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茶,良師益友,幾段清談,得半日之閒,抵數年塵夢,散席,各修各的勝業,為名為利皆可,但這片刻茶會「虛度」斷不可少。
本期茶會的主題是巖茶,一直以為,巖茶的焙火味正如澳洲葡萄酒王子西拉 (Shiraz)的濃鬱黑胡椒果味一般,擁有眾多粉絲,卻不是我這個「非重口味」小女人的菜。從南湖開車至漢口茶市內的瀾滄古茶,半小時車程硬生生因為周末擁堵變成了一個半小時,好幾次想放棄,最終堅持了下來。慶幸自己的堅持,才得以真正初識巖茶,也懊惱自己的片面,僅因一款也許不怎么正宗的大紅袍就對巖茶敬而遠之。
(明顯的綠葉紅鑲邊↑)
我甚愛普洱老茶,因為覺得品老茶如品人生,茶煙瀰漫中,塵封的記憶在水中徐徐展開,香,直透心肺,湯,入口即化,氣,通體酣暢,茶罷,你知道歲月來過。而本期茶會讓我不由自主的開始喜歡巖茶,因為那不可錯過的巖骨花香,別有一番韻味在心頭,剎那芳華間,只留下最美好的記憶,濃淡中不覺已苦盡甘來,讓人心情暢快不已。
(學習筆記↑)
說了這多廢話,正式進入本期巖茶四品。
第一品:老樅水仙與馬頭巖肉桂
因為堵車我遲到了,恰好趕上水仙品鑑進入尾聲,要開始泡肉桂,聽見段肇紅老師說的第一句話便是「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水仙是武夷山傳統名茶,老樅水仙樹齡大多在30-50年以上,巖韻烈,香氣中等,湯色金黃,極耐泡,水中可以品出老茶樹根的香味,滋味醇厚。而肉桂為武夷名樅之一,馬頭巖肉桂簡稱馬肉,一開始我被這名字給弄暈了,疑惑為啥段老師一直在說馬肉、牛肉呢?後來才知道馬肉是對馬頭巖肉桂的戲稱,牛肉則是對牛欄坑肉桂的戲稱,然後還有豬肉、羊肉和鷹肉,哈哈,不在這一一介紹了,總之,雖然肉名很難與茶湯的香氣聯繫到一起,但此款馬肉的味道還是十分討喜的,幹茶嗅之有甜香,衝泡後之茶湯,特具玉桂香氣,入口回甘明顯,咽後齒頰留香,受到大家一致好評。
(老樅水仙幹茶↑)
第二品:白雞冠
名樅之一,以春梢頂芽微彎,茸毫顯露似雞冠而命名,此款白雞冠幹茶色澤綠褐油潤,條索緊實,湯色橙黃,有股獨特蜜蘭香,滋味甘爽,茶氣足,葉底極易分辨,因為略帶紅邊。段老師說起曾在友人處品到過一款用白雞冠做的白茶,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更多的保留了白雞冠鮮葉的清甜。原來茶葉也可以跨界玩,不同的製作工藝造就完全不同的味道,確實很有點意思。
(白雞冠幹茶↑)
(白雞冠葉底↑)
第三品:對衝雀舌和水金龜
雀舌是一款純料大紅袍,葉片展開後似雀舌,與綠茶雀舌無半毛錢關係,而本次品鑑的水金龜則是由大紅袍之父陳德華先生監製的。兩款茶葉湯色極易分辨,雀舌湯色淡黃,而水金龜湯色偏紅,開始兩三泡,覺得飲完雀舌,完全喝不下水金龜,雀舌是驚豔的,那緩緩而過的幽蘭香氣,猶如一位氣質斐然的女子翩然一笑,讓人不由心生傾慕之情,水金龜卻給人焙火味過重、難以下咽的感覺,然而四泡以後,巖韻立現,火味淡去後滋味百轉千回,香氣馥鬱高爽,醇且鮮。品完這兩款好茶後我覺得口舌生津、唇齒留香,不過聽段老師講對衝的優點是品茶時舌尖強烈對比的快感,缺點卻是不知道回甘是誰的,姑且認為這兩款茶回甘都是極好的。
(水金龜左和雀舌右湯色↑)
對於雀舌,有點小遺憾不得不提,就是不怎麼耐泡,一般巖茶都可以泡七八泡以上,雀舌五六泡後便已味道偏淡,心頭浮現那麼一絲憂傷的情愫,美人已遠去,香味徒留心間,不知何日可再見?但轉念一想,這種思念的滋味,未嘗不是一種美妙的感受。
第四品:大紅袍的代表奇丹
大紅袍有雀舌、奇丹和北鬥三種,不過奇丹是市面上比較多的。段老師為我們泡了這款奇丹茶樣,頭四泡感覺還不錯,但五泡以後略顯酸澀,舌尖發麻,水味明顯。段老師說今年沒有收此款茶,就是因為喝到後來感覺不太對,雖說找到一款沒有缺點的茶很難,但喝茶,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嘴巴,不能盲目。
愛茶,便是痴,較真,便是嗔,在乎,便是貪,所以作為一名茶師,在某種程度上總是孤獨、隨緣及有情懷的吧,也正如此,段老師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良師。
如段老師所言,品悟巖韻是飲武夷巖茶的特色,要用心綜合領略武夷巖茶中的「香、甘、清、活」這四大因素,特別是「活」字,要從舌本去細辨、從喉底去感受,要能體會出舌下生津、口裡回甘、神情氣爽、心曠神怡的快感。
初識巖茶,不可錯過的巖骨花香,陋文雖不足以達意,但茶會時光值得回味,最後,以一首小詩來表達我對本期茶會中品鑑到雀舌的喜愛之情。
「你翩然而至,灼灼其華
淡然一笑,幽幽蘭香
捲起心角落一抹溫柔
不需要風的承諾
寫出雨的情調
水說要凝固你的表情
而你的微笑穿過了宇宙
在暗夜深處燦爛著世人的寂寞
從人間到天上,再從天上到人間
你是昨夜美麗的傳說
輕盈緩緩 從夜的蕊中源源而來
淺香浮動中
我看見了石溪明月 小令清詞的溫婉」
關於巖茶二三句:
1、採摘時須選擇晴天採茶,待新梢伸育成駐芽頂葉中開面時,採摘三葉,俗稱「開面採」。製作時,鮮葉經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焙等十幾道工序。其中鮮葉萎凋程度,是形成香氣滋味的基礎,因此做青時須掌握重萎輕搖、輕萎重搖、多搖少做、先輕後重、先少後多、先短後長、看青做青等十分嚴格的技術程序。
2、正常的欣賞茶事看茶焙茶、以火舒展茶性,葉子可泡開,舒展軟亮,鮮活如緞,是活茶,顏色越綠,說明焙火越輕。
3、武夷巖茶品種繁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喝遍武夷巖茶的所有品種、還沒有一個人喝遍所有山場出產的武夷巖茶。
本文來源於茶友張凌潔(微信名「上善若水」)茶會感受↑
衷心感謝天門曠記茗茶曠總及團隊遠道而來參加本次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