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15%的企業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短時工成11月主要工作機制

2020-12-11 瀟湘晨報

根據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當地時間12月1日發布的調研報告,15%的德國企業表示新冠疫情令其面臨「生存危機」。與6月的調研結果相比,這一比例有所下降。當時,認為在疫情危機中自身難保的受訪德國企業佔比為21%。

調查顯示,旅行社、酒店和飯館最擔憂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會危及其存亡,所佔比例分別為86%、76%和62%。相反,僅有3%的律師及會計師事務所和5%的信息技術公司有此顧慮。其他行業中,27%的廣告公司和近14%的物流企業認為自己處境危險;而貿易和服務企業的這一比例則均較6月出現了下降,為14%和19%;在工業領域,雖然整體上陷入困境的企業佔比有所減少,但不同分支之間的差異巨大:面臨「生存危機」的金屬製造和加工商、印刷廠、飲料製造商、紡織與服裝企業佔比要明顯高於化工和製藥企業;建築行業的這一比例雖然較6月翻了近一倍,但依舊處於低位、僅為4%。

另外,根據伊弗經濟研究所此前一天發布的針對約7000家企業的調查結果,德國11月採用短時工的企業比例繼此前數月的下降之後再度回升,從10月的24.8%升至28%。其中,漲幅最大的依舊是旅行社、酒店和飯館,佔比分別為91.1%、71.1%和91%。這些行業受到當前德國全境實施的「輕度版」封鎖令限制最多。

數據顯示,服務、貿易、建築等幾乎所有經濟領域都有更多企業採用短時工作制。只有工業領域的少數分支除外,如汽車企業、出版社、電氣設備與數據處理設備製造商和印刷廠。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政府8月末曾宣布,將原本於今年年底到期的短時工補貼再次延長一年、至2021年年底,以便更好地應對疫情危機。根據這一政策,當僱員因疫情縮減50%以上的工作時,從第四個月起,其短時工補貼將從此前的員工淨工資性收入減少額的6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67%)提高至7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77%);從第七個月起,補貼將提高至員工淨工資性收入減少額的80%(有未成年子女的員工為87%)。

(總臺記者 阮佳聞 李長皓)

(編輯 黎佳易)

【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德國新冠死亡近2萬人,默克爾哭了……
    另外,他們還將因違反防疫規定被處以罰款。據悉,杜塞道夫所在的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是德國疫情較為嚴重的聯邦州。德國15%的企業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在第二季度,德國經濟因疫情導致創紀錄的環比下跌9.8%後,復甦勢頭強勁。
  • 雙綠財經晚報|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
    ▲歐盟將對數字平臺徵稅 或將再次點燃美歐間貿易緊張局勢 ▲經合組織預測英國將成為所有發達經濟體中面臨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的國家之一 ▲全球股市邁向1980年代末以來最大月漲幅 ▲美國國會為避免政府停擺展開談判 ▲德國15%的企業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短時工成
  • 舊金山藝術學院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不確定5月後能否運行
    澎湃新聞獲悉,受到疫情影響,有著近150年歷史的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The 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無法找到合作夥伴,正面臨生存危機,其官方宣布,不確定是否能在今年五月的畢業季後繼續運行。在過去的近150年中,舊金山藝術學院已成為加利福尼亞藝術教育領域的關鍵力量。
  • ...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7月6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兩成受訪...
    2020-07-07 03:18:33來源:FX168 【調查顯示超過兩成德企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7月6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兩成受訪德國企業認為新冠疫情令其面臨「生存危機」,能否從疫情中生存下來的擔憂情緒在德國服務企業中尤其嚴重,27%的受訪服務企業認為身處危險;而在貿易、工業和建築企業中,這一比例分別為18%、17%和2%。
  • 德國企業為何這麼牛,因為他們堅守這9個法則
    為何德國的中小企業稱霸全球,中國中小企業卻為生存發愁?  德國企業無疑讓很多中國企業管理者羨慕嫉妒恨。如果將中國和德國的企業進行對標,我們會發現不少差異和差距:為何德國的中小企業稱霸全球,中國中小企業卻為生存發愁?為何德國有那麼多百年老店長盛不衰,而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7年?
  • 直播預告 攜程商旅X埃森哲:疫情危機下企業現金流自救指南
    上海2020年2月26日 /美通社/ -- 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都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艱難,特別是部分中小企業正面臨著生存危機。在清華、北大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展開調研中,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
  • 覆巢之下無完卵 GAP因新冠疫情面臨倒閉 優衣庫遇二戰以來最大危機
    面對愈發嚴峻的疫情形勢,各國卻紛紛開始放寬限制措施,義大利宣布逐步復工、西班牙計劃解除封鎖、法國公布解封方案……就連此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英國首相詹森也在恢復全職工作後表態,希望儘快重啟經濟。歐美各國為何甘願冒著疫情反覆增加,企業與民眾遭受二次打擊的風險,提前放寬社會隔離,重新開放經濟?
  • Pokemon Go面臨「生存危機」,開發者分享疫情帶來的挑戰
    Pokemon Go面臨「生存危機」,開發者分享疫情帶來的挑戰#pokemon#在疫情期間Pokemon GO 的開發者就在疫情中感受到「生存危機」,不知怎樣對應情況。負責開發 Pokemon Go 的 Niantic 高級產品經理 Matt Slemon 在一個訪談中表示,目前的疫情對他們的遊戲而言可說是生死攸關,如果他們繼續開發新內容但全部留在疫情結束後才推出,對於玩家而言也是不能接受。
  • 靜海區「132」工作機制助力中小微企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數量眾多的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由於自身規模小、實力弱、抗風險能力低下,其生存境遇尤為嚴峻。3月以來,天津市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已陸續復工復產。面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天津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幫扶政策助其渡過難關。如何保障惠企政策落實到各個企業及商戶,天津市創造性地在全市各區縣推廣落實「132」工作機制。
  • 疫情之下企業生存樣本調查|春秋航空:空中戰「疫」
    為此《商界》推出「疫情之下,企業在行動」企業生存樣本調查特別報導,採訪了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初創公司創始人、創業者,得到了他們積極響應與支持,並在此後以連載的報導形式陸續刊載,希望給更多企業帶去不同的啟發。
  • 全球疫情衝擊下,國外光電企業的生存現狀如何?
    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而導致的供應鏈、需求、國際貿易流動和旅行中斷,以及各國封鎖和股價暴跌,給全球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IHS Markit預測,全球經濟將面臨大衰退,美國、歐洲和日本正走向衰退,同時對2020年全球GDP增長的預測下調至0.7%。
  • 德國組閣危機 挑戰政治傳統
    11月20日,德國聯盟黨(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領導人、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出席會議。默克爾20日表示,組建少數派政府不利於政局穩定,與其如此,不如重新舉行大選。她還表示,一旦德國重新舉行大選,她願意再次帶領聯盟黨參選。 新華社發    近年來,德國政局穩定、經濟穩步增長,被視為「歐洲的穩定器」。然而,正在發酵的德國組閣危機,不僅讓默克爾總理遭遇執政12年來最嚴重的挫折,更使以「穩定」著稱的德國政治文化傳統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德國組閣危機,有其國內政治勢力分化組合的複雜原因。
  • 德國文化產業發展與復甦的秘訣何在?
    疫情不僅造成整個產業的巨大損失,而且使得文創產業的從業者面臨生存危機。如上所述,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明顯特點是中小型企業居多,而且自僱人士佔比非常高,有近22%的文創企業核心員工是自僱人士,有時這個比例會超過50%,遠遠高於德國10%的自僱人士平均比例。
  • 《Pokémon GO》面臨「生存危機」,開發商分享疫情帶來的挑戰
    疫情期間,不少人都選擇在家打電動消磨時間,不過也不是每種遊戲都能在家玩,AR手遊《Pokémon GO》開發商就感受到「生存危機」,不知怎麼應對大環境。《Pokémon GO》開發商Niantic高級產品經理Matt Slemon受訪時表示,疫情對遊戲而言可說是生死攸關,如果繼續開發新內容但全部留到疫情結束後才推出,玩家當然不能接受。不過《Pokémon GO》的核心玩法就是在戶外探索和與他人交流,但疫情時根本不可能,且也有道德義務不能鼓勵玩家外出。
  • 專訪魏曉陽|德國文化產業發展與復甦的秘訣何在?
    疫情不僅造成整個產業的巨大損失,而且使得文創產業的從業者面臨生存危機。如上所述,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明顯特點是中小型企業居多,而且自僱人士佔比非常高,有近22%的文創企業核心員工是自僱人士,有時這個比例會超過50%,遠遠高於德國10%的自僱人士平均比例。由於這樣的就業結構以及對各類文化活動和表演的高度依賴性,文創產業從業者在這次疫情面前甚至面臨難以維持生計的生存威脅。
  • 12月2日全球疫情觀察:至少25國日增確診超千例 專家稱美國疫情應對...
    12月1日,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過了2000例。美國媒體報導指出,這相當於平均每分鐘就有超過1個人死亡。當天在美國疾控中心的一場會議上,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貝爾博士就表示,在他們開會的期間,就會有180個生命因疫情離世,美國的疫情應對還是太遲了。
  • 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疫情報告·危機篇 突如其來的重創
    損失大、關店多在此次受訪的餐飲企業中全部都因疫情影響出現營業額大幅下滑的情況,其中有11%的受訪企業從疫情發生到3月初的營業額同比下滑了100%;有44%的受訪企業營業額同比下滑超過90%;66.7%的受訪企業營業額同比下滑超過80%;營業額同比下滑幅度在50%以下的企業僅有兩家,佔本次參與調研企業的4.4%。
  • 疫情惡化迫使歐洲改弦更張迎「大考」
    德國總理默克爾3月18日在電視講話中如是說。在默克爾迄今15年的任期內,除了發表新年賀詞,這是她首次對民眾發表電視講話。默克爾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德國社會更加重視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她號召大家「不要恐慌,但也不要不當回事」。截至默克爾發表電視講話時,德國境內新冠肺炎累計確診患者已經破萬。
  • 調查顯示逾八成韓國報社和雜誌社因疫情陷入經營危機
    【新華社微特稿】韓國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韓國報社和雜誌社因新冠疫情遭遇嚴重的經營困難。韓國新聞行業機構韓國言論財團先後於7月至9月間對2943家報社、6月至9月間對1264家雜誌社展開調查,得出上述結論。
  • 瑞士纜車文化面臨生存危機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在多山的瑞士,供人們出行的小型纜車成為該國一道獨特的景觀。然而,它們中的一半如今面臨關門歇業的危險。瑞士資訊網8日說,瑞士各界近日發起一場拯救纜車文化的運動。瑞士納普夫地區的空中纜車已經有55年歷史。在漫長的「服役期」,纜車一直「勤勤懇懇地」送孩子們上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