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君、張德明主編 《中國好詩歌·最美的白話詩》熱銷

2020-12-18 鳳凰網讀書


 《中國好詩歌·最美的白話詩》

李少君、張德明主編

現代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

定價:38、00元

新詩是生活化的,是「言文一致」的產物,日常話語和書面話語在新詩這種文體裡找到了最大的交集。

讀史明智,讀詩修心。

權威收錄現當代最具才情的白話體新詩,盡顯新文化運動之後的自由之風流。

另附有作者簡介、詩篇簡析。

中國是一個詩歌大國。從先秦到當代,無論是古代詩詞,還是20世紀初誕生的現代新詩,各類詩歌異彩紛呈、浩如煙海。

詩歌是文學的精髓,極富生命力的中國詩歌,更是炎黃子孫的文化基因!

編者在編選本書的過程中,力求撿選寓意深刻、詩意濃鬱、形象鮮明、好讀好記的作品,並保證入選詩詞含有傳世名句。至於詩歌賞析,編者以為文字只可點到為止,更多的詩境詩意要讓詩歌欣賞者自己品味。

詩集已連續三個月進入當當網圖書暢銷榜。

相關焦點

  • 草地詩人阿信的詩,如何能成為詩歌對疫情的一個回答?
    5月16日下午,由《詩刊》社與騰訊網聯合主辦的阿信《驚喜記》線上研討會在騰訊新聞線上直播,李少君、何言宏、敬文東、張德明、霍俊明、王冰、楊慶祥、汪劍釗、張光昕等詩人、學者、評論家,就阿信的自然詩歌與草原詩學展開討論。
  • 每日好詩 | 漫遊者
    詩歌的收筆由此顯得恰到好處,「聽聽/野畫眉,該原路返回了,山林最深處,是神的領地」,既言明了「漫遊者」真實的精神狀態,又讓山林的神秘性得以保留。這首詩前面的句子排得太密,意象繁複多重,令人有緊張乃至窒息之感。好在結尾輕巧收住,給人帶來一絲難得的輕鬆和快慰。
  • 「打倒」《詩刊》李少君
    2018年四月,在長沙的止間書店,當時還是《詩刊》副主編的李少君先生侃侃而談:「詩歌是一種心學,感於心、動於情。本質上是一種感受、學習並領悟世界的方式。同時,詩歌又是一種情學,世界是一個有情世界,天地是一個有情天地。」這段話說得好冠冕堂皇,幾乎讓我們誤以為已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了!
  • 楊東澤評林森《李少君二三事》壓倒其自身詩人形象最後一根稻草
    楊東澤,(Yang Dong Ze,1993-)中國當代詩人專欄作家、90後詩歌銳評人。發表後作品部分收錄:公眾平臺「東澤先生」及微博「詩人楊東澤」。楊東澤評林森《李少君二三事》——《李少君二三事》是壓倒林森詩人形象最後一根稻草說到中國詩人形象,中國詩人的氣節。
  • 紀念新詩誕生百年,2017桃花潭國際詩歌周盛大舉辦!
    中共涇縣縣委宣傳部部長吳麗雲、中國作協《詩刊》社副主編李少君發表講話。《詩刊》副主編李少君為獲獎選手頒發了新人獎。中國新詩自「五四」新文化運動誕生以來,以1917年《新青年》發表的胡適的《白話詩八首》為標誌,至2017年,剛好走過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
  • 白話詩:源自樂府,俚俗入詩,通俗易懂,發人深省
    在一些資料當中,對白話詩的解釋,多用五四運動以後產生的現代詩作為起源,其實這是不嚴謹的,為了讓廣大詩詞愛好者更清楚地了解白話詩,我們就簡單談談白話詩的起源和發展歷史。中國詩歌的最早形式,源自遠古時期民間口頭創作的歌謠,大多表達人們的宗教崇拜信仰以及日常生活情形,用以抒發情感,表達美好願望的訴求。
  • 每日好詩 | 踱 步
    樸樸素素,從容展開,這才是詩歌之法。第一節,「踱步於我的花園」,乍一讀,是個「歐化」的短句,我譯詩時常會用到,等回頭再讀,就發現它同「一個又一個早晨」對應得挺好:都是七個字,止於該止處。讀詩,要默念,這樣才能感應詩句的聲音和節奏。第二句詩是一個疑問,化解了上一句的古意。第三節中的「以進化之名」,也是被接下來樸素列出的「玫瑰、山菊、艾草、車前子」等植物名字所化解的。
  • 《新譯外國詩人20家》:呈現當代世界詩歌最新圖景
    《詩刊》主編李少君關注健在國際詩人,參與世界詩歌的共同建設李少君在致辭中表示,新詩與翻譯的關係之密切,「新詩從一開始就受到來自翻譯的影響,甚至可以極端地說沒有翻譯就沒有新詩但是,李少君並不滿足於單向的引進來,「我們一直在追求這種對等雙向的交流,這一直是《詩刊》的目標。」「一百年來,漢語新詩的發展與外國詩歌及其翻譯的影響密不可分,但雙方的互動也始終存在不對等的問題。隨著中國當代文學的崛起,當代漢語詩歌期待在更廣闊的語境中發聲,同世界文學達成愈加豐富的交流與對話。」李少君說道。
  • 詩集《啊哈嗬咿》研討會舉行,李少君這樣評價
    《啊哈嗬咿》研討會近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啊哈嗬咿》是武自然的第三部詩集,收錄了百餘首內蒙古題材的現代詩歌,整部詩集充滿作者「對家鄉廣袤的草原、浩瀚的沙漠、俊俏的山脈、寬廣的河流、豐腴的土地以及對蒙古族的摯愛與感恩」。
  • 李少君:《太平洋的風》
    而我獨愛古渡,掩抑於茂密大樹底下 無論喧鬧或寂寥皆沉默的古渡 面對一條阻斷陸地和行人的水 自渡,渡人 《古部落》 我們是一支古老的族群 漫漫史跡唯有靠詩歌傳誦
  • 從綠水青山到詩情畫意 浙報北京悅讀會懇談「詩畫中國行」
    參加會議的,不僅有《詩刊》主編李少君、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傳媒周刊主編杜一娜、中國計劃出版社高級編輯呂蘭英等新聞出版界同行,也有青年畫家米巧銘、中信銀行客戶經理趙慧怡等。「運河貫南北,京浙情誼長」。「浙報北京悅讀會」是浙報集團北京分社著力打造的一個文化活動品牌。
  • 12月去張家界感受旅遊詩歌節
    12月去張家界感受旅遊詩歌節 2018年10月19日     本報長沙訊 詩與遠方,是一種理想生活。10月18日,2018第二屆張家界國際旅遊詩歌節新聞發布會在紅網演播中心舉行,宣布今年詩歌節將於12月9日至11日在張家界舉行。發布會上,「寫給張家界的精美短詩」全民詩歌創作大賽同步啟動。    本屆詩歌節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編輯部、湖南省詩歌學會指導,張家界市委、市政府主辦,張家界市文聯、張家界市國際旅遊詩歌協會、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舉辦首屆詩歌節聽詩陵河畔
    本報椰林5月16日電 (記者程範淦 通訊員陳思國)今天,以「美麗中國與詩意陵水」為主題的首屆陵水詩歌節在美麗的陵水黎族自治縣陵河河畔舉辦
  • 將詩歌灑滿這方土地 第二屆浙江詩歌節在蕭山樓塔舉行
    作為「浙江詩歌節」的永久舉辦地和「浙江詩歌雙年獎」的永久頒獎地,9月5日-6日,由中國詩歌學會、浙江省文聯傳媒中心、《浙江詩人》雜誌、杭州市作家協會主辦,浙江省朗誦協會、樓塔鎮人民政府、蕭山區作家協會、浙江詩人公眾平臺聯合承辦的第二屆浙江詩歌節暨浙東唐詩之路·首屆浙江詩歌雙年獎頒獎典禮在蕭山樓塔鎮舉行
  • 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成都詩會 詩歌集結號頭條詩人頒獎禮下午舉行
    為了給劉紅立、莊劍、喻言、易杉、祥子、印子君、趙斌、劉強、陳維錦、塗擁、郭毅、鍾漁、何文、龍小龍、金光、牧青、刀刀、盧遊等參會「頭條詩人」頒獎,主辦方特別邀請了成都市文聯主席、《草堂》詩刊主編梁平,中國詩歌網總編金石開,著名詩人張新泉,四川省作協名譽副主席曹紀祖,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以及《詩歌集結號》特邀導師向以鮮、凸凹、蒲小林、蔣雪峰、陶春、山鴻、李斌,《詩歌集結號》顧問、四川師範大學教授陳小平等擔任頒獎嘉賓
  • 【名師名家名人壇】紐西蘭詩畫攝影社主編瑞雪丰韻(浙江)詩歌欣賞
    《紐西蘭詩畫攝影社》漢俳主編。詩歌愛好者,喜歡音樂、旅遊。作品散見於《中國愛情詩刊》《當代漢詩》《作家導刋》《唯美微詩社》《西南當代作家》《詩選刋》《鳳凰詩社》《詩歌報》《東方詩歌》《文學藝術》《華人文藝聯盟》《名師名家名人壇》《國際文藝與評論》《國際福林詩社》《秦嶺楓詩歌文化傳媒》《紐西蘭先驅報》《澳紐網》《美國新報》《美國明州日報》《華人頭條》《紐西蘭詩畫攝影社》《紐西蘭風雅漢俳學社》《紐西蘭信報網》等二十多家刋物、部份詩作入國內外紙刋詩集。
  • 瀘州老窖舉辦國際詩酒文化大會 讓詩酒溫暖每個人
    本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以「讓詩酒溫暖每個人」為主題,參會嘉賓通過詩歌創作採風、詩歌精神探討以及詩歌文化體驗,與困難群眾互動、與青年學子交流、與名家大師對話,感受了一場精神文化生活的溫暖之旅。工作,讓中國傳統詩酒文化伴隨名家手筆,不斷走向世界舞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 300人陪海子母親讀詩:當最美的詩歌遇見最美的山水
    當最美的詩歌遇見最美的山水,那些飄蕩在星空下的詩句逶迤縈迴,萬物變一瞬,剎那化永恆……活動現場6月28日晚,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海子母親操採菊、堂妹查平生、弟弟查曙明、查舜君,徐悲鴻學生李寬明,以及德國漢學家、詩人顧彬教授,詩歌評論家、《神的故鄉鷹在言語——海子詩文選》主編燎原,詩人龐培、楊鍵、劉春,音樂人莫西子詩、冬子、背背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出版人、讀者,現場近300人一起完成了一次詩與音樂的旅行。
  • 四位詩人精彩對話,演繹詩歌「四重奏」
    12月20日,作為第六屆武漢詩歌節的重頭戲,三場「中國詩人面對面」活動相繼舉行。在首場活動中,湖北詩人閻志作為主持人,與楊克、李少君、周雲蓬展開對話,共同討論詩與民謠、詩與自然、詩與時代、詩與武漢的話題。
  • 更有清流是汨羅——2020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綜述
    去年9月,汨羅市委書記喻文率隊出席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對接高層、出席訪談、參觀展覽、參與採風、聆聽詩誦、邀約世界。 美景與詩意在「藍墨水的源頭」碰撞,綻放出一朵朵絢爛的花朵。去年,首屆「汨羅江文學獎」全球徵文活動啟動,向世界廣發「英雄帖」。截至今年6月30日,收到應徵稿件15萬餘件。其中,龐小偉以作品《魂兮汨羅》獲現代詩離騷獎(一等獎),周凌雲獲白話散文離騷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