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一雙大腳引發的三段奇事,沒有它,朱元璋恐怕當不上皇帝

2021-01-10 歷史情報總局

我後聖慈,化行家邦;

撫我育我,懷德難忘;

懷德難忘,於萬斯年;

念彼下泉,悠悠蒼天。

《明史》裡記載說,馬皇后去世一周年的時候,後宮妃嬪們共同編了這首詩歌,來懷念馬皇后。

她是善良仁慈、儉樸愛民的一代賢后;她敢於在朱元璋施行暴政時進行勸諫,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的性命;她善待後宮嬪妃,不為娘家謀私,開創了明朝後宮、外戚不幹政的風氣;她堅貞不渝,一心幫助明太祖成就大業,五次救朱元璋死裡逃生;她就是被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稱讚「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的結髮妻子馬皇后。

據說,馬皇后馬秀英,原名叫劉阿秀,出生在今安徽宿州,祖籍淮西。其父仗義殺人,攜她逃往定遠,遇到摯友郭子興。後其親父逝世,郭子興見劉阿秀聰明伶俐,孤苦無依,便收其為養女,賜名「馬秀英」,授詩書,教女紅。

秀英成人後,處事有道,溫柔端莊,面孔清麗,深得郭氏夫婦喜愛。恰好朱元璋是郭子興的親兵,屢建戰功,在紅巾兵中表現出色,為了讓其對自己更死心塌地,便把養女秀英許配給朱元璋為妻。

郭子興萬萬沒想到,後來朱元璋能當上皇帝,要不然絕對不會把養女許配給她做了皇后,真是腸子都悔青了啊,後來自己的親閨女還做了小,成了後來的郭惠妃。

馬皇后有一個在古人看來的缺點——大腳,可別小看這「纏足」,在封建社會裡,一個女人長得再美麗,家世再優渥,只要腳大,還是難找好婆家。可見,古代男人對「三寸金蓮」的變態吹捧和喜愛。

可馬皇后的母親死的早,小時候又和父親東躲西藏,根本就沒時間裹腳,所以姑娘時期外號就是「馬大腳」。她當了皇后後,還是有很多人在背後叫她「大腳皇后」。

關於她的大腳,有三個故事。

故事一:一次,馬皇后乘著轎攆,想去金陵散心,途中忽遇一陣大風,將馬皇后的的長裙擺吹開,馬皇后放在擱板上的兩隻大腳,就這樣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嚇得急忙把大腳縮了回去,但是路過的百姓們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只一下午的時間,就八卦的傳遍了整個南京城。從此,便有了成語「露出馬腳」。

故事二:明代史料《玉光劍氣集》記載,洪武年間的一個正月十五的夜晚,都城南京張燈結彩,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朱元璋也很開心的微服出訪,打算猜猜燈謎,感受一下民間的熱鬧和喜慶,與民同樂。

當朱元璋來到南京聚寶門外面的時候,路過一戶人家的院門,只見這戶人家的大門外面懸掛著兩個紅燈籠,每個燈籠上都畫著一個大腳女人,這個大腳女人懷裡抱著一個大西瓜,坐在地上,周圍很多百姓在圍著燈籠哈哈大笑。

朱元璋聰明絕頂,知道這燈籠上的大腳婦人是在諷刺馬皇后。因為馬皇后就是大腳女人,而且馬皇后的祖籍是淮西,而懷裡抱著西瓜就是「懷西」。朱元璋看後非常氣憤,於是在節日後大開殺戒,把掛燈籠的一家人株連九族了。馬皇后得知此事,反而訓斥朱元璋懲罰太過,規勸他要保持仁愛之心,不忘民間勞苦不易。

故事三:話說朱元璋總是把其他嘲笑馬皇后大腳的人不是誅殺就是發配充軍,可自己卻也愛調侃馬皇后。一次朱元璋對馬皇后笑著說:」焉有婦人足大如此,而貴為皇后乎?「意思是哪個皇后有你這麼大的腳丫子。

馬皇后聽了馬上回敬了一句:」若無此足,安能鎮鎮定得天下?」

原來馬皇后是話裡有話。朱元璋早年和陳友諒交戰曾受傷,馬皇后冒著生命危險,背著朱元璋逃出生天,如果不是馬皇后有一雙跑得快的大腳,兩人也逃脫不了敵人,也許朱元璋當時就會殞命,更別說有機會當明朝的皇帝。馬皇后這話一出,朱元璋就沉默了,從此再也沒有調侃過馬皇后的大腳。

據《明書·懿文皇太子紀》中記載:太子朱標特意為這件事繪了幅圖像,放在懷中。後來朱標與朱元璋政見不合,朱元璋追打他,朱標故意把圖像遺落在地,朱元璋見到圖畫中馬皇后背著昏迷受傷的自己,大汗淋漓、快速奔跑的樣子,竟然號啕大哭,也不追打兒子了。

對朱元璋而言,馬皇后不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救命恩人,是他困境中的援手,是他迷途時的明燈,是他一生的摯愛和精神歸宿。朱元璋登基為帝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加封馬皇后做母儀天下的皇后,然後在龍椅之上,詳細追述馬皇后早年對自己的幫助和恩惠,說著說著朱元璋不由得感動落淚,文武百官更是唏噓不已,這一幕被詳細記載在《明太祖實錄》之中。

她生於亂世,有膽有識,在艱難逆境中,全力輔佐丈夫朱元璋。做皇后以後,雖大富大貴,仍不驕不躁。不改勤儉本色,不變平民心態,時常用自己的言行規勸、影響朱元璋。

真是「懲奸佞毫不手軟,扶良善鞠躬盡瘁,保忠臣機智靈活,助皇上能屈能伸,革陋習堅決果敢,倡新風大馬金刀。」馬皇后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諸後乃至命婦民婦皆以其為楷模,爭相效仿,她更是史學家公認的中國封建時代第一賢后。

相關焦點

  • 從《朱元璋全傳》看大腳馬皇后管理後宮之道:重教、勤儉、大度
    他"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後,冊封與他一起 顛沛流離、備受辛苦的原配夫人馬氏為皇后,從此"大腳馬皇后"開始了她在後宮獨一無二的權利生涯。作為皇上,朱元璋在歷史上有很多的爭議,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他能從一個和尚逆襲成為領袖,最終成為大明皇帝,他的人生簡直可以說就是一部逆襲傳奇;作為普通人,他非常的殘暴、嗜殺,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就是殺,他身邊的大臣對此做法頗有成見,卻不敢言。
  • 明朝的大腳皇后馬皇后,是一位有傳奇色彩的勤勞勇敢的女子
    明朝的大腳皇后馬皇后,是一位有傳奇色彩的勤勞勇敢的女子。歷史上有一位皇后,她有一個稱號,大腳皇后,後人們對她充滿尊敬和喜愛的感情。大腳皇后是朱元璋的皇后,作為明朝開國的皇帝的妻子,大腳皇后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在後人的印象中,大腳皇后馬皇后是一個很溫和,寬容的女人。
  • 馬皇后:被譽為「四大賢后」之一,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難得的好人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透過一層層塵埃看到過去的影子。明朝是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念想。最值得稱頌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大腳馬皇后的傳奇愛情故事,朱元璋很多人想必都有所了解。他是古代少有的布衣皇帝,用了短短十五年的時間推翻了元朝,奪取了天下。他能夠奪取天下,很大程度上歸根於自己的結髮妻子馬氏。
  • 朱元璋逛燈會時,看到彩燈上一女子抱西瓜,為何下令殺死畫師?
    朱元璋是我國古代一個充滿傳奇性的皇帝,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妻子馬大腳也因此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后,後世對於馬皇后的評價還是比較好的。兩個人可以說是結識於微末,馬皇后剛剛認識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甚至還在到處乞討,兩個人有著身份上的差距。
  •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朱元璋一路從窮苦百姓做到皇帝,頭號功臣就是他那不離不棄的妻子馬皇后。
  • 糟糠之妻馬皇后去世以後,明太祖朱元璋為何不再重新立一位皇后?
    馬皇后去世後,史書上對其夫君:明太祖朱元璋的反應是這樣記錄的:「上慟哭,終身不復立後。」馬皇后死後,上了一天朝累成狗的朱元璋回到宮中,還要聽內臣、女史向他匯報宮中事務。老朱悶悶不樂地說「皇后在,吾豈有此煩聒哉?」既然如此,朱元璋為何不再立皇后呢?
  • 馬皇后出殯時被大雨阻擋,朱元璋怒而殺人,和尚一句話化解
    對於朱元璋想必大家都很了解,朱元璋乃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能從一位放牛娃成長為一個皇家的皇帝,其中的艱辛外人自然很難體會,不過一個人再怎麼厲害,都需要人的幫助,朱元璋在成為皇帝之前就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否則也不可能這麼順利的成為皇帝,而對朱元璋成為皇帝貢獻最大的人,那絕對是朱元璋的馬皇后了
  • 明太祖馬皇后:山野女子成賢后,位高終守仁智 拒絕服藥受折而亡
    後來,朱元璋被陳友諒圍攻,性命堪憂時,又是妻子馬姑娘懷抱幼子,把丈夫從死人堆裡背了出來。可以說,沒有妻子拼盡全力營救,朱元璋早就不知道死幾百回了。二朱元璋後來打下了江山,做了皇帝,馬上就封馬姑娘為皇后。為防止外戚幹政,馬姑娘拒絕接受先父母被追封。
  •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正是朱元璋對馬皇后的寫照
    然而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卻做到了,他和心愛的馬皇后相濡以沫,在危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與他共同度過了15年患難與共的徵戰生涯。馬皇后是怎樣的女人?朱元璋為何愛了她一輩子,她死後不立後,這篇文章為大家解答。
  • 史上最坑女婿的老丈人非他莫屬,大明賢后馬皇后的義父郭子興
    ,也就是朱元璋以及他的子孫後代們在當皇帝上也算是獨樹一幟了,宋朝歷史出現過的那些「有名」的皇帝類型明朝也出現了不說,他們也自始至終都秉持著後宮正宮的選擇上必是小家小戶的傳統,實際上從這點兒上看,明朝的皇帝還是比較幸福的,至少每一代的承恩公都沒有龐大的外戚勢力。
  • 朱元璋嚴禁后妃幹政的鐵律為何對馬皇后不起作用?主要有三個原因
    明代洪武十五年農曆八月丙戌日(1382年9月18日),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歲。朱元璋抱著愛妻痛心疾首,發下了此後不立皇后的誓言。馬皇后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賢后,與長孫皇后齊名。她不僅是朱元璋的髮妻、皇后,更是朱元璋創業開國、治理天下的賢內助。
  • 重溫《朱元璋》,馬皇后死後世上再無朱重八:相愛的人好好珍惜吧
    可以說胡軍把朱元璋從乞丐到千古帝王的逆襲演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同時也把他跟馬皇后的愛恨糾葛演繹得如痴如醉。其中劇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朱元璋建立王朝之後,大開殺戒,然後馬皇后勸阻無果,氣病臥床不起。馬皇后彌留之際,以及死後朱元璋的表現。可以說是把一個皇帝的自傲與自負,還有大男子主義,以及懦弱,痴情演繹的淋漓盡致。
  • 馬皇后下葬當天狂風暴雨,朱元璋大怒,高僧說了20個字救了大家
    天子一怒,後果可想而知,但朱元璋還是顧及到了馬皇后,拼命壓制自己的怒氣,找來一個高僧,高僧說了二十個字,朱元璋轉怒為喜,而天氣也轉晴,於是載著馬皇后遺體的喪車啟程前往明孝陵,如期下葬。那麼,這名高僧是誰呢?他又說了什麼讓朱元璋轉怒為喜呢?
  • 野史:關於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傳說,你聽說過嗎?
    關於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傳說,你聽說過嗎?朱元璋與馬皇后,原來他們是玉帝身邊的金童和玉女;那麼,玉帝身邊的這一對金童玉女,又為何要下界呢?是被貶了?還是受到了玉帝的什麼委派呢?話說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元順帝昏庸失政,他不但沒有重整山河,反而把大元江山越來越拖進了覆滅的深淵。天下民不聊生,盜匪橫生,各地的反元起義運動,更是風起雲湧,好好的一片江山,被搞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
  • 馬皇后為何是唯一能降服朱元璋的人?原因其實很簡單
    馬皇后為何是唯一能降服朱元璋的人?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編的百家號「芳子看歷史」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是中國歷史上面少有的一位平民君主。其實在朱元璋剛開始建立明朝的時候就想這樣幹了,只不過在那個時候朱元璋身邊的一個人可以降得住朱元璋。所以這才導致朱元璋負面的情緒全部在晚年的那十幾年的時間裡面爆發。這個可以降住朱元璋的人就是馬皇后馬秀英。馬秀英和朱元璋是一對患難夫妻,在朱元璋剛剛起步的時候馬秀英就嫁給了他,並且還多次救了朱元璋的命。
  • 朱元璋用咬過的燒餅戲弄他,卻被他掐指算出,誕生一千古預言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很多名人奇事,像家喻戶曉的諸葛亮,人人皆知的劉伯溫,他們都被後人稱之為預言大師一樣的存在,民間也有一說法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俗語。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劉伯溫的奇人趣事。
  • 馬皇后若是活到建文朝,護著孫子朱允炆,朱棣還敢舉兵造反嗎?
    所以朱元璋對這位妻子充滿著深深的感激之情,朱元璋登基稱帝之後,對這位馬皇后還是十分尊重的。哪怕朱元璋在登基之後,對待昔日部下逐漸顯露殺意,但是對馬皇后還是一如往常,甚至還要幫馬皇后尋找她的親族,加以封賞。不過,面對於朱元璋的好意,馬皇后始終是堅決推辭,並趁機勸諫朱元璋不要對功臣百姓大開殺戒,由此我們看到,馬皇后的賢德非同一般。
  • 朱元璋馬皇后卡通玩偶亮相南京【圖】
    原標題:朱元璋馬皇后卡通玩偶亮相南京   孩子被展出的朱元璋與馬皇后玩偶吸引。 泱波 攝   10月4日,朱元璋馬皇后卡通玩偶系列亮相南京明孝陵博物館,萌萌的模樣吸引了眾多遊人的目光。
  • 明朝的馬皇后發明了一個甜點,現在人們都在納悶其名字的由來
    提起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馬皇后,在古代歷史的皇后中也可以算作一位佼佼者了,和朱元璋比起來,馬皇后的性格相對仁慈,時常勸誡朱元璋,並且多次給丈夫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