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是廣東省唯一一座以古城名義打造並開發旅遊業的城市,大小景點多不勝數,哪怕花四五天時間也沒有辦法全部走完。
在潮州眾多景點裡面,松廬是名氣較低的一座老建築,不過最初的主人家族卻盡出名人,一點也不簡單。
松廬也叫下東平黃宅,位於潮州市湘橋區下東平街中段,周邊都是些很不起眼的民居。
這條街道平時鮮有遊客進出,來往的多是居住在附近的市民。據當地人講,這座宅院原本是對遊客開放的,今年上半年因為情況特殊,暫時關閉,我到的時候不巧碰上關閉期,只能在房子的外圍觀看。儘管沒法進入松廬內部參觀,從宅院的外觀,依然可以感受到創建者的審美情趣和與時俱進。
松廬原來叫蓴園,由金融家饒鍔先生創建。
饒先生四兄弟都開錢莊,生意範圍通達海內外,幾代人都是潮州首富。
饒鍔是上海法政大學的畢業生,這樣的學歷擱現在並不顯得特別,但在文盲率高居不下的清末民初,讀過七八年書就已經很厲害了,所謂的「寒門難出貴子」說的就是那個年代。
蓴園的建築風格中西結合,從外觀看,主體部分是西式的,細節處是中式的。因為饒家有錢,饒鍔年輕的時候很喜歡旅行,鍾愛蘇州園林和西洋建築美學,在建造自家宅院的時候便把兩種風格和潮汕民居的藝術特色糅合在一起。
如果饒鍔讓你感到陌生,他的兒子饒宗頤,或許你有點印象,位於潮州古城牆旁邊的饒宗頤紀念館就是為了紀念並展示他的一生經歷和成就建造的。饒鍔的另一位兒子饒宗軾也是藝術大家,很多經典潮劇是他作曲兼編劇的。
蓴園建於1930年,佔地面積984平方米,如果不是本地人,或者來之前做過資料搜集,估計很多遊客會分不清饒宗頤學術館和蓴園的區別。因為歷史原因,蓴園經歷了改名,現在最流行的叫法是「下東平黃宅」,這座豪門大宅的大門左側牆壁上的石刻也是這樣顯示的。
饒家的故居為什麼會姓黃呢?
原來這座宅院在二十世紀中期轉讓給旅泰僑領黃景雲先生,並更名為「淞廬」,現在的業權仍然歸黃氏所有。
走進下東平街,遠遠就能看到凹鬥門樓,這座歐式建築和周邊的傳統潮州民居形成鮮明對比。
松廬最大的特點是隱秘性極好,財不外露是過去有錢人家的處世哲學。
歲月悠悠,如今的松廬已經成為文物保護單位,儘管外牆略顯斑駁,但難掩大氣,反而更添歷史的厚重感。
旅遊攻略:松廬距離潮州古城牆、饒宗頤學術館、廣濟橋等景點較近,可以一起遊玩。到了潮州古城後,可以乘坐三輪車穿街過巷慢慢逛,步行遊覽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