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省人來說,五丈原就是個謎。一方面,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的諸葛亮,在他生命的後期屢屢失誤,最終一代將星隕落在五丈原。另一方面,五丈原,卻是藏在個名不見經傳,又不太好找的地方。
直到2018年1月,「旌旗十萬定三國」水城·三國小鎮品牌發布會在蔡家坡舉辦,作為本地三國文化核心的五丈原,又成了陝西旅遊的一大熱詞。
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
有一副很著名的對聯是,「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有五丈原三個字,大家都想得到,這是紀念一代鬼才諸葛亮的楹聯。這幅楹聯是孫中山的秘書,中央文史研究員,著名書法家,也是辛亥革命烈士,孫墨佛所作所寫。
「一詩二表三分鼎」指的是《梁甫吟》,前、後《出師表》,魏蜀吳三分天下。而「萬古千秋五丈原」,則是對諸葛亮身兼絕世的智慧,以及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流傳萬世的紀念。這幅對聯點名「五丈原」,當然要掛在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蔡家坡附近的五丈原諸葛亮廟門上。
如果說千百年來,蜀地與關中最激烈的戰爭,或許輪不上五丈原戰場。但是論到文化的交融、戰爭的藝術,華夏文明五千年的戰爭史中,恐怕都會遜色於五丈原,1700多年前的兩位曠世奇才的對弈。
一方是發明了令今人都琢磨不透的木牛流馬的諸葛亮,一方是顛覆曹魏開闢晉朝先河的司馬家族。雙方在各有利弊的渭河平原戰場上,進行了反覆的博弈。以至於一方的主帥給另一方送去了不雅的禮品,另一方居然還樂呵呵的收下,回問對方主帥身體可好?
試問古今中外戰場上,除此之外有哪一場戰爭可以「斯文」到如此地步?只有冠絕古今的高手對弈,才有如此默契。五丈原並非諸葛亮的敗筆,而把同樣是軍事奇才的司馬懿逼到斜峪關落荒而逃,渭河邊死守不出,甚至死了還僅憑一尊木像就能嚇跑活司馬懿的人,只有千古神人諸葛亮。
這個千古奇才,六次兵出祁山。都以五丈原作為最理想的軍事據點核心。背靠斜谷,面朝渭河,西面是差點要了司馬懿全家命的斜峪關,東面就是直搗長安的渭河平原。他最終做到了,終於佔據了這個最重要的據點,算盡全局,卻沒算到自己。最終隕落,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耀眼的那顆,代表著智慧和忠義的星。
記憶中的五丈原,和萬古秋風
時間過去了1700年,1700年後的今天,五丈原諸葛亮廟不僅是歷朝文人墨客,將軍政客往來的感慨地,也是恩澤本地的一方福地。這裡不僅有諸葛亮駐軍的落豁城遺址,也有以「落星」為名的鄉。連原下村民們洗衣的水井旁的溪水,據說都是當年諸葛亮為了解決駐軍飲水問題,從石頭河引來的水源。
落豁城附近的五丈原村,有很多自稱祖籍四川,當年隨諸葛大軍來此,最終卻未能返回成都的蜀漢傷兵後裔。這些川人的血脈,歷經千年,逃過了屠川的劫難,在這裡延續至今。
今天的五丈原,已經成為渭河以南地區,十裡八鄉最重要的一個廟會所在地了。在廟的隔壁,曾經修起了「三國城」的主題迷宮,只剩下「心外無刀」的石碑。據說是1993年的日本國際友人相贈,是誰贈的,什麼意思,在本地人來看,都不重要了。
諸葛亮廟會,無論是從陣仗上還是排期上,都是蔡家坡地區少有的。從原下沿著山路一直到廟門口的廣場上,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廣場上的瞭望臺下,人群排成很長的隊,等著登臺瞭望,獲得千年前武侯的福祉。
廣場上各式小吃,玩意兒,都擺成地攤,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卻可以輕輕鬆鬆的玩上一整天。從豆花、扯麵到擀麵皮,從套圈、放炮到騎馬合影,大概是五丈原上最樸實的歡樂。千年文物保護單位的外面,卻是萬民其樂融融,亂而有秩的人間。
如今的五丈原,已然不再當年
五丈原重修,是2017年傳出的消息。實際上原腳下的五星村,已經被拆成了「半邊村」。村民們形象的說,一部分人已經離開了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扛著鋤頭上了樓房。
要建設號稱亞洲最大的寬2.5公裡飛龍瀑布的蔡家坡城建集團,由於資金斷裂,無暇顧及,五丈原諸葛亮廟交付給了本地的文旅部門。飛龍瀑布才修了一半,便成了個爛攤子。
山下村民的原住地,人丁興旺的五星村,已經成了一片瓦礫,也沒有當年人頭攢動時的廟會景象了。
而那個據說是有數百年歷史的盤山石階道,也已荒草叢生,陷於沉寂了。
五丈原,是古戰場,
是歷史文化遺蹟,
是先人們對後世的祈福。
智慧與賢良的代表諸葛亮,
就是由此沉寂。
無論你是外人還是土著,
走到這一方土地上,
仍能感受到先賢的力量。
它不在「亞洲第一」的工程裡,
它也不在打造的人文景區裡。
它不遠不近,
就在人間的那一縷煙火裡。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
【方物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