣羅亞斯德是瑣羅亞斯德教的創始人
    瑣羅亞斯德出身于波斯帝國建立前的一個波斯遊牧部落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大夏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他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中被殺身亡。
  • 古代波斯:瑣羅亞斯德教
    當然波斯人只是雅弗後裔中間一支!是英勇的擴張種性之人。就如現代伊朗人一樣,雖然弱小,還是敢於與美國對抗的民族。在一個特殊時期,也就是公元前6世紀左右,瑣羅亞斯德出生,這就是那個群星燦爛時期,世界各國都出現裡程碑式的宗教人物。
  • 瑣羅亞斯德
    希臘羅馬人所接觸到的密特拉崇拜可能已經不再是原來多神教的一個神祗,而是瑣羅亞斯德教神職人員所復興的新形象
  • 古典波斯社會的救贖宗教:瑣羅亞斯德和他的信仰、伽塔什
    在波斯宗教的發展中,多種文化的影響也是非常引人注意的。波斯人原屬於印歐語系,他們最早的宗教與印度的雅利安人非常相像。然而在古典時代,新的宗教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出現了,並且成為伊朗地區廣泛普及的宗教,在較大的波斯帝國也是這樣。
  • 瑣羅亞斯德教的兩位主神,只有善惡的二元論
    原本是想寫帶有這個教神話元素的寶可夢的,但發現寶可夢中只有捷克羅姆和雷希拉姆有,索性就直接把目標放在瑣羅亞斯德教身上。說起【瑣羅亞斯德教】大家可能有點陌生,它在國內被稱為【拜火教】或【祆教】,這個宗教發源於中東地區,也是基督教誕生前中東地區最有影響的宗教,更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如標題所說,祆教的觀念是二元論,認為世間非善即惡,非黑即白,這裡只講講該教的二位主神,不做深入探究。
  • 京慕雨談瑣羅亞斯德與他的哲學!
    瑣羅亞斯德出身于波斯帝國建立前的一個波斯遊牧部落貴族家庭,20歲時棄家(Zoroastrianism)是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音同「掀」)教」。主要流行于波斯、中亞等地的宗教。該教認為阿胡拉·瑪茲達(意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
  • 古典波斯社會的救贖宗教:瑣羅亞斯德和他的信仰、伽塔什
    在波斯宗教的發展中,多種文化的影響也是非常引人注意的。波斯人原屬於印歐語系,他們最早的宗教與印度的雅利安人非常相像。然而在古典時代,新的宗教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出現了,並且成為伊朗地區廣泛普及的宗教,在較大的波斯帝國也是這樣。
  • 瑣羅亞斯德教的兩位主神,只有善惡的二元論
    原本是想寫帶有這個教神話元素的寶可夢的,但發現寶可夢中只有捷克羅姆和雷希拉姆有,索性就直接把目標放在瑣羅亞斯德教身上。說起【瑣羅亞斯德教】大家可能有點陌生,它在國內被稱為【拜火教】或【祆教】,這個宗教發源於中東地區,也是基督教誕生前中東地區最有影響的宗教,更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如標題所說,祆教的觀念是二元論,認為世間非善即惡,非黑即白,這裡只講講該教的二位主神,不做深入探究。
  • 《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瑣羅亞斯德教之二:起源與發展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論,阿肯那頓法老(Akhenaten,有時亦譯作埃赫那頓)的宗教改革,有來自它的影響,當然證據還不充分。瑣羅亞斯德(Zarathustra),又譯查拉圖斯特拉,前628年~前551年)是該教的創始人,出身於米底王國的一個貴族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他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此後,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裡被殺身亡。
  • 京慕雨談瑣羅亞斯德與他的哲學!
    瑣羅亞斯德出身于波斯帝國建立前的一個波斯遊牧部落貴族家庭,20歲時棄家(Zoroastrianism)是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貶稱為「拜火教」,在中國稱為「祆(音同「掀」)教」。主要流行于波斯、中亞等地的宗教。該教認為阿胡拉·瑪茲達(意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
  • 瑣羅亞斯德教思想很快在西亞與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傳播開來
    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安格拉曼組( Angra Mainyu),後者在瑣羅亞斯德教中扮演著類似撒旦的角色,是世間所有罪惡與苦難的根源,並且將會在時間終結之時被毀滅。與猶太教中的耶和華類似,阿胡拉馬茲達一般沒有代表其形象的雕塑或雕刻。
  • 瑣羅亞斯德教禮俗及對後世宗教的影響
    《禮俗:別具一格的宗教儀式》    瑣羅亞斯德在教義上完成了由多神崇拜向二元神論的轉變。在儀禮上,他採納了先前的一些祭儀,從而形成祆教的一些基本儀式。    祆教家庭中,兒童15歲時,視為成年,要舉行成年禮。屆時,祆教社團的全體成員都要參加。
  • 瑣羅亞斯德教思想很快在西亞與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傳播開來
    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安格拉曼組( Angra Mainyu),後者在瑣羅亞斯德教中扮演著類似撒旦的角色,是世間所有罪惡與苦難的根源,並且將會在時間終結之時被毀滅。與猶太教中的耶和華類似,阿胡拉馬茲達一般沒有代表其形象的雕塑或雕刻。
  • 工藝美術品之中的瑣羅亞斯德
    瑣羅亞斯德名字的波斯語名字扎拉圖什特拉今天廣為人知,要感謝兩本藝術著作。1896年,德國作家弗裡德裡希·尼採發表了《扎拉圖什特拉如是說》一書。尼採在一首長詩中把這位波斯的先知作為一個著名人物,用來解釋自己對生命的看法。
  • 有人知道現在的伊朗就是以前的波斯帝國麼?
    到了大流士一世時期,東徵印度,西伐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馬其頓王國、古希臘,使得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讓阿契美尼德王朝為當時世界上領土疆域最大的帝國,直到公元前334年滅亡,對,那時的中國還處於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混戰的亂局之中。實際上,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才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了。
  • 波斯文化的源流與特色
    安息帝國建立後,其政治、經濟制度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到了帝國中後期波斯文化開始向本土化回歸。也是在這個時候,瑣羅亞斯德教在波斯東西部地區實現了宗教文化的統一,為其鼎盛時期的到來打下基礎。公元224年,當西方的羅馬帝國正在經歷「三世紀危機」時,波斯民族再次強大起來,建立了薩珊波斯帝國。法國歷史學家吉爾斯曼曾說:「薩珊文明是伊朗幾千年來歷史發展的頂峰……文明世界好像是由薩珊和羅馬平分。」
  • 超3000年的波斯文明為何不堪一擊
    伊朗,文化上傳承自古波斯,一個可以直接上溯到公元前2700年的文明古國,歷史之悠久,比這個星球上的任何一個古國都不遜色。然而,這個國家的宗教傳統卻發生了一個大的斷層,由原本崇信瑣羅亞斯德教改為信奉伊斯蘭教,直接改變了整個國家的命運。
  • 拜火教興起——薩珊波斯人將祆教作為國教,朱元璋將明教定為國號
    祆(xian)教也叫拜火教,是中國對瑣羅亞斯德教的習慣稱呼。 傳說祆教的創始人瑣羅亞斯德誕生在阿富汗的錫斯坦,生活在產生世界偉人的公元前6世紀,與中國的孔子、印度的佛陀是同時代人。與臨近的貴霜帝國全民信仰佛教不同的是,早在噠人到來之前,薩珊波斯人就將祆教作為國教,從而成為世界祆教的中心。祆教領袖在國內的威望僅次於國王。沿襲古代的習俗,國王被認為是神聖的或半神聖的,並且與最高善神有著特殊的親密關係。 但是風起雲湧的世界宗教運動震撼著世界,也震撼著波斯。東方的佛教還在其次,公元1世紀在耶路撒冷誕生的基督教顯示出越來越強勁的東擴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