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手繪60多幅地圖 記錄成都街巷的前世今生

2020-12-18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4年光陰 高工手繪60多幅地圖 記錄成都街巷的前世今生

  馮暉

  殺豬巷、狗頭巷、爵版街、暑襪街……成都這些獨一無二的街道名稱是怎麼來的?一開始,馮暉對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也一頭霧水,就在探究這些街道起源與街名由來時,他收穫了不少有趣故事。工科出身的成都人馮暉,酷愛文學與攝影。出於對城市發展的懷念與熱愛,他用60多幅手繪地圖完成了新書《成都街道漫步手記》。

  依託自己的生活記憶,詢問知情的長輩學者,反覆比對書籍資料……馮暉還對這些街巷進行實地探訪,讓當年的每一家店都能夠被標註出來。早上買菜便就近探訪周邊的街道,給孩子開家長會要拿著相機記錄周邊有趣的街道……四年時間,馮暉在工作之餘編寫了一本《成都街道漫步手記》,成都街道的過往和今生盡在其中。

  求證暑襪街由來

  到上海圖書館找資料

  在馮暉看來,成都主城區的暑襪街,一般的解釋十分簡單:機器生產出來的棉紗襪子,主要在夏天穿。暑襪街是成都最早生產和銷售棉紗襪子的地方,街道因此得名。然而,經過資料查閱與實地探訪,馮暉發現,位於上海松江區的襪子弄似乎和成都的暑襪街有著一絲聯繫。

  在上海市圖書館地方文獻閱覽室,馮暉了解了上海襪子弄的歷史情況。歷史文獻介紹,布業始祖黃道婆為上海松江人,她向鄉民推廣植棉,傳授整套棉紡織技術,傳教製作捍、彈、紡、織機具的技藝。在黃道婆的影響下,暑襪技術產生,明代松江的襪子弄,幾乎開遍了暑襪店,不久後暑襪的製作技術才傳遍了全國。通過黃道婆與襪子弄的由來,來了解成都暑襪街。

  馮暉甚至大膽推測,成都暑襪街上的暑襪與暑襪製作的技術是來自上海,而非部分清代文獻所說的來自海外。

  馮暉即將在元旦前後出版的新書《成都街道漫步手記》中用60多幅手繪地圖,記錄成都街道的過往和現在,還原店鋪的地址。馮暉告訴記者,成都有不少奇奇怪怪的街名,如殺豬巷、狗頭巷、爵版街、不穿巷子、簾官公所街等等,這些獨一無二的街道名稱,能夠傳承至今,本身就是奇蹟,探究街道的起源與街名的由來,順藤摸瓜,可以挖掘出不少和街名一樣有趣的故事。

  收集不同時代地圖

  縱向比較展現城市變遷

  現在的大慈寺,規模早已比當年縮小許多;上世紀的拐棗樹街,中國女排的「怪球手」張蓉芳曾住在這裡,「五連冠」和「張蓉芳」成為了這條街至今的榮耀;玉皇觀街、紅星路、三槐樹街、五世同堂街圍起來的是曾經的成都二中;廟高樓對面是自來水供應柱,每家都到這裡接水,公廁在隔壁;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春熙路上,太平洋百貨的對面還是胡開文文具店……一張張精美手繪地圖,配上關於各個街道的故事短篇,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展現著這座城市的變遷。

  「我會把能夠收集到的,比如清代的、民國的、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等不同年代的地圖,儘量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馮暉告訴記者,老地圖和新地圖擺在一起,通過原貌和現狀的對比,可以發現其中的發展變化,同時還能找出現在地圖中一些不準確的地方。

  然而,資料的收集與實地的查看非常耗時耗力。資料搜集方面,比如成都某個街道在清代或者民國時期是什麼樣貌,並不是網上一搜就能獲知的,馮暉一般通過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舊書店或是在網上購買古書的方式獲取信息。有時,他還要跑到外省去購買書籍,周六周日基本就泡在了舊書店或圖書館。

  實地查看這方面,更是不易。「實地走訪需要拍照、畫地圖,很少有一條街是一次性完成的,有的要走十幾次,有的走二十幾次。如龍王廟正街,就去了二十多次。」馮暉告訴記者。

  多數時候「順帶」記錄

  一條街花了近兩月空餘時間

  因父母工作的關係,馮暉出生在陝西漢中,在他2歲時才回到成都。除了在北方上的4年學,馮暉在成都生活的40多年中,攝影玩了20年,最近5年他又用智慧型手機拍攝成都街頭,照片超過80萬張,如今又完成了《成都街道漫步手記》,藉此記錄成都街道的風情。上述種種,全都是馮暉利用周末和上下班空餘時間完成的。

  馮暉本是國企的一名高工,上學時期學的是理工類,可以說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攝影、文學沒有多大關係,「我挺喜歡文科,建築、歷史、文學、攝影是我的業餘愛好,我想藉此表達對城市的熱愛。」他還告訴記者,為《成都街道漫步手記》所做的拍攝和實地探訪,大多數時候都是「順帶」完成的,「比如早上去買菜經過哪條街,正好看一看問一問;比如家裡孩子學校要開家長會,也會把相機帶上。」

  依託自己的生活記憶,詢問知情的長輩學者,書籍資料當然也得反覆翻看比對,僅僅是恢復春熙路這一條街的情況,馮暉就花了接近兩個月的空餘時間,儘可能減小誤差讓當年的每一家店都在它該有的位置得到標註。細碎的記憶與發展的脈絡,慢慢得到還原與串聯。四年光陰,讓過往和現實漸漸重疊,馮暉每一幅認真描寫的手繪,都像是一條成都街道的微觀史。(記者 戴佳佳 受訪者供圖)

(責編:羅昱、高紅霞)

相關焦點

  • 18幅老地圖解讀長沙城的前世今生
    在馬王堆三號墓的發掘中,考古隊員在棺槨內發現3幅手繪帛畫地圖:《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地形圖》又稱為《長沙國南部地勢圖》。「這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古老的手繪地圖,也是現存最早的以長沙命名的地圖。」 沈小丁向記者介紹。   作為現存最早的長沙城地圖,沈小丁把這幅圖放在了序列的第一位,全書正文也由對此圖的解讀開始。
  • 成都青羊創新創業孵化器手繪地圖揭曉
    人民網成都8月17日電 (記者 陳曦)「一幅幅筆調清晰、妙趣橫生的青羊創新創業孵化器手繪圖,將青羊區創投環境的特色和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今天下午結束的「雙創開講啦」創智青羊專場活動中,在青羊創業地圖秀首發環節時,成都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發言,贏得在場創客們的陣陣喝彩。
  • 上海虹口居民曹玉良「手繪地圖」記錄上海發展
    原標題:老爺叔「手繪地圖」記錄上海發展 虹口居民曹玉良百幅畫作登上《上海旅遊手繪地圖》  買了100多份上海地圖,放在家裡已堆成小山,卻還要自己畫地圖;去上海各景點遊玩,拍了幾千張照片,卻還要自己畫景點——這就是曹玉良的生活日常。
  • 【2018春晚揭秘】《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2018春晚揭秘】《國寶回歸》:《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新聞頻道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17日 11:26 A-A+ 它叫《絲路山水地圖》,這幅輾轉海外80餘年的圖卷在舞臺上徐徐展開,也讓觀眾看到了明代絲綢之路的遼闊盛景。今天的春晚揭秘,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絲路山水地圖》的前世今生。
  • 手繪地圖帶你玩轉學院路 4幅地圖活潑可愛又清晰易懂
    學院路街道今天發布4幅手繪地圖,包括手繪地圖總圖、悅遊地圖、慢生活地圖、美食地圖,展現學院路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資料圖 學院路 王珂攝藍、綠、橙、黃,4幅地圖畫風活潑可愛,又清晰易懂,將學院路的知名景點和隱藏亮點都展示在我們面前。
  • 成都IT男手繪「軟體園全地圖」 堪比七夕攻略
    今日,「成都高新」微博發布「成都IT男手繪心靈地圖」。這份「手繪地圖」描繪了天府軟體園園區內的主要交通路線、主要企業和餐飲、郵政、通信等配套設施的方位,軟體園員工們驚呼:「這根本就是一份『緣份地圖』嘛!」
  • 帶上手繪地圖
    帶上手繪地圖 我區首張吃喝玩樂手繪地圖本月底與遊客見面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徐慶成)8月18日,南寧市規劃信息港傳出消息,由南寧市規劃信息技術中心設計繪製完成的《南寧有嘢食吃喝玩樂手繪地圖》(如圖),將於本月底正式出版發行。據悉,該地圖為廣西首張吃喝玩樂手繪地圖。
  • 9張地圖閱盡巴黎的前世今生
    就讓法語君用9張巴黎地圖帶大家領略巴黎的前世今生。地圖的標註日期為1869年,實則反映1180年左右的巴黎。聖日耳曼還只是巴黎城牆腳下葡萄園環繞的一個小村落,而當時巴黎僅局限於西岱島及鄰近周邊地區。1550年的巴黎地圖Une carte de Paris datant des années 1550
  • 手繪的洛陽旅遊地圖
    您見過手繪版的洛陽旅遊地圖嗎?近日,記者就見到了一幅:除了用速寫方式繪製的200多座建築和50多個旅遊景點,還標註了我市主幹道、大型商場、酒店……  這份手繪地圖的創作者叫範凡,是一名婚慶司儀。為了讓遊客感受「洛陽味」,他帶著一群80後、90後,歷經半年多完成了這幅作品,打算在今年河洛文化旅遊節期間贈送給來洛遊客。  範凡今年29歲,在婚慶行業幹得順風順水。 「去年初,我去西安和麗江旅行時,發現當地的手繪旅遊地圖很受遊客歡迎,就萌生了繪洛陽旅遊地圖的想法,為我市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出把力。」範凡說。
  • 揚州小夥手繪「古城散策」地圖 讓遊客體驗老城遊
    「古城散策」手繪地圖上方有一段這樣的文字。  國慶路、廣陵路、東圈門、觀巷、古運河、渡江路、廣陵路、南河下……這張手繪地圖主要介紹了揚州老城區的景點,繪畫和文字相結合,清爽又細膩。  「來揚州旅行,可以讀讀朱自清先生的《我是揚州人》和《揚州的夏日》兩篇散文,大有裨益。另:故居周一休息。」在地圖的右上方,「朱自清故居」十分清晰,旁邊還有一個Q版的卡通圖像。
  • 成都交警手繪地圖編順口溜 一環路繞行方法全有了
    「一環路,改單行,周邊路網巧通行。早高峰,過錦裡,南浦中路左轉起。晚高峰,走內環,西行車輛單循環……」今日下午2點半,在成都市一環路高升橋路口,一位手持手繪地圖的女交警,引起了市民的關注。在這張手繪地圖上,寫著「通行寶典」4個字,下面還配有一段順口溜。順口溜的下方手繪了一環路清江東路口到菊樂路口由北向南單行期間,如何繞行的線路圖。
  • 網友曬母親手繪《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地圖 尺寸巨大、記錄詳實
    網友曬母親手繪《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地圖 尺寸巨大、記錄詳實《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大地圖,地圖中克洛格、獨眼巨人、石巨人、人頭馬、神廟等信息都有詳實的標記。
  • "老邕州·新南寧"油畫展舉行 展現南寧的前世今生
    13年創作上百幅南寧題材作品南寧人畫南寧,是本次畫展一大亮點。作者方朝明是土生土長、履歷獨特的「南寧仔」。他出生在邕江邊的民生碼頭,也就是現在的民生廣場。當時的水上客運港口就在他家門口,門口擺滿了南寧小吃攤,品種琳琅滿目。方朝明就是吃著老友粉、捲筒粉長大的。
  • 手繪地圖 記錄「走出去」步伐
    洽談會後,聶吉利帶記者來到其房間,記者還以為是看他與眾多國家元首的合影,結果是看到一張約1平方米的手繪「世界地圖」。聶吉利說,如果不是這張地圖不斷激勵自己,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或許沒有這麼快。    據了解,中恆建設集團於2014年成為我省首家擁有建築工程、人防工程雙甲設計的建築施工企業,首家民營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這幾年在海外承建的項目越來越多。
  • 科普| 地圖的誕生!解密一張地圖的前世今生
    ▲山水雁楠鄉村振興跨區域精品帶手繪地圖(51x80cm)▲溫州市影像圖-地圖牆(120x200cm)▲圖集圖冊(19x27cm) 比例尺大小不同的製圖區域和地圖尺寸決定了地圖的比例尺大小,也同樣決定了地圖內容的詳細程度。
  • 北新涇的「前世今生」……
    北新涇的「前世今生」…… 2020-10-0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死神賽跑的人:手繪地圖 導航生命
    醫療救援中心為什麼要自己製作一張地圖?他們要怎麼用?為什麼非要手繪呢?記者:這幅地圖是您一個人畫的還是咱們調度員共同完成的?晉中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調度科科長梁瑞梅:我一個人畫的。記者:為什麼不集體畫一幅圖呢?
  • 兩公裡手繪牆看哭老成都!還有更多街拍牆,每處都適合打卡
    近年來,在成都也湧現了越來越多有特色的塗鴉牆,成為了不少街拍達人的「神秘基地」。它們中有的個性張揚,有的充滿童真,有的古色古香,有的朝氣滿滿……它們都以手繪的形式,為城市增添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最長城市景觀牆地址:成都中環路二仙橋西路打造「成都東郊音樂裡」「成都1950時光裡」「成都味道幸福裡」……一條長約2公裡的城市手繪景觀牆即將在本周內亮相,通過43幅精心設計的手繪圖案,生動講述天府成都之文旅成華從古蜀時期、到工業文明、現代城市到文旅成華四個主要時段的發展演變歷程和文化記憶
  • 走進記憶的「門」,看沭陽「前世今生」!
    一幅老地圖定格了光陰一盞煤油燈點亮了歲月一個老地名承載了歲月的變遷……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沭陽鄉情館那些裝滿記憶的老物件循著講解員的聲音,我們穿越了時光,走進沭陽的「前世今生」。講解員介紹木匠用具「前世今生」可追憶沭陽因位於沭水之北而得名,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豐沛,自古享有「花鄉」之美譽。
  • 「尋城·成都街巷記憶」攝影展在成都古蹟酒店舉辦
    7月10日,「尋城·成都街巷記憶」攝影展在成都古蹟酒店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回到成都文化體驗中心、桉樹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舉辦。作為川西傳統文化與非遺文化的傳播者與保護者,桉樹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本次活動中通過60幅反映老成都街巷的精選攝影作品與古蹟院落「原住民」的動人回憶講解,為大家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一首浸潤記憶的心靈之歌。幾千年的的文化底蘊和對外開放的包容態度,造就了今天一個全新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