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孔明如能聽懂,也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

2020-12-17 小飛暢聊歷史

龐統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孔明如能聽懂,也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

在整個三國時期,有傳言說:臥龍和鳳雛得一人便能奪得天下。可見當時的社會對諸葛亮和龐統的社會價值有多高。而他們兩人正好都是劉備的手下,諸葛亮的威名就不用說了,與諸葛亮相比,龐統的一生就比較坎坷了。幾天就為大家講講龐統在臨死前道出6字秘密,如果當時諸葛亮能夠聽得懂的話,那到最後就不會病逝於五丈原。

三國時期,群英並起,各路豪傑紛紛揭竿而起,當時蜀國本事一弱小的政權,先主劉備本是漢朝皇室的後代,一直致力於恢復漢室,但是曹操軟禁了漢獻帝,並以天子的命令號召天下,最後劉備不得不在周圍人的勸說下,建立了蜀國,蜀國一步步的走向了強大,這與劉備的性格是分不開的,劉備是求賢若渴的仁義之君,許多有志之士就是看中了劉備的優點,才來輔佐劉備的。

說起劉備的謀臣,最初名的肯定要屬諸葛亮了,在諸葛亮的精心謀劃之下,使得劉備有了可以和魏國和吳國抗衡的實力。當時民間還有一說法,臥龍鳳雛,得一可以得天,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可以和諸葛亮齊名的也肯定是一位頂級的謀士。

赤壁之戰之後,龐統才逐漸浮出水面,諸葛亮和魯肅兩人都明白龐統是一個經天緯地的奇才,於是紛紛就像自己的主公舉薦龐統,孫權看到相貌奇醜的龐統之後,頓時心生厭惡,古語有云:「相由心生」,龐統此人相貌醜陋,內心也一定又陰暗之處,因此孫權並沒有接納龐統。然而龐統也沒有為他效力

然而諸葛亮寫了一封介紹信,讓龐統去荊州輔佐劉備,龐統也是很心高氣傲,想憑藉自己的才華讓劉備側目,就沒有拿出諸葛亮的介紹信,不料龐統在荊州見到了劉備,也是和孫權當是一模一樣的遭遇,劉備同樣也以貌取人,而在龐統眼裡劉備也不是一個仁義之君,最後還是劉備的假仁假義感動了龐統,最後選擇留了下來。

按照說,劉備的仁義肯定會將龐統得到重用的,但是龐統本就性格自傲,又急於求成,是一個急性子,而諸葛亮和劉備性格謹慎,考慮長遠發展,而當時的諸葛亮已經得到了劉備的信任,也深得將士們的信任,在這種處境下的龐統,也只能通過一仗來提高自己在蜀漢的地位。

龐統為了急於表現自己,就建議劉備進軍西川,劉備派諸葛亮鎮守荊州,在準備精工雒城時,龐統決定兵分兩路,在將要達到落鳳坡的時候。在戰前龐統提出來上、中下三策,果然不出所料,劉備選擇了中策,此事的龐統對劉備徹底的絕望。落鳳坡,龐統最終選擇已死明志。臨終之前大喊6字:吾死,乃天命也。

後人曾說,這是龐統安排了自殺局,因為看透了劉備的性格,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大漢王朝的天數已盡,告誡那些追隨假仁假義的劉備的謀士和將軍,想要拯救漢室那是痴人說夢。

只可惜龐統臨終前道破的這個秘密,諸葛亮沒能聽懂,如果諸葛亮能夠聽懂,那麼估計最後也不會落到病逝五丈原的地步。對於龐統說這句話是我這件事,您是怎麼看的呢?(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筆者的文章點個讚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相關焦點

  • 龐統臨死六字暗示蜀國氣運,諸葛亮聽懂卻裝糊塗,今無人願信
    龐統臨死六字暗示蜀國氣運,諸葛亮聽懂卻裝糊塗,今無人願信。文|檸檬古代對於軍師的描述,最先出現大概是在春秋戰國的時期,這個時期是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時期也相繼湧現了大量的經緯治世之才。這麼多有著頭腦的人力,要數劉備最幸福了吧,兩個有經天緯地之能,扭轉乾坤之才的人同時被收入麾下效力,且臥龍、鳳雛的名號在當時被人們廣為讚賞,劉備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如果說諸葛亮是宛如在這亂世之中橫空出世的一匹駿馬,那龐統和他比起來倒是顯得普通多了,龐統這一生一直在勤能補拙,且大智若愚。
  •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對筆者來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自己的啟蒙讀物了,粗略算下來,少說也來回翻閱了八九十遍了。無論是魏武揮鞭,豪氣凌雲的曹孟德,還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是筆者喜愛的人物。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時間,英雄輩出,然而同時也有著許多人才英年早逝,令人無限惋惜。
  •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早預言孔明將敗,出山時這句話已透露玄機
    在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說是神級人物,不但料事如神、聰明絕頂,同時還是個發明家,無奈後期內憂外患,一心想完成劉備囑託一統中原大業的他,數次北伐未成,最後病逝五丈原;這也讓杜甫寫出經典詩詞《蜀相》,最後兩句最為大家耳熟能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龐統臨死前大喊7個字,諸葛亮聽後搖頭嘆息,劉備聽了卻後悔不已
    還有一個,你可能會有所耳聞,但是卻不一定了解的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那就是龐統了。龐統早年便以「鳳雛」之名與諸葛亮齊名於荊州。曾經有人這樣評價他們兩個:「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誠然,諸葛亮無論是在書中還是書外的名氣,似乎都比龐統高上不少。但是鳳雛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唯一可惜的,就是英年早逝,時年三十六歲。
  •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知己知彼」,不但是兵家所倡導,依然也是為人之所必修。如何能看透一個人?其實也是一門學問,有的人奮鬥數年,事業可以風生水起!然而有的人窮盡一生,仍然是在打醬油!為什麼?自己沒看透,沒有讀懂合作團隊,或者是老闆,亦或者是上司!
  • 龐統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能與諸葛亮齊名?龐統是怎麼死的?
    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提起諸葛亮,簡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小說戲劇藝術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似乎神仙,有人稱他「多智近妖」。劉備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慨嘆「武侯立岷蜀,壯志吞鹹京。」
  • 一事無成的龐統,為何能與諸葛亮齊名?劉備一句話道出了真相
    在東漢末年有兩個人最為人們所知,一個是"臥龍"孔明,另一個是"鳳雛"龐統,兩個人的才智計謀被人佩服與敬仰,而在二人之中,諸葛亮名氣更大一些,更被人們所熟知,而與諸葛亮齊名"臥龍鳳雛"中的龐統究竟有什麼才情能力呢?
  • 若輔佐劉備的是龐統,蜀漢鬥得過曹魏嗎
    三國中,「鳳雛臥龍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鳳雛龐統身死落鳳坡,臥龍諸葛孔明病逝五丈原,蜀漢二世而亡。究其原因,無非是蜀漢後期策略不得當和人才的流失。如果支撐蜀漢的領導者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蜀漢後期能夠崛起嗎?小喵將從優勢劣勢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劉備臨死前說了6字,諸葛亮聽懂了,趙雲卻一直沒明白其中意思
    這位劉先主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他於是特地從成都請來了諸葛亮進行臨死前的託孤。諸葛亮是整個蜀國的擎天之柱,可以說,如果沒有他的盡力輔佐,就沒有劉備的蜀漢政權。劉備臨死前雖然身體虛弱,但他的頭腦卻非常清楚。因此,劉備當著一些重臣的面對諸葛亮進行了最後的叮囑。劉備給諸葛亮留下的幾點囑託非常簡單,但有一點卻讓他嚇得汗流浹背。
  • 龐統死前喊出八個字,劉備聽了不思其解,諸葛亮聽後想歸隱山林!
    其實在劉備死前,他本還有一個能與諸葛亮齊名的人才,不過他沒出場幾集就掛了,十分可惜!沒錯,他就是龐統!龐統和諸葛亮一樣,都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弟子,當時劉備想拜司馬徽為軍師,可司馬徽因為年事已高而推絕了他。但推薦了兩個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給劉備,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臥龍諸葛孔明先生,而另一個鳳雛就是龐統。當時水鏡先生說,這兩個人,劉備只要得到一個,就可安定天下!
  • 諸葛亮臨死前大喊「龐德公救我」,龐德公是誰,真能救他嗎?
    後來的北伐戰爭,也是諸葛亮親自率軍北伐,從蜀漢北上的道路本就崎嶇,加上諸葛亮屢次北伐的失利,最終積勞成疾的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但是古人都十分的迷信,而諸葛亮和司馬懿又都是傑出的星象師,諸葛亮通過觀星便知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於是便口含七粒米,足下點明燈,用此鎮魂,來使自己的將星不墜。這樣司馬懿就不會貿然地出兵追擊沒有諸葛亮的蜀軍了。
  • 難怪諸葛亮會敗給司馬懿,原來司馬懿明白一個道理,龐統也很無奈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的是在三國時期,軍師的作用更是舉足輕重,那麼為什麼在三國時期,諸葛亮上知天文,龐統下知地理,偏偏就不如一個司馬懿呢?其實只因為司馬懿明白一個字。死前叮囑自己的兒子曹丕「司馬懿後有反骨,且鷹視狼顧之相,能用則用之,若不可用,殺之!」可見,無論是諸葛亮、龐統還是司馬懿,他們三人都有著過人的才能,但是最後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沒有完成自己統一的計劃,死後蜀漢迅速土崩瓦解。龐統更是英年早逝,死的時候才三十六歲,才能還沒好好施展就已經掛了。反觀司馬懿活到最後,掌握了曹魏的大權,成了最大的贏家。
  • 龐統在臨死前道破劉備的秘密,諸葛亮沒聽懂,可至今也沒人相信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劉備,若是還能活著回到軍營的,他會把自己的位置交給自己的親兒子劉禪,而第一託孤大臣應該還是諸葛亮,而不應該是龐統。落鳳坡之戰時,劉備集團還沒有取下西川,如果這時候劉備戰死沙場,那時候劉備集團將會迎來一個極其困難的時期。
  • 龐統死前喊出8字,劉備聽了不明所以,諸葛亮卻是想要歸隱山林!
    龐統死前喊出8字,劉備聽了不明所以,諸葛亮卻是想要歸隱山林!每每提起三國歷史,總是要圍繞著曹魏、東吳以及蜀漢說起,三方勢力之中,曹魏一統北方劍鋒直指華夏大地,而東吳則是偏安一隅,沒有過多的作為,蜀漢由最初的弱小逐漸的一步步三分天下,然而在龐統慘死落鳳坡、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逐漸的走上了沒落的進程。
  • 龐統臨死前的一句話,暗示出劉備不可能一統天下,只有諸葛亮明白
    這「臥龍鳳雛」說的便是諸葛亮和龐統。巧合的是他們還都是水鏡先生的徒弟。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兩位徒弟都如此厲害,那水鏡先生的實力可想而知。但這都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今天要討論的是龐統臨死時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暗示了劉備不可能一統天下。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諸葛亮和龐統不僅師傅是同一個人,就連主公都是同一個人。
  • 諸葛亮死前說水鏡先生什麼了嗎 水鏡先生到底多厲害
    諸葛亮師承水鏡先生,他的本事都是從水鏡先生那裡學來的,在諸葛亮死前說的話中,有人好奇諸葛亮死前說水鏡先生什麼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諸葛亮死前說水鏡先生什麼    諸葛亮死前說的話中倒是沒有提到水鏡先生,但是水鏡先生在諸葛亮出山前確實是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的。   諸葛亮隨劉備出山後,水鏡先生說「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
  • 此人一直效力劉備,臨死前的說了這樣的話
    此人一直效力劉備,臨死前的說了這樣的話三國那段歷史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其中有一句臥龍鳳雛只要得到其中的一個人,都可以平定天下。在那個時期,這是一句人人都清楚的話,但是很多人會說,只知道臥龍一個人,不知道鳳雛是誰。那個鳳雛就是龐統,至於為何後世的人不了解,是因為諸葛亮的名聲蓋過了龐統,但是不能說明龐統不厲害。
  • 龐統,沉睡在落鳳坡上的襄陽才子
    驛道的盡頭是一片開闊地,兩尊石獅靜靜地守在祠堂前,我端詳了一下發現這祠堂還真有些特點:迎面是三間山門,八字儀牆,單簷歇山式屋面,在高大的綠樹濃蔭掩下顯得古樸而寧靜。兩尊石獅如倆位老者,飽經滄桑地守護著這裡,門前一條土路一直延伸到遠處的樹林中。由於沒有什麼人來訪,山門前的廣場顯得空蕩蕩的。進入大門是二師殿,大殿之上是孔明與龐統二位軍師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