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能與諸葛亮齊名?龐統是怎麼死的?

2020-12-17 文蹤旅跡

「臥龍」、「鳳雛」是東漢末年隱居在荊州兩位名士的雅號。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

提起諸葛亮,簡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小說戲劇藝術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似乎神仙,有人稱他「多智近妖」。劉備曾經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慨嘆「武侯立岷蜀,壯志吞鹹京。」

因為諸葛亮和龐統的智力超群,眼惠心明,劉備陣營的參謀班子甩開了曹操和孫權八條街。

然而,諸葛亮進入「武廟十哲」,受到的敬仰和讚嘆猶如滔滔江水。相比較而言,龐統的名聲和影響力要黯淡很多。那麼,鳳雛和臥龍本來應該齊名,為什麼人們覺得龐統比諸葛亮要差上好多呢?

東漢末年,無數名人隱士嚮往山肥水美、氣候宜人的荊州襄陽,諸葛亮和龐統就曾經在這裡各自過著閒適恬淡的生活。年輕時期的諸葛亮自命不凡,以管仲、樂毅自比,是一個理想豐滿的小夥子。龐統卻「少時樸鈍」,幾乎不大可能引起別人的關注,過著沒有波瀾的日子。

再好的苗子也得有合適的土壤。人光有才不行,還得被關注。

建安六年(201),帶著漢室宗親、仁德之君等光環的劉備來到荊州。為了謀得發展先機,劉備廣泛招攬人才,全方位提升儲備水平。

幹事靠人,幹大事靠能人。劉備深深明白自己的處境,他明白光復漢室的夢想離不開人才。襄陽有臥龍,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了諸葛亮。「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在劉備看來,諸葛亮猶如一枚定盤的星。

同樣,在荊襄名士司馬徽的幫助下,龐統愚鈍的形象逐漸改變,展露出非凡才華。

龐統和劉備的交集則出現在赤壁之戰後。原本想在孫權手下謀得一席之地的龐統,半隻眼睛都瞧不上周瑜,這讓孫權很不舒服。龐統的日子也過得沒有任何生機,無奈之下,他投奔劉備。

不久,荊州大地上,「臥龍」、「鳳雛」猶如兩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耀眼明亮。

人們之所以重諸葛亮而輕龐統,恐怕他們進入劉備陣營的方式很不相同。早在龐統登場之前,襄陽草廬中,諸葛亮就給劉備陳述三分天下計策。後來又前往江東,說服孫權結盟共抗曹操。諸葛亮對歷史大勢的判斷和把握,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龐統在魯肅的提議下來到荊州,開始並沒有引起劉備的關注。而這時候,諸葛亮已經是如日中天的著名人物了。諸葛亮從出山跟隨劉備起,歷經了三十餘年的時間,他兢兢業業、事必躬親,為蜀漢的發展付出了無數的心血。

真正讓劉備對龐統上心的是,在要不要謀取益州問題上。當時,劉備猶豫不決。龐統給劉備分析荊州和益州的基礎條件,比對人心向背,堅定了劉備奪取益州的決心,並提出了三條計策。劉備最終以此佔據了益州,龐統功不可沒。

相比之下,龐統的貢獻和諸葛亮顯然沒法比。諸葛亮在隆中對、赤壁之戰、徵南蠻、伐曹魏等大事件中,表現搶眼。而龐統幾乎沒有戰績支撐,或者說他還沒有充分展現出一代謀士的風流姿態。

命運有時候是一個讓人無可奈何的東西。諸葛亮從出山輔佐劉備到病逝五丈原,前後經歷了三十餘年。三十年,諸葛亮建功立業,成就非凡。而龐統則十分不幸,在跟隨劉備徵伐劉璋時,他被流矢射中斃命,年僅三十六歲。

三十六歲,正是可以大展宏圖的年紀。但不幸夭亡,讓龐統失去了幹大事業的機會。

三國時代的風雨過去了,人們不斷回望那一段歷史的華彩。從陳壽開始,人們把不盡的溢美之詞給了諸葛亮。有人認為,諸葛亮不死,禮樂大興。有人認為,諸葛亮「密如神鬼,疾如風雷。進不可當,退不可追。」他到底是人也?神也?仙也?恐怕是真臥龍也!還有人認為,一個諸葛亮,就足以讓三國光耀後世。《三國演義》更是為諸葛亮推手,他已經被神化為一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了。

鳳雛龐統自然比臥龍諸葛亮的功績和名氣差了很多。

相關焦點

  • 龐統和諸葛亮齊名,可為何早期的時候龐統一直未受到重用呢?
    而要說到歷史上最有名的軍師之一,想必大家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而且諸葛亮的名號,不僅是在中國家喻戶曉,在亞洲的任何一個國家,也都是被稱讚的人物。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卻是另一位有極高才能,卻並不為人所熟知的軍師——諸葛亮的好友龐統。
  • 一事無成的龐統,為何能與諸葛亮齊名?劉備一句話道出了真相
    在東漢末年有兩個人最為人們所知,一個是"臥龍"孔明,另一個是"鳳雛"龐統,兩個人的才智計謀被人佩服與敬仰,而在二人之中,諸葛亮名氣更大一些,更被人們所熟知,而與諸葛亮齊名"臥龍鳳雛"中的龐統究竟有什麼才情能力呢?
  • 臥龍鳳雛在三國齊名,卻看到對他的描繪,龐統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來聊聊三國時期有鳳雛之稱的龐統的那些事。我們都知道三國中除開那些鼎鼎有名的武將外,在謀士中最出名的莫過於諸葛亮和龐統了。諸葛亮一直就是三國中一個靈魂般的人物,蜀國的建立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功勞,而龐統雖然名聲大但是對於他的描述卻不多,也沒有像諸葛亮那般有什麼過人之處。那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接下來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真正的龐統。龐統字士元屬於荊州襄陽人今天的地理位置就是湖北襄陽,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和諸葛亮齊名。
  • 龐統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軍師,為何龐統卻英年早逝還身死落鳳坡?
    而三國時期的能人異士中,諸葛亮是謀士中的翹楚,而作為與諸葛亮一同成為劉備謀士的龐統,為何卻英年早逝身死落鳳坡?接下來,便跟隨小編的腳步,來深入的探索一下,為何龐統與諸葛亮一同成為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名揚天下,深受尊敬,而龐統卻英年早逝,青史不留名。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三國裡面的「臥龍鳳雛」?
  • 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為何還要去送死?
    臥龍肯定是諸葛亮了,諸葛亮足智多謀,經常以妙計戰勝對手,而這個鳳雛龐統竟然能與諸葛亮齊名,可見這個鳳雛龐統雄才謀略絕不在諸葛亮之下。當年在落風坡的時候,龐統明知前面有埋伏,龐統依然選擇前進,簡直就是送死,一點反抗都沒有。龐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為何?
  • 雖然臥龍鳳雛齊名,為什麼感覺龐統比諸葛亮差好多?
    在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中明顯的是將諸葛亮神化,可以說無論是孝直,子初,郭奉孝都無法與之匹敵,大量的篇幅描寫,感覺有點諸葛亮的個人傳記一樣,主角和配角當然不可以相比。常年受到三國演義的薰陶導致我們對諸葛亮極其崇拜,對於鳳雛我們了解得較少,這樣就導致我們根據事情來判斷兩個人的厲害程度時有失偏頗。
  • 龐統憑什麼與諸葛亮齊名,全靠「水鏡」帶貨,臥龍鳳雛就是宣傳語
    龐統憑什麼與諸葛亮齊名,全靠「水鏡」帶貨,臥龍鳳雛就是宣傳語有關龐統與諸葛亮齊名,就源於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若要進一步分析誰更厲害,那就更無釐頭。一個人的功業名望,天時地利人和而已,所以,討論龐統為什麼跟諸葛亮齊名?就要釐清諸葛亮為什麼有名,龐統為什麼沒有起名氣,兩者在三國時代的功業如何。
  • 諸葛亮人稱臥龍,龐統被叫做鳳雛,但最厲害的綽號當屬司馬懿!
    諸葛亮人稱臥龍,龐統被叫做鳳雛,但最厲害的綽號當屬司馬懿! 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更厲害呢?曾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大多數人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
  • 龐統被吹得神乎其神,為何這麼容易死在落鳳坡?你看真正原因
    水鏡先生希望劉備能找到自己的賢能謀士,一起共商天下大事。可是這句話卻被世人斷章取義,奉為經典,這是為何?水鏡先生為劉備推薦了四位賢能異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劉巴、法正四人,這四人治國治軍的謀略可以說是天下絕倫。
  • 歷史上著名謀士鳳雛龐統,是因為諸葛亮的嫉妒而死嗎?
    三國的龐統是因為什麼死的?龐統的死和諸葛亮妒忌有什麼關係?還有的人說,龐統是有意死在益州?龐統肯定不是有意死在益州的,歷史上龐統是想展示自己優秀才能。一開始先去投奔了孫吳,因為長得很是醜陋,後來又去投靠劉備,最初也不受重視,後來在諸葛亮和魯肅的推薦下,劉備才見了龐統,和他談國家大事。很是重用與他,於是叫龐統在軍事中做事情,在不久以後又和諸葛亮在軍師中為郎將。諸葛亮和魯肅推薦才能的人他們有寬廣的胸襟很是讓人欽佩,但龐統本來就有才華,這才是他脫穎而出最主要的的根本原因。
  • 臥龍鳳雛盛名在下,為何龐統被諸葛亮蓋一頭
    人們對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去問龐統,龐統說:「方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善人少而惡人多,我想興起這樣的風俗以達到助長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如果不這樣做,善人會越來越少。十個人當中如果可以改善五個人,就可以將此事完成一半,進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勵自己,這樣難道不行嗎?」龐統為人忠厚,老實人處處為人考慮。
  • 此人與龐統齊名,皆是楚地卓越非凡的治世之才,卻被諸葛亮流放
    文/失語者此人與龐統齊名,皆是楚地卓越非凡的治世之才,卻被諸葛亮流放古往今來,能人良將如若星河內繁星,不可勝數。其中最為繁密的定是三國那六十年了。碩實者可像諸葛亮、司馬懿此類光透千年;渺粒者亦可像周倉、沮授那般令人稱嘆。
  • 為什麼鳳雛能與臥龍齊名?竟然是因為龐統用了這樣的方法!
    而在這些謀士之中,有兩個人常常被人一塊提起,一個是未出隆中就知天下三分的臥龍諸葛亮,一個則是南州名士之首龐統。後世盛傳「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句話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然而龐統在投劉備帳下後,最開始是不受重用的,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後來因諸葛亮的舉薦而被劉備重視,並隨劉備入蜀。
  • 鳳雛龐統為何死在落鳳坡,是天意還是巧合?
    龐統為什麼死在落鳳坡?在正史上真的有這個地方嗎?那麼龐統為何還要冒進?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英雄一般都有這毛病。首先龐統敢於冒險,與諸葛亮的謹慎成為鮮明對比。從西川之戰就可以看出,龐統為劉備獻的都是險計,即有風險的計策。其次龐統有些自負、倔強,但是又相當自信、沉著。劉備因龐統相貌醜陋小看了他,打發他到耒陽縣去當縣令。
  • 龐統臨死前的一句話,暗示出劉備不可能一統天下,只有諸葛亮明白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句話說到「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這「臥龍鳳雛」說的便是諸葛亮和龐統。巧合的是他們還都是水鏡先生的徒弟。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兩位徒弟都如此厲害,那水鏡先生的實力可想而知。但這都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 臥龍鳳雛怎麼來的?為何鳳雛龐統成就不如諸葛亮?
    前兩天我問朋友你知道三國裡臥龍鳳雛不,他說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周瑜。也有人以為臥龍鳳雛這兩個名頭是水鏡先生取得。我……行吧,這期寫作素材~其實臥龍鳳雛並不是水鏡先生取得,而是龐德公,包括水鏡先生這個屬於司馬微的名頭,也是龐德公取的。龐德公是何人呢?他是龐統的伯父,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這關係能看出個所以然了吧。
  • 《三國演義》鳳雛龐統的死因,是故意死的?是劉備害的?
    《三國演義》裡有很多出色的謀士,他們輔佐自己的主公幫助他們完成霸業,有的謀士計策非常高超,能夠達到反敗為勝的地步,三國之所以這麼精彩,謀士們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在這麼多的謀士當中,不得不提到臥龍、鳳雛這兩個人。在三國當中有這麼一句話,說如果能得到他們兩個人輔佐的話就可以得到天下,但是劉玄德得到了他們兩個人並沒有得到整個天下。
  • 若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龐統繼續輔佐劉備,能擊敗司馬懿嗎?
    《三國演義》中的龐統也是一個很讓人感到惋惜的人物,他是和臥龍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就是因為相貌不出色的原因,一直沒有被重用,好不容易到了劉備手底下並且得到了賞識,可是也沒有能夠為劉備出太多的力就在落鳳坡死去了,真的是非常可惜的。
  • 諸葛亮一石二鳥解決大敵?龐統之死或另有隱情,這些是關鍵
    三國時期,諸葛亮與龐統被並成為臥龍雛鳳,兩人同時效力在劉備的麾下,能力上平分秋色的兩人關係上面似乎有點水火不容?早在龐統效力於劉備之前諸葛亮就已經被劉備請出山了,在劉備的面前也極為受寵,能力自然也不用多說。龐統投奔劉備自然是想要幹出一番大事業,怎麼可能願意屈居他人之下?
  • 三國中龐統真的死了嗎?鳳雛詐死落鳳坡是何原因?
    龐統和諸葛亮都是劉備帳下的軍師,龐統得到重用也有諸葛亮的原因。二人在功績和行事風格上的不同。早年間,龐統就和諸葛亮齊名,龐德公就稱龐統為「鳳雛」,而稱諸葛亮為「臥龍」,還說得二人之一,便可安定天下,可見龐統的才能其實並不比諸葛亮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