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書霞:從「鄭州機場模式」看航空貨運發展六大趨勢

2020-12-10 澎湃新聞

原創 民航資源網 民航資源網 收錄於話題#2020民航趨勢論壇17個

2020年11月18-19日,民航資源網主辦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舉辦,本次論壇以「育新機·開新局疫情常態下中國民航的突圍之道與競爭力打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民航業相關人士,共同探討疫情對航空業的中長期影響,思考行業格局戰略調整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航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書霞在會上做主題發言,結合國內航空貨運發展現狀以及鄭州新政國際機場的發展實際,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新冠疫情下航空物流發展趨勢。以下為演講的主要內容:

航空貨運已成為全球產業競爭的利器

航空是高附加值貨物運輸的重要方式。航空貨運具有運輸速度快、安全準確、不受地面的限制、空間跨度大等重要特性,成為全球產業競爭的利器。據統計,航空貨運量佔全球貨運量的1%,但是卻佔全球貿易貨值的35%以上。

此外,中國航空貨運量與貿易額成正相關,國家外貿進出口額每增長1%,中國航空貨運量增長2%,在發達國家可以達到7%到9%。以鄭州為例,近幾年鄭州航空口岸的快速發展,拉動了河南省進出口額的快速增長,2019年航空貨值佔全省進出口額總值的60%以上,近5年進出口貨值平均增速達11.6%。

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總體趨勢:供不應求、平穩增長

2009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航空貨運經歷了兩個波峰三個波谷;從長期來看,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總體趨勢依然是供不應求,繼續維持平穩增長態勢。2019年,亞太、歐洲、北美三大地區佔據全球航空貨運市場82.5%份額,其中,亞太地區佔比34.6%,保持全球最大航空貨運市場地位。

從全球前20位貨運機場來看,2019年,前20位機場貨郵吞吐量4865.6萬噸,佔全球總量79.5%。TOP20中,亞洲地區上榜11家機場,貨運量合計佔TOP20整體的56.5%。

從中國航空貨運市場10年走勢來看,近十年,中國民航全行業貨郵運輸量從2012年穩步上揚,2019年完成運輸量753.1萬噸。十三五期間雖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但是國內貨運市場佔整體的份額始終保持在64%;而國際市場突破重重包圍,2016年以後其份額一直保持在32%以上。

同時我們也看到,近十年,中國航空貨運年均增長率低於GDP增長率,但高於全球航空貨運年均增長率平均水平。國內運輸機場貨郵吞吐量呈穩步增長,由2011年1157.8萬噸增長至2019年1710萬噸,同比增長47.7% 。2019年,華東地區和中南地區機場貨郵吞吐量位列前2位,佔比分別達到40.4%和27%。

面對突發疫情 鄭州機場發展呈現諸多亮點

回顧鄭州機場近10年的客貨運業務發展歷程。2011年,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突破10萬噸。201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貨運為先,國際為先,以幹為先」的發展戰略,緊接著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實現一年一個臺階的快速發展,在貨運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2017年以來,客貨運規模持續位居中部機場雙「第一」。

今年以來,突發的新冠疫情給全球航空業造成嚴重衝擊。而在疫情之下,鄭州機場發展呈現諸多亮點。客運方面,截至10月底,鄭州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698.8萬人次,增幅收窄至30.9%,恢復速度在全國主要機場裡排名第三,高出全行業近10個百分點。貨運方面,1~10月份鄭州機場完成貨運量49.4萬噸,同比增長22.3%。而且從今年4月份以來,單月增速以及截止到目前累計的增速,在全國主要機場裡均位居第一位,高出全行業近35個百分點。

今年,鄭州機場貨運之所以能夠發展得這麼快,主要是因為鄭州是以全貨機為主、國際地區貨運航班為主的機場,在全國機場國際航線停運、腹艙運能下降的情況下,鄭州機場這兩個特點促使了貨源往鄭州集聚。

從貨物的流向上來看,亞洲區域今年1~10月增幅最高達到113.4%,其次是美洲6.9萬噸,同比增長93.9%。國際地區貨量佔總量的2/3以上,其中出口24.1萬噸、進口10.2萬噸,進口增速達63.5%。全貨機貨量佔總份額3/4以上,同比增長52.6%,運輸主導地位更為顯著。

目前,在鄭州機場運營的貨運航空公司有31家,其中國際地區24家;運營貨運航線51條,其中國際地區41條;通航城市是63個,其中國際地區46個。客運航空公司有54家,客運航線194條,通航城市130個。值得一提的是,鄭州機場通達11個「一帶一路 「沿線國家,在全球前20位樞紐航點中已通達16個。

航空貨運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

發展機遇

◆ 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增強物流行業國際競爭力;健全航空貨運標準體系,建立互通共享的物流信息平臺;加強現有機場設施升級改造,有序推進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建設。9月9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強調:要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推進數位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8月份,發改委、民航局等部委聯合印發《推動物流業製造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9月份,國務院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為提升實現航空貨運轉型升級、建設現代航空物流體系,提供了寬鬆有利的政策環境。

◆ 加強航空貨運信息化成為行業發展首要任務

2018年民航局出臺《關於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年7月,民航局與海關總署籤訂《推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合作建設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列為首項合作內容。8月,民航局、國家發改委聯合出臺《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明確要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信息化、標準化水平。民航局成立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具體任務,加快推動航空貨運轉型升級。

◆ 民航局高度重視航空物流通道建設

疫情期間,民航局建立國際貨運航線航班」綠色通道「審批機制:7×24小時受理國際貨運加班、包機申請;簡化國際貨運航線許可管理,對航權開放的國際貨運航線實行目錄清單制管理;將固化為長效機制。

今年7月,民航局首次出臺《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原則上全國機場0-6點新增的貨郵時刻不受總量限制;對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北京大興、深圳、杭州、天津、南京、鄭州),可安排早8點至晚22點尖峰時段的航班時刻,用於國際地區貨郵飛行;航班時刻主協調和輔協調機場22點至次日8點,按照客貨飛行同等對待原則協調配置貨郵飛行航班時刻。

◆ 航空貨運運輸需求持續旺盛

從行業整體發展來講,航空貨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包括防疫物資的運輸需求、新冠疫苗的運輸需求、電子產品的運輸需求,以及復工復產的運輸需求。

那麼從鄭州機場自身發展來看,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國家政策的支撐更加堅實;另一方面,民航局對鄭州機場發展寄予厚望。今年4月,民航局《深化民航工作改革方案》提出加快推進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全面實施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試點,推進航空物流無紙化流轉。今年7月,民航局中南管理局下發的《中南民航強國建設行動方案》,明確了各省機場2050年的發展目標:客運方面,給鄭州機場確定的目標是要達到1.1億人次,遠高於武漢的6600萬,長沙和南京的6000萬人次;貨運方面,鄭州機場要完成270萬噸,高於武漢機場的242萬噸,同時遠高於中南地區除廣州、深圳外其他機場。

◆ 鄭州機場已形成四大核心競爭優勢

從鄭州機場自身的發展來看,已經形成了四大核心競爭優勢。

首先是網絡通達的能力,基本形成輻射全球、高效通達的」空中絲綢之路「航線網絡體系。

第二是基礎保障能力,用兩年的時間建成了二期工程,贏得了發展的先機。目前擁有兩座航站樓,兩條跑道,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客機位149個、貨機位9個,年旅客保障能力4000萬人次;共使用7座貨站,總面積14餘萬平米,保障能力50餘萬噸。

第三是口岸通關環境的優勢。鄭州機場於2018年4月1日全面實施7×24小時通關機制,同時,機場與海關籤署了MOU協議,建立了定期的會商機制。海關根據鄭州機場國際進口貨物的訴求,推出了一系列的個性化通關便利措施,極大提升了樞紐競爭能力。同時,我們也在商洽謀劃海外貨站和安質貿試點航線項目,並與海關探索」保稅+空港「貨站的一個創新模式。

第四是服務創新能力。在服務創新方面,鄭州機場已經成為行業的一張靚麗名片。我們實施了」多貨站、多關區「貨物整板轉運調撥模式,增強非空側貨站保障能力;開展」空空+空陸「聯運業務,卡車航班通達全國70餘座城市;同時引進天津津檢和上海化工院2家危險品鑑定機構,提升危險品檢測保障能力;超長超重貨物保障能力成為行業標杆(單件最長22米,最重43噸)。

面臨挑戰

◆ 我國航空貨運運力結構性失衡

從市場主體看,中國全貨運航空公司12家;全貨機234架,中遠程103架;其中內地全貨機175架,中遠程52架;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

從機隊結構看,美國主要以貨運業務為主的5家航司實現差異化發展:FedEx和UPS已轉變為綜合物流服務商;阿特拉斯和美國航空運輸服務集團(ATSG)以貨機租賃為主,機隊構成差異明顯。國內70%的貨運運力依賴客機腹艙,全貨機基本分為兩類:快遞類:順豐、郵政、圓通等,機型主要以B757F和B737F為主;提供運力類:國貨航、南航、中貨航、金鵬航空等,主要以中遠程貨機、國際業務為主,定位差異不明顯。

從運輸規模看,2019年中國民航完成貨郵運輸量753.2萬噸,約為美國同期水平的60%;其中國內、國際貨郵運輸量分別佔總量的68%、32%。

◆ 缺乏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體系

從貨運樞紐規模看,全球貨運前50名樞紐機場中,中國機場僅有6家;前10名樞紐機場中,僅有香港,浦東和臺北入圍;中國內地機場的國際貨運量仍落後於仁川、杜拜機場,在中轉銜接、國際貨運樞紐打造等方面還存在諸多短板。

從貨運樞紐布局看,尚未形成專業化程度高、國際競爭力強的航空貨運樞紐體系。目前專業性貨運機場僅鄂州機場(尚未投運),對於綜合性機場缺乏突出貨運功能的差異化定位。

從貨運保障結構看,對外航依賴度較高。上海、廣州、杭州、鄭州等機場外航數量均佔運營貨航總數50%以上;FedEx、UPS、DHL等外航貨郵運輸量佔據我國國際地區貨郵運輸量60%以上;而仁川機場、孟菲斯機場等國際知名航空貨運樞紐,主要由本國基地航司主導;2019年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佔仁川機場67%的貨運份額。

從貨航規模實力看,較難滿足跨國公司全球市場拓展和產業布局的現實需求。

◆ 尚未形成」樞紐+物流集成商「貨運發展格局

全球航空物流業已形成以FedEx、UPS、DHL等物流集成商為主導、與貨運樞紐機場共生發展的格局;而在中國,香港和浦東僅為DHL的中亞和北亞樞紐,廣州和深圳分別為FedEx和UPS的亞太轉運中心。

順豐作為我國首家擁有全貨機且綜合實力最強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鄂州專業化貨運樞紐機場尚未建成投運,其杭州和深圳樞紐規模不大,與國際大型物流集成商還存在較大差距。

航空貨運發展趨勢

儘管當前中國航空貨運面臨諸多短板和不足,但我們應該看到,航空物流市場前景廣闊,隨著國家相關支持物流發展政策的出臺, 航空貨運一定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下面,讓我們從貨源和物流信息化建設方面看一下未來發展趨勢:

◆ 快遞物流繼續持續保持較高增長水平

首先,中國快遞業務量規模已躍居世界首位。據統計,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635.2億件,其中國際及地區14.4億件;快遞業務收入7497.8億元,佔郵政業業務總收入的77.8%。

根據歐美經驗,未來中國快遞業務在航空貨運業務中的份額將遠高於普貨。預計2020年快遞業務量將超74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超過8690億元。

從鄭州方面來看,UPS已設立中國國內第三大分撥中心,FedEx計劃明年開通航線進而設立鄭州區域性分撥中心;順豐在鄭投放4架運力,開通5條航線,年貢獻貨量5萬噸,下一步將建設專屬貨站提升分撥中心規模;中國郵政在鄭州機場空側建設國際航空郵件處理中心,明確鄭州為國際包機基地、郵政航空樞紐口岸和郵政航空運營基地。

◆ 跨境電商成為航空貨運新的發展增長極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2015年以來,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從每年的0.7萬億美元迅速增長到超過2萬億美元,高出全球增速8個百分點;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佔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例保持高速增長,由2013年的11%提升至2019年的40%。

從趨勢上看,隨著網絡購物滲透率提高,」佔比高、增速快「的電商市場將持續繁榮,航空貨運在跨境電商運輸中的比重將持續提升。

就河南來說,擁有鄭州、洛陽和南陽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勢頭強勁,2020年前三季度河南全省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1.63億票、貨值194.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1.6%和95.9%。鄭州機場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發展,今年以來累計保障跨境電商貨物近9000噸,接近去年同期的4倍。

◆ 冷鏈物流發展潛力快速釋放

中國冷鏈流通率僅是發達國家的1/5,發展潛力巨大,預計到2021年有望形成5000億元的巨大市場規模。航空冷鏈物流將成為航空貨運新的增長點和高價值增長點。

鄭州機場方面,其一,在北貨運區規劃建設了空側冷鏈貨站,已投用1.4萬平米,保障進口水果萬餘噸。其二,去年年底獲批藥品口岸資質,完成藥品貨運倉儲GDP資質認證;引進瑞典藥品航空運輸服務商Envirotainer公司;已開展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出口測試。其三,與東航物流公司合作開通鄭州至美洲冷鏈航班,計劃投資建設暫養池和三文魚加工生產線,建設運營專屬貨站,打造生鮮港項目。

◆ 智能科技創新將加速普及應用

隨著信息化、數位化、自動化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航空貨運物流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明顯提高。

一方面,無人機技術、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北鬥導航等先進技術普及運用,進一步推動了物流業服務模式變革,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提升服務網絡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另一方面,無人駕駛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發展迅速,無人自動駕駛技術正為智慧機場建設和空側無人化提供新方向。

圍繞智能科技創新,鄭州機場也在做有益的嘗試。例如,積極探索智慧貨站建設,正在建設虛擬庫位管理系統,貨物收運後自動分配庫位,進一步提升庫區精細化操作;推進AGV無人叉車智能應用,實現貨物自動搬運,實現庫區」無人化「管理。

◆ 多式聯運體系將實現重大突破

航空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高效聯運是航空物流的一種重要發展方式。

鄭州機場積極開展多式聯運,解決」最先/最後一公裡「問題:空陸方面,卡車航班已覆蓋全國70餘座大中城市;2016年10月與鄭州鐵路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空鐵聯運項目研究工作;2017年被國家交通部確定為第二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並召開了現場觀摩會;2018年被民航局確定為開展貨運空鐵聯運綜合試點機場;並在鄭州機場總體規劃中對空鐵聯運項目進行了基礎設施規劃和用地預留。

◆ 物流信息化將快速推廣應用

航空物流信息化,將成為今後行業發展的一個努力方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8日,民航局正式批覆鄭州機場航空貨運電子試點項目。試點項目主要聚焦於:進一步推動航空貨運電子運單深入應用;制定單證標準、操作標準和數據交換標準,形成航空電子貨運標準化體系;建設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無紙化服務;以及構建航空電子貨運信息資料庫。

總體而言,雖然中國航空貨運發展還存在諸多的短板和不足,但是航空貨運市場的發展潛力依然非常可期。鄭州機場作為貨運樞紐建設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將一如既往不斷地創新,為中國航空貨運的騰飛再做貢獻。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康書霞:從「鄭州機場模式」看航空貨運發展六大趨勢》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對外開放新道路 鄭州打造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為主題,以「提升機場競爭力」為核心,聚焦中轉能力建設、運行效率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貨運樞紐打造、商業模式創新等話題。  河南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書霞出席並分享了河南作為一個內陸省份,如何通過打造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走出了一條對外開放的道路。  康書霞指出,河南作為一個內陸省份,不沿海、不靠邊,對外開放靠藍天。多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直秉承這一理念,不斷通過打造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來提升河南的對外開放水平。
  • PK順豐鄂州機場 鄭州有備而來
    河南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康書霞在論壇演講時提及,在國際地區貨郵吞吐方面,鄭州排名第5,緊隨北上廣深。    觀點    鄭州機場尤其是貨運業務前景如何?    「航空貨運的樂觀表現會不會保持常態?」論壇上,鄭洪峰拋出這問題,認為「很難去預測」。    他解釋說,原本由於中美貿易摩擦,我們認為貨運會持續降低,但聖誕節前出現了新的貨運高潮。
  • 向電子貨運時代邁出重要一步 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啟動
    12月4日,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啟動會在河南機場集團召開,標誌著鄭州機場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的電子貨運試點機場,向電子貨運時代邁出重要一步。  根據中國民航局批覆,今年5月,鄭州機場電子貨運試點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將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全面促進電子貨運的標準融合、信息聯通和效率提升。
  • 鄭州機場貨運有望躋身全國前十 南亞海鮮直達
    鄭州機場市場部部長康書霞介紹,2013年,鄭州機場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1314萬人次,同比增長12.56%,旅客吞吐量行業排名居全國第18位。   不僅如此,鄭州機場貨運發展更是一個奇蹟。去年在國內全行業貨郵平均增長2%的情況下,鄭州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25.57萬噸,實現了69.13%的增速,在全國大型機場中位居第一,全國行業排名第12位。
  • 鄭州機場貨運排全國第六 僅次於上北廣深杭
    河南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康書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鄭州機場逆勢增長的密碼  為何鄭州機場能在民航發展困難重重的2020年逆勢增長?康書霞認為,對於一個地處內陸的機場來說,鄭州機場的兩次飛躍來之不易,絕非偶然。  她說,這首先得益於國內疫情較早得到控制,國內民航恢復速度才得以快於國外。
  • 鄭州機場貨運排全國第六僅次於上北廣深杭
    「過去兩年,鄭州機場保持著每年1萬噸左右的增長,按原來的步伐,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突破60萬噸。但今年在疫情的嚴重衝擊下,預計將實現10萬噸以上的增量,實屬不易。」河南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康書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鄭州機場逆勢增長的密碼    為何鄭州機場能在民航發展困難重重的2020年逆勢增長?
  • 全國首個電子運單中性平臺今日在鄭州機場正式啟動
    當前,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航空貨運作為物流體系、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方面,迎來了數位化信息化轉型升級的窗口期,但國內航空物流信息化總體水平還不能適應航空貨運業務發展的需要,與國外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航空電子貨運發展緩慢,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 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啟動
    字號:A+ | A- 12月4日,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啟動會在河南機場集團召開,標誌著鄭州機場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的電子貨運試點機場,向電子貨運時代邁出重要一步。根據中國民航局批覆,今年5月,鄭州機場電子貨運試點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將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全面促進電子貨運的標準融合、信息聯通和效率提升。電子運單中性平臺的上線,有助於加快鄭州機場航空物流信息化建設,可實現航空公司、貨運代理人和機場貨站之間數據互聯互通,有效降低航空物流成本、打破行業信息孤島,為全行業航空物流互聯互通平臺建設提供新實踐、新方案。
  • 鄭州機場客運預計4月底基本恢復正常
    據河南省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康書霞介紹,疫情發生以來,機場集團在大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實現了國際貨運航線未停航、不斷航,確保了空中絲路開放通道暢通便捷,展現了河南全面開放發展的優勢潛能。為抓好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工作,機場集團與港區管委會和海關、邊檢等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全面提升口岸防控能力;成立機場疫情防控指揮部,對防控工作統一領導和部署;加強公共場所消殺,做好旅客測溫和員工防護工作。
  • 後疫情時期航空貨運發展思考
    二、機場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2017年印發《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根據優化布局結構、加密擴能並重、服務國家戰略、綠色集約環保的原則,規劃布局完善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機場群。
  • 達美、亞航確認出席2020趨勢論壇 最新嘉賓演講亮點搶先看
    黃暉 順豐航空副總裁演講主題:中國航空貨運問題思考與建議探討分享內容:•航空貨運發展趨勢;•中國航空貨運發展現狀及問題;•相關建議及措施 王旗 ATR銷售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代表:下個十年,中國機場集團的戰略關鍵分享內容:後疫情時期我國機場未來十年發展的四大戰略關鍵:準確把握機場集團的發展階段、重新定義「樞紐」,打造新基建、人文機場建設的頂層設計、建立匹配智慧機場的管理思想與模式。
  • 河南機場與順豐籤訂協議 順豐業務將進一步擴大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杜淑慧 通訊員 閆衛紅 葛鳴)近日,蓬勃發展的河南省機場集團再次迎來貨運大咖。2020年11月20日,河南省機場集團與順豐集團在鄭州機場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及國際快郵貨站租賃協議。
  • 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正式啟動
    民航河南監管局副局長袁勇丹指出,航空貨運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是確保物流通道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保障,在當前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航空貨運作為物流體系、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方面,迎來了數位化信息化轉型升級的窗口期,但國內航空物流信息化總體水平還不能適應航空貨運業務發展的需要,與國外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
  • 國內唯一 鄭州機場電子運單中性平臺正式啟動
    根據中國民航局批覆,今年5月,河南機場集團啟動了鄭州機場電子貨運試點項目,鄭州機場成為國內唯一一個電子貨運試點單位,該項目將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全面促進電子貨運的標準融合、信息聯通和效率提升。目前試點工作中最關鍵的電子運單中性平臺已經搭建上線,該平臺有助於加快鄭州機場航空物流信息化建設,可實現航空公司、貨運代理人和機場貨站之間數據互聯互通,是有效降低航空物流成本、打破行業信息孤島的有效手段。
  • 鄭州機場年貨運量首破60萬噸躋身全國6強,客運量全國第11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丁洋濤 通訊員 谷長寶 施書芳)鄭州航空樞紐高質量發展再創佳績,客運、貨運「雙喜臨門」。12月13日,記者從河南機場集團獲悉,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年貨運規模首次突破60萬噸,年客運規模達到2000萬人次。
  • 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60萬噸,排名僅次於北上廣深杭
    大跨越:鄭州機場客貨排名各進一位儘管受到疫情的嚴重衝擊,但鄭州航空樞紐的高質量發展再次實現一大跨越。2020年12月13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雙喜臨門 」:年貨運規模首次突破60萬噸,年客運規模達到2000萬人次。預計全年貨郵吞吐量將超過63萬噸,旅客吞吐量將超過2150萬人次。
  • 鄭州機場貨運規模步入全國六強
    12月13日,亞塞拜然絲綢之路西部航空7L076航班準備從鄭州機場起飛。本報記者鄧放攝本報訊(記者宋敏通訊員谷長寶施書芳)12月13日13時,一架亞塞拜然絲綢之路西部航空7L076航班從鄭州機場1號跑道滿載起飛,飛往亞塞拜然首都巴庫。
  • 國內首個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在鄭州機場上線
    僅用7個月建設時間,國內首個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在鄭州機場亮相。2020年12月30日,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自2021年起,該平臺將在鄭州機場進行實單業務應用測試,修改完善後向民航業複製推廣。
  • 鄭州至達卡貨航下月首航 南亞海鮮馬上可嘗(圖)
    【政策提示】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要求建設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機場。
  • 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系國內首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通訊員 雷紅麗 施書芳  僅用7個月建設時間,國內首個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在鄭州機場亮相。12月30日,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自2021年起,該平臺將在鄭州機場進行實單業務應用測試,修改完善後向國內民航業複製推廣。  電子貨運是航空物流未來發展趨勢,但目前國內航空物流信息化總體水平,還不能適應航空貨運業務發展的需要。為此,今年5月,民航局作出正式批覆,確定在鄭州機場開展航空電子貨運項目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