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純麵食做到讓人念念不忘絕對是個本事,不過考慮到南方人的口味,今天就po個帶餡兒的吧——羽衣煎餃。
蘇泊爾麵包機、博朗MQ785料理棒及料理碗配件。
麵皮:普通麵粉、酵母、水。
餡:雞蛋、泡發木耳、南瓜、蝦皮、粉條、鹽、香油。
澱粉。
1、把水、酵母和麵粉倒進麵包機裡,開啟發酵模式。
和面也可以手或者用廚師機,這裡用的是11年還是12年蘇泊爾的MS20Z06麵包機剛上市時買的,現在蒸包子烙餅什麼的都用這個和面。
2、炒雞蛋。炒的時候趁雞蛋還沒太熟時邊炒邊用筷子撥拉開,這樣炒出來都是小塊的,方便拌餡兒; 如果炒成大塊了也沒關係,炒出來拿刀剁碎了就行。
3、泡發好的木耳和蝦皮分別用MQ785打碎; 南瓜切長條用MQ785切絲(用最細那個刀片); 粉條煮熟剁碎(沒敢用MQ785,怕打成粥...)。
4、把雞蛋碎、木耳碎、南瓜絲、蝦皮碎和粉條碎混合,加點香油和鹽,可以依個人口味再加十三香之類的調料。蝦皮有鹹味,鹽要適量。
5、擀皮、包餃子。
6、煎鍋倒適量油,油熱之後放入餃子。放的時候保證餃子底面都沾上了油,以及可以擺整齊一點出鍋效果會有加成。
7、放完餃子後稍微煎一下,倒入一釐米深拌好的澱粉水,蓋上蓋子,保持中高火。這裡也可以用麵粉水,但是澱粉水出的羽衣效果更好一點。
8、聽到滋滋響時水就耗得差不多了,趕緊關火把餃子盛出來了,防止餃子和羽衣過火煎糊。可以把盤子扣在餃子上,把鍋一翻轉,餃子就跑到盤子裡了。
和烙餅什麼的一樣,第一鍋的鍋溫不均勻,火候容易出問題,有的地方有點糊了。
第二鍋就好多了,實際顏色比這個要深,金黃的底面和漂亮的羽衣,看著就很有食慾。
開始時放得油太多了會膩,但太少了做出來又不香,另外多出來的油會讓羽衣更漂亮。因為下鍋時先用油煎過,煎餃會有油脂的香味,出鍋後底部是脆脆的,澱粉水最後製成的羽衣也是脆脆的(不過太大的話稍微一放就會有點塌了),再加上金黃的顏色,吃的時候真的時是一場視覺、聽覺和味覺的交響樂。入口先是咔呲咔呲的底部的皮和羽衣,然後是鬆軟的上皮,接著餡兒裡鮮美的汁充滿口中。不管是紅油的蘸料,還是醬油醋或是蒜泥蘸料,搭配煎餃都超級美味。
這個煎餃做法很簡單,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最後一步裡出鍋時間要把握好,太早的話倒沒什麼,蓋上蓋接著煎就好,太晚的話容易一片焦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想買不會買,就上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