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廣場坐落於義大利城市比薩,也被稱為「主教座堂廣場」,是比薩市中心一片圍牆包圍的區域,因廣場上的建築而聞名全球。
於1987年4月入選世界遺產的奇蹟廣場上有四大建築,包括比薩大教堂、聖諾望洗禮堂、比薩斜塔(鐘樓)、洗禮堂墓園。奇蹟廣場上獨特的四座建築是建築界的傑作, 深刻影響了當時建築和藝術發展,四座建築發揮著各自的宗教作用,共同組成中世紀基督教建築的典範。
義大利著名詩人鄧南遮把這一美麗的廣場稱為奇蹟廣場,在他的小說中曾這樣描述這個優雅而美麗的廣場「旋轉了基督的天空,旋轉了奇蹟的草地」。
為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瑪利亞,比薩人於1063年開始建造這座具有典型羅馬建築風格的比薩大教堂。大教堂正面高約32米,底層入口設有三扇描寫聖母和耶穌生平事跡各種雕像的銅門。大門上方設有以長方形、梯形和三角形等多種幾何圖形相連的柱廊,非常精美。教堂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鮮豔奪目。
奇蹟廣場上的兩座建築直接同物理學的歷史相聯繫,19歲的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內觀察銅製吊燈的擺動,從而發現了小擺動的等時性定律,這是他動力學研究的序幕。
更為知名的是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得出了重量不同的兩個鐵球同時下落的結論,得出了自由落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