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幾天前,順豐出現在與菜鳥網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的企業名單裡。歡歡喜喜的發布會上,大家說好要手拉手進一步推動數據的開放連接。這項合作協議的達成,被很多人解讀為順豐被「招安」,不再死扛菜鳥。
沒想到,才三天,兩家企業的關係就發生了重大變故。先是菜鳥一則聲明稱順豐突然暫停物流數據接口,順豐「封殺」淘寶的消息不脛而走。不過,有網際網路的地方就有反轉,在順豐隨後的回應中,自己才是被「封殺」的對象。這到底怎麼一回事?
被順豐「封殺」,菜鳥感到很突然
事情還要從菜鳥網絡的公告開始說起。幾個小時前,菜鳥網絡針對順豐暫停物流數據接口發出了一則聲明。從公告內容來看,這幾天發生的事情還真不少。
(菜鳥網絡聲明中的第三條)
5 月 31 日晚上 6 點,菜鳥網絡接到順豐發來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 月 1 日凌晨,順豐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 月 1 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菜鳥網絡表示這導致了部分商家和消費者的信息混亂,可能會造成商家和消費者的重大損失。
菜鳥網絡提及,此事發生前,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菜鳥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
我們將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順豐旗下的豐巢快遞櫃)
菜鳥網絡對此表示深感突然,截止目前仍在就此事與順豐溝通。
但要知道,這隻菜鳥可不是真的菜。面對順豐的「封殺」,菜鳥網絡稱為了避免物流數據缺失給商家和消費者造成損失,已經緊急建議商家暫時停止使用順豐發貨,改用其他快遞公司的服務。
眾所周知,淘寶的多數訂單由順豐、「三通一達」等快遞負責派送,而這些快遞企業一半以上的業績也來自淘寶。順豐的「封殺」淘寶這一招,殺敵還損兵,還真不好說。
順豐回應:我才是被「封殺」
到了順豐這邊,我們可以得到另一個故事版本。順豐方面稱,事件並非由菜鳥網絡所說的「信息安全升級」引起,主要矛盾集中在順豐旗下豐巢快遞柜上。
承擔順豐快遞櫃業務的主體是豐巢科技,2015 年 6 月 6 日,這家公司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領航共同投資創建。2016 年 6 月豐巢再獲原班股東 5 億,並在今年 1 月完成了 25 億 A 輪融資。據,豐巢 1 年間已快速完成 2 萬網點布局,快件處理量從零到億。公開信息
(圖片來自豐巢)官網
據新浪科技的,順豐旗下的豐巢在 2016 年跟菜鳥開始合作。內容包括:菜鳥提供消費者手機號信息給豐巢、豐巢反饋快遞出入櫃信息、豐巢網點推送等相關快遞櫃物流信息給菜鳥。報導
不過,這個合作在今年 3、4 月續約的過程中,菜鳥提出了豐巢難以接受的合作條款:所有快遞櫃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給菜鳥(包括非淘系訂單)。
今年 5 月,菜鳥提出,以數據安全為由停止對豐巢的合作,並在 6 月 1 日 0 點下線豐巢接口信息。在順豐看來,這起事件是菜鳥以到期和信息安全為由,針對性的封殺豐巢。順豐方面還表示,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里雲。
孰是孰非?
在這個信息交錯的時代,事情的真相遠遠沒有輿論發酵的速度跑得快。至於順豐和菜鳥孰是孰非,在真相來臨之前僅僅憑藉雙方的一面之詞還無法得出結論。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起封殺事件,是想做「第四方」快遞的菜鳥與「快遞大哥」順豐,長久矛盾爆發的結果。
菜鳥網絡成立於 2013 年 5 月,由阿里巴巴集團與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共同組建,順豐與三通一達各出資 5000 萬,分別佔股 1%。不過,這起合作並非基於同一的商業願景,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在接受採訪時就直白的:說道
投這個錢,說白了就是「給面子」。
淘寶希望通過菜鳥控制快遞公司,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而菜鳥背後的淘寶,又是快遞公司們賴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快遞公司與菜鳥的關係一開始就很微妙,劉強東曾經說過:
其實他們都知道,只是現在已經沒有能力離開了。因為你不這麼做,就會被它踢走了,50% 的業務就沒有了。所以你的命根子已被抓在手裡。
再加上順豐後來推出的豐巢,又與「菜鳥派」的菜鳥驛站開始搶佔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裡。分庭抗禮之下,順豐和菜鳥的矛盾更加明顯。
愛範兒(微信 ID:ifanr)在發稿前嘗試與淘寶商家聯繫,數家淘寶店主表示可以按照用戶的需求提供選擇順豐快遞發貨。但如果兩家企業的糾紛繼續發酵,真的造成不能選擇順豐快遞的後果,或者查詢快遞的過程變得麻煩,最後受傷的都是消費者。
題圖來自:福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