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又建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難道航母雄心仍舊不滅?

2020-12-14 APD觀察

近日,韓國海軍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二號艦,馬羅島號(L6112)的建造現場畫面曝光,顯示這款兩棲攻擊艦即將下水,畫面中赫然出現該艦在艦橋上搭載著的相控陣雷達系統,一共四個陣面,在前部一部,後部有3部,這一配置引起了人們的熱議,而相控陣列的安裝完畢,也證明這艘軍艦已經完成了主體建造,或將很快下水。

惹人注目的雷達系統

2017年4月28日,韓國海軍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開工,該艦在韓國釜山的韓進重工業造船廠建造。該艦的滿載排水量超過了1.9萬噸,比首艦獨島號略大,之前傳聞該艦將會裝備滑躍式飛行甲板,最後證實並沒有裝備,但是該艦卻在此次的照片中體現出其向著準航母再進一步的現象,也就是搭載了對空搜索相控陣雷達系統。

此次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上搭載的雷達為以色列埃爾塔系統有限公司研發的EL/M-2248MF-STAR雷達。該雷達為一種對空搜索有源相控陣雷達,原裝備於以色列國產的薩爾5改進型護衛艦上,後又裝備到印度海軍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上,成為巴拉克8防空飛彈的搜索和引導雷達。

這款雷達工作在E/F波段,全雷達系統一共有4面相控陣列天線,每面陣列重1.5噸,雷達的後端處理設備重900千克,在世界範圍內看,這都是非常小的一款雷達了,要知道中美的大型艦載相控陣列的重量都已經達到了10噸以上。較小的重量和孔徑限制了EL/M-2248MF-STAR雷達的探測距離,他只能對250千米處的高空飛行戰鬥機和25千米處的掠海反艦飛彈進行自動跟蹤,這樣的距離並不算太遠,遠遠不如其他國家大型艦載相控陣列動輒上400公裡的探測距離,不過鑑於他引導的巴拉克8防空飛彈也就只有70公裡動力射程,倒也夠用了。

目前尚不清楚馬羅島號會否裝備巴拉克8防空飛彈系統,不過就其裝備的雷達系統看,很有可能要引入的,韓國為何在擁有美國的宙斯盾系統後,還要裝備這款以色列的系統呢?

載機艦的發展趨勢

原來,裝備相控陣列雷達,加入海軍整體的防空系統,這是海軍發展的一個趨勢。

原因是兩個,第一,可以做到將載機艦的防空能力併入整個艦隊之中。

美國海軍出臺的全新海軍集體防空作戰理論,要求航母也具備參與航母編隊防空作戰的能力,起碼需要提供對空情報支援,這就要求航母不僅僅需要具備起降偵察機和預警機的能力,還要求航母自身具備一定的防空作戰能力。韓國和美國是一樣的作戰系統基礎,都擁有及時溝通各個子系統的數據鏈系統和足夠互相支援的網絡化作戰能力,這使得載機艦可以併入整個海軍的體系之中,並且在其中發揮作用。

第二,載機艦上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還可以為航母上的艦載機提供空情支援。載機艦上必須具備對空引導和指揮能力,過去都是用專用的對空管制雷達系統進行指揮,但是那樣的效率並不高。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僅僅可以對飛彈進行指揮和控制,他同時還具備對飛機指揮的能力,可以把飛機看做是一發發飛彈,這些雷達可以像引導飛彈那樣對飛機進行自動化的引導和指揮,而且導航精度很高。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還可以對周邊的空情進行探測,了解空中情況,防止出現飛機密集起飛後航空管制困難的情況。

再者,這種小孔徑的相控陣雷達用於自衛也是不錯的,就像是日本的日向級和出雲級裝備的FCS3那樣。

載機種類還可提高

韓國建造兩棲攻擊艦除了要執行登陸作戰之外的第二個目的是要為其發展航母打下基礎,如今日本已經有了4艘直升機航母,而且噸位已經超過了韓國軍艦,最主要的是,日本已經將出雲級改造為航母列入了日程。

韓國海軍也早有相關計劃。根據《朝鮮日報》的說法,韓國海軍已經制定了「三步走」計劃,第一步建造並運作「獨島」號,第二步建造「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並且升級其航空操作能力,第三步則是在2028-2036年間建造兩艘3萬噸級輕型航母。

韓國引進的F35戰鬥機已經開始測試,未來不排除韓國進一步購買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可能,而且就目前形勢看,日本已經決定將出雲級改造為航母,韓國也絕對不會落後的,本身馬羅島號就增強了航空操作能力,還為操作MV22魚鷹打下了基礎,如今要操作F35B想必也是沒有問題的,至於馬羅島未來的發展,我們一起關注吧。

(來源:亞太日報)

作者簡介

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

"亞太軍情觀察"作者均為資深軍事記者和評論員,專欄緊扣全球軍事熱點和動態,為讀者解析大國國防政策、地緣軍事動向、國際軍事技術、新型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戰略思想等。

相關焦點

  • 東亞小航母三足鼎立—韓國海軍下一代LPX-Ⅱ兩棲攻擊艦亮相防務展
    但凡,中國、日本有個什麼新裝備,韓國憋足了勁也要研製出來。前不久,我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緊接著直20艦載型試飛,這種進度可大大超出了大家的想像。要知道,我國不是一艘一艘的造,而是至少3艘以上連續開工的,這速度是韓日誰都比不了的。 海自呢,也和美國談好了,改進出雲級,引進F-35B戰鬥機。
  • 韓國造船技術亞洲一強,3年造成兩棲攻擊艦,為什麼不造航母?
    在強大製造業的加持下,韓國開工建造了獨島級兩棲攻擊艦,最新一艘馬羅島號滿載排水量為19000噸,剛剛下水不久。馬羅島號擁有航母該有的一切元素,包括直通式飛行甲板、機庫和燃料儲備艙,此外還有容納登陸艇的船塢艙。
  • 韓國即將實現「航母夢」,凸顯藍水海軍雄心
    2019年7月12日,韓軍在其參謀長聯席會議上就提出了要建造一艘3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LPH-II型航母,該艦將會搭載具備垂直起降功能的F-35B隱身戰機。 如果該計劃順利實施,韓國將擁有朝鮮半島首艘航母。
  • 075兩棲攻擊艦與日本「出雲」級如何比較?
    對於075型兩棲攻擊艦的猜想,除了與美國「黃蜂」級、「美國」級、法國「西北風」級對比之外,最引起關注的就是和日本的「出雲」級小航母的對比了,其實咱們的075兩棲攻擊艦與「出雲」並不是一種艦。包括「美國」級在內,世界範圍內的兩棲攻擊艦幾乎都開始做起航母的夢來,比如義大利新建的「第利亞斯特」號,澳大利亞的「坎培拉」級,韓國的「獨島」級等,但注意,這些都是在兩棲攻擊艦的名下,但日本的「出雲」級,從來都不是兩棲攻擊艦,它就是一艘直升機航母,雖然名字叫「直升機驅逐艦」。
  • 東亞大國的壯志雄心:雙航母遠遠不夠 還要造3萬噸的大航母
    近日,韓國第二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馬羅島」號竣工下水,該艦因為擁有尺寸不亞於輕型航母的直通式飛行甲板,也被稱之為「準航母」。而在這之後,又有韓國媒體援引韓國軍方內部的報導稱,在「馬羅島」號之後,韓國海軍建設第三艘「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相關工作已經在今年三月啟動,目前正在國防部的方案審查階段。圖為下水典禮上的「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
  • 眼饞日本輕型航母,韓國要採取「獨島」+F-35B模式與其較勁
    二戰中的日本幾乎把韓國原本的文化摧毀殆盡,導致朝鮮民族差點變成了大和民族,而且整個二戰期間,韓國都被日本壓得死死的,連反抗的力量都只能躲在中國,多麼的憋屈。日本現在發展輕型航母,一下子使東亞局勢不對稱,韓國肯定不幹。
  • 韓國航母計劃實錘,隱身機上艦!日本:我的出雲號什麼時候改好?
    「獨島」號後部艦體設置有泛水塢艙,長26.5米,寬14.8米,可容納2艘美制LCAC氣墊登陸艇或12輛AAV7兩棲裝甲輸送車,車輛甲板上還能夠容納6輛主戰坦克。此外,「獨島」號擁有完善的指揮系統,能執行兩棲、水面、空中以及反潛作戰。圖片:韓國「獨島」號兩棲攻擊艦是首艘平甲板載機艦。
  • 編外航母:遊走海洋的致命「毒針」,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
    蘇伊士戰後,美軍也將部分二戰遺留的護航航母改成了直升機航母,雖然算不上真正的兩棲攻擊艦,但仍創新隨後美國人也把自己二戰時期剩餘的老式航空母艦,改裝成為可以搭載大量直升機的兩棲攻擊艦,但是,這些"半路出家"的兩棲攻擊艦受原始設計結構的限制,執行兩棲作戰任務時始終有諸多不便,所以美軍很快就立項設計並建造了這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兩棲攻擊艦
  • 美國兩棲攻擊艦裝備F-35B比遼寧號強 一下多了10艘航母
    近日,美國發布了一組F-35B垂直起降戰機在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上測試的圖片,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因為搭載F-35B戰機的美國號已經與航母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有專家認為,這艘艦的戰鬥力比中國遼寧號航母還強,而美國目前有10艘噸位差不多的兩棲攻擊艦,所以美國基本上是又多了10艘常規動力航母。
  • 無法成為航母的兩棲攻擊艦:土耳其「阿納多盧」號
    「阿納多盧」號兩棲攻擊艦的建造速度出人意料,2016年4月30號,土耳其圖茲拉船廠在西班牙納凡蒂亞造船廠(前身西班牙巴贊造船廠,擁有多艘航母的設計和建造經驗)的技術支持下,土耳其兩棲攻擊艦或輕型航母「阿納多盧」號開始正式動工建造,兩年以後的2018年,「阿納多盧」號正式鋪設龍骨,在龍骨鋪設完成後的2019年5月4號,「阿納多盧」號就非常低調的下水。
  • 韓國「馬羅島號」兩攻艦新照曝光,或近期服役,可改裝成輕型航母
    韓國海軍「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 (ROKS Marado、LPH-6112)日前公開了最新高清照。「馬羅島號」是「獨島級」兩棲攻擊艦02艦,於2018年5月14日在韓國釜山韓進重工業影島造船廠下水,其標準排水量約14000噸。
  • ...中國海軍|海軍|美國海軍|071型船塢登陸艦|航母|兩棲攻擊艦
    這就是剛剛下水的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075型兩棲攻擊艦在大小、排水量和執行作戰任務上,與美國海軍的10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相似,可以搭載直升機和氣墊船,從而使部隊在敵方控制的海灘上登陸。用美國防務專家的話說,「075型兩棲攻擊艦,不出意外的話會在解放軍未來軍事行動中扮演主要角色」。
  • 兩棲攻擊艦對中國的意義何在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最近有傳聞稱,我國的第一艘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出現在上海某造船廠船臺上。或許是由於大連國產航母吸引了大家太多的注意力,這個爆炸性的消息似乎沒有立刻成為媒體熱點。但兩棲攻擊艦的出現,對於中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而言,是一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
  • 海上軍力不及日本 韓國為何能牢牢控制獨島(圖)
    隨著韓國總統李明博的登島行為,日韓獨島(日本稱竹島)爭端升級。韓國近日在海軍裝備上加大投入,決定建造號稱「準航母」的第二艘「獨島號」登陸艦,以期「更有底氣」。與此同時,日本也毫不示弱,眾議院24日通過決議,要求李明博撤回要求日本天皇道歉的言論。然而,在獨島問題上,海面上更有實力的日本卻難以發揮優勢,因為韓國憑藉「先佔先得」的手段佔據了有利地位。
  • 韓國放棄大型航母,輕型航母也要2033年部署,註定要遠落後於中日
    據韓國媒體消息,韓國軍事官員和研究人員正在審查2萬億韓元(17.4億美元)項目的技術開發計劃,該項目將建造韓國的第一艘輕型航空母艦。首爾計劃到2024年結束核心技術的開發。
  • 世界十大兩棲攻擊艦:中國075型排名喜人,日本卻掛羊頭賣狗肉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隨著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下水成為新「網紅」,人們茶餘飯後對於兩棲攻擊艦這種類似於航母的「小平頂」興趣盎然。那麼世界上有多少種兩棲攻擊艦呢?十大兩棲攻擊艦是哪幾艘,中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排第幾呢?聽筆者細細道來!
  • 韓國採購F-35B跨入航母時代,中國「海四代」得加油了
    「獨島」級兩棲攻擊艦咱們去年曾經說過一次,韓國海軍對其航空母艦與艦載航空兵的規劃,差不多是分為「三步走」的:第一步現在基本上已經走完了,也就是韓國海軍在2000年開始納入軍備計劃、2002年正式開工建造、2007年加入韓國海軍服役的「獨島」號兩棲攻擊艦,以及其二號艦、預計今年服役的「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
  • 075型衛星圖:清晰看到7個起飛點,亞洲顏值最高的兩棲攻擊艦
    【話說軍世】在海軍艦艇序列中,兩棲攻擊艦是僅此航母的大型海上平臺,同樣擁有直通甲板的「小平頂」,也被網友稱為「準航母」,也有部分海軍軍力有限國家,利用兩棲攻擊艦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兼職」航母。
  • 兩棲攻擊艦:美遠徵打擊群新支點?
    圖為美黃蜂級「拳師」號兩棲攻擊艦。    近年來,美軍加大了兩棲編隊的建用力度。    有專家認為,根據美兩棲編隊的活躍程度及其海軍的發展戰略來看,美兩棲攻擊艦正在轉變為其遠徵打擊群的新支點,發揮海上打擊、防禦及基地功能。    目前,美軍現役兩棲攻擊艦有2級9艘, 8艘為黃蜂級,1艘為美國級,噸位一般在2萬噸至6萬噸之間。
  • 能否和航母劃等號?中國與日本兩棲攻擊艦對比:甲午自卑早已不在
    075二號艦正式下水,看到其外形和噸位,估計有人會想,有了航母為何還要建造兩棲登陸艦呢?你看美國不就拿「美國號」兩棲攻擊艦當航母使嗎?搭載著F35b戰機到我國周邊耀武揚威。航母則是以固定翼艦載機為主,沒有塢艙。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想到「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它不是沒有塢艙,且搭載F35b戰機嗎?這個說法倒是沒問題,只是有點不全面,不具備普遍性。美國級兩棲攻擊艦設計之初,確實想走不尋常的路,取消塢艙,頭兩艘也確實取消了,可後來他們發現這樣有點兒不對勁兒,從第三艘開始恢復船塢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