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院燒香拜佛的意義及正確燒香方式!

2020-12-14 玄奘大師

去寺院燒香拜佛的意義及正確燒香方式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實大多數人都缺乏正確的上香常識,因此才會被各種商販鑽空子利用。所以一直都很想寫點文章普及一下上香的知識,希望大家看過之後也能轉告自己的家人,改正錯誤的觀念。

上香本身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上香本身的意義:修持戒,定,慧、恭敬佛、法、僧。「香代表"戒,定,慧",燒香供佛,意味著發願"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因此,一般上香最多不宜超過三支.三支可用來代表戒定慧.其實一支細長的小香就已經足夠了。

  上香主要是為了表達:

  1.向佛菩薩問好;

  2.用香氣薰去自己身上所帶的世俗惡味;

  3.比喻燃燒自己,廣度眾生

  因此,香並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交易.不該懷著「你看,我今天給你燒了這麼貴這麼多的香,你可要幫我實現願望」這樣的功利之心。

  心中若是有十分想要跟佛菩薩說的話,只須在佛前安靜,莊嚴地上一支清香,將其插在香爐中,再合掌在心中默默訴說即可。

  至誠供養的香沒有貴賤之分,佛菩薩反而不喜歡那種很大很貴很誇張的一燒起來就烏煙滾滾的香。

  只要插在香爐裡的香滿了,寺院的師父們就要來[磨香爐]-----要把插在裡面的被燒剩下的紅色香腳一一拔出,再用專門的磨盤來把爐中的香灰抹平.如果來訪的遊客人人都一大把一大把地燒,就會加倍增重寺方的工作負擔。

關於燒香的正確姿勢

  有的人只要一聽說要教正確的姿勢就會很反感地說「有那麼多可計較的嗎?心誠則靈就可以了,姿勢這種形式化的東西不學也罷!」可是,如果連最起碼的佛寺禮儀都不謙虛學習的話,還有何「心誠」可言呢?

  民間最常見的錯誤燒香姿勢,是將香捧在胸前,上下作揖甩動,或者身體轉向不同的方向,一邊轉一邊甩動手裡的香,意思是要拜各個方向的菩薩。

  這樣上香有兩個壞處:1.看起來不莊嚴 ,把佛事迷信化;2.作揖抖動雙手時,被甩出來的香灰容易燙到別人,或者燙壞佛寺的設施。

  所以正確的上香姿勢是,雙手將香舉到眉毛的高度,雙手大拇指按住香的尾端,香尾端對準自己的眉心 ,香的頂端對準佛像。

  保持這個姿勢,心中默念:比如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對佛菩薩行注目禮。

  然後,把香插到香爐中,再返回佛前,於佛兩邊的拜墊(蒲團)上跪下,合掌向佛訴說心中要說的話,然後三拜 ,起身問訊,再離開。

進殿禮儀:

  (1)進寺院:要從左往右繞,不可從右往左繞,這叫右繞塔寺。

  (2)進大殿:要往左進,要抬左腳進門。要往右進,抬右腳進門。不可在正中間拜佛,因大殿裡中間的拜墊,是寺院方丈或當家師主法用的,其它人不可。

  (3)進殿堂:不可在正中間問尋(既鞠躬)必須到兩側方可。因中間只有方丈及當家才可。

  (4)燒香:最好在寺院殿堂外面的大香爐燒香,因寺院大多數使用木料建築,在殿堂裡燒香,如有不當會燒壞寺院物品。但是到寺院裡,每個殿堂都會有「香燈師」有什麼事情也可問「香燈師」。

例舉幾種錯誤的上香方式:

  1.舉著一大捆香一起燒,認為香越多越好;

  2.燒特大型號的大粗香;

  3.上香時雙手像作揖般,於胸前上下晃動;

  4.拿著香拜佛;

  5.認為不同的香有不同的用處,比如發財香,學業香。

  以上都是在寺院十分常見的事情.常常會導致環境汙染,容易失火,燙傷他人,以及加重寺方清理香爐的負擔等等負面影響和潛在的危險。

相關焦點

  • 燒香的意義,你知道燒香的正確方式嗎
    燒香的意義,你知道燒香的正確方式嗎文·自在佛文化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都會去寺廟進香,乞求內心的平靜以及升官發財的好運,還有很多人認為,香分為很多的種類常見的最錯誤的燒香方式就是手中點燃了一枝香,然後前後作揖,然後各個方向都要拜,意思是禮拜各位菩薩,這是最常見的錯誤的拜佛方式,記住,是錯誤的。為什麼說是錯誤的呢,以來這樣拜佛的方式看起來是不夠莊嚴的,另外,你轉身拜佛,在人潮擁擠的時候,很容易燙到你周圍的人,或者是將香火弄斷,掉在墊子上,引發火災。破壞寺廟裡面的公共設施。
  • 春節去寺院燒香拜佛的步驟以及祈願
    農曆年的春節即將來臨,前幾天,一直有夥伴們問,去寺院燒香拜拜有什麼要注意的部分,看夥伴們即嚮往又有點擔心的表情,他們似乎擔心去寺院拜佛,會因不懂而有不周全的地方。其實佛菩薩最慈悲了,在《維摩詰所說經》講:「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道)」。
  • 佛教:女性生理期去寺院燒香拜佛,可以嗎?
    由於男女生理不同,造成很多女性緣友,在生理期很糾結:生理期想去寺院燒香拜佛,但是又不知道,這樣做會不會「衝撞」佛菩薩。關於這一點,來自於民間的一些習慣。素來認為,這些「特殊時期」,去寺院中,感覺會衝撞菩薩。有些人雖然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但是也覺得生理期去寺院中,有些不妥。
  • 燒香拜佛,到底有什麼涵義?
    很多人覺得,只要自己燒香拜佛,就是誠心的一種表現,那麼,佛肯定能感應到自己的誠心。那麼,他們就想用燒香拜佛的形式,來求得各種福報。不過,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讓佛感應到自己的誠心呢?信與不信的人,都互相為自己的立場進行辯解。雖然這種爭論曠日持久,到現在,雙方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佛教中講「正信」,也就是正確地信仰佛教。
  • 初一、十五怎樣如法燒香拜佛?
    可以是在寺院,可以是在家裡的佛堂,也可以是在心裡敬心香。所謂心香是指修戒定慧,斷貪嗔痴,修身口意善業,如此燒心香才是真正的燒香。「香」是表法的,象徵身口意香,所謂身口意香是指身口意正確的行為,簡單說有「十善業」。這也是提醒我們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要正確,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對的努力保持,錯的應立即改,這樣的燒香必獲佛菩薩、龍天護法的加持。
  • 燒香拜佛的真實意義,別再無知了!
    如果我們去過寺院,會發現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們拿著點燃的香支虔誠敬香禮佛,祈求佛菩薩護佑和加持。燒香似乎成為信眾禮佛不可或缺的一環。人人都燒香,盲目跟風、人云亦云,仿佛覺得如果自己不照做,就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會「得罪」他們,這種理解是愚昧無知的。
  • 去寺廟燒香拜佛什麼時間合適?
    每逢節假日,大概是寺廟燒香拜佛人數最多的時候。不過去寺廟燒香拜佛還是需要看日子的,那去寺廟燒香拜佛什麼時間合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我們傳統的燒香文化中,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是固定的上香時間,所以,每當初一、十五就會有很多人到寺院燒香朝拜。
  • 佛教:這樣做燒香拜佛的事,才會靈驗!
    現在這個時代,燒香拜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有錢的人,去寺院燒香拜佛,求個吉利;無錢的人,去寺院燒香拜佛,討個歡喜。如果有什麼心願,去寺院燒點香,拜下佛,許個願,萬一達成了自己的願望,自是樂事。但是有些人,似乎一燒香、一拜佛,他求什麼,真的是「有求必應」。似乎佛菩薩對待不同的人,真是天差地別。按照佛教中說,眾生平等。佛菩薩對待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不同的人,去拜佛,會有不同的結果呢?也就是說,燒香拜佛,到底有用,還是沒有用呢?
  • 佛教:燒香拜佛的八個禁忌,要注意!
    為了得到福報,很多人就「抄近路」,去寺院中燒香拜佛,希望以此獲得佛菩薩的慈悲憐憫,賜予自己福報。寺院是佛教中僧人的清修場所,有時也會舉行各種法會,與人結緣。但是在當今社會裡,物慾橫流,人心早已不古。佛教中想要獲得福報,需要自己去積福。無論是行於布施,還是誦經念佛,都能給自己帶來無量福報。燒香拜佛,僅僅只是與佛結緣的一種形式而已。
  • 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有哪些
    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
  • 拜佛燒香,為什麼只上3根?正確上香方式,很有講究,少有人知
    例如大家常見的酒文化,逢年過節必備的燒香拜佛。對於燒香拜佛這一個傳統習俗,那可是有許多講究。其中全國各地都應該有一個共同的習慣,那就是只插三根香。那為什麼上香的數量是三個呢,為什麼不是其他的數字呢?這就關乎許多民間習俗,而且現如今隨著科技發展,許多年輕人越來越忽略上香的方式。
  •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很多人有到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有些人則是奔著「佛事門中有求必應」去的。求這求那,總之求什麼的都有,所求無外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佛菩薩有求必應,這點真實不虛。但是佛苦薩的應,不等於一定幫你滿足願望,達成願望還有一些先決條件。
  • 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及注意事項
    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
  • 新年去寺院燒香請願的10個要點你掌握了嗎?
    所以,新年去寺院燒香祈福,不只是信仰,更成為華人共同的民俗。2019已經來臨,您是不是也正計劃去寺院燃一炷香、點一盞燈,在佛前許下一個心願? 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為大家分享最關心的寺院燒香祈福十問,以祈共沾法益。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
  • 寺廟燒香的基礎知識:燒香的規矩,正確上香的注意事項
    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民眾有到寺院燒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旅遊途中參觀名寺大剎,燒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燒香拜佛,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特將燒香祈福應該注意的事項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下面聽我細細道來,為你講解燒香拜佛的規矩。一、進門禮數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
  • 燒香拜佛時,謹記一句話,方能功德無量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化傳統,像除夕守歲、清明祭拜等等,我們今天要講的也是其中的一個——燒香拜佛文化。心中有佛的人,總是懷揣一顆虔誠之心到寺院中燒香祈禱,不管為了祈求福報,還是為了尋求平安,心中敬佛才是真正拜佛。
  • 「燒香拜佛」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時常都能看到一些「燒香拜佛」的情景,不少人一看到「燒香」就聯想到「拜佛」,就聯想到迷信,這是有失偏頗的。其實,燒香是燒香,拜佛是拜佛,只有關聯起來的時候,才算所謂的「燒香拜佛,這時往往被誤認為多少都帶有一些迷信的成分。
  • 關閉4個月的寺院將有序開放,你會「報復性」燒香拜佛嗎?
    5月30日,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第十三次會議,會議提到:低風險地區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有序恢復開放宗教活動場所。消息公布後瞬間刷屏,佛弟子們紛紛轉發評論:終於可以去寺院走走了。
  • 燒香拜佛時,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年在農曆特定的時候,經常要去寺廟裡面拜佛燒香,以此來祈禱祈求佛和觀音的祝福,但是在如今的背景下,佛法的普及程度越來越低,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先燒香還是先拜佛。所以燒香拜佛就是這個道理,先燒香後拜佛體現出對佛祖的尊敬。我們得先燒香讓佛知道我們來了,再繼續拜佛,才可以拜佛祈禱。燒香拜佛也是對佛祖的尊敬,有些虔誠的信徒甚至每天都會做,所以如此頻繁地做,我們一定不能弄錯了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