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當時的飛行員是一個非常稀少的存在,可是如果在二戰時期,怎麼樣才能救援一個被擊落的飛行員呢?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介紹。
當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速派軍事觀察組到達陝北延安。並且在延安長住九百多天。軍事觀察組通過全面接觸,直接了解到抗日大後方老百姓真正生活狀態。他們一致認為民眾直樸和親善而善良。當美國軍事觀察組秘密通報於延安領導人:關於美軍航空隊將實施對日本本土東京,京都,廣島等六個地區進行全面轟炸。由於美機返航能力差,可能難以回到原航母,將有可能被迫返航到大陸各解放區區域,望能貴方給予協助救援和支持!
當延安總部接到通報後,並採取一切手段。而全力支持和幫助美軍。同時命令各解放區作戰單位和百姓,將全力在管轄地區裡幫助救援美國飛行員的生命。最難能可貴的是延安總部領導人,真正把美國當做自己的朋友。把自己最秘密的軍事地圖上人員配置管轄區域,全部標識。可以說為了救美軍飛行員,延安真是肝膽相照!
二戰時的飛行員不像今天能擁有很多的求援裝備,那時飛行員在執行任務時戰機一旦被擊中而能有機會跳傘逃生已經非常困難,但是一旦跳傘成功剩下的就全靠運氣了。2015年在紐幾內亞的原始森林裡就發現了一位非常不走運的澳大利亞飛行員,此時的他保持著和70年前幾乎一樣的姿勢,被懸掛在樹林上的他已經完全融進了這片森林。
飛行員一旦打開降落傘,就成了己方和敵方都想要快速找到的目標,而能有幸被己方找到可謂少之又少。更多的倖存下來的飛行員成為了敵方的俘虜或洩憤而慘遭殺害的目標,當年日軍對於美國飛行員的殘忍程度更是令人髮指,當時的飛行員是非常的稀少的,基本可以說是很少很少,當時兵是非常多,但是飛機少,也就導致了飛行員的稀少,而且飛行員的要求非常高。
總得來看二戰美軍在飛行員的救助反面做的更為全面,這也是美軍一直保持了較多有經驗的老飛行員的一個方面,而日軍則無力救援,這也是日軍後期嚴重缺乏戰鬥機飛行員的一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