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海翼集團領導和嘉賓代表共同為海翼建發揭牌
▲海翼智能製造產業園20項目
臺海網11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 通訊員 蘇爽 文/圖) 經過緊張籌備,上周六,廈門海翼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海翼建發)正式揭牌成立。
此舉不僅標誌著廈門海翼建發迎來新徵程,將肩負著廈門機械工業集中區轉型升級的使命擔當,更為廈門智能製造開啟新篇章。
新起點海翼建發升格揭牌
上周六早晨,集美汽車工業城研發中心內,廈門智能製造行業人士雲集,廈門海翼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暨海翼智能製造產業園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此圓滿舉行。
「廈門海翼汽車工業城開發有限公司升格成為廈門海翼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是海翼集團落實戰略部署,優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舉措。」揭牌儀式上,海翼建發總經理洪鍛進如是說。
據了解,海翼建發前身廈門海翼汽車工業城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3月,為廈門海翼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1.8億元。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以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招商運營和項目代建為己任,在汽車工業城和機械工業集中區的20年開發建設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園區開發建設和招商運營經驗。至今,海翼建發已累計完成投資總額100多億元,完成各類建築180多萬平方米,承建集中區道路數十公裡。已開發建設並成功運營的智創產業園引進了約120家高新中小企業、年產值20億元,產業工人約3000人。正在建設智能製造產業園20項目,已經對接儲備了一大批意向入駐的高新企業和科研院所。
新徵程打造智能製造產業示範基地
揭牌儀式後,海翼建發分別與農業發展銀行廈門分行、廈門國際機電營運中心有限公司、廈門自貿區港務電力有限公司、廈門市智能製造產業協會等十幾家企業和機構籤署了海翼智能製造產業園戰略合作協議。
化合積電是專注於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襯底材料研發和生產的高科技企業,CEO張星表示,之所以選擇落戶海翼智能製造產業園,主要看中海翼集團專業化高效服務和清晰的園區定位,同時符合量產要求的高標準廠房也為它加分不少。
張星口中定位清晰的海翼智能製造產業園,正是海翼建發貫徹落實廈門市委市政府對海翼集團打造高端製造業投資平臺和發展服務商戰略定位的具體載體。
洪鍛進表示,海翼建發將整合機械工業集中區基礎工業、土地等資源優勢,結合地緣教育等城市配套優勢,充分挖掘利用「島外大發展」「工改工」等政策機遇,形成以「三軸兩區多組團」的空間結構,聚焦打造產業核心區、智能製造區、產學研基地三大功能主體,並協同軟體園三期、前場物流園的產業發展,實現騰籠換鳥。同時,海翼建發攜手合作夥伴,搭建風控與投資平臺、關鍵零部件研發平臺、人力資源服務平臺、設備高效利用速配平臺、運營管理服務平臺等五大園區服務平臺。力爭到2025年,海翼智能製造產業園新引進企業入駐達220家,園區產值達200億元。
新使命推動廈門「智造」更進一步
現代製造業是支撐一個城市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是現代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
海翼建發深耕機械工業集中區近20年,積累了豐富的園區開發建設和招商運營經驗。為助力海翼集團落實廈門市委市政府關於「打造高端製造業投資平臺和發展服務商」的戰略定位,海翼建發主動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主攻方向。
一邊聚集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科學規劃園區產業布局;一邊高質量開發建設,精準招商引資,著力吸引一批上下遊產業關聯度高、智能化數位化企業進駐園區;同時還將貼心做好運營配套服務,不斷形成園區產業發展平臺效應和集聚效應,著力打造高端製造產業新格局。可以預見,隨著海翼建發為產業園不斷引入外部優質資源,不僅將激活園區活力,強化園區造血功能,助力海翼集團轉型升級再出發,還將推動廈門智能製造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廈門城市更新、智能製造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