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無法複製,白鹿倉這次是要超越嗎?全新演藝吸人眼球

2020-09-06 陝西旅行官

旅遊演藝是從最初的文化表演發展而來的,是旅遊與文化相互融合的產物。能讓人深入了解景區文化,以一種全新的表演形式吸引觀眾。我國第一部稱得上是旅遊演藝的作品是1982年在西安演出的《仿唐樂舞》,此後全國各地的景區表演形式層出不窮。直到2007年,西安的《長恨歌》才正式推出,並且在這一次找到了合適自己發展的舞臺。藉助華清池這一大IP搭建與遊客的互動關係,強化了地區的旅遊影響力,讓遊客不必重複「白天看廟晚上睡覺」這種單一的旅遊結構,《長恨歌》也一舉成為西安旅遊的金邊名片。

但想要複製《長恨歌》的成功並不容易,後續推出的幾個大型演藝表演並沒有達到一票難求的火爆程度,上座率也是一般般。從網上數據分析,現在的遊客已經不單單是之前的看個新鮮熱鬧為主,會從演出實景、接待服務、歷史文化、視覺效果、表演水平等多種因素去評價一個劇目的表演。這也能看出現在遊客的審美水平正在上升,那麼作為景區就需要不斷地更新和提升自己。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的旅遊演藝也在發生著改變。想要靠著單一的旅遊演藝吸引遊客已經變得不現實。旅遊業快速發展的這幾年,「見過世面」的遊客越來越多,對表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種遊客在白天遊玩賞景,晚上在景區觀看表演的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怎麼做才能提高上座率,增強與觀眾的互動成了現在景區所要思考的問題。當遊客到達一個景區,演藝就成為了觀眾和景區的一個橋梁,表演形式能讓遊客更加快速的了解這個經典的特色文化。西安東郊白鹿原上正在開展一項外景演出,這個演出不同於以往的大型演出,舞臺與觀眾的區分明確。這個能使觀眾融入劇情加入表演,雙方的互動更密切,觀眾的反應更重要。這就是白鹿倉民國街即將上演的沉浸式演出。

這種新穎的表演形式打破了原有舞臺的概念和演出習慣,將整個演出與觀眾觀看空間融為一體營造出互相交融的沉浸式的感覺。整個街區沒有座位,觀眾與演出一起隨著燈光的照射,劇情的推進不僅可以體驗到演員就在身邊的獨特感受,更可以互動遊戲影響劇情發展。根據觀眾視角的不同,劇情也會呈現不同的效果,身臨其境的觀賞場景更激發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

相關焦點

  • 《再議1937》西安演藝市場的又一匹黑馬衝出
    白鹿倉的亭子不過近年來文旅產業跨越式發展,西安還有個稱號是「演藝之都」,臨潼的《長恨歌》、華夏文旅的《駝鈴傳奇》、城牆南門的《夢長安》、唐樂宮的《大唐女皇》、大唐芙蓉園的《夢回大唐》……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銘記歷史,奮勇前行的體驗式演出《再憶·1937
  • 十四年常演常新,《長恨歌》演藝背後的「成功學」
    此行,他去往紹興市柯巖風景區,是為促進《魯鎮故事》演藝項目進展情況。「這個項目準備在今年12月面向觀眾展示,時間緊迫。」這是華清演藝項目的又一次文化「輸出」。然而,面對採訪,姚新垣一如以往的低調和務實。他自我介紹時,總是很簡短,自稱是華清宮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事實上,他還是陝西長恨歌演藝公司執行董事、平涼崆峒山文化旅遊公司董事長。
  • 14年常演常新,《長恨歌》演藝背後的「成功學」
    事實上,他還是陝西長恨歌演藝公司執行董事、平涼崆峒山文化旅遊公司董事長。多重疊加:不可複製的「長恨歌模式」在探索與發展中,總結出「旅遊為體、文化為魂、標準為矛、專利為盾」的長恨歌發展模式,得到陝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寫入《2016年陝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促進陝西文化旅遊產業走出去的主推模式。
  • 白鹿倉景區《再憶·1937》實景演藝新聞發布會召開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魏韜)9月8日下午,由白鹿原·白鹿倉景區與陝西奧傑千裡文化旅遊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西安首部「大型街區實景互動演藝」《再憶·1937》發布會在白鹿倉望母閣廣場舉行。陝西鋒雙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任弘罡在致辭中表示,白鹿倉景區以白鹿原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依託,又在傳統民俗文化的基礎上開拓創新,提出「民俗派·更民俗」的發展理念,首創「一倉·兩園·三營地+」全新旅遊業態模式,即:白鹿之倉
  • 《又見平遙》總編劇又一力作,全新演藝降臨白鹿倉,別樣視覺盛宴
    平遙古城作為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沒有之一,其中的歷史文化底蘊之深厚讓人感嘆。初到平遙就被深深的震撼,過慣了鋼筋混凝土的現代都市化生活,這一轉變讓人心生敬畏。感受著古城牆上蜿蜒斑駁的痕跡,行走在明清老街看著兩邊琳琅滿目的商品,如若不是包含的現代化物品,一定會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 白鹿原·白鹿倉旅遊項目推介會暨《再憶1937》實景演藝新聞發布會
    2020年9月8日下午,由白鹿原·白鹿倉景區與陝西奧傑千裡文化旅遊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西安首部「大型街區實景互動演藝」《再憶·1937》發布會在白鹿倉望母閣廣場隆重舉行。 《再憶·1937》是一部大型參與式互動街區演藝,由白鹿原·白鹿倉景區與陝西奧傑千裡文化旅遊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總投資2100
  • 這個國慶,西安白鹿倉每天有上百場精彩演藝,還能把人送上天?
    不管前幾天你幹了啥,剩餘的時間一定要去白鹿倉看看,在那裡不僅能看到各種各樣精彩的演藝、參加各類有趣的活動、嘗遍讓味蕾「爆炸」的美食,甚至還能體驗一波上天的快感。 國慶期間,白鹿倉上演了一場超級綜藝演出盛典,這個盛典包羅萬象
  • 西安又添新亮點,白鹿倉大型互動實景演藝《再憶·1937》開演
    白鹿原·白鹿倉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著名的白鹿原上,南望秦嶺、北眺渭水、西瞰古城、東覽鄉村。西安白鹿倉景區包含了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群落與豐富新穎的文化旅遊新業態,是集旅遊、觀光、美食、娛樂、文化演藝、民俗風情及現代生態農業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 大型互動實景演藝《再憶·1937》登陸白鹿倉
    西安首部「大型街區實景互動演藝」《再憶·1937》發布會隆重舉行。此舉標誌著曲江文化產業集團在文旅融合板塊創新布局的另一具體實踐,也是白鹿倉景區探索新時代文旅發展的新路徑。該演出由中國著名大型實景劇、情境體驗劇製作導演、著名旅遊演藝導演易碩先生為總導演,曾執導《印象·武隆》《又見
  • 2020《長恨歌》收官 陝旅演藝開啟惠民季
    2020年《長恨歌》收官專場演出舉行西部網訊(記者 肖陽熠)11月3日晚,陝旅演藝暖冬惠民季啟動發布會暨2020年《長恨歌》收官專場演出舉行。活動以「陝旅演藝 華彩綻放」為主題,不僅用《長恨歌》2020年的收官呈現致敬抗美援朝老兵、抗疫英雄代表、衛生、公安、文旅系統等各領域的奮鬥者及合作夥伴、演職人員家屬,而且攜旗下三亞《紅色娘子軍》《黃河大合唱》《二虎守長安》《出師表》《延安保育院》等11臺旅遊演藝項目聯袂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藝走秀。
  • 西安白鹿倉又添新看點 大型互動實景演藝再憶1937開演
    白鹿原·白鹿倉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著名的白鹿原上,南望秦嶺、北眺渭水、西瞰古城、東覽鄉村。西安白鹿倉景區包含了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群落與豐富新穎的文化旅遊新業態,是集旅遊、觀光、美食、娛樂、文化演藝、民俗風情及現代生態農業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 大型互動實景演藝《再憶·1937》登陸白鹿倉
    近日,由白鹿原·白鹿倉景區聯合出品的西安首部「大型街區實景互動演藝」《再憶·1937》隆重上演,這不僅是白鹿倉景區探索新時代文旅發展的新路徑,也標誌著曲江新區在文旅融合板塊創新布局的另一具體實踐保家衛國的故事並將老上海特色、現代歌舞燈光、服裝巧妙融合打造民國風雲再現的宏大場景該演出由中國著名大型實景劇、情境體驗劇製作導演、著名旅遊演藝導演易碩先生為總導演
  • 西安大型演藝你看過幾個?最值得看的是這一場,9.8日敬請期待
    就在9月8號一場全新的演出將在白鹿倉舉行發布會,這是一種新的演出形式,是西安首部街區行進式互動演義。相信這場演出過後,將打開西安景區演藝的新世界。在此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西安這些年來推出的精彩實景演藝。
  • 西安大型演藝你看過幾個?最值得看的是這一場,9.8日敬請期待
    就在9月8號一場全新的演出將在白鹿倉舉行發布會,這是一種新的演出形式,是西安首部街區行進式互動演義。相信這場演出過後,將打開西安景區演藝的新世界。在此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西安這些年來推出的精彩實景演藝。1.《長恨歌》作為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臺劇,以白居易的傳世名篇《長恨歌》為藍本。
  • 陝旅演藝暖冬惠民季精彩開啟,期待2021年《長恨歌》炫彩歸來
    ……」11月3日晚,陝旅演藝暖冬惠民季啟動發布會暨2020年《長恨歌》收官專場演出圓滿舉行。在困境之中超越新高點《長恨歌》十五年來首啟日三場模式下午6時許,巨幅LED屏播放的《2020,感謝有你和我們共渡難關
  • 西安首部街區行進式互動演藝,拉開景區表演全新序幕,你還不來嗎
    9月8日的白鹿倉顯得不同尋常,一場發布會將在這個古色古香的民俗小鎮隆重舉行。在白鹿倉的望母閣廣場匯聚了上百家媒體上千名領導與旅遊業的同行。伴隨著音樂的響起,電子屏滾動的是演出的排練花絮,幾十名演員和舞者不分晝夜的辛苦排練,就為了給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
  • 陝旅演藝暖冬惠民季精彩開啟 期待2021年《長恨歌》炫彩歸來
    「驪山腳下唐風濃,華清宮內舞翩躚,庚子初冬長恨暖,陝旅演藝繼開來……」11月3日晚,陝旅演藝暖冬惠民季啟動發布會暨2020年《長恨歌》收官專場演出圓滿舉行。本次活動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臨潼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陝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指導,陝西華清宮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主辦。
  • 厲害了word《長恨歌》 中國又一特色走向世界
    陝旅集團總經理任公正陝旅集團任公正總經理致辭,他談到,陝旅集團正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全面複製推廣《長恨歌》模式,在義大利威尼斯投資的實景演出《馬可·波羅》計劃於2018年在威尼斯演出。陝西省旅發委副主任趙躍虎陝西省旅發委副主任趙躍虎談到,要搭建旅遊演藝發展研究、標準互通、信息共享的行業交流平臺,探索中國演藝管理科學運行機制,共同創造實景演出行業更加美好的明天。
  • 《長恨歌》前後十年:華清池裡打撈曠世絕戀
    因為每一種成功背後,都有一個不可複製的商業生命軌跡。之所以用商業生命軌跡,是受到了《長恨歌》的啟示,在看完《長恨歌》之後,我覺得商業是有生命的,旅遊項目是有生命的,其生命軌跡也是比成功經驗更寶貴的東西。因為生命軌跡浸透著一份溫暖和虔誠的追求,遠遠超越了成功經驗所能涵蓋的範疇。
  • 中國演藝之都:西安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目前,對於西安本土品牌而言,較為成功的就是《長恨歌》,它也早已成為西安旅遊演藝的一大標杆,佔西安旅遊演藝市場份額的90%以上。從公開信息中能夠看到,《長恨歌》幾乎每年都要利用演出休息季進行相關改進,比如重新編排音樂、增設大型道具等,而這樣的投入也獲得了應有的市場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