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不斷上升。
融360大數據研究所最近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0月,商業銀行一次性總付定期存款,但5年期利率較上月略有下降,平均利率為 所有到期日都按月上升,其中包括3年最高增長。《中國銀行業和保險新聞》的記者指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等主要國有銀行的三年期一次性存款和一次性定期存款利率 可以達到3.85% 高於4%。
同時,商業銀行理財市場近來繼續呈下降趨勢。融360大數據研究所的最新數據(監測期為11月2日至11月8日),商業銀行常規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已降至3.69%,這是今年以來首次低於3.7%。在這兩者之間,銀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已經超過了銀行的理財。
定期存款利率上升
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的上升與市場供求關係密切相關。受本季度末外匯儲備壓力的影響,一些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趨於上升。9月份的數據顯示,一次性存款和兩年以上的一次性存款的銀行的平均利率較前一個月略有上升。然而,進入10月份,銀行在季度末收取儲蓄的壓力消失了,存款利率繼續上升。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的分析師劉銀平認為,自今年年初以來,普通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基本沒有降低,第四季度的趨勢很難下降。將理財產品轉換為淨值後,產品的淨值波動更大,投資者通常不接受。一些具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可能會將其資金轉移到股票基金和其他產品,而一些保守的投資者將偏向於購買存款產品。
「為響應監管要求,銀行目前正在大幅度減少結構性存款的規模。與此同時,10月份大額存款證的發行量同比下降。由於規模下降 在這兩種存款中,商業銀行將增加存款規模以保持一定的增長。對於性存款的規模,利率也會提高。」劉銀萍說。
此外,根據中央銀行11月份發布的最新數據,10月份人民幣各項存款減少3,9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343億元。其中,居民存款減少9569億元,非金融公司存款減少8642億元。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存款減少意味著銀行的存款來源面臨著多種影響,包括各種金融市場的轉移和股票市場對公共投資的吸引力的增強。面對積蓄的壓力,銀行的定期利率反彈以吸引資本回報。
結構性沉積物的壓降
目前,商業銀行存款主要包括活期存款,一次性總付定期存款,大額存款證明,結構性存款,銀行間存款證明等。新資產管理規定被廢除後, 對結構性存款和大面額存款證進行了資本保證,收益率與財務管理相當。他們曾經取代銀行的資本擔保財務管理。其中,結構性存款甚至已經成為銀行的「存儲武器」。
但是,由於一些銀行在結構性存款的幫助下進行了非法套利,這導致了惡性的市場競爭。 去年10月18日,中國銀行業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在一年內完成防偽工作。「結構性存款」的整頓和改革還要求商業銀行嚴格控制股票產品的總體規模,有序壓縮和下跌。
今年6月,央行再次向大中型銀行提供窗口指導,要求到今年9月30日將結構性存款減少到年初的水平,並逐步減少到三分之二。截至12月31日的年初規模。在監管的指導下,商業銀行的結構性存款規模在最近幾個月中持續下降。
「儘管中小型銀行已於八月份提前完成了結構性存款降壓目標的第一階段,但距離年底壓力降目標還很遙遠。在第四季度,我們需要繼續 大力減少結構性存款的規模。預計結構性存款將緊隨其後。預計最大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均將下降。」 劉銀平說。
大量存款憑證減少
除結構性存款外,大型銀行存款證明也是銀行存款競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自今年以來,大額存款證也挪用了一定數量的銀行財富管理基金和結構性存款基金。然而,進入第四季度後,配額緊縮,大面額存款證的發行量減少,三年期大面額存單的發行量在年內降至新低。發行量的下降也加劇了對普通存款,尤其是長期存款的利率競爭。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胡小鳳預測,到今年年底,在存款競爭激烈,成本降低的雙重壓力下,總體利率波動不會太大,但年底資金緊張。定期存款利率可能會繼續上升。 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對流動性的要求不高,則應優先考慮中長期存款。
溫馨提示:理財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