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說的好「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呢?然而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卻做到了,他和心愛的馬皇后相濡以沫,在危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與他共同度過了15年患難與共的徵戰生涯。馬皇后是怎樣的女人?朱元璋為何愛了她一輩子,她死後不立後,這篇文章為大家解答。
影視劇中的朱元璋和馬皇后
患難與共,伉儷情深
馬皇后本命馬秀英,剛出生不久,母親就去世了。因為家中沒有其他的孩子,父親把馬秀英當作掌上明珠,馬秀英從小就很聰明,特別喜歡歷史,當時有習俗,婦女要纏足,但是她堅決不纏,於是大家給他取了個外號「馬大腳」。
馬秀英的父親因為殺人逃亡他鄉,把馬秀英託付給了郭子興,郭子興把她視同己出,並收為義女,教她識字、刺繡。馬秀英特別聰明,一學就會。眼看已經年近二十的秀英,出落得一副上好身材,模樣端莊,神情秀越,郭子興夫婦就特別鍾愛馬秀英,就想給她找個好夫婿,使她終身有託,也不負老朋友的遺願。
郭子興畫像
元朝末年,郭子興在濠州起兵反抗當時的政府黑暗統治,朱元璋便投軍,他作戰英勇,每戰必勝,深得郭子興夫婦器重,於是,郭子興夫婦就決定把馬秀英許配給朱元璋。兩個人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後,馬秀英跟隨朱元璋南徵北戰,同舟共濟,隨著朱元璋逐漸被郭子興重用,很快在紅巾軍中嶄露頭角,很多人就對朱元璋嫉妒排擠,每到關鍵時刻,馬秀英都會維護丈夫。
由於郭子興性情暴躁,氣度狹小,經常聽信讒言,曾多次猜疑朱元璋,在別人挑撥下還把朱元璋關了起來,不給飲食,馬秀英不忍心看到他挨餓,偷出剛出爐的熱餅,揣在懷裡給朱元璋送去,就是這樣朱元璋得以溫飽,但是她自己卻時常不得溫飽。
朱元璋
1355年,郭子興病死,他的舊部由朱元璋指揮,這時馬秀英懷孕了,當時,戰事十分緊張,軍隊生活極其困難,朱元璋和戰士同甘共苦,馬秀英並沒有抱怨,她非常地理解丈夫,寧遠自己挨餓,也要保證戰士們吃飽。馬秀英不久生下朱標,又生下朱樉、朱棡、朱棣和寧國公主、安慶公主。
在朱元璋創建帝業的過程中,馬秀英還親自掌管一切軍狀文書,就連朱元璋隨手寫下的札記、備忘錄,她都保管得井井有條。直到朱元璋一統天下以後,仍然向群臣稱讚自己的妻子,說她與自己「起自微寒,憂勤相濟。」
馬皇后雕像
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正式登上皇帝寶座,國號大明,馬秀英被冊封為皇后。從此,她以皇后之尊關心政事,體恤人民,禮待臣下,與朱元璋齊心協力鞏固大明王朝。
馬皇后特別關心民間疾苦。1372年,發生了嚴重的春旱,秧苗不能入土,百姓心急如焚。馬皇后為此也是焦急萬分,命嬪妃公主與自己一道改吃青菜米飯,並讓後宮節約衣食。準備迎度荒年。一天夜裡下了一場春雨,第二天,她親自上朝慶賀,高興地對朱元璋說:「妾知陛下念慮之間全是愛民之心,連上天都被感動了啊。」朱元璋興奮地說:「皇后能同心憂勤,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啊!」
馬皇后雕像
勤儉賢慈,以嚴為愛
馬皇后雖身居深宮,一直以勤儉節約樸實的生活作風,來約束自己。她經常告誡子孫,生長富貴,應該知道耕田種地的艱難。貴為皇后,她仍然親自帶領公主、嬪妃刺繡和紡織。她以身作則,穿的是粗絲織的衣服,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平時,宮裡縫製衣服,她把剩下的邊邊角角都拾起來,拼成被褥,供嚴冬禦寒。
唐國強飾演的朱元璋
積勞成疾,叮囑皇帝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臥床不起,八月,皇后的病情逐漸變重,朱元璋就對各處召開的名醫大發雷霆:「如果救不了皇后,我就要你們的命!」病榻上的馬皇后聽了這個消息以後勸說朱元璋:「人生在世,生死有命,醫生也救不了命將結的人,不要因為我而牽連這些醫生。」馬皇后臨終的時候對朱元璋說:「希望陛下招納賢士廣信進諫,好好處理朝政。子子孫孫都這樣下去。」
朱元璋畫像
1382年,洪武十五年,積勞成疾的馬皇后在南京病故,終年五十歲。葬於鐘山之陽,對於患難與共的妻子如此撒手,朱元璋十分悲痛。臨終前,她還叮囑朱元璋一定要善待子民,求賢納諫。在朱元璋心目中,世上再沒有其他女人配得上享有馬秀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