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貼福的由來:朱元璋欲殺人,馬皇后巧言勸阻

2021-01-12 趣味的歷史

年關將至,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打掃房子,做美食,貼春聯。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不可或缺,在門上、窗上、床頭等等地方貼上福字,意為年年有餘。為什麼「福」字要倒著貼?這個故事與明朝的馬皇后有關。

明朝初立之時,政權並不牢固,反明的勢力依然不少。為了剿滅這些「亂黨」,對於剛打下城池的老百姓,朱元璋寧可錯殺,也不願放過,計劃在門上貼「福」字來辨認亂黨。馬皇后知道後,擔心禍及無辜,為了消除這場災難,下令全城老百姓在天明之前,都必須在自家門上貼上「福」字。

馬皇后的懿旨自然無人敢違抗,因此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福」字,可惜有一戶人家不識字,竟然將「福」字貼倒了。第二天早上,朱元璋派人在全城檢查,發現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有一家比較另類,將「福」字貼倒了。朱元璋十分生氣,立即令御林軍把那戶人家滿門抄斬。

馬皇后立刻勸阻,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天會到訪,所以故意將「福」字倒著貼,意為「福到」。朱元璋聽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就放過了這戶人家。自此之後,人們便把「福」字倒著貼,一是為了求吉利,有「福到」的意思;二是為了紀念仁慈愛民的馬皇后。

相關焦點

  • 春節為何貼「福」,又為何倒貼,以及起源是由何?
    春節為何貼「福」,又為何倒貼,以及起源是由何? 馬上就要過年了,也到了快貼對聯和門畫的時間了,在此之際,不知有沒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春節為何要貼「福」,又為何要倒貼,以及貼「福」的起源是什麼? 一說是近代清朝時期,一個王爺家管家的朋友去幫忙貼「福」,卻不小心貼成倒的了,王爺盛怒之下,將其關押,準備「教訓」一番,管家心知求情肯定無用,於是就巧言的將貼倒「福」說成是「福已臨門」以及大吉大利的象徵等等,王爺聽話笑逐顏開,不僅放了那人,還重賞了他,這事流傳開後,民間也開始貼起了倒「福」。
  • 馬皇后出殯時被大雨阻擋,朱元璋怒而殺人,和尚一句話化解
    馬皇后是在朱元璋在郭子興手下當職的時候嫁給朱元璋的,當時馬皇后是郭子興的養女,馬皇后和朱元璋結婚之後,將朱元璋的兩個親侄子收為養子,視為己出對他們很好,而後因為郭子興對朱元璋猜疑,將朱元璋關起來不給飯吃,馬皇后懷揣熱餅偷著給朱元璋送去,將自己都給燙壞了都毫無所覺。
  • 春節民間貼「福」始於此事?倒貼福有兩傳說,專家不認同
    春節期間貼「福」字,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願,但你知道春節民間貼「福」始於什麼時候?倒貼福又有什麼傳說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關於」倒貼福「民間有兩個傳說,一種說法是當年明太祖朱元璋準備用」福「字做暗號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了消除這場災難,令全城大小人家都要在天明之前在自家的門上貼上」福「字,馬皇后的命令誰人敢不服從,於是家家都貼了福,但有一戶人家由於不識字,就把福字倒貼過來,第二天一大早,皇帝派人去街上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只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朱元璋勃然大怒,下令把這家人抓來,
  • 福字的倒貼,代表福到了,但有一種寫法的福字不能貼
    「福」中國漢字絕對排名第一,「福」儼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貼福字在民間有很多有趣的傳說,比如福字的倒貼,代表福到了,那麼和大家分享下「福」倒貼的傳說與不能倒貼的「福」字。福倒貼的由來有兩種傳說1、來自清代恭王府福」字倒貼的傳說。
  • 關於「福」字需要倒著貼的歷史傳說
    他為此想了許久,才琢磨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安排人在無辜人家的大門上張貼一個福氣的"福"字,然後命令軍隊凡是大門上沒有貼"福"字的人家,盡數屠滅。心思細膩而冷靜的馬皇后在得知這個情況後,當天晚上緊急下令,讓所有人家的大門都貼上"福"字,緊接著再去勸阻朱元璋,最後讓全城大半百姓倖免於難。
  • 歷史上真實的馬皇后是怎樣一個人?對朱元璋的幫助有多大?
    導語: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正室,也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從起義之初就一直跟隨於他。馬皇后也被人稱為馬大腳,這是她的體貌特點,然在從評書演義和野史中,對此人的評價是前賢后殘。歷史上真實的馬皇后是這樣的人設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 春節年俗知多點,說說貼福字、倒貼福字的起源和傳說
    倒貼福字的起源和傳說年俗「貼福字」到了明代,又演變為「倒貼福字」的做法,意為「福到了」, 相傳倒貼福字與朱元璋有關。太祖某年元宵出訪,見鬧市中一幅畫作,畫了一個騎在馬上的赤腳女人抱著一個西瓜(朱元璋老婆馬皇后出身寒微,腳丫大),認為這是諷刺馬皇后,瞬時大怒,欲將繪畫之人滿門抄斬。隨從在那戶人家門口貼上福字為記號,待太祖回宮,便執行。
  • 過年貼福字,倒貼還是正貼有講究,不懂別亂貼
    其中有一個下人不認字,把一處「福」字給貼反了,恭親王看到以後,惱羞成怒,便把管家叫來打算訓斥一番,管家看到倒貼的「福」字,靈機一動,告訴恭親王說:」『福』字倒貼寓意福氣到了,是吉祥的象徵。「恭親王聽後,很順口,心情也大好,便饒了管家和那個下人。後來這個故事流傳到了民間,很多人也將「福」字倒貼,取到字的諧音,寓意「福到了」的意思。
  • 「福」字是正著還是倒著貼?
    張貼的順序是:從外面向裡貼,先貼抬頭福,再貼門福,最後才能貼倒福。意味著一年的福氣都要從外面流進來。且由大門開始從外到裡的福字先大後小。「福"字,在過去指"福氣"、"福運"。"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類小"福字"。根據"福字"的大小,該貼在什麼地方也是有講究的。
  • 朱元璋欲殺一功臣,馬皇后隨即擺一桌素齋,為何就救了他
    胡惟庸死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結束了古代的丞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不得不驚嘆於朱元璋的雷霆手段。而在受到胡惟庸案牽連的大臣中,有一位功臣也遭受波及。朱元璋欲殺了該功臣,馬皇后聽說後,隨即擺了一桌素齋,誰知就救了他。這位功臣是誰?
  • 都知道「福」字要倒著貼,可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這兩個典故你得懂
    在我們國家,沒到過春節都會有貼對聯的傳統,當然除了對聯「福」字也是不能少的,但這個「福」字的貼發可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會倒過來貼,因為「福倒」和「福到」是諧音,福字倒著貼,寓意著福氣到來的意思,當然關於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明白,但你知道這個「福」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倒著貼的嗎?歷史上還真有這麼兩個典故。
  • 馬皇后:被譽為「四大賢后」之一,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難得的好人
    最值得稱頌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和大腳馬皇后的傳奇愛情故事,朱元璋很多人想必都有所了解。他是古代少有的布衣皇帝,用了短短十五年的時間推翻了元朝,奪取了天下。他能夠奪取天下,很大程度上歸根於自己的結髮妻子馬氏。
  •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正是朱元璋對馬皇后的寫照
    然而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卻做到了,他和心愛的馬皇后相濡以沫,在危境中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與他共同度過了15年患難與共的徵戰生涯。馬皇后是怎樣的女人?朱元璋為何愛了她一輩子,她死後不立後,這篇文章為大家解答。
  •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馬皇后下葬當天,碰上大暴雨,朱元璋暴怒,和尚說了句話救了大家 朱元璋一路從窮苦百姓做到皇帝,頭號功臣就是他那不離不棄的妻子馬皇后。
  • 春節民俗傳說之倒貼福字的傳說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
  • 馬皇后下葬當天狂風暴雨,朱元璋大怒,高僧說了20個字救了大家
    1382年的八月,朱元璋的髮妻馬皇后去世,朝野上下悲痛萬分,黎民百姓傷心落淚。第二個月,馬皇后的葬禮如期舉行,葬於明孝陵,但馬皇后下葬的那一天,天公卻不作美,狂風起,雷電響,天降大雨,這讓本就痛苦萬分的朱元璋很生氣。
  • 馬皇后:一雙大腳引發的三段奇事,沒有它,朱元璋恐怕當不上皇帝
    《明史》裡記載說,馬皇后去世一周年的時候,後宮妃嬪們共同編了這首詩歌,來懷念馬皇后。她是善良仁慈、儉樸愛民的一代賢后;她敢於在朱元璋施行暴政時進行勸諫,保全了許多忠臣良將的性命;她善待後宮嬪妃,不為娘家謀私,開創了明朝後宮、外戚不幹政的風氣;她堅貞不渝,一心幫助明太祖成就大業,五次救朱元璋死裡逃生;她就是被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稱讚「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的結髮妻子馬皇后。
  • 過年「福」字怎麼貼才旺運?原來講究這麼多,再也不敢亂貼了!
    這個習俗由來已久,福代表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幸福的嚮往,也是一種年味的象徵。不過貼福字的時候,很多人會把福倒著貼,意為福到了,大家知道貼倒福是怎麼來的嗎?其實還有著這樣一個傳說。倒福的由來相傳,在明朝時期,朱元璋曾經用「福」字作為暗號準備殺人,而善良的馬皇后為了消除這場災難,命令所有人在家門口必須貼一個福字。但有一家人不認識字,把福給貼倒了,這把皇帝給惹怒了,馬皇后見此不妙,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你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是福到了的意思呀!
  • 朱元璋馬皇后卡通玩偶亮相南京【圖】
    原標題:朱元璋馬皇后卡通玩偶亮相南京   孩子被展出的朱元璋與馬皇后玩偶吸引。 泱波 攝   10月4日,朱元璋馬皇后卡通玩偶系列亮相南京明孝陵博物館,萌萌的模樣吸引了眾多遊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