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從中國狂賺「70億」,大家卻都以為是國產品牌!

2020-12-10 遇見張磊

說起中國飲料行業的巨頭,相信大家第一反應應該就是娃哈哈,娃哈哈不僅飲料做得特別好,也有各種各樣的其他產品,除此以外,康師傅也是我國的經典老牌。

到了近幾年有一種新型的飲品在市場上出現叫做乳酸菌類飲品,乳酸菌類飲品做的最早的還得是養樂多,小小的一瓶都是按一排一排的賣,非常的好喝,酸甜可口,而且乳酸菌對我們的身體也有很多好處,所以還是有不少小夥伴都喜歡喝乳酸菌飲品的。

但是大家一定不知道這個乳酸菌飲品的鼻祖養樂多並不是中國的品牌,而是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都可以賺走70多億每天能賣出七百五十萬瓶,中國還是養樂多的第2大銷售市場佔揚咯多海外總銷售的23%。

在中國養樂多已經擁有了6個生產據點和43家分公司,廣州是養樂多最大的市場,其實當年養樂多的創業歷程也非常的艱辛,一開始人們對於這種乳酸菌飲品感覺非常的陌生,所以並不是很感興趣。

於是養樂多公司決定開創家庭配送的銷售模式,只要客戶打電話,員工就會將新鮮的養樂多產品送到客戶家中,正是憑藉著這種態度贏了都從眾多飲料之中脫穎而出。

相信大家應該都喝過這一款飲料沒想到這款飲料雖然寫著是漢字但其實是,日本的品牌每年都會從中國賺走將近70億。

相關焦點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在中國賺走65億,卻還被誤認為國產品牌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在中國賺走65億,卻還被誤認為國產品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對食品飲料的需求也相應有了變化,相比於以前,現在我們追求健康綠色的食品,飲料則會根據不同的場景提出不一樣的需求,比如熬夜玩遊戲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功能性飲料。
  • 一個日本知名飲料,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
    大家都知道,現在時代的發展講究的是經濟全球化,為了加強各國之間的聯繫,有了進出口產品的理念,而一個企業的成功,就是能夠將自己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打開自己的國際知名度。
  • 「偽裝」成國產的日本飲品巨頭:與蒙牛、伊利齊名,每年狂賺65億
    養樂多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是實實在在的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算得上是「藏」在中國的日企巨頭。一、養樂多的日本發展史養樂多是日本一家歷史比較久遠的企業,外文名為「Yakult」,又譯為「益力多」,意即酸奶。
  • 日本飲料巨頭,每年默默從中國賺走65億,網友:難道不是國產的嗎
    而國內第一款益生菌飲料品牌叫「養樂多」,相信大家對這個牌子並不陌生,其在各大超市和零售店都有銷售。尤其伴隨著這兩年「蒙牛」和「伊利」等這種民族品牌也推出了乳酸菌飲料後,愛屋及烏,一直以來,大家一定也以為「養樂多」也是中國品牌。
  • 日本飲料的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36億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再例如中華牙膏,很多人以為是國貨,但並不是,它是外國產品。日本飲料的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36億,你們可知道這種飲料是哪種?對於這種飲料其實是沒有喝過,也絕對見過或者是見過。這種飲料是一種乳酸菌飲品,而提到這類飲料,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喜歡。
  • 日本巨頭國內撈金16年,賺走國人數百億,卻還被以為是國產品牌?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一直以來都是咱們對於飲食文化的態度,很多的傳統美食都是名揚全世界,而且國內飲料方面也是有著眾多的品牌,像娃哈哈、農夫山泉等這些巨頭都是陪伴了大家非常久的時間了,但是有一家巨頭,其實是一家日本企業,但是很多人一眼看上去都會是以為它是一個國產巨頭,而且默默在國內撈金了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
    眾所周知,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被公認最有潛力的市場,細數一下世界各個行業的巨頭,從來沒有繞開中國市場,就連飲料業也是如此,目前中國飲料市場上銷售最好的並不是中國本土企業,而是日本以及美國的飲料巨頭。而美國飲料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口可樂基本壟斷全球大部分碳酸飲料市場,當人意識到碳酸飲料的危害時,果汁和酸奶的銷售開始增長。隨後,乳酸菌飲品便馬上風靡中國,上到80歲老人,下到3歲兒童,沒有不喜歡這款飲料的,而乳酸菌賣得最好的就要數養樂多了。大家第一次聽到這樣品牌,認為是國產品牌,加上功效對人們身體好,於是不少民眾都十分青睞養樂多,甚至成為家庭常備飲品。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說到飲料,我們會想到蒙牛、伊利、娃哈哈等等這些都是比較著名的品牌。不過隨著中國飲料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飲料品牌進入了中國。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熟悉養樂多。
  • 深藏中國的日本飲料巨頭:日銷760萬瓶,卻被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深藏中國的日本飲料巨頭:日銷760萬瓶,卻被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推薦語: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很多自主品牌拔地而起的同時,也有不少的外資企業紛紛選擇進入國內市場撈金。
  • 日本一知名飲料,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
    現在水的種類有很多,有礦泉水、有飲料等。很多比較知名的飲料並不是中國的,而是國外的品牌。就有一日本知名的飲料,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在我國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牌那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隨便在一個超市或者小賣部都能買到,這兩個飲料品牌都是美國的品牌。日本也有一款知名的飲料,在我國深受歡迎,這個飲料就是養樂多。
  • 一直誤以為國產品牌的飲料,名字用漢字偽裝,每年從中國賺走65億
    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緣,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物質貧瘠的年代,恩格爾係數相當的大,解決溫飽問題已經是人們最大的願望,但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逐步得到滿足,人們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來著日本的飲料巨頭,他用漢字偽裝成中國的老品牌,每一年中在中國賺取的金額高達六十五個億
  • 全球最暢銷果汁飲料,在中國一年賺70億,很多人誤以為是國產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一直都佔據著我國飲料界的「半壁江山」,國產飲料很少有能與之抗衡,即便市場出現「黑馬」,但很多也在曇花一現之後銷聲匿跡,比如紅極一時的天喔蜂蜜柚子茶,加多寶等。其實,市面上還存在另一款飲料,不僅火爆了十多年,而且銷量依舊很高,它就是果粒橙,那麼果粒橙是否能和百事、可口可樂抗衡呢?果粒橙是美汁源旗下的一款產品,很多人常誤以為果粒橙是國產,如果了解美汁源,就並不會這麼認為,因為美汁源是可口可樂公司其中的一個品牌,在美國成立之後,並且在2004年上市,隨後才進入了中國發展。
  • 中國飲料行業的隱形王者,一年輕鬆賺走65億,卻不是本土品牌
    中國飲料行業的隱形王者,一年輕鬆賺走65億,卻不是本土品牌隨著人們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加,對於日常的那些食品飲料需求也增加了很多,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曾經國產很牛的飲料品牌卻不是常青樹,就比如說匯源果汁和天喔都已經倒閉了,而王老吉也因名字的事情銷量減少
  • 日本乳酸菌大王,被誤以為是中國品牌,每年狂賺65億!
    1930年,日本微生物醫學博士代田稔發現了一種活性乳酸桿菌,並成功分離並培養出了乳酸桿菌。這種乳酸桿菌有益於人類的消化,具有抵抗胃液、膽汁等強力殺菌作用的消化液作用,並且能以活體狀態抵達人類的腸道系統,能有效預防食物中毒菌的感染,促進新陳代謝,還有改善便秘的效果。
  • 日本一知名飲料,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地的產品暢銷各地,我們可能隨意買一個東西,就會拿到法國的產品、美國的產品、日本的產品。不過在全球化的大潮流當中,也出現了一些局部的逆轉——民族品牌得到了國人更多的青睞。而日本的一個知名飲料,由於名字取得非常「中國化」,被國人廣泛地認為是「國貨」一年在中國賺走36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除了喝白開水以外,牛奶也是最營養而且無公害的一種飲品,可能有很多的人他們都會覺得牛奶的口感沒有別的其他的飲品好喝,雖然說知道牛奶有營養,但是卻不太愛喝,可是在看到酸奶飲品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非常的樂觀,既有營養口感又酸酸甜甜,所以說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成為了不二選擇,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被我們一直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一年在中國撈金65億。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品牌,很多人一直以為是國產,每年狂賺數十億元
    除了平日裡正常的工作之外,大家也會在有空的時候出去旅遊,或者約上幾個朋友小聚一下,放鬆心情。 這些都是可以提高我們身心健康水平的活動。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個來自日本的飲料品牌,它也是最早倡導健康生活,宣傳健康理念的飲料產品之一。
  • 一款日本飲料,卻被誤認國產品牌,一年在中國賺65億,你也喝過
    其實在太子奶之前還有一個歷史更為久遠的乳酸菌品牌,它在中國經營了半個多世紀,一直被誤認為是國貨品牌,如今一年默默賺走65億。「Yakult」意為酸奶,也是日本Yakult公司旗下乳酸菌飲料的名字,也許這個稱呼讓你感到陌生,但是養樂多你一定喝過,在中國香港和廣東也被譯為益力多。這款飲料中因為含有乾酪乳酸桿菌代田株,可以保護腸胃,促進消化。
  • 像極了國產品牌的日本飲料,深耕中國18年,為減少腸道疾病而發明
    中國人口基數大,造就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就飲料市場而言,有數不清的品牌、品類。我們有很多國產飲料品牌,在與國外巨頭的競爭中,落敗被收購。但國民還不知道,它們已經是國外品牌。反過來有一些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低調得像國產品牌一樣。
  • 喝了17年的飲料,至今才發現,它居然是日本品牌,每年賺走65億
    說起中國的飲料行業,估計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娃哈哈以及農夫山泉等品牌了,不過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面,國內的飲料行業發展還是比較快的,越來越多的飲料品牌湧入市場。然而有這麼一個日本飲料品牌,進入中國已經有了17年的時間,每年都從中國賺走65億元,卻一直被人們誤認為是國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