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稿費驚人 首富五年收入達3300萬

2020-12-15 人民網

  近日,作家丁小雲公布,今年1月自己兩部作品在豆瓣閱讀上的銷售收入為29118.33元。在此之前,能在電子書付費市場分得一杯羹的作品絕大多數為小說,而丁小雲的兩部作品均屬於雜文,並且作品發布在一個上線僅半年多的新平臺上。丁小雲的稿費清單讓不少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讓業界意識到,中國電子書付費閱讀市場開始有所起色。

  雜文領域的小奇蹟

  不久前作家丁小雲在豆瓣上發的一條廣播引發了廣泛關注,廣播的內容是:「剛剛收到豆郵通知,我在豆瓣閱讀的1月收入已發放:『親愛的丁小云:你的作品 《論文藝女青年如何培養女王氣場》(定價1.99元),《7天治癒拖延症》(定價5.00元)正在豆瓣閱讀出售。從1月1日到1月31日,作品總共銷售8272份,共計銷售收入為29118.33元……』。」

  這個收入在整個電子書市場領域並不算高,去年的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首富唐家三少五年的個人收入已達到3300萬元,就連排名第20位的網絡作家五年收入也有200多萬元,前20位作家五年的收入合計更是高達1.77億元。為何丁小雲區區兩篇文章不到3萬元的收入卻能引發如此廣泛的關注?

  對此,華文天下圖書有限公司總編輯楊文軒認為,這與丁小雲作品的題材和體裁有很大的關係。以往能在電子書付費領域取得較高收入的作家創作的都是類型小說,題材多為玄幻和穿越。在網絡作家富豪榜上,排名前五的作家都籤約自盛大文學旗下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其他上榜者也多為起點中文網的籤約作家。而丁小雲在豆瓣上出售的兩篇文章都屬於非虛構類的雜文,而且丁小雲自己也是一個自由撰稿人。「作者通過網絡寫作獲取收入本身不是新聞,但是在雜文、散文這個本身就小眾的寫作領域賺錢,已經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蹟了。」楊文軒如是說。

  分眾化社區化平臺助力

  就如作戰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在數字出版這條產業鏈上,有了合適的內容還得需要合適的平臺。丁小雲的成功還得益於把作品發表在合適的平臺上。楊文軒表示,豆瓣定位的受眾人群偏向於文藝青年,而丁小雲的兩本書都帶有小資情調,作品與平臺的一致性非常重要,如果作者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細分的市場,那麼他的作品投放就會更有針對性。

  對此,資深網際網路編輯出版人張金表示贊同,「電子書市場已經度過粗放階段,現在很多電子書平臺,一上來就打八萬種、十萬冊、海量圖書這樣的口號,這不應該成為常態,電子書銷售平臺應該首先分析受眾,像丁小雲就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平臺藉助恰當的支付方式推出了恰當的作品,不要指望一本書所有人都看,這是一個受眾細分的時代」。

  據豆瓣網數據顯示,豆瓣用戶逾77%擁有本科及以上的學歷,約一半用戶的年齡在25歲至35歲之間,且70%以上的用戶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這部分人群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較高的消費潛力。豆瓣的用戶規模多年來穩健增長,2012年月度覆蓋用戶超過1億,在2010年豆瓣就積攢了4500萬活躍用戶。

  豆瓣閱讀擁有大量的用戶以及用戶黏性高的社區是丁小雲選擇豆瓣閱讀作為自己作品發布平臺的原因之一,「豆瓣閱讀的作品在豆瓣網的傳播效果很好。例如一個讀者試讀或購買了一本電子書,只要他沒有設置隱藏,那麼所有關注他的人都能看到他正在閱讀哪本電子書,這有點像病毒式傳播」。丁小雲介紹道。

  小眾讀物也需尊重市場規律

  今年1月,雲中書城發布了《2012年度中文數字閱讀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雲中書城移動端用戶數已經突破1600萬,77.16%的用戶願意為內容買單,明確表示不願意付費的用戶僅佔12.1%。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前年知名博客作者阮一峰的一個實驗。

  2011年5月,阮一峰在自己每篇博客底下加上了一個按鈕,讀者在讀完文章後可以自願點擊這個按鈕給作者支付0.99元人民幣或者0.99美元作為回報。一年之後阮一峰公布:截至2012年5月,阮一峰在一年時間內一共寫了88篇博客,共計收到1079筆付款,其中美元255.97元,人民幣4106.04元。阮一峰還算了一筆帳,他每篇博客的讀者人數平均接近兩萬人,根據收入統計,推算出這兩萬人中僅有12人願意付款,這代表了他博客的「轉化率」(即訪問者轉化為消費者的比率)不到0.1%,而電子商務網站的正常轉化率大概是2%到5%。阮一峰在博客中感慨:「嗚呼,付費閱讀的艱難可見一斑。」

  丁小雲透露,現階段電子書出版的稿費收入並不穩定,也有一些小有名氣的作家,在微博上稱他們在豆瓣閱讀上一個月的稿費收入還不到100元,所以這個市場仍需要培育。在談及如何將付費閱讀市場培育起來時,丁小雲認為最主要是尊重市場規律,「記得國內某家算是業內最成功的圖書公司的編輯曾說,他們的成功秘訣就是像賣洗衣粉一樣賣書,這說法可能有點刺耳,但這樣銷售大眾讀物恰恰是尊重市場規律的表現。銷售小眾讀物也一樣,同樣也要尊重市場規律。這需要數字出版方打破傳統出版機構高高在上的姿態,作者和讀者其實都是它們的客戶,只有給予客戶足夠的尊重,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回報」。

  平臺化或將成趨勢

  楊文軒曾預測,數字出版會讓產業鏈越來越短,未來的出版行業或將是由讀者、作者和平臺三方共同組成的。丁小雲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一預言,因為豆瓣閱讀採用的是一種新的作品投稿。丁小雲告訴記者,豆瓣閱讀的平臺上,編輯不會介入作家的寫作,後期大部分營銷工作也主要依靠作品自身品質和作家的自我營銷。所以豆瓣閱讀在數字出版產業鏈條中扮演了一個連結作者與讀者的平臺作用。

  對於這樣一個平臺的意義,楊文軒認為首先可以降低寫作門檻,因為傳統出版有一個非常複雜的審查體系,這個體系是人為的篩選,一部作品能不能出版跟編輯的個人興趣有很大關係,而這種自出版平臺就像是海選的形式,只要文章達到了一定的質量和寫作水準就可以先放上去,然後由讀者來投票,這樣作者就有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另外,自出版平臺能降低成本,傳統出版需要印成紙質書,成本相對高很多,這樣出版社在考慮要不要出一本書的時候會有更多的顧慮,而像豆瓣閱讀這樣的平臺相對來說成本低、風險小,草根作者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所以這種電子書出版商的平臺化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未來數字出版將建立「作者、平臺與讀者」的產業鏈

  作家

  數字閱讀市場作家類型代表 出版形式

  傳統作家(莫言) 紙質書的電子版

  籤約作家(唐家三少) 與網站籤約寫作

  自由撰稿人(丁小雲) 借力自出版平臺

  平臺

  亞馬遜是全球範圍內提供電子書銷售的最大平臺,如今,亞馬遜平臺上更多的是電子書作者「自出版」的內容。此外,在國內還有包括豆瓣、三大運營商、網絡文學網站在內的數字出版平臺。

  讀者

  統計時間 各電子書平臺讀者數量

  2013年1月 雲中書城為1500萬

  2012年12月 中國移動數字閱讀為3.58億

  2012年10月 豆瓣閱讀為60萬

相關焦點

  • 網絡作家稿費驚人 首富五年收入達3300萬
    近日,作家丁小雲公布,今年1月自己兩部作品在豆瓣閱讀上的銷售收入為29118.33元。在此之前,能在電子書付費市場分得一杯羹的作品絕大多數為小說,而丁小雲的兩部作品均屬於雜文,並且作品發布在一個上線僅半年多的新平臺上。丁小雲的稿費清單讓不少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也讓業界意識到,中國電子書付費閱讀市場開始有所起色。
  • 「網絡作家富豪榜」出爐 五年最多賺3300萬元
    誰是過去五年裡在網絡上撈金最多的作家?「網絡作家富豪榜」昨日給出答案。作為2012年第七屆作家富豪榜的子榜單,網絡作家富豪榜今年首次被公布,唐家三少以5年收入3300萬位列榜首。他本人表示這一數據和自己總收入「差不多」。這份榜單是2007年至2012年,中國網絡作家在網絡寫作和由此產生的紙質圖書版稅及相關授權的總收入統計。
  • 2012網絡作家富豪榜出爐 20位大神敲出1.7億元
    歲,榜首的「唐家三少」只有31歲,他與25歲的「我吃西紅柿」、23歲的「天蠶土豆」分別以3300萬、2100萬、1800萬的版稅收入榮登「網絡作家富豪榜」前三甲。  記者:榜首的「唐家三少」的3300萬收入看來似乎很多,但其實這不是一年的收入,而是五年,網絡作家收入不僅僅是版稅,如何計算出來?  吳懷堯:都是五年之內,因為網絡文學能給作家帶來較多收入也就是這五年,今年達到頂峰。我個人覺得這個收入是蠻高的,相比起傳統作家的作品,網絡容易看盜版,在這種情況下,這麼高的版稅還是可以的。
  • 傳統作家收入為何低於網絡作家,中國作家收入為何遠低於英美作家
    曾經網上流傳著一張「第13屆作家榜」,劉慈欣以1800萬版稅榮登榜首。筆者前日以微頭條的形式對此榜單進行了轉發,並且評論道「大劉登頂榜首並不奇怪,下一屆應該也是大劉」。但筆者很快意識到了幾個問題:年入過億的唐家三少和天蠶土豆怎麼不見了?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去哪裡了?西方作家前幾名往往有幾千萬美元的收入,中國作家為何這麼低?
  • 【大家】日本作家稿費有多少?
    在這裡要透露一個日本作家層內的小秘密,印花稅的百分比也是分成三六九等,其實渡邊等著名作家與出版社談得好的話大約可以拿到15%的印花稅,而一般的新人卻只有5%左右的印花稅。日本現在經濟很不景氣,所以原來都是可以一次出版幾十萬冊的作家,最近大都是5萬冊左右起點出版,有的光靠寫作要致富也不容易。那麼靠什麼生活呢?靠的是嘴皮子,到日本全國各地去演講或者接受採訪。
  • 網絡作家首富曾供職央視 23歲立志做網絡小說作者
    他從2004年至今,連續105個月每天發表新章節;他在網絡文學界是呼風喚雨的網絡大神,他的作品總點擊量高達創紀錄的5億次;他的稿費從最初的千字18元逐步提升至千字70元,再漲到180元,再漲到200多元……直到他成為收入最高的網絡作家。
  • 網絡作家收入真相:絕大多數網絡寫手靠單純寫作是無法養活自己的
    答:我並不認為,只要寫作,就能稱為作家,只要寫網絡文學,就能稱為網絡作家。網絡文學愛好者創作群體和籤約網絡文學作家,確實數量挺大的,分別達到了1300萬以上和600萬以上,但真正稱得上「網絡作家」四字的,只有三萬四千位左右。
  • 網絡作家的真實收入:絕大多數網絡寫手,靠單純寫作是無法養活自己的
    網絡文學愛好者創作群體和籤約網絡文學作家,確實數量挺大的,分別達到了1300萬以上和600萬以上,但真正稱得上「網絡作家」四字的,只有三萬四千位左右。 其中,頭部級的白金級大神作家不到四十位,大神級的作家只有一百五十餘位,重點網絡作家五百餘位,中堅級的網絡作家三千餘位,三萬餘位新人網絡作家。
  • 網絡作家的真實收入你知道多少
    這下子可了不得了,雖然這部玄幻小說爛尾了,但天蠶土豆賺的錢卻比之前更多了,在2017年,年收入達到了6000多萬,都快比得上前兩年收入的總和了!3.辰東辰東,原名楊振東,中國北京市人,著名網絡作家,崛起於網絡文學青銅時代,是當前網文界最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作者之一。
  • 揭露網絡作家真實收入:絕大多數網絡寫手靠單純寫作無法養活自己!
    一、據您所知國內有多少位網絡作家,大神級作者能佔多少比例?其收入能達到什麼水平?一般網絡寫手收入是個什麼水平?一般寫手,靠單純寫作是否能養活自己?答:我並不認為,只要寫作,就能稱為作家,只要寫網絡文學,就能稱為網絡作家。網絡文學愛好者創作群體和籤約網絡文學作家,確實數量挺大的,分別達到了1300萬以上和600萬以上,但真正稱得上「網絡作家」四字的,只有三萬四千位左右。
  • 民國時期的作家靠稿費過得怎樣
    作為一名全職寫作者,最近每月到發錢的那幾天總要皺眉頭,今天一時興起算了下繳稅額,發現月入不到一萬的自己,繳稅額居然和收入1.7萬的上班族差不多,不由得悲從心來。按照一般流行的說法,似乎民國時期是文人賺稿費的好時光,1920年代像魯迅這樣的作家是每千字3-6元,而一般沒什麼名氣的作者是每千字0.5元到2元。而上個世紀20年代上海工人的月收入多為10-20元。
  • 網絡作家首富曾供職央視 現在每月創作三十萬字
    他從2004年至今,連續105個月每天發表新章節;他在網絡文學界是呼風喚雨的網絡大神,他的作品總點擊量高達創紀錄的5億次;他的稿費從最初的千字18元逐步提升至千字70元,再漲到180元,再漲到200多元……直到他成為收入最高的網絡作家。
  • 重慶網絡作家收入調查
    關於重慶網絡作家人數,到目前為止最權威的數據來自盛大文學網舉辦的第二屆「尋找中國100座文學之城」榜單,其中重慶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之後,排名第六,人數在四萬餘人左右。重慶網絡作家小橋老樹告訴記者,「重慶網絡文學有兩個特點,一是數量大,網絡作者數超4萬人;二是全國性的『大神』少。」在今年2月的網絡作家江湖宴裡,重慶的三十多名網絡作家就齊聚磁器口。
  • 網絡作家眾籌建小說網新成績,頭部作者月稿費破6萬
    網絡作家眾籌建小說網新成績,頭部作者月稿費破6萬如果要記錄2020年網絡文學大事件,那麼5月份的網絡小說作者集體反對壟斷導致的「霸道合同」而造成的「55斷更節」是決定值得被記住的。除此之外,一直廣泛受到圈內外小夥伴關注的,由網絡小說作家月影梧桐牽頭,網絡小說作者和讀者自發眾籌建立的小說網站「息壤中文網」(原名聯合閱讀小說網),也在不停的成長,從眾籌建站發起,半小時籌滿百萬元,自此受到了業內廣泛的關注。
  • 網絡作家每天寫3小時:5年版稅收入達1700萬元
    儘管沒有進入富豪榜的前三甲,但是憑藉著《聖堂》、《猛龍過江》等網絡小說,作者骷髏精靈(真名:王小磊)在過去5年中共計版稅收入1700萬元人民幣,位列富豪榜第四名。「網絡作家的作息跟很多自由職業者一樣,貴在自律,事實上,專注碼字,大多數人3個小時就夠了,我會拿出更多的時間閱讀,積累些東西。」王小磊說。
  • 揭網絡作家為何高收入 有讀者一次打賞100萬
    12月3日,第八屆作家富豪榜子榜———網絡作家富豪榜發布。唐家三少、天蠶土豆、血紅分別以單年版稅2650萬、2000萬、1450萬排名網絡作家富豪三甲。  該榜單品牌創始人吳懷堯對本報記者介紹,網絡作家收入的確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從小說網站處了解;二是根據其作品的字數和點擊率計算;三是與本人當面溝通,「這些數字都得到了他們本人的認可。」
  • 網絡作家稿酬差距懸殊 唐家三少認可80%版稅收入
    今年11月26日,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並首次推出了子榜單——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網絡作家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分別以3300萬元、2100萬元、1800萬元的版稅收入(近五年)排在三甲位置。
  • 網絡作家猝死:還「金字塔底」的生存尊嚴
    十年雪落生前創作的網絡小說《武布天下》更新的內容已經超過160萬字,總點擊量達142萬次,推薦數有4.4萬,在網絡上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遺憾的是,作者猝死,這部科幻夢也戛然而止。在網友紛紛悼念的同時,網絡作者的生存狀態也再次引起輿論關注。十年雪落不是第一個猝死的網絡作者。去年,著名寫手青鋆和風天嘯相繼去世。網絡作者英年早逝,和他們的寫作習慣有很大關係。
  • 網絡作家的真實收入你知道多少
    這下子可了不得了,雖然這部玄幻小說爛尾了,但天蠶土豆賺的錢卻比之前更多了,在2017年,年收入達到了6000多萬,都快比得上前兩年收入的總和了!3.辰東辰東,原名楊振東,中國北京市人,著名網絡作家,崛起於網絡文學青銅時代,是當前網文界最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作者之一。
  • 大一新生寫網絡小說月入3萬多 用稿費給父親買車
    大一新生寫網絡小說月入3萬多 從初二開始籤約碼字吸引粉絲無數稿費超40萬元買車送父親今天是武漢軟體工程技術學院新生報名日,但大一新生童浩原來,他除了是該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一名新生,還是一名在網絡上叱吒風雲的網絡文學作家,粉絲無數,目前一個月的稿費收入已經超過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