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裡區五通金融商務區。(記者王火炎攝)
【數據】
●湖裡產業結構不斷優化:5年來,二、三產結構從55.7:44.3調整為42.6:57.4,其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近300家,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至70%;先進位造業持續穩步發展,其中以太古飛機為龍頭的航空維修業高速增長,2016年增幅達23%,產值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
●金融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過去5年,湖裡區金融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到2016年,該區實現金融業增加值53.9億元,同比增長12.8%。目前,已有各類金融企業近千家紮根湖裡,其中五通金融商務區就聚集了696家金融、類金融企業。
站在五緣大橋遠眺,3平方公裡的五通金融商務區盡收眼底,這裡聚集著英藍國際金融中心、國貿金融中心、萬科雲璽等一大批金融項目,還有世界百強企業中國人壽、中國最大私募股權基金鼎暉基金、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鼎豐集團控股公司等一大批高端金融類企業的身影,它們的到來正給湖裡乃至廈門的發展加足馬力。
優秀的企業總是選擇最有活力的土壤。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區發祥地湖裡沿著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路徑,一步一個臺階,不斷向高端邁進。今年來,湖裡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找準發展坐標——緊扣「2+4+N」發展戰略,優先發展高端製造、商貿物流、新興金融和創意創新四大主導產業。其中,作為高端產業代表的新興金融業,被湖裡區寄予厚望——搭乘自貿片區與五通金融商務區兩大平臺,該區在短短幾年內,就吸引近千家金融企業落地。
湖裡區深知,一流的營商環境才是引來高端企業的砝碼。於是,他們專門打造出一支強大的企業服務團進駐五通金融商務區的萬科雲璽大廈,零距離服務金融企業。其中,新設立的金融工作辦公室還與市金融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對接,構建政、銀、企的溝通橋梁,為企業發展提供良策。同時,該區加快推進軌道交通、五緣灣健康醫療園、湖裡體育公園等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這裡匯聚。
「金融活水」也源源不斷注入實體經濟,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駛向「高速路」。目前湖裡區已擁有30多家上市及新三板掛牌企業,其中包括鷺燕醫藥、中綠等一批實力派企業,更湧現出一大批擁有無限「錢景」的成長型企業。紮根在湖裡區創新園的億聯網絡於今年年初在深交所上市,一躍成為近6年來「最貴新股」。
特區發祥地,正書寫著新一輪的繁華故事。乘著廈門會晤舉辦的東風,湖裡區正以「大城管」、小區建設等改革創新舉措,推動城區顏值和內涵的雙提升,通過打造一流環境吸引一流項目,加快建設廈門現代化中心城區。(廈門日報記者 郭筱淳 通訊員 陳少巖 陳瑜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