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759年的唐招提寺,是日本天皇以皇七子的舊宅為根基,為唐朝高僧鑑真修建的道場,由鑑真本人主持建造。「招提」,意為「在佛祖身邊修行的道場」。
唐招提寺位於奈良西京五條町,殿宇重重,亭閣軒敞,既糅合了天平時代和天安時代的日本建築精髓,又洋溢著濃濃唐風。
寺院正門,「唐招提寺」的牌匾雖歷經了千年的烽火沉浮,卻風華不減,筆法秀逸,柔雅中帶著磅礴大氣,相傳,乃是孝謙女皇御筆親題。步入寺中,但見松柏蔥蘢、殿閣堂皇,一池碧水之間,蓮葉接天,菡萏飄香,淡淡的粉紅掩映著往昔如詩的繁華。
主殿金堂是天平時代的典型建築,面闊七間,殿內供奉著一尊以脫乾漆建造的盧舍那佛像;盧舍那佛兩側還有一尊千手觀音像和一尊藥師如來像,皆以奈良最著名的木心乾漆工藝建造,精緻典麗,端莊肅穆,為日本國寶。
金堂之後,是講堂。當年,六渡日本的鑑真大師與他的弟子們就是在這裡為日本民眾宣講佛法,金口玉言,傳揚涅槃真意。如今,在講堂主殿的彌勒佛供像兩側還保留著當年用以開壇傳法的華蓋和法壇。另外,講堂的藏經室內還收藏著不少鑑真大師從大唐帶來日本的佛教經卷。
距離講堂不遠,還有一座重簷歇山的庭院——御影堂,御影堂也是唐招提寺中人氣最高的地方,因為這裡供奉著鑑真大師的坐像。坐像高約1米,面向西方,雙眸緊閉,唇邊帶著一絲淡淡的微笑。
他結跏趺坐,雙手合十,虔誠之中自帶著一股堂皇的氣度。每年6月6日鑑真誕辰日前後,御影堂會特別開放三日,供香客、遊客悼念這一代高僧。
御影堂前,是鑑真墓,墓地不是很宏大,婉約巧致,墓地周圍花木繁茂,有牡丹、芍藥、桂樹、松柏,還有移植自鑑真故裡揚州的瓊花。一瓣瓊花一片情,或許這萬千瓊花,也能略解大師身在異國的相思之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