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說起日本歷史,讓我想起了自己在沒有讀日本歷史史書之前,自己對日本的印象。
小時候通過電影以及電視局,我對日本人的印象是:
個子矮,
單眼皮,
表裡不一,
非常殘忍,
但是他們極具忍性,心機很深;
我很不喜歡。
讀高中的時候,通過動漫,通過日本歌曲,通過「禁斷的愛」,我對日本又有了些許改觀:
文化優秀,
動漫傑出,
環境乾淨,
以及他們的人依然:
個子矮,
單眼皮,
表裡不一,
非常殘忍,
當然,也有一定的改觀:
某一些日本人有那麼一點可愛,
某一些日本人有那麼一點漂亮,
但是他們依舊極具忍性,心機很深;
我依舊不喜歡。
這裡插播說一句,為什麼我會研究和對日本歷史感興趣,其實起源於大學時期聽到的一句話:「日本人非常了解中國,每年都解剖中國人。但是中國人卻很少關注日本!」(我也忘記是誰說的了),所以我硬著頭皮也要讀日本歷史。
除了幾部日本歷史書籍,當時我還看過臺灣作家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當時我真的覺得這部書寫的太對了,但是經過歲月的打磨,經過知識的積累,現在看來,這部書裡面的內容我不太認同,至少有一些我是不太認同的。覺得這部書可信度不高,也許當年太年少無知。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認知的擴展,隨著知識的積累。慢慢的對日本的看法有了更多的改變。幾乎很少統一的去解說日本人的性格特點了,因為越來越覺得一個國家和民族是非常複雜的,也是非常矛盾的。
當然也有一些個人對日本人以及日本社會概括性的觀點:
一、日本人有強烈的集體意識,是日本人最具特點的國民性。集體意識的特點起源於日本的「稻作文化」,日後會有解說,這裡不做解釋。
二、日本人有強烈的自卑感與優越感!矛盾嗎?不矛盾!日本人的自卑感源於日本的「恥感文化」,日後會有解說,這裡也不做解釋。
三、日本人有強烈的等級觀念和序列意識。不僅僅對本國人民和階層會有這種等級觀念,他們還會給世界其他國家劃分等級和序列意識。他們媚上傲下,崇拜強者,鄙視弱者。
四、日本人既生性好鬥,又溫和謙讓。既窮兵黷武,又崇尚美感。既桀驁自大,又彬彬有禮。既頑固不化,又能伸能屈。既忠誠不渝,又心存叛逆。既勇敢無畏,又懦弱膽怯。同樣的,這也不矛盾。
也許其他民族也有上述特點,但是在日本人這裡尤為顯著。只有深刻的去了解,你才會發現他們的「道理」所在。作者了解的深刻嗎?可能也是只了解於書面。這裡只作個人分享,如有錯誤,隨時歡迎糾正。
這裡拿一個特點說明,例如說日本人:既頑固不化,又能伸能屈。既忠誠不渝,又心存叛逆。其實對於日本人(或者其他民族)來說,學習比你強大的敵人,不是屈服於敵人,而是為了日後戰勝敵人。日本人表現的尤為突出,他們對於強者非常的「恭順」,但是他們彎下腰去學習的姿態,並不會受到其他人的鄙視,有時候還讓人覺得值得尊敬。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知識的積累,隨著見識的廣闊。再次回想小時候的那些對日本人的印象,或許存在一定的道理,但又的確非常的片面。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非常的複雜的,日本人的性格特徵在許多方面,表現出典型的混合型特徵。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還會更加深入的探討日本,解剖日本。
下一節主題,作者將會帶你了解日本天皇起源和發展。
如果喜歡希望,可以收藏,分享和關注。也歡迎各位朋友的留言評論。再次感謝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