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軍師,為何龐統卻英年早逝還身死落鳳坡
文/烈日對黑夜
關鍵詞:龐統 本文約為1200餘字 閱讀約需4分鐘
在三國爭霸時期,能人輩出,而爭霸的那三位君主,絕不能只靠一人之力就能奪得霸主之位,所以,他們的成功與身邊的謀士,至關重要。而三國時期的能人異士中,諸葛亮是謀士中的翹楚,而作為與諸葛亮一同成為劉備謀士的龐統,為何卻英年早逝身死落鳳坡?接下來,便跟隨小編的腳步,來深入的探索一下,為何龐統與諸葛亮一同成為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名揚天下,深受尊敬,而龐統卻英年早逝,青史不留名。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三國裡面的「臥龍鳳雛」?「臥龍」毫無疑問,就是眾所周知的神機妙算的軍師諸葛亮,而「鳳雛」,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龐統。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時人都稱他為鳳雛。龐統並不像諸葛亮一般,聞名天下,使得劉備即使三顧茅廬也要請他回去做軍師,龐統為人樸實,長相木訥,也並不如諸葛亮一般為眾人所知。但是,「臥龍鳳雛」,龐統既然能與諸葛亮齊名,必然是有真正的不俗實力的。現在,便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龐統是如何表面木訥,實則與諸葛亮一般足智多謀!
起初,三國群雄之一的劉備在打天下時屢嘗敗績,更甚者,可以說是屢戰屢敗,而他屢戰屢敗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夠知己知彼,在雙方交戰時缺乏戰略,打的簡直是毫無章法,所以打敗仗是命中注定的劫數,誰也無法倖免。但是,劉備畢竟是之後稱霸一方的一方霸主,即便是損失十分慘重,劉備也並不氣餒,在吸取了教訓之後,劉備開始遍尋天下有識之士,有才之人。
這才有了之後的劉備三顧茅廬。而龐統,是在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之後才加入的。緣由是一開始龐統看不上劉備,而是想投靠兵強士壯的孫權。然而,孫權是一個比較注重形象的人,而龐統的外在形象——長相與穿著打扮實在是一言難盡。所以,孫權將龐統拒之門外。無奈之下,龐統只能去投靠劉備。劉備一開始並不重用他,只將將打發他去一個小縣城當小官。此時,諸葛亮就能算是龐統的伯樂了,諸葛亮在與龐統交談後,發現龐統非常的有才華,於是將他推薦給了劉備,自此,龐統開始了謀士之路。
龐統其人,十分有計謀,說他足智多謀簡直是名副其實。他獻計給劉備攻下蜀地,使得劉備大大的讚賞他,也更加信任他。說起才華,龐統可能不在諸葛亮之下,但是,龐統在帶兵打仗上的能力是遠遠不能與諸葛亮相比的,更甚者,龐統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愛喝酒,自大。俗話說,喝酒誤事,自大者必敗。不是沒有道理的。龐統在落鳳坡一戰中身死,不是沒有嗜酒的影響。在龐統出發之前,諸葛亮再三提醒他西川地勢複雜,可能會有伏兵,然而,龐統卻自大無比,只當諸葛亮的話為耳旁風,最終,在落鳳坡中了敵人的圈套,慘死落鳳坡,也結束了的自己的生命與謀士之路。
最後,小編不得不說一句,驕兵必敗,無論龐統是鳳雛還是鳳凰,驕傲的結果就只能是失敗。而諸葛亮能有所成就,不僅僅是因為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更是因為他懂得自律,嚴於律己,從來不因自己的成績而鬆懈與驕傲,每時每刻都謹言慎行,所以諸葛亮是「臥龍」,是流傳千古,為萬人讚頌的英雄,而龐統,只能是世人的一句唏噓而已。
本文為烈日對黑夜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