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幾乎是公認學車當中最難的一個科目,而倒車入庫又是科目二當中最難的一個動作項目,很多網友科目二,都是掛在倒車入庫這裡。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一下倒車入庫的技巧,看這篇就夠了。
倒車入庫最重要的核心點是靈活調整,而非死卡點位。
很多教練都會根據考試要求選擇很多的參照物。但參照物點位不是萬能的,因為點位如果有所偏差,只能靠調整,前者不能保證一致性,後者可以確保靈活性。只要車尾或者車輪進去了,回方向或回正,是不會碰到邊線的,在實際倒車時同樣的道理。
倒車入庫首先要確認車與「7米線」(凸字的底部那條線)的距離。合適的距離在倒車時不會車頭、車輪掃線,很多人看到過車身與「7米線」保持 150cm-200cm的說法,但在車上是無法感受精準。所以在練習時,當確認了這個距離後,坐在車上側頭看下車門車玻璃框下沿確與地面劃線的距離感受下,或是後視鏡底部與邊線的關係,記住這些參考點。也可以在車輛向前行駛時,觀察車身某部位、方向盤與地上劃線的關係,以及其他的參考點。但要記住使用兩個因素相互驗證,這樣會更保險。我每次都是用兩個交叉對比下,無論間距寬窄心中有數提前有個預判,結合後視鏡早做調整。
倒車入庫正式開始時候,保持以往練習時的坐姿,觀察練習時的參考點,比如後視鏡與地上虛線的關係。然後開始打方向,記住寧可早打方向,不可晚打,四個字「早小晚大」,即早打方向車身與庫角的間隙小,在倒車過程中可以提前做出調整。如果晚打,需要更早的調整,但因為從後視鏡中觀察不好做判斷,常常就會出現間距過大,方向盤已經沒有調整餘地。一側過窄或壓線、車身出線,不合格。
在練習時,如果想保持一致性,就在出現參考點時快速打方向,這樣的好處時不會因打方向的速度影響車輛的行進軌跡。當然在實際開車時這樣不好,知道考試與實際駕駛的區別就好。
左倒庫,在倒車時優先觀察左後視鏡(實際上右側也看不到什麼),後輪如果看不清,以車尾或車身與庫線的延長線作為間距的參考,提前預判做出調整。右倒庫時,因為視野的原因,不好觀察,車速要慢,當看到車身靠近庫角時,快速看下左後視鏡與庫角的關係,再做出調整。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左右後視鏡的視差問題,右側後視鏡的間距比實際要小。
即便已經進入車庫中,還可以做輕微調整,通過兩側後視鏡微調方向,車速慢就有機會,另外記得兩側後視鏡的視差,後視鏡中顯示左側寬右側窄,車是否正儘量參考左後視鏡。最後觀察參考點確認車輛是否完全入庫,踩剎車,換擋出庫,換另一個方向繼續倒庫。
當出庫時,我的方法是從後視鏡看後車輪,後車輪與庫角重疊或超出時快速打方向,可以確保不會壓庫角。比如看引擎蓋與劃線重疊,個人覺得這樣更保險,適合所有人。
目前一些地方要求打轉向燈,這點不要忘記了。如果出現未進庫、超出庫線、車身出線,語音播報會提醒你,那就是掛科了,然後再回到原地重新開始考試。
有一點要注意的,倒車入庫是沒有扣分項,也就是說只有過與不過。不像定點停車與坡道起步有兩個10分,扣掉也無妨,所以這也是這個項目很難考的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