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中國的日本飲料巨頭:日銷760萬瓶,卻被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2020-12-24 騰訊網

深藏中國的日本飲料巨頭:日銷760萬瓶,卻被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推薦語: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很多自主品牌拔地而起的同時,也有不少的外資企業紛紛選擇進入國內市場撈金。

這其中,就不乏一些國外的老字號品牌,他們因為入華市場時間太長,因而總會被國人誤以為是地道的國產貨,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日本飲料巨頭就是如此,它就是養樂多。

養樂多,益力多,到底哪個是正品?

益力多和養樂多,其實他們並不是競爭對手,相反的,這兩個爆款飲料都是日本Yakult品牌旗下的同一款活性乳酸菌飲品。益力多在廣東和香港採用,養樂多則用於內地其他城市和臺灣(以下均用養樂多作為贅述)。

從進入中國開始,養樂多至今已經暢銷了55年。並且,目前養樂多在中國益生菌飲料市場仍佔有超六成份額,數據顯示2019年養樂多在華日銷量達760萬瓶,同比上年增加10萬瓶,這樣穩定的銷量實在是令人感到詫異。

要知道,目前為止,我國基本沒有哪個飲料品牌能夠做到佔領市場幾十年的成績,而且養樂多目前的情況是發展越來越好,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丟掉影響力。

「萬年不變」的養樂多

起初,養樂多只在日本銷售,後來未來擴大市場,於2001年正式在大陸銷售,並且因為較好的口味快速佔領了市場。

時至今日,很多網友和消費者依舊以為養樂多是國產品牌,並且是養樂多的忠實粉絲。因為它的名字在翻譯成中文時很接地氣,也怪不得國人會將養樂多當成本土品牌。

值得一提的,養樂多在幾十年時間裡,從來沒有像其他品牌一樣更換包裝,在口味上也來來回回是那麼幾個,可以說是思想非常傳統的一個飲料。

但即使是這樣,仍然抵擋不住消費者對它的喜愛。如今但養樂多,幾乎每個超市都可以看見它的存在,這得益於幾十年間其產品品質上從未出現過問題,所以消費者都非常放心。

養樂多成功的秘訣到底是什麼?

如此保守的飲料品牌,竟然能存活幾十年之久,這在營銷界看來確實不可思議。那麼,養樂多憑什麼能夠牢牢佔據消費者的心智階梯?這其實得益於其多年前的完美布局。

大家都知道,國內有美團、餓了麼外賣,都是很受歡迎的。但它們的出現,已經是21世紀了,養樂多早在1963年,就推出了產品配送模式,如此體貼的服務,讓它積累了良好的口碑。據悉,目前養樂多在全球擁有8萬多名配送員,專門負責養樂多的配送。

也正是得益於此,養樂多一直以來銷量都非常的穩定,不管其他同款飲料如何崛起,都沒能擋住它持續發展的腳步。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傳奇」的日本飲料品牌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日本飲料的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36億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再例如中華牙膏,很多人以為是國貨,但並不是,它是外國產品。日本飲料的巨頭,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36億,你們可知道這種飲料是哪種?對於這種飲料其實是沒有喝過,也絕對見過或者是見過。這種飲料是一種乳酸菌飲品,而提到這類飲料,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非常喜歡。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說到飲料,我們會想到蒙牛、伊利、娃哈哈等等這些都是比較著名的品牌。不過隨著中國飲料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飲料品牌進入了中國。就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個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默默撈金17年,卻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熟悉養樂多。
  • 日本知名飲料,被當國產品牌,一天在中國賣760萬瓶,年賺幾十億
    養樂多(另一中文名稱為「益力多」),即使你沒有喝過這款飲料,也一定對它的名字和品牌包裝非常熟悉。養樂多其實是一種源自日本的知名乳酸菌飲料,可能由於廣告宣傳和受歡迎程度等原因,它經常被誤認為國產品牌。 截至去年3月份,養樂多佔據了中國益生菌飲料市場超六成的份額。這款備受歡迎的飲料到底這麼來的呢?說起來,它的誕生與一百多年前日本興起的「追求食品健康」風潮以及一位叫做代田稔的醫學博士相關。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在中國賺走65億,卻還被誤認為國產品牌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在中國賺走65億,卻還被誤認為國產品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對食品飲料的需求也相應有了變化,相比於以前,現在我們追求健康綠色的食品,飲料則會根據不同的場景提出不一樣的需求,比如熬夜玩遊戲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功能性飲料。
  • 深藏中國30年,年撈金377億的辣醬品牌,卻被國人誤以為是國產貨
    深藏中國30年,年撈金377億的辣醬品牌,卻被國人誤以為是國產貨推薦語: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作為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無疑是不可忽視的。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食物的要求也是隨之提升,色、香、味都成了美食的重要標準。
  • 來自日本的飲料巨頭,在華深藏18年,一年悄悄撈金65個億
    來自日本的飲料巨頭,在華深藏18年,一年悄悄撈金65個億推薦語: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我國飲料行業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但事實上,在我國的飲料市場中,還隱藏著不少國外的飲料巨頭,這些巨頭們因為深藏中國市場多年,甚至被國人認為是國產品牌,比如來自日本的養樂多就是其中一個典型。說起養樂多這個飲料品牌,相信很多人都購買過它家的產品,萬年不變的包裝形象,成為了人們對他唯一印象。
  • 像極了國產品牌的日本飲料,深耕中國18年,為減少腸道疾病而發明
    中國人口基數大,造就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就飲料市場而言,有數不清的品牌、品類。我們有很多國產飲料品牌,在與國外巨頭的競爭中,落敗被收購。但國民還不知道,它們已經是國外品牌。反過來有一些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低調得像國產品牌一樣。
  • 「偽裝」成國產的日本飲品巨頭:與蒙牛、伊利齊名,每年狂賺65億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比如華為、OPPO、VIVO和聯想等電子產品。與此同時,也有大量外國品牌進入中國,而且還實現了本土化,讓一些中國人把它們誤當成是國產品牌。養樂多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是實實在在的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算得上是「藏」在中國的日企巨頭。一、養樂多的日本發展史養樂多是日本一家歷史比較久遠的企業,外文名為「Yakult」,又譯為「益力多」,意即酸奶。
  • 日本飲料巨頭每年從中國狂賺「70億」,大家卻都以為是國產品牌!
    說起中國飲料行業的巨頭,相信大家第一反應應該就是娃哈哈,娃哈哈不僅飲料做得特別好,也有各種各樣的其他產品,除此以外,康師傅也是我國的經典老牌。但是大家一定不知道這個乳酸菌飲品的鼻祖養樂多並不是中國的品牌,而是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都可以賺走70多億每天能賣出七百五十萬瓶,中國還是養樂多的第2大銷售市場佔揚咯多海外總銷售的23%。
  • 日本飲料巨頭,每年默默從中國賺走65億,網友:難道不是國產的嗎
    尤其伴隨著這兩年「蒙牛」和「伊利」等這種民族品牌也推出了乳酸菌飲料後,愛屋及烏,一直以來,大家一定也以為「養樂多」也是中國品牌。 可惜它並不是,而這種益生菌飲料技術也並非誕生於我國,而是一位日本人的發明。 這個日本人叫代田稔,是上世紀初日本的一位微生物醫學博士。
  • 又一款飲料打敗可口可樂:日銷 560 萬瓶,半年狂賣 8 個億
    熟悉這份連續發布了 12 年的榜單的人,或許會很快發現:可口可樂從這份名單裡消失了。過去 5 年,可口可樂每次都以領先第二名 1 倍以上的支持率登上榜首。而今年,一款創立僅 4 年的國產飲料,取代了它。這款飲料就是元氣森林。
  • 深藏中國的美企巨頭,已悄悄做大做強,很多人卻還以為是國產貨
    深藏中國的美企巨頭,已悄悄做大做強,很多人卻還以為是國產貨推薦語: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步入了極速的騰飛階段,而很多的外資企業也覺察到了這個史無前例的機遇,紛紛積極布局中國市場。比如像美國的沃爾瑪和寶潔、日本的養樂多,來自新加坡的金龍魚等等,這些深藏在中國幾十年的品牌,其實都是妥妥的外資企業。而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同樣深藏在中國多年,但卻十分低調的外資品牌,它就是史丹利百得。說起史丹利這個名字,很多人乍一聽可能會認為是幾年前紅極一時的複合肥廠廣告,但實則不然。
  • 日本一知名飲料,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地的產品暢銷各地,我們可能隨意買一個東西,就會拿到法國的產品、美國的產品、日本的產品。不過在全球化的大潮流當中,也出現了一些局部的逆轉——民族品牌得到了國人更多的青睞。而日本的一個知名飲料,由於名字取得非常「中國化」,被國人廣泛地認為是「國貨」一年在中國賺走36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日本飲料「深耕」國內多年,每天賣出七百萬瓶,常被誤認為是國貨
    隨著國內飲料市場的優勢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國外的飲料品牌也開始「潛入」國內,其中名氣比較大的飲料品牌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了,幾乎佔據了中國大半個碳酸飲料市場,但是這兩個品牌大家都很明白,它們都不是國產。還有一款飲料,一直以來都很受國人喜愛,在國內紮根長達18年,每天在國內能賣出七百萬瓶,但很多人都以為是國貨,它就是「深耕」國內飲料市場多年的養樂多。
  • 喝這麼久的「飲料奶」,一直以為是國產品牌,卻不知出生地在日本
    相信很多年輕人日常都非常喜歡喝飲料吧?不管是果汁還是乳酸菌、碳酸飲料,或者是奶茶,都成了銷量很高的飲料產品。國內有很多知名的飲料大品牌,競爭力也是非常激烈的。但是大家知道嗎?有一款銷量非常高的飲料,卻是產自於日本的飲料巨頭。
  • 「不思進取」的養樂多,為什麼能日銷750萬瓶?
    養樂多(Yakult)是日本知名的活性乳酸菌飲料品牌。品牌於1935 年由代田博士創立,至今已經走過了88 個年頭。現如今,養樂多工廠遍布世界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養樂多全球日均銷售4 000 萬餘瓶,其中日本本土日均銷售為954.3 萬瓶。養樂多近幾年的主要財務指標如下圖所示。
  • 一個日本知名飲料,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
    就拿華為來說,從當初默默無聞的一個通信技術小企業,到現在的5G大巨頭,都是實力所在的證明,即使遭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刁難,但也不能否認華為技術的強大。 比如一個日本知名飲料養樂多,其不僅成功的打開了我國的乳酸菌市場,還實現了徹底的壟斷,甚至一度被消費者誤以為是國產品牌,根據相關數據,其每年能夠從中國市場狂賺65億,而這款飲品取勝的訣竅是什麼呢
  • 這家日本飲料巨頭,每天在華賣出750萬瓶,上海市佔率位居榜首
    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乳酸菌飲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89.3億元。從品牌力指數看,去年在國內市場排名第一的乳酸菌飲料品牌是蒙牛旗下的優益C,娃哈哈、養樂多分列第二、三名。其中,養樂多(Yakult)常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但其實是日本品牌,歷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經過85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全球知名的活菌型乳酸菌飲品製造商,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官網了解到,其日銷量高達4000萬瓶,說它是日本的飲料巨頭也不為過。
  • 日本的知名飲料,卻被誤以為是國產老品牌,在中國一年賺走36億!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國家的商品,可以賣到全世界各地,那麼這個商品一定是極為成功的,在5G問世以來,中國遭受了很多西方國家的刁難,但是日本卻有一個企業,佔據了中國的乳酸菌市場,幾乎是壟斷的狀態。其實乳酸菌並不是酸奶,而是由水、糖葡萄糖、乾酪乳桿菌等構成的飲料,曾經有位日本醫學博士意外的分離出了乳酸桿菌,經過強化培養後,乳酸桿菌可以獨立成活,有了量產的資格,於是這位醫學博士命名為「乾酪乳酸桿菌代田株」。
  • 日本巨頭國內撈金16年,賺走國人數百億,卻還被以為是國產品牌?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一直以來都是咱們對於飲食文化的態度,很多的傳統美食都是名揚全世界,而且國內飲料方面也是有著眾多的品牌,像娃哈哈、農夫山泉等這些巨頭都是陪伴了大家非常久的時間了,但是有一家巨頭,其實是一家日本企業,但是很多人一眼看上去都會是以為它是一個國產巨頭,而且默默在國內撈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