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博物館日活動期間,雲南省104個博物館、紀念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舉辦新展覽27個、宣傳教育活動139項,讓大家在博物館、在「雲」端一起博看雲南,感知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脈搏。
在昆明,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市文化和旅遊局、五華區政府承辦的雲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宣傳活動暨「翠湖博物館群落參觀旅遊線路啟動儀式」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舉行,開啟翠湖片區博物館群主題旅遊線路。雲南省博物館等地的「專家鑑寶」等活動與大家相約,諸多博物館線上活動也精彩紛呈,進一步引導大眾了解雲南歷史文化,展示城市過去、承載文旅融合及文明交融互信。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全省共有備案博物館149家,其中,文化文物系統博物館、紀念館98家,其他系統博物館(紀念館)21家,非國有博物館30家,基本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以專題和民辦博物館為補充、遍及全省的博物館發展格局。2019年,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參觀人次達3033萬,同比增加17%。
翠湖博物館群落: 4條旅遊線路啟動,囊括15家博物館
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漫步翠湖,除了欣賞美景,亦能在各類文化遺址、博物館中穿越古今,感受歷史文脈。
翠湖周邊有文物保護單位43項,其中建築類文物保護單位30項。翠湖博物館群落以「昆明的眼睛」翠湖·講武堂為中心,囊括北至雲南師範大學老校區、南至文明街歷史文化街區、東至華山東路周邊、西至錢局街一線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區域內有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雲南起義紀念館、昆明朱德舊居紀念館、雲南解放紀念館、熊慶來和李廣田舊居紀念館等15家博物館(紀念館),其中國有博物館14個、非國有博物館1個,是昆明市乃至雲南省歷史文化資源集中度較高、代表性較強、特點主題突出、類型較為豐富的區域。
為了更好地宣傳展示翠湖博物館群落,根據博物館的分布情況和展陳主題,省文化和旅遊廳研發推出了4條主題參觀旅遊線路(詳見右側)貫穿全區域,很適合大眾特別是青少年以及歷史、文物、考古愛好者「打卡」。
雲南省博物館: 主打線上活動,多元呈現文博之美
今年受疫情影響,除了現有展覽及「知古鑑今」文物鑑賞活動外,雲南省博物館主打線上活動,邀大家換種方式「走進」博物館。
其中,省博特別推出了「博物館:你的我的我們的」動態照片牆徵集活動,徵集到了180餘件來自不同地區、年齡、性別的觀眾關於雲南省博物館主題的照片、圖像或簡短文字分享,製作成多媒體照片牆,於5月18日—24日在省博數字文物展示系統上播放,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吸引更多人愛上博物館。
「雲博雲手工」是省博的品牌互動活動之一。5月18日,「時代印記·滇王金印」活動亮相,工作人員在線上講解古滇國的歷史、「滇王金印」對於雲南歷史的意義,指導大家動手製作有滇王金印元素的隨身包,讓大家「足不出戶把博物館帶回家」。
近段時間,省博聯合喜馬拉雅,重磅推出原創網絡音頻徵集活動《把國寶講給你聽:雲南博物館》,精心挑選鎮館之寶,製作文物名片,通過講歷史故事的方式讓觀眾「聲」臨其境。
此外,省博還推出展覽宣傳視頻系列「雲博裡的雲南」、收藏攝影作品展示系列「影像裡的雲南」、《會說話的雲南文物》系列短視頻等,多角度為觀眾帶來多元驚喜,呈現文博之美。
雲南解放紀念館: 你有傳家寶嗎?專家現場免費鑑定
你家裡藏有「寶貝」嗎?想知道「寶貝」的真正價值嗎?在雲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宣傳活動日當天,雲南省文物鑑定專家委員會張永康主任在雲南解放紀念館為公眾免費鑑定、面對面點評,鑑定種類為陶瓷、書畫、雜項、玉器。
而在一旁的非遺展示區域,皮雕刻、剪紙、繩結,刺繡、扎染……一個個展位沿走廊順勢排開,展位前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駐足,非遺傳承人在展位前向市民遊客展示技藝流程,邀請大家親身體驗非遺的獨特魅力。
在剪紙展示廳,15幅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剪紙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觀。合虛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館教師楊啟慧介紹,這一整套剪紙作品主題為《沒有旁觀者的抗疫戰爭——抗疫平凡的人》,以30餘幅敘事連環畫的形式,反映出眾志成城抗疫戰線上的那些最美「逆行者」。
線路一
環翠湖歷史遺蹟遊線路
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昆明自來水歷史博物館→翠湖歷史文化片區整治提升展示廳→中共雲南地下黨建黨舊址紀念館→雲南起義紀念館→昆明朱德舊居紀念館→雲南解放紀念館博物館
線路二
探尋昆明歷史街區遊線路
昆明市非遺展示館→雲南抗戰勝利紀念堂歷史博物館→昆明聶耳故居紀念館→昆明老街規劃展覽館→雲南茶文化博物館
線路三
回望西南聯大遊線路
國立西南聯大博物館→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熊慶來、李廣田舊居陳列館→雲南起義紀念館→雲南解放紀念館
線路四
回顧雲南革命歷程遊線路
昆明聶耳故居紀念館→抗戰勝利紀念堂歷史博物館→中共地下黨建黨舊址→昆明朱德舊居紀念館→雲南起義紀念館→雲南解放紀念館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都市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