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商業綜合體將超過50家 在建購物中心面積位列全球十

2021-01-20 贏商網

  龍虎網訊 萬達廣場、新城市廣場、虹悅城……每到周末,南京幾乎每個商業綜合體都呈現出爆滿狀態。據昨天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去年年底,南京城市商業綜合體已有24家,全年累計實現銷售額226.13億元,營業面積131.86萬平方米。全年客流總量約1.75億人次,車位數約為1.6萬個,商戶從業人員數達到3.58萬。此外,南京規劃建設或已建成的城市綜合體超過50家,各個板塊均有項目在建、完工或者醞釀建設,南京在建購物中心面積位列全球前十。

  南京每個區都有商業綜合體

  1996年4月,新街口的金鷹國際購物中心開業,南京第一家商業綜合體就此誕生。20年間,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商業綜合體在南京已經是遍地開花,隨著去年9月溧水康利廣場的正式開業,南京實現了區區有商業綜合體的局面,投入使用的商業綜合體總數達到了24家。

  商業綜合體是城市擴張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是商業零售和商業地產融合發展的高級形態。一個現代商貿中心城市尤其是現代國際商都往往都有一批現代化的知名大型商業綜合體。2010年之前,南京僅有6家開業的城市綜合體,但最近的6年,城市綜合體進入了爆發期,18家新開業的綜合體中,僅2015年一年就開業了6家,形成了全城儘是綜合體的局面。截至2015年底,這24家商業綜合體全年累計實現銷售額226.13億元,商戶數共計6335家。

  停車難吃飯難是通病

  「南京的商業綜合體真是讓我又愛又恨!」家住南湖的張先生,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帶孩子去一趟河西萬達,「萬達裡面幾乎什麼娛樂項目都有,看電影、逛商場、吃飯,孩子也喜歡去,可每次想起停車排隊、吃飯排隊,我一個頭就要變成兩個大。」正如張先生說的那樣,停車難吃飯難,幾乎成為商業綜合體的通病。

  即便像河西萬達這樣擁有1000多個車位的綜合體,一到周末,停車場門口同樣會排起長龍。儘管現在絕大多數的綜合體都已採取更加快捷的停車收費系統,但高峰期排隊的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停車取車確實是很難解決的問題,平常倒還好,一到周末的中午或者晚上,沒有半個小時別想找到位置,出去也要費好大的勁。」河西萬達一位商戶老闆說,「南京大部分綜合體都面臨這樣的問題,這好像也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因為周末的客流就是比平常多很多!」

  停車難,吃飯也不容易。統計數據顯示,南京全年總客流量超過100萬人次的商業綜合體有15家,其中超過1000萬人次的有7家,德基廣場以將近2800萬人次的客流總量勇奪冠軍寶座。這就使得周末的飯點,幾乎所有綜合體內的餐廳門口都有排隊等翻臺的消費者。更誇張的是,虹悅城某自助餐廳,11點開門營業,周末10點鐘就會有人排隊取號。

  河西一公裡就有一家綜合體

  在南京市統計局的報告中,規模過大、布點不均成為南京商業綜合體存在的突出問題。以河西為例,江東中路從草場門大街到河西大街這幾公裡之內,已經雲集了新城市廣場、蘇寧廣場、河西萬達、河西中央商場、金奧中心、河西中央公園6家建成的商業綜合體,再加上已經動工的河西金鷹,以及即將營業的金基廣場和河西德基,密度之大確實令人咋舌。

  據南京市統計局初步了解,目前南京市規劃建設或已建成的城市綜合體超過50家,各個板塊均有項目在建、完工或者醞釀建設,南京在建購物中心面積位列全球前十強。按照國際慣例,商業面積與人口的配比是「人均1平方米」,而這一商業面積包括城市中心商業、區域商業、社區商業等多種業態,目前南京市商業面積與人口比例遠超這一配比數字,全市的商業綜合體扎堆和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現在我都遇到了選擇性障礙了,帶小孩出去,都不知道去新城市廣場、蘇寧廣場還是萬達了,這些綜合體的模式都差不多,裡面也沒有太多特別的東西,逛多了其實都一樣。」張先生說。

  實際上,城市商業綜合體內容趨同、布點不均,已經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南京市統計局的報告也指出,決定商業項目生死的關鍵在選址、業態定位、規劃設計、招商和運營管理,這些環節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項目的成敗,而區位選擇尤為重要。商業綜合體的開發不能一哄而上,對現在正在建設的商業綜合體要進行綜合效益評估,適當調整其主體功能,避免同質化競爭。建設商業綜合體,需要全市統一規劃,劃分區域功能。使得各地建設的綜合體有不同特點,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人們可以根據各自所需,到不同地方的綜合體去消費,擴大人們的消費半徑,使南京全市各區都有差異化的熱點商圈,南京的消費資源得以全面地利用起來。

  並非所有綜合體都能盈利

  商業綜合體在南京城遍地開花,足見南京人的消費熱情和消費能力,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並不是所有綜合體都能實現盈利。

  成功的商業綜合體作為區域內大型「一站式」購物天堂,必將吸引其輻射範圍內的消費者進行消費,進而提高項目自身和區域內的土地價值、商業價值,以及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目前,南京的商業綜合體,業態分布種類較多,零售、餐飲、電影院、遊樂遊藝、KTV、教育培訓、健身養生等均有涉足。總體看,零售業佔絕對主導地位,餐飲業次之。2015年末,這兩種業態的營業面積佔全部營業面積的比例分別為60%、23%,入駐商戶數分別是4929家、1106家,全年零售業、餐飲業商戶實現的銷售額佔全部綜合體銷售額比重分別為81%、13%。據調查,南京城市商業綜合體經營模式主要為招租模式,從租金收益看,24家城市商業綜合體合計實現租金收入10.83億元,比上年增長27.3%。

  不過,與主城區及河西地區的商業綜合體幾乎每天爆滿相比,南京周邊地區的商業綜合體,效益相對差了不少。如江寧的湯泉奧特萊斯,由於遠離主城,加上周邊配套設施並不完善,目前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效。 魏煒記者盛文虎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江蘇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南京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排名前十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達3900萬平方米,其中中國在建購物中心面積佔全球一半以上,而排名全球前十位的城市中,南京也赫然在列。南京位居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排名前十南京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排名前十  目前全國在建的綜合體是已建成綜合體的4倍,而規劃中的綜合體規模,大概又是在建的4倍。
  • 南京金鷹天地等12家購物中心將於下半年開業
    世邦魏理仕(CBRE)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達3900萬平方米,中國在建購物中心面積佔全球一半以上,其中上海在建購物中心面積居於全球NO.1的位置,南京也出現在全球榜單前十行列。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南京已開業的大型購物中心超20個,建築面積達200萬平米。
  • 2017南京商業綜合體曝光 江北9家綜合體將開業
    2017南京商業綜合體曝光 江北9家綜合體將開業來源:聯商網2017-01-05 09:522017年元旦過去,馬上就要過年了,最開心的就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吃吃喝喝,2016年,南京已經有多個綜合體集中開業
  • 南京金奧國際中心將開業 城市綜合體過剩隱憂顯現
    不僅僅是蘇州,南京商業地產同樣面臨產業過剩,同質化競爭加劇的局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備受關注的南京建鄴區金澳國際中心將於今年開業,同時建鄴區全年僅續建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就超過6個,另有8個規劃為商貿服務區的地塊,今年將正式啟動招商。
  • 南京金鷹世界:亞洲最大合體建築購物中心
    隨著對城市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中各類綜合體拔地而起。一個城市的綜合體數量往往能側面能反映出這座城市的綜合實力。就南京而言,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南京城市商業綜合體已有24家。加上在建和規劃建設的,未來兩年內,南京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將超過50家,南京在建購物中心面積位列全球前十強。
  • 「危與機」並存,南京商業綜合體的下一場戰役!
    近些年的「過度開發」,催生了南京城市綜合體數量過剩的隱憂。五年間,南京商業綜合體數量屢創新高。各大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遍布南京各大板塊。然而,在大規模的新開業存量壓力下,行業競爭不斷加劇,部分綜合體開始出現客流下降,消費業態降級,營收減少的困局。
  • 上海梅隴商業大爆發:4個購物中心在建、十多個商業地塊要啟動...
    聯商網消息:上海全市人口最多的區,除了由多個區合併而成的浦東新區,排在第二的閔行區受益於地鐵一號線人口不斷導入,現常住人口超過240萬,閔行商業也隨著人口不斷導入而不斷發展進步。梅隴鎮是閔行最接近市區的一個板塊,上海第一個大型戶外遊樂場——錦江樂園、上海第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八佰伴IMM(現百聯南方商城)均位於梅隴,百聯南方商城年營業額超過30億,常年蟬聯全市購物中心年業績top10。
  • 中國首家東方福來德落戶南京將開業 打造全球最大場景式玩具店
    每到周末,南京幾乎每個商業綜合體都呈現出爆滿狀態。據昨天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去年年底,南京城市商業綜合體已有24家,全年累計實現銷售額226.13億元,營業面積131.86萬平方米。全年客流總量約1.75億人次,車位數約為1.6萬個,商戶從業人員數達到3.58萬。
  • 在建購物中心全球第一!有人歡喜有人憂
    撰文:郭正正 符小茵 陳慧敏 張曉靈 劉思瑞 劉秋雲(本組報導作者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今年即將畢業的新聞系學生,由辜曉進老師指導完成)據世邦魏理仕2017年發布的《全球購物中心發展報告》顯示,深圳在建購物中心以458萬平方米的數量,位列全球第一位。
  • 在建購物中心面積全球排名:上海成都深圳排前三
    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最高城市(前20位)  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中國零售業市場  在最新一期世邦魏理仕發布的《中國物業投資指南之零售物業》報告指出,目前中國零售業發展的機遇主要有三個在機遇存在的同時也有一些挑戰,首先是「供過於求」,根據世邦魏理仕數據統計的《2014年至2016年間全球在建購物中心面積最高城市(前20位)》,中國城市佔據13席,包攬前三名:上海和成都在建購物中心面積高達330萬平方米及320萬平方米,為全球所有城市之最,而深圳則排名第三,在建購物中心面積達到260萬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的零售項目空置率最高已達40%,風險慢慢顯現。
  • 南京金奧國際中心將於年內開業 建鄴區超6個在建綜合體
    此外,建鄴區全年僅續建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就超過6個,另有8個規劃為商貿服務區的地塊,今年將正式啟動招商。  觀點地產網訊:據有關媒體從南京建鄴區商務局了解到,金奧國際中心將於今年開業。此外,建鄴區全年僅續建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就超過6個,另有8個規劃為商貿服務區的地塊,今年將正式啟動招商。
  • 長沙購物中心50%以上品牌重疊 商業綜合體大同小異
    長沙城市綜合體面積4年激增3倍,對於常住人口700多萬的長沙來說,其消費市場能否承載得了如此之多的購物中心?在電商的擠壓、在實體店關店倒閉大潮真正來臨之前,這些商業體未來發展空間有多大?      「長沙在建和擬建的城市綜合體項目中,特徵都比較相似:體量龐大、業態完善、多是定位中高端、輻射範圍較廣。」 戴德梁行長沙公司副總經理文學指出,現在的綜合體物業類型幾乎接近,包含寫字樓、購物中心、步行街、住宅,或者加入SOHO、星級酒店等業態。購物中心則包括有大型超市、百貨、電影院、KTV、電玩,還有各色餐飲等體驗式消費業態。
  • 福州商業項目籤約:永輝建旗艦店、羅源建購物中心
    萬寶商圈建地下人防商貿中心   由福建中防聯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在萬象城、寶龍城市廣場建設人防工程過街通道,景觀廣場下穿車道,目前,項目正在方案設計階段。   中防投資是一家地下商業開發運營商,主營地下空間投資開發、資產管理、物業管理等業務。
  • 盤點合肥購物中心商業面積 誰開啟了商業地產巨無霸時代
    2010年10月1日,世紀金源集團打造的第六家購物中心濱湖世紀金源購物中心開業,這可以說是濱湖真正意義上第一個開業的大型綜合體合肥北城商業面積:30萬方「南有濱湖、北有北城」,這是合肥人經常所說的一句話。
  • 中國購物中心與海外購物中心的差距在哪?
    幾乎每一家房地產企業做商業地產時,都會派團隊去國外考察。比如萬科的商業地產團隊曾赴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考察。韓國、美國也是眾房企考察的主要目的地。  從外觀來看,中國最新建造的購物中心和國外相差無幾。去過韓國首爾的人發現,即使中國大陸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也有遠超首爾之勢。但一旦走進去,差別立刻體現。
  • 國內首創遊樂購物綜合體 弘陽廣場打造南京商業地產新標杆
    南京2018年3月26日電 /美通社/ -- 當地時間3月19日,紐約時代廣場大屏亮出 "WHO AM I?" 字樣,引得路人紛紛駐足猜測。直到次日,「我是弘陽廣場」六個字出現在大屏幕上,南京新弘陽廣場用這次「以中心對中心」的亮相,啟動國內首創遊樂購物綜合體的揭幕倒計時。
  • 武漢在建購物中心規模居全球第五 今年預計開業35個
    昨日,世邦魏理仕發布《全球購物中心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武漢在建購物中心面積達134.46萬平方米,位於全球第5位。   世邦魏理仕是全球最大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機構。其報告顯示,由於投資者與租戶的擴張策略趨于謹慎,2016年全球購物中心項目開發呈整體放緩趨勢,全年在建購物中心總面積335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
  • 中國杭州位列全球十大最活躍購物中心開發市場之一
    杭州的零售物業潛力引來國際資本的垂青,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昨天表示,將收購深國投商用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擁有的兩家中國購物中心的49%股權,分別是杭州古墩印象城購物中心(Hangzhou Gudun In-City Mall)和蘇州印象城購物中心(Suzhou In-City Mall)。
  • 2019將過一半 看這十家新商業體如何賦能南京商業格局
    中央門商圈特點十分鮮明,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交易中心,也是南京主城重要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整體商業部分超過7萬方,是城北最大的商業中心,在傳統第三商圈的成熟基礎與全新中央商貿區的基礎上,匯集了居住、商務和消費三大人流,填補了區域新生代情景公園式購物中心的空白。
  • 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綜合體之一!南京喜馬拉雅中心商業綜合體設計
    01 項目簡介 南京證大喜馬拉雅中心,坐落於中國南京高鐵南廣場,是總建築面積約56萬平方米的城市商業綜合體,也是南京目前最大體量的城市綜合體。由6個地塊組成,包含了住宅、辦公、酒店、商業等業態功能,融合了中國傳統山水文化和最新商業潮流。02 項目亮點 南京喜馬拉雅中心商業綜合體由世界著名地標建築設計師——馬巖松主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