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一女生解開世界難題,外媒讚譽: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

2020-12-21 高校這些事兒

中國高一女生解開世界難題,外媒讚譽: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

2019年,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舉行,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上海,堪稱世界最強大腦聚會。在這其中,一位中國女孩顯得總是那麼格格不入,因為她看起來只是一副學生的模樣,事實的情況也的確如此,這個女孩名叫談方琳,目前正在某高中念高一。

那麼,這名女生是如何成為這場科學界盛大聚會的一員呢?

據知情人透漏,談方琳在學校的時候進行了一場研究,在世界範圍內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組數列的聯繫,同時也解決了貝組數的最佳上界與下界的估計問題。當一位加拿大數學家Rankin教授得知這個事情的時候,幾乎不敢相信,自己幾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竟然被一位中國正在念高中的女孩給解決了。因此,他提出要見見談方琳,看看這個女孩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據談方琳稱,當時她其實並不想去參加會議,因為高中學習不能耽誤,耽誤一天就得用好幾天才能追回來。在大會主辦方與校領導的再三邀請下,談方琳出席了該次會議,當外媒看到這個天才少女的時候,紛紛稱讚談方琳是中國最年輕的00後科學家,這也讓不少國人感到自豪。

在媒體採訪談方琳時談方琳的回答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因為談方琳在面對記者鏡頭的時候總是躲躲閃閃,理由居然是怕被媽媽看到,因為她今天來參加這個科學家盛會是沒有告訴媽媽的,如果媽媽知道了的話就該批評她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年僅15歲上高一,解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說起這個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很多小夥伴都或多或少認識很多,那麼如果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科學家呢?其實在我國就有一個非常年輕的科學家,僅有15歲,她就是談方琳。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談方琳是誰,因為她非常低調。
  • 她,15歲蟬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參加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
    但有這麼一個女生,她初三不是忙著備考,而是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她就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談方琳。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受到上海青少年科學社的邀請,參加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而當她剛上高一時,她又再次受邀,而且是本次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最年輕的參會者。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中國最年輕的零零後科學家,15歲,便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有人說她是真正的天才,她叫談芳琳。初綻鋒芒,在2018年,那是她才上初三,課堂外做的一項研究課題,斐波納契數列與貝祖數估計,卻解決了眾多科學家一直無法解決的難題。
  • 上海15歲少女,解開世界性難題,拒央視採訪稱:不想讓我媽看到
    前言錢學森等人是大家都會想到的科學家,可要說誰知道「世界上最年輕的科學家是誰?」相信沒有幾個人會知道是誰。在19年的時候她還被要求參加第二屆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會,在這個大會上榮獲「最年輕科學家」的榮譽稱呼。
  • ...22歲解世界難題,有望成最年輕諾獎得主,這位中國天才科學家牛!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諾貝爾獎獲得者」《自然》創刊於1869年,不僅是集世界範圍內廣泛影響力和高含金量內容於一身的著名學術期刊,更是評選諾貝爾獎、競選院士、展示大學和科研機構研究實力的重要依據。同時,該雜誌也以令人聞風喪膽的高達90%的斃稿率而聞名,相當於十位科學家一起投稿,僅有一人可能會被選中。能夠在《自然》發表論文,可以說是全世界每一個科技工作者的夢想。因此,當22歲的曹原在《自然》連發兩篇論文時,不僅一戰成名,其論文成果更被形容為「一舉解決了困擾世界107年的難題」。
  • 談方琳,中國最年輕女科學家,初三15歲時破解世界性難題!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中國有很多科學家,但數學家並不太多,華羅庚、陳景潤、張廣厚,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如今還有哪位在世數學家影響比較大呢?很少人能知道。01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談方琳說一下今天的主人公,她叫談方琳,是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
  • 獅身人面像下面有個寶箱,裡面藏著可以解開眾多難題的上古典籍?
    第二個:它動工於公元前五千年,然而,科學家對古埃及文化進行詳細研究,人們也沒能得出最準確的結論。 科學家通過掃描整個雕像的底部空間,最終科學家發現雕像底部出現兩個空間,第一個空間位於獅身人面像的爪子正下方。當科學家提出繼續挖掘雕像底部空間時,埃及相關部門卻拒絕科學家的申請。
  • 20歲學渣破解世界難題,三院士聯名中央,破格成為中國最年輕教授
    這位就是學渣劉路,劉路是一個普通的學生,在高考後,通過自己的入路,考進了985學府,中山大學。但是劉路的成績一直處於中等,不高也不低,就是這樣成績的劉路,卻解開了世界難題,讓數學界的泰鬥都眼前一亮,新鮮血液來了,數學界的新鮮養分來了,一定會創造出更多的奇蹟。
  • 我國稀土領域再次突破世界難題,外媒:咋又是中國!
    大家熟悉的資源就是煤炭、石油、稀土,其中在稀土領域,中國是不容撼動的第一大國,而近期中國稀土技術又有突破。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如此,令人驕傲!我國稀土領域再次突破世界難題,外媒:咋又是中國!江西大家不陌生吧,江西很多名片,稀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張,中國的稀土資源集中在內蒙古和江西,而江西擁有的稀土是附加值更高的中重稀土,是非常重要的。
  • 中國科學家攻破世界難題,白色汙染不再是問題
    眾所周知,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自從塑料在人類生活中廣泛使用之後,雖然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也同時成為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垃圾。重要的就是「白色汙染」日益嚴重,科學家們一直都在積極尋找一種新型的環保材料來代替塑料。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問題即將會被解決,這一世界難題也即將被攻克。
  • 振奮人心,我國再一次突破世界難題,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一個人旅行,是一種朝聖,走到更遠的地方,只是為了找尋最真切的內心。對此,專家表示,40年過去,中國的GDP早已翻了200多倍,可見中國經濟發展之迅猛。我國憑藉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努力建設,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功躋身世界大國行列。
  • 25國無法解決的世界難題!中國出手輕鬆搞定,外媒:怎麼做到的
    眾所周知,中國被譽為「基建狂魔」,並且連續多年創下各項世界紀錄,直到1998年我國才擁有第一條高速公路,現在我國高速公路裡程已經增長到14萬公裡,位居世界首位。實際上中國基建的足跡不止在國內,還遍及整個世界,讓世界各國認識到我國工程師的實力並不只局限於公路和橋梁的建造,而隧道也是一大基建「名片」。
  • 調查顯示00後最關注的職業方向是創業者和科學家
    中青在線深圳7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胡春豔 謝宛霏)由來自粵港澳三地的110名高中生組成的第二屆粵港澳灣區青年營,今天在深圳開營。在為期一周的青年營裡,三地中學生將體驗科技、文化、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系列課程,增進交流理解,了解大灣區的前沿科技發展並參與文化藝術素養的培養項目。
  • 科學界的4大難題,能夠順利解開其中一個,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這4大難題困擾科學家多年,若誰能解開其中一個,就能得到諾貝爾獎!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成就,莫過於他在此生獲得過諾貝爾學獎,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重要的理論,也沒能獲得過諾貝爾獎,可見諾貝爾獎的門檻特別高,如果有科學家在有生之年獲得諾貝爾學獎,更加證明他這一生輝煌的成就。諾貝爾學獎的獲得者是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學者,大多是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都是因為解答出人類之前未能解答出來的難題。那麼想要獲得諾貝爾獎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 15歲中國天才女孩成全球頂尖科學家,刷新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如今這個文化信息共享的時代,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天才人物,如16歲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打敗眾多天才,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之後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還如「少年科學家」談方琳,在15歲的時候就榮獲了「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和主席獎
  • 外媒:科學家發布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3D地圖
    據外媒CNET報導, 天體物理學家周一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宇宙3D地圖,跨越時間和空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詳細。 該地圖是利用新墨西哥州一架光學望遠鏡的數據繪製的,該數據是作為深場重子聲波振蕩光譜巡天(eBOSS)的一部分而記錄的。
  • 2000隻鵝解決世界難題,外媒:中國人太聰明
    2000隻鵝解決世界難題,外媒:中國人太聰明。在我們我國治理沙漠上,讓很多外媒為之驚嘆,就這樣我們用非常簡單的方法解決了世界難題,到底是什麼呢?據報導稱,中國以色列防沙治沙生態產業園位於我國第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沙漠腹地,這是推動沙漠綜合治理以及綠色發展的一個綜合性地區。如今隨著園區的不斷推進和建設,境內700多畝地果樹長勢旺盛,不過卻面臨著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雜草叢生。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級難題,三院士聯名推薦,破格提為最年輕教授
    曾經我國就有一個二十歲的學渣攻克了世界級的難題,最後他被三院士聯名推薦,被破格提拔為最年輕的教授。從學渣到教授,這個二十歲的男孩是如何做到的?劉路生於1989年的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國企員工,母親是企業的一名工程師,從小在父母的薰陶下,使得劉路非常喜歡學習數學,但是自小學開始,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不理想。
  • 15歲相貌平平的中國女孩,被稱「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如今怎樣
    我們的生活在不斷提升後,有著很多人在生活中的重心就放在了自己孩子的教育上。而也是隨著這樣的一個時代的變遷,其實對於教育來說,也是一直在不斷的變化。我們都知道當下的科技的力量,已經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黑白世界下的電視熒幕,我們在多彩的熒幕裡,已經連電視都很難看到,人們已經著重於自己每個人小小一個手機屏幕裡。裡面跟那個叮噹貓一樣,有著所有問題的解答。
  • 攻克世界數學難題的中學教師——陸家羲
    來源:包頭日報作者:姬卉春在包頭市檔案館名人檔案庫裡,陸家羲的檔案有14盒,內容最多最完整的是他的數學手稿。這位包九中普普通通的中學物理老師,從1957年開始潛心鑽研組合數學26年,解開了「柯克曼女生問題」、「斯坦納系列」這個世界組合數學設計中130多年未曾解決的難題。陸家羲1935年出生於上海。5歲開始讀小學,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苦輟學。在哈爾濱電機廠工作期間,他自學了高中全部課程,1957年考入吉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