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2月2日消息 12月2日,「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華南理工大學專場在華工勵吾科技大樓會議廳舉行。本次活動由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中國銀行總行和故宮博物院主辦,華南理工大學、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承辦。華南理工大學高松校長、李正副校長以及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李智君副行長參加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廣東中行供圖)
文化藝術進校園
伴隨著會場熱烈的掌聲和歡呼,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帶來了一場主題為《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的專題報告,帶領全場觀眾感受中華民族壯麗華美、無比輝煌的文化底蘊。
活動現場,單院長用詳實的案例、數據,通過數百張珍貴歷史圖片,詳細介紹了故宮博物院在環境整治提升、古建築修繕、「平安故宮」工程、珍藏文物修復、文創產品研發等方面所作的努力,分享了故宮博物院在邁向世界一流博物館的進程中所採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實踐經驗。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廣東中行供圖)
「故宮博物院有一項每天都要開展的重要工作,就是文物藏品修復保護。」單院長向我們透漏了不少不為人知的故事,文物修復人員運用先進的設備、專業的技術對需要修復的文物進行分析檢測、維修保護,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原有的歷史信息,栩栩如生地向我們呈現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整整用了七年的時間,我們第一次把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清理了出來,共計1,807,558件,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現場觀眾深刻體會到故宮博物院對故宮古建築群、文物藏品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的精心保護和對故宮文化傳承作出的巨大貢獻。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廣東中行供圖)
單院長表示,如今故宮博物院「紅牆、黃瓦、藍天」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正是因為故宮博物院堅定不移地貫徹讓文物「活起來」的理念,讓故宮的文化資源凝練出強大的文化能量,才能成功實現「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的莊嚴承諾。
金融報國譜新篇
華南理工大學高松校長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通過快閃、朗誦、合唱、舞臺劇等多種藝術形式,以及優秀校友成長顧問、「資助文化節」「四暖行動」等資助育人活動,華工逐漸形成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打造了「陽光、溫暖、勵志、勤奮」的資助育人文化。
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方之一,中國銀行一直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連續17年成為中央部屬高校國家助學貸款的唯一承辦銀行,累計資助180多萬個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廣東中行供圖)
「廣東中行自1999年開辦國助業務以來,20多年已為超過12萬學子提供近9億助學貸款,其中累計服務華工1.4萬名學生,發放貸款2.7億元,助力貧困學子實現求知夢想。」 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李智君表示,2018年10月,中行與華工升級銀校戰略合作協議,並逐步配套智慧校園、青春E貸等一系列銀校合作業務,同時開展了「金融進校園」系列銀校互動活動,為高校群體提供了智能化、便捷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李智君表示,廣東中行將積極踐行金融報國理念,繼續發揮資源整合優勢,藉助政府支持、金融科技,發展創新資助育人新模式,一如既往擔當社會責任,為學生資助事業及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貢獻更多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