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機身純鋁打造 徠卡T無反相機評測首發

2020-12-11 蜂鳥網

  近年來,無反光板可換鏡式相機作為一種新興的相機分類,技術日趨成熟,也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了這一市場。對於那些原本在數碼單眼相機市場上稍顯落後或乾脆放棄了這一市場的影像廠商來說,無反相機無疑是一個重新開始的起點。2014年4月徠卡發布了旗下首款無反光板可換鏡式相機——徠卡T(Typ 701)。這款產品採用了一體打造的純鋁機身,具備較為細緻的做工。此外,相對獨特的外觀設計也與其他無反相機產生了較大的區別。


徠卡T機身包裝盒設計風格相當簡潔,整體做工比較出色

  徠卡T機身的包裝盒風格比較簡潔,這款由奧迪公司設計的包裝盒提升了整體的質感,銀黑色的配色也與同色的機身形成了呼應。


打開包裝盒的效果相當驚豔,內部包裝盒分為3層設計

  打開外層包裝盒後可以說是別有洞天,分三層的內包裝盒上層為機身,中下兩層為說明手冊和充電線纜、相機背帶。這樣的包裝盒設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也只有徠卡品牌的相機的包裝盒才會如此設計。

徠卡T
感光元件約1630萬有效像素APS-C畫幅傳感器
解析度(最大)4928 x 3264(JPEG)、4944 x 3278(RAW)
視頻拍攝1920 x 1080(30p)
ISO範圍ISO100-12500
對焦系統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含單點、多區、點測光、臉部識別、觸控AF模式
快門系統30-1/4000秒,X=1/180秒
連拍速度最高約5張/秒
曝光模式程序自動模式、光圈優先模式、快門優先模式、手動模式、場景模式:全自動,運動、人像、風景、夜間人像、雪地/沙灘、煙火、燭光、日落
測光模式多區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
曝光補償±3EV,以1/3EV為步長
顯示屏3.7英寸約130萬像素LCD屏幕
電源徠卡 BP-DC13鋰電池,容量1040mAh
續航能力最高400張
機身尺寸96×68×28mm
機身重量約 384g / 339g(帶 / 不帶電池)

  徠卡T機身採用了一塊約1630萬有效像素APS-C格式CMOS感光元件,最大可以拍攝尺寸為4928 x 3264(JPEG)的照片。這款產品的感光度範圍為ISO100-12500,並不支持拓展。徠卡T背部配備了一塊3.7英寸約130像素的觸控屏幕,除此之外背部並未配備按鍵或撥盤,這一點我們會在後面的部分向大家介紹。這款機身標配了一塊容量為1040mAh的鋰電池,最高具備400張照片拍攝的續航能力。徠卡T機身尺寸相對較小,三圍為96×68×28毫米,鋁製機身也相對輕便,重量為339克(不帶電池)。

·產品外觀:精工細作,全鋁機身

  相信不少攝影愛好者第一眼看到徠卡T的機身,就會被其上佳的質感和相對精緻的做工所吸引。徠卡T機身採用全鋁材質,機身外殼由一整塊鋁材車削而成,與蘋果 MacBook筆記本有異曲同工之妙。機身正面我們可以看到這款產品採用了全新的T卡口設計,並且配備了APS-C畫幅的感光元件。


徠卡T機身採用全鋁材質,做工比較精緻

  徠卡T機身兩側採用曲面設計,整體風格較為簡潔,這也是徠卡相機的一貫設計風格,其中存儲卡插槽和USB埠被整合在機身左側。這款產品機身內存高達16GB,即使外出拍攝忘記攜帶存儲卡也不會影響拍攝。


機身右側設計比較簡潔,存儲卡插槽和USB埠被整合在塑料材質倉蓋下

  機身左側的設計同樣比較簡潔,背帶孔和擴音器位於機身左側上部,而此處同樣採用了比較圓滑的設計。從照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徠卡T機身厚度相對較薄,達到了無反相機的常規水平。


機身左側的設計同樣比較簡潔,背帶孔和功放位於機身左側上部

  徠卡T機身背面配備了一塊3.7英寸約130萬像素的LCD液晶屏幕,除此之外背部並未設計功能按鍵和撥輪。對於拍攝界面和菜單中功能參數都可以通過觸控的方式調整。我們還可以看到右肩處配備了兩個撥輪。


徠卡T機身背面配備了一塊3.7英寸約130萬像素的LCD液晶屏幕

  由於採用了一體式鋁製機身,徠卡T機身頂部並不存在安裝接縫。這款產品配備了一個具備標準熱靴觸點的熱靴接口,也可以使用單觸點的熱靴閃光燈或引閃器。此外,在熱靴接口右側還配備了一個彈出式閃光燈。徠卡T可以拍攝全高清視頻(30p),快門按鈕右側也配備了一個獨立的視頻拍攝按鍵。


採用了一體式鋁製機身的徠卡T機身頂部並不存在安裝接縫

  從機身底部的銘牌中我們可以看到,徠卡T的機身產地為德國。此外,這款產品的電池倉開啟方式比較特別,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為大家介紹。


從機身底部的銘牌中我們可以看到,徠卡T的機身產地為德國


本次評測搭配徠卡T機身的為VARIO-ELMAR-T 18-56mm F3.5-5.6 ASPH

  本次評測搭配徠卡T機身的為VARIO-ELMAR-T 18-56mm F3.5-5.6 ASPH(以下簡稱18-56鏡頭)。這款鏡頭的產地為日本,我們也會在後面對這款鏡頭的光學性能進行相對細緻的測試。這款18-56鏡頭採用金屬材質鏡筒,但純黑色的配色與銀色機身搭配則稍顯突兀。

·徠卡T原廠保護殼外觀:色彩鮮豔較強個性

  伴隨著徠卡T的發布,徠卡官方推出了由奧迪設計的彩色硬質保護殼。這款硬質保護殼具備多種配色,並且可以保護鋁製機身不至於劃傷。另外,當徠卡T機身安裝了這款外殼後,只能將保護殼取下後才能安裝和拆卸電池和存儲卡,這樣的拆卸方式稍顯不便。


徠卡T官方推出的保護殼採用塑料材質,配色比較鮮豔


徠卡官方推出了由奧迪設計的彩色硬質保護殼


這款保護殼為原本素雅的機身增添了幾分活力


保護殼在卡口處為徠卡的logo提供了露出空間


鮮豔的配色搭配時尚的服裝無疑會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目前這款徠卡官方出品的保護殼售價為千元左右,這樣的價格更多的是體現徠卡的品牌價值。我們認為很快就會有第三方廠商針對徠卡T推出做工更加精緻、售價更為合理的保護套。

·產品細節:精雕細琢,細節感強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徠卡T機身的細節設計部分:徠卡T機身左肩處鐫刻了徠卡T的英文型號,而整體外殼則採用了類似於磨砂材質的表面設計,具備較強的質感和握持手感。此外,熱靴埠兩側還各配備了一個麥克風埠,方便視頻拍攝錄音。


左肩處鐫刻了徠卡T的英文型號

  右肩處徠卡T採用了撥杆式電源開關,並且將快門釋放按鈕集成在此處,而將電源開關撥杆撥動至底部時,內置閃光燈則會向上彈出。


右肩處徠卡T採用了撥杆式電源開關,並且將快門釋放按鈕集成在此處

  前面我們提到徠卡T在右肩處配備了兩個撥盤,這兩個撥盤同樣採用鋁材製作,冰冷的觸感與同級別產品存在較大的差異。


徠卡T在右肩處配備了兩個鋁製撥盤

  這款產品採用SD存儲卡作為存儲介質,另外還具備高達16GB的內存。方便用戶在存儲卡容量不足或是忘記攜帶存儲卡的情況下繼續拍攝。


這款產品採用SD存儲卡作為存儲介質,另外還具備高達16GB的內存

  徠卡T機身頂部的熱靴接口內部配備了兩排觸點,可以安裝由徠卡官方推出的EVF電子取景器。經過我們的試驗,這款產品可以與單觸點熱靴閃光燈正常同步,並且可以在使用諸如普威PLUS III/X這樣的單觸點無線引閃器。


徠卡T機身頂部的熱靴接口內部配備了兩排觸點

  徠卡T機身配備了閃光指數為GN4.5(ISO100,米)的內置閃光燈,閃光燈彈出方式較為特殊,並且無法實現跳閃功能。我們在使用18-56鏡頭的18mm時,內置閃光燈會在畫面左下角形成比較明顯的陰影。


徠卡T機身配備了閃光指數為GN4.5(ISO100,米)的內置閃光燈

  這款產品配備了一塊容量為1040mAh的鋰電池,具備最多400張的續航能力。徠卡T的電池倉設計是一個亮點:當拍攝者撥動電池倉蓋右側的撥杆後,電池並不會馬上彈出,而是需要輕輕按下與電池一體設計的電池倉蓋,隨後電池才會彈出。這樣可以比較有效避免電池在彈出時意外跌落。


徠卡T配備了一塊容量為1040mAh的鋰電池,具備最多400張的續航能力

  徠卡T機身的相機背帶安裝方法比較獨特。使用者需要用隨機附贈的頂針將背帶孔的填充物頂出,然後安裝矽膠材質的相機背帶。


安裝背帶需要用附贈的頂針


徠卡T卡口同樣採用金屬材質製作

  徠卡T採用了全新的插刀式T卡口,卡口採用金屬材質製作。卡口十點鐘方向設計了徠卡公司經典的「可樂標」logo,而一點鐘方向則配備了對焦輔助燈,方便在暗部進行自動對焦。經過我們的試用發現,徠卡T雖然並未採用混合對焦系統,但反差對焦的速度還是比較出色的。

·菜單:輕鬆拍攝,輕鬆分享

  除了較為獨特的外觀之外,徠卡T的菜單設計也具備較強的個性。這款產品的菜單採用了九宮格設計,其中諸如測光模式、自拍設定和快門驅動模式等參數可以直接點擊圖標進行修改,而類似於ISO、白平衡和對焦模式等參數則需要點擊圖標進入二級菜單修改。


徠卡T主菜單採用比較獨特的九宮格設計

  這款產品採用反差檢測式自動對焦系統,自動對焦模式較為豐富,包括點測聯動、移動單點、多分區、觸控和面部識別。


徠卡T的自動對焦模式比較豐富

  我們選擇了單點對焦模式後,可以進入二級頁面設定對焦點的位置。除了直接在屏幕觸控選擇之外,我們還可以撥動右肩處的雙撥輪進行選擇。


單點對焦模式下我們可以觸控選擇對焦點位置

  前面我們提到徠卡T機身具備多達16GB的內存,即使不安裝存儲卡也可以實現長時間拍攝。此外,這款產品的菜單內還具備了複製功能,拍攝者可以將機身內存和存儲卡內的照片進行雙向複製。


徠卡T機身支持存儲卡和內存雙向複製照片

  徠卡T機身具備Wi-Fi功能,使用者可以將相機內的照片傳輸至智能設備中,但目前僅支持200萬像素級別照片的無線傳輸,並不能直接發送原圖。


徠卡T機身具備Wi-Fi功能,使用者可以將相機內的照片傳輸至智能設備中

  徠卡T機身內置了多種白平衡模式,其中手動設定色溫的範圍超過了常規的數位相機,最低為2000K,最高可達11500K。如此寬廣的色溫值設定幅度在數位相機中比較少見。


徠卡T機身內置了多種白平衡模式


手動設定色溫值的範圍高達2000-11500K


設置曝光補償值時,屏幕可以預覽當前補償值下的曝光效果

  我們在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和P擋下設置曝光補償值時,屏幕可以預覽當前補償值下的曝光效果,這對於我們在使用上述幾種自動曝光模式下調整曝光量來說相當方便。

·拍攝界面:簡潔清晰,支持觸控

  徠卡T機身內置了四種拍攝界面,其中最簡潔的拍攝界面可以方便拍攝者確認構圖情況,此外還有諸如顯示基本拍攝參數、構圖輔助線和曝光直方圖等拍攝界面。拍攝者可以按下屏幕右側的「INFO」虛擬按鍵對拍攝界面進行切換。


徠卡T拍攝界面


徠卡T拍攝界面


徠卡T拍攝界面


徠卡T拍攝界面

  我們按下屏幕右側上部的拍攝模式虛擬按鍵,就可以選擇程序曝光、光圈優先、速度優先等拍攝模式,其中情景模式包括全自動,運動、人像、風景、夜間人像、雪地/沙灘、煙火、燭光和日落模式。


按下屏幕右上角的虛擬按鍵可以選擇曝光模式


在自動曝光模式下點擊紅框內可以切換撥輪功能

  在自動曝光模式下,我們可以點擊上圖紅框區域,切換右肩左側撥輪的功能,我們可以選擇ISO、曝光補償、白平衡、對焦模式、自拍設定和閃光模式。總的來說,徠卡T機身菜單設計較為簡潔,常用的拍攝參數可以通過自定義撥輪內容進行設置。

·感光度測試:ISO3200可用性較強

  徠卡T採用了一塊約1630萬有效像素的APS-C畫幅感光元件,具備較低的像素密度,理論上具備比較出色的高感光度性能。那麼我們就來測試這款產品在各擋ISO感光度下的控噪水平。


ISO感光度測試實拍圖(紅框內為100%截圖)

  從實際拍攝照片的100%放大截圖來看,徠卡T在ISO3200具備較高的可用性,噪點比較輕微。ISO6400時,暗部出現了相對明顯的噪點,細節銳度也有所下降,但依舊具備一定的可用性。徠卡T在ISO12500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紅綠噪點,細節銳度損失比較明顯。由於用戶無法選擇開啟或關閉高ISO降噪功能,我們猜測這樣的結果是經過機內降噪而得到的。


ISO1600時RAW轉JPEG格式感光度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截圖)
作者:張悅時


RAW轉JPEG格式感光度測試實拍樣張100%截圖

  上圖為我們使用RAW格式拍攝的文件在Photoshop中轉為JPEG格式的照片。從100%截圖來看,照片出現了相對明顯的噪點,細節銳度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基本與開啟降噪後ISO6400的噪點達到了同一水平。

·濾鏡模式實拍:豐富拍攝趣味性

  與市面上其他無反相機相同,徠卡T機內也配備了個性濾鏡或色彩模式,被稱為「膠片模式」。這款產品擁有標準、鮮豔、自然、黑白自然和黑白高對五種模式。在每一種膠片模式下,我們可以對反差、銳度和飽和度分別進行調整。


徠卡T具備5中個性化照片色彩模式


我們可以對反差、銳度和飽和度分別進行調整


焦距:18mm  光圈:F9.0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標準模式拍攝


焦距:19mm  光圈:F7.1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鮮豔模式拍攝


焦距:18mm  光圈:F8.0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自然模式拍攝


焦距:56mm  光圈:F11.3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黑白自然模式拍攝


焦距:19mm  光圈:F16.0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使用黑白高對模式拍攝

  從上面的實拍樣張來看,徠卡T機身在標準膠片模式下照片的飽和度和反差都相對偏低,而鮮豔模式下飽和度則稍顯偏高。我們建議拍攝者使用自然膠片模式進行拍攝。這款產品的黑白高對模式並不會像理光GR系列產品的高反差黑白模式的反差和顆粒感那麼強烈,形成了濃鬱的「森山大道」模式。

·18-56鏡頭外觀:產自日本的細緻做工

  作為全新的卡口系統,徠卡T卡口在發布之時也推出了兩款T卡口鏡頭:VARIO-ELMAR-T 18-56mm F3.5-5.6 ASPH和SUMMICRON-T 23mm F2 ASPH。本次測試我們使用的是這支VARIO-ELMAR-T 18-56mm F3.5-5.6 ASPH鏡頭(以下簡稱徠卡18-56)。這款鏡頭採用金屬鏡筒、變焦環和對焦環設計,具備較強的質感。


徠卡18-56鏡頭體積較為小巧,做工比較精緻

  從鏡頭背部的銘牌來看,這款徠卡18-56鏡頭的產地為日本,其對焦環和變焦環阻尼比較均勻,手感較為舒適。


從鏡頭背部的銘牌來看,這款徠卡18-56鏡頭的產地為日本

  徠卡18-56鏡頭正面標註了產品的型號,從產品照片來看,這款鏡頭前組鏡片鍍膜顏色偏向綠色和洋紅色。


鏡頭前組鏡片鍍膜顏色偏向綠色和洋紅色

  我們評測的這款鏡頭卡口採用了金屬材質,徠卡T卡口系統採用了無反相機的普遍設計,那就是鏡頭與機身之間僅由電子觸點傳遞電子信號,不產生機械聯動,對焦、光圈收縮均依靠鏡頭實現。徠卡18-56鏡頭後組鏡片鍍膜顏色偏向綠色和琥珀色,與前組鏡片有所不同。


後組鏡片鍍膜顏色偏向綠色和琥珀色,與前組鏡片有所不同


徠卡18-56鏡頭體積相對較小,搭配T機身比較搭配

  徠卡18-56鏡頭體積在APS-C畫幅無反相機同級別鏡頭中體積屬於中等水平,由於採用了金屬材質鏡筒、對焦環和變焦環,重量與同級別鏡頭相比有所增加。總的來說,徠卡18-56鏡頭做工比較精緻,對焦環和變焦環旋轉阻尼比較順滑。

·解析度測試:全焦段全開解析度較佳

  徠卡18-56鏡頭焦段覆蓋了18-56mm的標準變焦焦段,浮動光圈為F3.5-5.6,採用7組10片的光學結構,並且配備了ASPH非球面鏡片。從參數來看,這款鏡頭的配置相對常規,也並未配備低色散鏡片。作為一款價格超過1萬元的鏡頭,我們對其光學性能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下面我們就來測試這款產品的解析度表現。


徠卡18-56鏡頭ISO12233解析度標版實拍樣張(紅框內為讀取區域)


徠卡18-56鏡頭18mm端各擋光圈解析度讀取數值

  可能是受制於徠卡T機身約1630萬有效像素的影響,徠卡18-56最佳光圈為F4,此時解析度讀取數值約3200LW/PH,但全開光圈時解析度表現相對出色,在3000LW/PH左右。


徠卡18-56鏡頭56mm端各擋光圈解析度讀取數值

  這款鏡頭在56mm端與廣角端解析度相比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對較低。最大光圈F5.6到最小光圈F16的區間範圍內解析度數值下降並不明顯,全開光圈F5.6時也能獲得將近2700LW/PH的成績。


徠卡18-56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放大區域)


100%放大截圖

  除了拍攝解析度標版之外,我們還使用徠卡18-56鏡頭56mm端全開光圈拍攝了樣張,來體驗這款產品的解析度實拍表現。從實拍照片的100%放大截圖來看,徠卡18-56鏡頭全開光圈就具備不錯的解析度表現,可用程度較高。

·無反相機解析度對比:徠卡T具備一定優勢

  前不久,我們曾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6款無反光板可換鏡式相機進行了橫向評測(文章連結)。那麼,徠卡T在解析度性能上面的表現與這6款產品相比處於怎樣的水平,下面我們就通過圖表的形式來進行展示。


7款無反相機廣角端橫向最佳解析度對比


7款無反相機廣角端縱向最佳解析度對比

  在廣角端橫向和縱向解析度部分,徠卡T憑藉尺寸相對較大的感光元件舉得了一定的優勢,和同為APS-C畫幅無反相機的另外三款產品相比也處於相對領先的水平。


7款無反相機長焦端橫向最佳解析度對比


7款無反相機長焦端縱向最佳解析度對比

  在長焦端縱向和橫向最佳解析度對比中,徠卡T與其他產品相比優勢有所下降,和使用M4/3尺寸傳感器的兩款無反相機的長焦端縱向最佳解析度基本處於同一水平。考慮到價格的話,佳能EOS M2、富士X-M1、尼康1 V3和松下GM1的單標準變焦鏡頭套機基本處於3千元級別,而奧林巴斯E-M10和索尼A6000的單鏡頭套機售價則為5千元左右,但徠卡T機身的售價就在萬元級別,售價無疑比其他產品高了不少。

·畸變&暗角:RAW存在較大畸變

  徠卡18-56鏡頭廣角端最廣可達18mm,相當於35mm全畫幅相機在27mm焦距下的視角。下面我們就採用實際拍攝磚牆的方式來測試這款鏡頭在廣角端的畸變程度。


使用ACDsee軟體RAW轉JPEG效果
作者:張悅時

  從ACDsee軟體RAW轉JPEG格式照片來看,徠卡18-56鏡頭在廣角端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桶形畸變,畫面邊緣變形程度較大。


使用Photoshop軟體RAW轉JPEG效果
作者:張悅時

  徠卡T機身在直出JPEG格式照片時,會自動校正畸變,該鏡頭校正功能無法在機身關閉。此外,徠卡T機身的RAW文件採用了Adobe公司推出的DNG格式,最新版本的ACR中內置了18-56鏡頭的畸變校正參數,照片導入ACR後會自動對畸變進行校正。此外,徠卡T機身內也內置了該鏡頭的校正參數,JPEG照片直出時會自動進行校正。

·暗角測試

  理論上講,相對較小的浮動光圈相比大光圈鏡頭暗角程度會更加輕微。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際拍攝風光題材照片來測試徠卡18-56鏡頭的暗角程度。下圖為18mm端實際拍攝的樣張。


暗角測試實拍樣張(18mm端)


18mm端F3.5-8各擋光圈暗角測試邊緣截圖

  從截圖來看,徠卡18-56鏡頭廣角端全開光圈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暗角,暗角面積較大,但降低的光量並不多。光圈收縮至F5.6後暗角則基本消失。


56mm端F5.6-8各擋光圈暗角測試邊緣截圖

  這款鏡頭在56mm端暗角控制較為出色,全開光圈基本不存在暗角。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徠卡18-56鏡頭廣角端全開光圈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暗角,收縮光圈值F5.6後基本消失,而長焦端全開光圈的暗角控制比較出色。

·色散、焦外&眩光測試:焦外柔和廣角色散較明顯

  上面我們測試了徠卡18-56鏡頭的解析度、畸變和暗角水平。除了這三項之外,色散程度、焦外成像和抗眩光性能對於一支鏡頭來說也是較為重要的。本環節我們同樣採用實際拍攝的方式來體驗這款鏡頭在廣角端的色散程度。


廣角端色散測試實拍樣張(紅框內為100%截圖區域)


F3.5-8各擋光圈實拍樣張100%截圖

  從F3.5-8各擋光圈實拍樣張的100%放大截圖來看,徠卡18-56鏡頭在F3.5時高反差區域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色散,光圈收縮至F8後,色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依舊存在。我們認為徠卡18-56鏡頭在廣角端的色散控制水平依舊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

·焦外成像測試


焦外成像實拍樣張

  雖然徠卡18-56鏡頭長焦端最大光圈為F5.6,但如果我們在較近對焦距離拍攝,也能獲得一定的背景虛化。上圖為徠卡18-56鏡頭長焦端F5.6光圈的實拍樣張。我們可以看到畫面右側焦外成像比較柔和,沒有明顯的二線性出現。

·眩光測試


眩光測試實拍樣張
作者:張悅時

  從實拍逆光場景照片來看,這款徠卡18-56鏡頭在畫面中央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眩光,並且在畫面右上角出現了一個白色的鬼影,但整體來看眩光和鬼影的面積相對較為輕微。

·人像樣張賞析

  為了證明徠卡T機身不僅僅能夠適用於日常掃街拍攝,我們也使用這款產品拍攝了人像題材的照片,請大家一探究竟。


焦距:56mm  光圈:F7.1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作者:梁燃


焦距:56mm  光圈:F7.1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作者:梁燃


焦距:56mm  光圈:F7.1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作者:梁燃


焦距:56mm  光圈:F7.1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作者:梁燃


焦距:56mm  光圈:F7.1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作者:梁燃

  徠卡T機身在影棚拍攝時,由於無法關閉曝光模擬功能,半按快門合焦後就可能會由於曝光量較低而造成屏幕漆黑一片,無法確認合焦以及構圖情況。除此之外,日常拍攝時並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也希望徠卡在未來的機身上具備可關閉的曝光模式功能,目前不少品牌的無反相機都具備該功能。

·崔堅&周偉攝影師作品賞析&觀點

  在本次徠卡T機身和18-56鏡頭的評測中,我們還邀請到崔堅、周偉、張悅時和飄在英倫四位攝影師使用這款套機組合拍攝了不同題材的作品。下面我們首先來看攝影師崔堅和周偉的作品。


焦距:45mm  光圈:F8.0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00s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手動   作者:崔堅


焦距:39mm  光圈:F8.0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32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手動
   作者:崔堅


焦距:18mm  光圈:F5.6  感光度:ISO1600 
快門速度:1/4s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手動
   作者:崔堅

·攝影師崔堅觀點:

  徠卡T機身比較小巧,拍攝聲音和振動也比較小,這樣在掃街抓拍時,不會輕易打擾被攝人。此外,黑白照片色彩模式的加入也給後期處理帶來了不少方便。

·攝影師周偉作品賞析&觀點


周偉攝影作品


周偉攝影作品


周偉攝影作品

·攝影師周偉觀點:

  徠卡T相機拍攝比較安靜,此外RAW格式照片的寬容度較高,帶來了較大的後期空間。這款產品與其他相機與眾不同的就是其觸控式屏幕,大部分參數設置都可以通過觸控屏幕實現。

·張悅時&飄在英倫攝影師作品賞析&觀點

  徠卡T並不僅僅適用於掃街、隨拍,建築和風光題材的作品,也可以使用這款產品進行較為嚴謹的拍攝。下面樣張中攝影師張悅時和飄在英倫也拍攝了這些題材的作品,讓我們可以對徠卡T機身的性能一探究竟。


焦距:19mm  光圈:F9.0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作者:張悅時


焦距:18mm  光圈:F6.3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125s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作者:張悅時


焦距:18mm  光圈:F3.5  感光度:ISO400 
快門速度:1/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作者:張悅時

·攝影師張悅時觀點:

  這臺機器在發布時重點宣傳了它的一體化鋁機身,而這種設計十分緊湊,哪怕沒有使用可選的彩色外套,握感依舊不錯;機身底部的電池倉設計也很有特點,有效防止了不小心打開電池倉開關電池掉落的問題。

  在拍攝方面,機身的防抖比較有效,在夜間拍攝的時候,即便快門速度慢到1/15秒甚至1/8秒,照片都不會出現因為手抖出現的問題。對焦速度並無特別明顯的優勢,而雖然光圈較小,在使用適當的情況下也會出現不錯的背景虛化效果。

  這臺機器依舊延續了徠卡的DNG格式Raw文件,在後期的時候也能夠提供不錯的寬容度,對部分的曝光過度或者不足的區域能夠有提升細節的空間。同時,這塊傳感器對色彩的表達做的不錯,而在需要後期輸出黑白照片的時候,灰度和細節層次也有徠卡以前產品的一些好的特點。

·攝影師飄在英倫作品賞析&觀點


焦距:35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作者:飄在英倫


焦距:35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100 
快門速度:3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作者:飄在英倫


焦距:23mm  光圈:F2.0  感光度:ISO320 
快門速度: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作者:飄在英倫

·攝影師飄在英倫觀點:

  徠卡T機身外形時尚,做工精良,像藝術品一樣。這款產品不僅可以使用可以自動對焦的配套鏡頭,還可以使用轉接環轉接M卡口鏡頭。此外,徠卡T的夜景畫質也令我比較滿意。

·編輯觀點

  徠卡T是一部擁有較強個性的無反相機,精緻的做工令其獲得了較強的手感。曲面設計、無實體按鍵的背部以及全鋁機身也使得徠卡T在同質化相對比較明顯的無反相機市場上顯得有些特立獨行。但這款產品在高感光度性能、18-56鏡頭的畸變、色散等測試項目中表現並不出色。此外,徠卡T相對於其性能昂貴的價格也令其性價比處於較低的水平。


徠卡T是一款具備較強個性的產品

優勢:

做工精緻,全鋁機身具備較強質感;
全觸控操作方式提升了操控性;
開啟降噪時高感光度性能相對出色;
18-56鏡頭解析度和暗角表現較為出色;

不足:

無法關閉曝光模擬功能
無法關閉機內降噪和像差校正功能;
保存RAW時,高感光度下的噪點、廣角端畸變均比較明顯;
廣角端存在一定程度色散。

相關焦點

  • 相機邏輯:最大最貴的全幅無反徠卡SL評測
    (原標題:相機邏輯:最大最貴的全幅無反徠卡SL評測)
  • 保持復古風 無反相機三星NX3000首發評測
    【PConline 評測】三星是最早推出APS-C畫幅無反相機的廠商,而三星的無反相機產品給人一貫的印象就是實惠。今年推出的三星NX3000也不例外,上市推出的套裝是一機兩鏡的雙鏡套裝,但價格沒有超過5000元,這在今年推出的無反新品當中都是少有的高性價比,更何況還贈送正版的Lightroom5後期處理軟體,厚道之處就不用多說了。一、先評後測
  • 徠卡發布SOFORT相機
    德國著名相機廠商徠卡,發布了一款全新的拍立得相機。新相機名為SOFORY,是一款使用instanx mini相紙的拍立得相機產品。 mini相紙    鏡頭焦距:等效34mm    鏡頭光圈:f/12.7    快門速度範圍:1/8 - 1/400s    感光度:ISO 800    機身尺寸:124 x 94 x 58 mm    機身重量:305g
  • 大光圈可攜式卡片相機 徠卡D-LUX5評測
    一提到徠卡,很多人會認為徠卡是高端昂貴的代名詞,但這種情況在徠卡推出親們D-LUX與V-LUX兩個系列之後就有所改變了。這兩個小數碼系列的徠卡相機,不僅擁有精湛的做工,同時也傳承了徠卡相機的精神。其中尤以D-LUX系列更受筆者青睞。
  • 徠卡SL2全畫幅無反相機發布:4700萬像素+L卡口
    徠卡於11月7日發布全畫幅無反相機SL2,採用了更好的人體工學設計,大小與上一代SL相同。機身內置防抖特性。延續經典的機身外觀,還獲得IP54級風雨防護認證。徠卡SL2搭載4700萬像素@13bit RGB色深傳感器,最高ISO達50000,徠卡SL2相機即便搭配Leica TL鏡頭,也擁有2000萬以上的有效像素。相機的連拍模式同樣十分實用,搭配三腳架能夠連拍8張圖像,每張都比上一張偏移半個像素,得到1.87億像素解析度的照片。視頻方面,Cinema 4K視頻模式夏支持60fps幀率,全高清標準則是180fps。
  • 黑白旁軸復古相機 徠卡M-MONOCHROM評測
    作為相機中的貴族,徠卡的機子被許多攝影愛好者用來收藏和欣賞。這不僅僅是因為萊卡相機有著迷人的復古機身,並且其精緻的做工以及其品牌號召力也深受廣大攝影愛好者的喜愛。今天來到我們評測中心的就是萊卡的一款復古相機——徠卡M-MONOCHROM,到底這臺相機有著怎樣的拍攝體驗?我們這就來一探究竟。
  • F1.4大光圈專業相機 海鷗CF100首發評測
    【PConline 評測】長久以來,大家說起數位相機,總會想到日本的品牌,可能也會提及韓國以及歐美的品牌,但對於中國的數位相機品牌,估計就知之甚少了。海鷗作為中國市場上富有光學技術底蘊自主品牌,最近推出了兩款誠意十足的數位相機,其中一款就是本次評測的海鷗CF100。
  • 高速連拍相機重慶徠卡SL套機售61500元
    (中關村在線  重慶數位相機行情)徠卡 SL套機(24-90mm)是徠卡全新推出的全畫幅無反相機,其不僅採用了2400萬像素CMOS全幅傳感器和Leica Maestro II series影像處理器,連拍性能能夠達到11fps,視頻能力也達到了4K 30fps,具有極強的影像拍攝實力。
  • 一臺徠卡SL2全畫幅無反相機
    誠如之前洩露的消息來看,徠卡SL2搭載了一塊4700萬像素全畫幅傳感器,能夠提供14 bit的位深度以及最高可達ISO 50000的感光度,能在各種條件下拍攝出色的照片。此外,徠卡SL2還配備了一個浮動式感光元件,可以自動調節位置,以便快速有效地補償相機抖動,大大提升手持攝影的成功率,甚至可以讓非原廠鏡頭同樣實現圖像穩定。
  • 富士X100V無反相機評測:最好的街拍相機,沒有對手
    在過去的一年裡,富士一系列無反相機(X-T3和X-Pro3)力壓其APS-C領域主要競爭對手Sony,成為最優秀的無反相機。隨著新款X100V的發布,富士在緊湊型街拍相機方面又邁出了一步。X100V機型融入了富士大量的新技術,使用了一個2610萬像素的高解析度傳感器, 配備了新的更銳利的鏡頭。還有OLED EVF和更高解析度的傾斜式後顯示屏。
  • 德味黑白情懷相機 徠卡Q2 Monochrome評測
    作為徠卡全畫幅便攜相機的代表產品徠卡Q系列,有著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如今徠卡把自家黑白機產品線也帶到了Q系列上,徠卡Q2 Monochrome(下文簡稱:徠卡Q2黑白機)黑白相機的出現,讓徠卡Q系列產品線與M系列一樣,變得更加豐富了。作為一個徠卡M相機用戶,我很能理解徠卡純黑白相機推出的目的。
  • 古典精品變焦王者 徠卡V-LUX3相機僅6500
    【3月12日太平洋電腦網遼寧訊】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款徠卡相機---徠卡 V-LUX 3  圖片  評測  論壇  報價  網購實價,採用黑色磨砂蒙皮世紀,手感十分出色,搭載1/2.3英寸的CMOS傳感器,1210萬的有效像素,可以拍攝最大解析度為4000×3000像素的照片,目前瀋陽三好街報價6500元。
  • Leica SL2-S全新上市,你需要一臺這樣的徠卡相機嗎?
    徠卡相機無反家族新成員 ——Leica SL2-S 機頂和機身下部由鋁合金分別打造,機身中部為鎂鋁合金。 弱光下表現如何?
  • 徠卡SL2是一款能5K錄像的相機
    徠卡旗下的全畫幅無反產品線今天迎來了新成員 SL2,相較第一代的 SL,它在各個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設備的頂蓋是基於一整塊鋁材打造,握把處也加上了新的人工蒙皮,防滑性會比前代更好。機身帶電池的重量為 928g,基本和初代 SL 還有 S1R 處在同一級別。SL2 內建了五軸防抖系統,配合徠卡自己的鏡頭可以提供 5.5 級的防抖表現。它的機械快門連拍速度是 10fps,電子快門模式下則能達到 20fps。
  • 好相機既不是佳能、尼康、索尼,也不是哈蘇、徠卡,那會是什麼?
    1、各類相機的優缺點現在相機市場上的相機從結構形式上來說,主要有單反、無反和旁軸。單反一線品牌就是佳能和尼康,二線品牌有奧林巴斯、賓得等;無反其實可分為可換鏡類和固定鏡頭兩類,當然也可以將可換鏡頭算無反,固定鏡頭類算卡片機。對於可換鏡頭無反相機索尼註冊了一個專用名稱叫做「微單」。旁軸類相機可能現在只有徠卡在生產。
  • 徠卡發布SL2全畫幅無反相機,支持1.87億高像素模式
    IT之家11月6日消息 今天晚上,徠卡正式推出了徠卡SL2全畫幅無反相機,搭載4700萬像素CMOS感光元件,支持五軸防抖技術、全新徠卡物距探測式自動對焦技術,採用576萬像素解析度的徠卡EyeRes電子取景器,售價47,900 元,11月21日上市。
  • 更輕巧機身同樣也有五軸防抖 富士X-S10無反評測
    不久前富士發布了一款全新的X系列APS-C畫幅無反相機X-S10,在外觀上則「反其道而行」,從整體風格到按鍵/轉盤等方面都採用了更具現代審美的新設計,完全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說到這,或許你以為富士是不是又發布一款低端入門的無反?其實不然,這次富士的這款X-S10的定位應該算得上是真正的輕旗艦,因為其性能內核幾乎與旗艦級的X-T4完全一樣。
  • 24倍光變1210有效像素 徠卡V-lux3評測
    對於追求品味的攝影愛好者而言,選擇購買一臺經典的長焦相機是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相機可以用來記錄我們生活的中發生的精彩;另一方面,長焦相機的大變焦倍率,可以在旅遊拍攝時可以表現出較大的靈活空間。今天來到我們評測中心的就是萊卡的一款長焦DC——徠卡V-lux3,到底這臺相機有著怎樣的拍攝體驗?
  • 徠卡相機好在哪裡?
    鏡頭機身做工比較好機身的做工是照片中很難直觀感受的一個東西。大多數人第一次上手徠卡,尤其是數碼徠卡的第一感覺就是「沉」。雖然體積不大,但是沉甸甸的黃銅疙瘩放在手裡還是很壓手的,而且曠量極小,是一個非常「緊」的相機。徠卡M鏡頭和機身的倒角,刻字,按鈕,都比較精緻。
  • 最貴1852萬/最便宜10美元 徠卡相機這麼瘋狂?
    這個價格再次刷新了全球最昂貴相機的紀錄,也打破了徠卡自己保持6年的記錄。徠卡0系列是1923年推出,總共只有25部,相機僅重135克,光圈介於f/3.5-f/12之間,鋁質機身採用黑色塗漆,黃銅頂板、底盤和鍍鎳旋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