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飲料巨頭,每年默默從中國賺走65億,網友:難道不是國產的嗎

2020-12-10 騰訊網

近幾年,市面上興起了一種益生菌乳品飲料,這種富含腸道有益菌落的飲品,在大魚大肉後來上一瓶,對解油膩和促進消化有如神助。隨著益生菌飲料的流行,很快各大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益生菌產品。

而國內第一款益生菌飲料品牌叫「養樂多」,相信大家對這個牌子並不陌生,其在各大超市和零售店都有銷售。尤其伴隨著這兩年「蒙牛」和「伊利」等這種民族品牌也推出了乳酸菌飲料後,愛屋及烏,一直以來,大家一定也以為「養樂多」也是中國品牌。

可惜它並不是,而這種益生菌飲料技術也並非誕生於我國,而是一位日本人的發明。

這個日本人叫代田稔,是上世紀初日本的一位微生物醫學博士。他於1930年發現了一種活性乳酸桿菌,對人體消化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經過十多年的菌落培養,代田稔最終成功分離培養出了乳酸桿菌,並將其命名為「乾酪乳酸桿菌代田株」,也叫「代田菌」。

這個「代田菌」就是我國「益生菌」的鼻祖,何能促進消化?在於其能抵抗胃液和膽汁等強力殺菌消化液的侵蝕,以活體狀態直達人類的腸道系統,有效預防食物中其他毒菌的感染,促進腸道蠕動和新陳代謝。

而「代田菌」剛分離出不久,代田稔並沒有想好怎麼去商業化。後來有一家叫「Jahurto」的公司出現,他們將「代田菌」的培養技術買斷,再經過多年的研究,最後研製出了一款酸奶,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養樂多」。

這款酸奶一經發售,便引爆了整個日本市場。再加上60年代,Jahurto公司開創了家庭配送的銷售模式,也就是我國前些年的牛奶配送服務,養樂多迅速壟斷的日本市場。在整個60年代,養樂多幾乎蟬聯日本飲料銷量冠軍。

那麼,這樣一個紅得發紫的日本品牌,又是如何進入中國,最後讓國人誤以為其是國產品牌的呢?還請各位接著往下看。

2002年,養樂多開始入駐中國市場,在充分研究中國人的消費心理後,Jahurto公司決定將「養樂多」喬裝打扮成中國品牌。

他們先是在廣州註冊了一家「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再將飲料包裝上的「Yukult」產品名換成「養樂多」三個漢字。同時,將日本的家庭配送銷售模式照搬到我國。由於這種「益生菌」酸奶早前國內從未出現過,一下激起了國人的興趣,養樂多的中國市場迅速打開。

如今,養樂多在我國已經經歷了18年風雨。雖然我國不少其他國產乳業品牌也推出了類似的產品,但養樂多仍以每年65億的銷售額牢牢佔據益生菌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甚至還連續7年拿下「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其「國產品牌」的定位再次夯實。

雖然多年來養樂多公司一直沒聲稱自己是中國品牌,但他的營銷和包裝無不給國人以這種暗示。正是因為營銷策略的成功,這一日本飲料巨頭才能每年偷偷賺走國人65億。不得不說,日本人做生意是真的有一套。

相關焦點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在中國賺走65億,卻還被誤認為國產品牌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在中國賺走65億,卻還被誤認為國產品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對食品飲料的需求也相應有了變化,相比於以前,現在我們追求健康綠色的食品,飲料則會根據不同的場景提出不一樣的需求,比如熬夜玩遊戲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功能性飲料。
  • 一個日本知名飲料,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
    比如一個日本知名飲料養樂多,其不僅成功的打開了我國的乳酸菌市場,還實現了徹底的壟斷,甚至一度被消費者誤以為是國產品牌,根據相關數據,其每年能夠從中國市場狂賺65億,而這款飲品取勝的訣竅是什麼呢
  • 中國飲料行業的隱形王者,一年輕鬆賺走65億,卻不是本土品牌
    中國飲料行業的隱形王者,一年輕鬆賺走65億,卻不是本土品牌隨著人們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加,對於日常的那些食品飲料需求也增加了很多,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曾經國產很牛的飲料品牌卻不是常青樹,就比如說匯源果汁和天喔都已經倒閉了,而王老吉也因名字的事情銷量減少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
    眾所周知,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被公認最有潛力的市場,細數一下世界各個行業的巨頭,從來沒有繞開中國市場,就連飲料業也是如此,目前中國飲料市場上銷售最好的並不是中國本土企業,而是日本以及美國的飲料巨頭。而美國飲料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口可樂基本壟斷全球大部分碳酸飲料市場,當人意識到碳酸飲料的危害時,果汁和酸奶的銷售開始增長。隨後,乳酸菌飲品便馬上風靡中國,上到80歲老人,下到3歲兒童,沒有不喜歡這款飲料的,而乳酸菌賣得最好的就要數養樂多了。大家第一次聽到這樣品牌,認為是國產品牌,加上功效對人們身體好,於是不少民眾都十分青睞養樂多,甚至成為家庭常備飲品。
  • 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從中國狂賺「70億」,大家卻都以為是國產品牌!
    說起中國飲料行業的巨頭,相信大家第一反應應該就是娃哈哈,娃哈哈不僅飲料做得特別好,也有各種各樣的其他產品,除此以外,康師傅也是我國的經典老牌。但是大家一定不知道這個乳酸菌飲品的鼻祖養樂多並不是中國的品牌,而是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都可以賺走70多億每天能賣出七百五十萬瓶,中國還是養樂多的第2大銷售市場佔揚咯多海外總銷售的23%。
  • 「偽裝」成國產的日本飲品巨頭:與蒙牛、伊利齊名,每年狂賺65億
    養樂多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是實實在在的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算得上是「藏」在中國的日企巨頭。一、養樂多的日本發展史養樂多是日本一家歷史比較久遠的企業,外文名為「Yakult」,又譯為「益力多」,意即酸奶。
  • 日本巨頭國內撈金16年,賺走國人數百億,卻還被以為是國產品牌?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一直以來都是咱們對於飲食文化的態度,很多的傳統美食都是名揚全世界,而且國內飲料方面也是有著眾多的品牌,像娃哈哈、農夫山泉等這些巨頭都是陪伴了大家非常久的時間了,但是有一家巨頭,其實是一家日本企業,但是很多人一眼看上去都會是以為它是一個國產巨頭,而且默默在國內撈金了
  •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除了喝白開水以外,牛奶也是最營養而且無公害的一種飲品,可能有很多的人他們都會覺得牛奶的口感沒有別的其他的飲品好喝,雖然說知道牛奶有營養,但是卻不太愛喝,可是在看到酸奶飲品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非常的樂觀,既有營養口感又酸酸甜甜,所以說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成為了不二選擇,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被我們一直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一年在中國撈金65億。
  • 喝了17年的飲料,至今才發現,它居然是日本品牌,每年賺走65億
    說起中國的飲料行業,估計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娃哈哈以及農夫山泉等品牌了,不過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面,國內的飲料行業發展還是比較快的,越來越多的飲料品牌湧入市場。然而有這麼一個日本飲料品牌,進入中國已經有了17年的時間,每年都從中國賺走65億元,卻一直被人們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 一款日本飲料,卻被誤認國產品牌,一年在中國賺65億,你也喝過
    其實在太子奶之前還有一個歷史更為久遠的乳酸菌品牌,它在中國經營了半個多世紀,一直被誤認為是國貨品牌,如今一年默默賺走65億。「Yakult」意為酸奶,也是日本Yakult公司旗下乳酸菌飲料的名字,也許這個稱呼讓你感到陌生,但是養樂多你一定喝過,在中國香港和廣東也被譯為益力多。這款飲料中因為含有乾酪乳酸桿菌代田株,可以保護腸胃,促進消化。
  • 每天賺走1.3億,在中國默默撈金112年!瑞士巨頭卻被當作國產企業
    早在2018年的時候,一個瑞士巨頭就登上了美國《財富》雜誌500強,排名在69位。當時的年收入達到了6230億元人民幣,490億人民幣的淨利潤,平均每天賺走1.3億。而在今年上半年第二季度的財務報表中,這一巨頭雖然受大環境的影響營收有所下滑,但是前半年的營業額也達到了3000億。奇怪的是這一巨頭在中國無人不知,一度被當作是國產企業,它就是——雀巢公司,屬於最早一批進入我國的企業,已經在中國默默撈金112年,比很多的「自家企業」還要熟悉國內市場。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說到飲料,我們會想到蒙牛、伊利、娃哈哈等等這些都是比較著名的品牌。不過隨著中國飲料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飲料品牌進入了中國。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熟悉養樂多。
  • 日本飲料的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36億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再例如中華牙膏,很多人以為是國貨,但並不是,它是外國產品。日本飲料的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36億,你們可知道這種飲料是哪種?對於這種飲料其實是沒有喝過,也絕對見過或者是見過。這種飲料是一種乳酸菌飲品,而提到這類飲料,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喜歡。
  • 來自日本的飲料巨頭,在華深藏18年,一年悄悄撈金65個億
    來自日本的飲料巨頭,在華深藏18年,一年悄悄撈金65個億推薦語: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我國飲料行業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根據歐睿國際數據統計,我國飲料銷售金額由2014年的4652.1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785.60億元,預計2020年飲料銷售金額有望突破6000億元。而國內很多的飲料品牌也跟上了行業的爆發期,賺了個盆滿缽滿,比如我國的飲料巨頭康師傅、農夫山泉、娃哈哈等等,近些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這款國人從小喝到大的飲料,竟是出自日本,每年「低調」賺走65億
    文丨閒庭 排版丨閒庭養樂多,這款國人從小喝到大的飲料,估計很多人都以為是國產品牌,可事實上卻是出自日本。那麼,養樂多在中國暢銷18年,每年可低調賺走65億的秘訣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能從中學到哪些智慧呢?創新的零售模式養樂多,估計是很多人都有喝過的乳酸菌飲料。可在喝的時候,估計各位在最初之時,都會誤以為這是國產品牌,而實際上養樂多卻是誕生於一家日本公司的飲品。 據某調查網站顯示,養樂多是中國人最喜愛的五家國外飲品品牌之一。不僅如此,養樂多更曾連續七年以其優秀的品質獲得「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
  • 一直誤以為國產品牌的飲料,名字用漢字偽裝,每年從中國賺走65億
    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緣,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物質貧瘠的年代,恩格爾係數相當的大,解決溫飽問題已經是人們最大的願望,但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逐步得到滿足,人們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來著日本的飲料巨頭,他用漢字偽裝成中國的老品牌,每一年中在中國賺取的金額高達六十五個億
  • 像極了國產品牌的日本飲料,深耕中國18年,為減少腸道疾病而發明
    中國人口基數大,造就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就飲料市場而言,有數不清的品牌、品類。我們有很多國產飲料品牌,在與國外巨頭的競爭中,落敗被收購。但國民還不知道,它們已經是國外品牌。反過來有一些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低調得像國產品牌一樣。
  • 日本一知名飲料,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
    現在水的種類有很多,有礦泉水、有飲料等。很多比較知名的飲料並不是中國的,而是國外的品牌。就有一日本知名的飲料,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在我國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牌那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隨便在一個超市或者小賣部都能買到,這兩個飲料品牌都是美國的品牌。日本也有一款知名的飲料,在我國深受歡迎,這個飲料就是養樂多。
  • 日本一知名飲料,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地的產品暢銷各地,我們可能隨意買一個東西,就會拿到法國的產品、美國的產品、日本的產品。不過在全球化的大潮流當中,也出現了一些局部的逆轉——民族品牌得到了國人更多的青睞。而日本的一個知名飲料,由於名字取得非常「中國化」,被國人廣泛地認為是「國貨」一年在中國賺走36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國產飲料巨頭拒絕可口可樂百億收購,今負債百億,以36億賤賣
    現在逛超市總能看到一些新的飲料品牌,或是一些新口感的飲料。雖說飲料市場的品種繁多,但在不少人心中,有些國產飲料曾經代表了某一類品種。比如說起汽水,很多人想到的是健力寶;說起奶茶,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香飄飄;而說起果汁飲品,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匯源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