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綜合了東方早報和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
北京八達嶺公園女遊客在老虎區私自開門下車,導致自己被老虎嚴重咬傷,母親被老虎咬死。這起悲劇卻意外在網上吵成了一鍋粥。
首先,當然是女遊客有嚴重過錯。身為成年人,應該意識到動物園的虎區有老虎出沒,足以威脅人的生命安全,但她還是不理智地打開了車門,暴露在了虎區中,最終釀成了慘禍,自己受傷,母親遇難。這是拿生命開玩笑。
但是事件在傳播過程中漸漸「歪了樓」。第一天,網上在熱烈討論「老媽比老公更心疼自己」,只有老媽才會捨命去救自己,而老公只會縮在一邊。第二天,有人(很有可能是醫護人員)將受害人被老虎咬傷之後傷痕累累、面部肌肉撕裂的照片發布在網絡上,讓人們津津有味地品味。
之後,又有一些人言之鑿鑿地稱受害者不是什么正經妻子,而是情人,車上還有一個「非婚生的兒子」。再有人又在津津有味地傳,受害者是北醫三院著名的「醫鬧」,這次出了慘劇,又被送進了北醫三院,堪稱「現世報」……
於是,這起老虎傷人的悲劇,變成了網絡上對於受害女士道德上、人格上的撻伐、羞辱,在受害者身上踩踏出了快感。
說到底,那位女士並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她因為自己嚴重的過錯也受到了懲罰——她失去了母親,自己被老虎咬傷,生命垂危。在這起事件中,她並沒有傷害到任何人,哪怕她就是所謂「小三」「醫鬧」,也與這起老虎傷人案毫無關係。很多明顯是捕風捉影的事情,卻在大家的集體無意識之下傳得不亦樂乎,非要在受害者身上踩出快感,這又是怎樣一種微妙的心態?無非是滿足「這個人活該」的陰暗心理訴求。
就像一位醫生所說的:「未經同意,不得把患者照片發布到網上,這是醫生的基本操守。未經同意,不得把朋友圈內容截圖發布到網上,這是朋友的基本操守。」一個女士被老虎咬傷了,哪怕她有萬分的過錯,仍然是一個受害者,即便不去主動同情,至少也不必陰暗地借著種種傳言在一個受害者身上踩踏一番。
30多年前的相聲《虎口脫險》裡,落進老虎洞的姜昆,給自己編派過「死後的新聞報導」:「一青工遊園不慎落入虎口喪生,有關部門提醒遊人注意安全……」雖然新聞很「負面」,至少沒將險些喪生於虎口的受害者羞辱一番,這是做人的底線。
另外,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的安全管理,就真的沒有問題了嗎?2012年10月,該園老虎咬傷了一名老太;2014年8月,該園的老虎又咬死巡邏員。4年不到時間裡發生三起老虎傷人事件,導致2人死亡,頻率是不是高了點呢?
在2012年那起老虎傷人案中,當時劉老太一行人開著車,邊走邊找廁所,在過了幾道電子感應門後,行駛到了一處空曠的路邊,「當時覺得那裡應該是安全的」,車上的人便下車解手,結果發生老虎傷人的事。而這次事件當中,受害方也反映:以為出了猛獸區才下車的,那麼,園方的安全標誌是否存在問題?而且就在前述的老虎傷人案中,法院最終判決園方承擔了20%的賠償責任,並非一些人一廂情願以為的「受害者活該」。
被老虎傷害的這位女士,當然有嚴重的過錯,是對自己生命的嚴重不負責任。但是,哪怕是從強化安全教育的角度說,也請不要這麼刻薄地對待她,拿著子虛烏有且與此事毫無關係的「小三」「醫鬧」的髒水潑向她。她是這起事件的受害者,她不虧欠其他人什麼。安全教育很重要,但心態要擺正,請大家不要在受害者身上踩踏出某種存在感。
「要看一個民族是否文明,看三件事:一看他們怎樣對待小孩,二看他們怎樣對女人,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閒暇時間」。利用閒暇時間帶著孩子旅遊的女士出了意外,發生了死傷悲劇,人們的關注,難道不應首先是對遇難者表達哀傷、為傷者祈禱、為這個遭遇不幸的家庭給予同情嗎?但輿論場上,猜疑的、指責的、嘲弄的、演繹的,依然不乏少數,甚至還有人因為遊客自行下車這一細節,而用「活該」甚至「作死」這樣的詞來表達。難怪,很多人看到諸如此類的文章和議論,忍不住說:起碼的同情心都到哪裡去了?我們不是都無比渴望「社會是溫暖的」,為什麼卻對一起悲劇當事人如此刻薄與冷漠呢?
不管最終認定的責任在誰,這起野生動物園裡的「老虎吃人」悲劇,說到底還是概率極小的一次意外。倒是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極端個案為什麼能成為一起輿論場上的公共事件?以前也曾發生過「守在某國家前元首病房外等待死訊」、「進入某知名女歌手的停屍間拍照」等事件,說白了,都是一種「消費災難」的畸型心態與行為。而現在,當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開始手持「全民話筒」時,當傳播更加輕而易舉、覆蓋面廣時,如果任由「獵奇」「消費」,無異於是對悲劇承受者個人與家庭的再度殘忍傷害。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媒體,應盡到一份責任,多一些溫暖的人性釋放,少一些冷血的無端指責;多一些「如何杜絕悲劇」的思考,少一些「消費悲劇」的推波助瀾。當人人可以通過社交平臺暢快發聲時,傳播的定力、媒體的專業、平臺的責任不應該缺位,新媒體越是發展迅速,也越應該恪守新聞倫理。
「凡盡善盡美的都不存在,凡存在的皆非盡善盡美。」已發生的悲劇令人痛心,願逝者安息。或是「血的教訓」能讓更多人為之警醒,讓規則成為常識、把安全記在心裡,這個暑期才能從暴雨、高溫與意外中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