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邊界」的理解,當代著名城市設計師凱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一書中曾這樣解釋:邊界是城市中不被視為通道的線性成分,是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空間界定,通常是兩個面的分界線。
那麼相應的,「無邊界」,則是最大化對「邊界」進行柔化處理。「無邊界公園城市」也就不難理解,它需要人造場景與周邊自然山水渾然天成,融為一體。
日前,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規劃出爐。這是我國發布的首個無邊界公園城市規劃。依照這一規劃,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位於龍馬湖中央活力區,這裡將規劃打造一座「無車島」,實現機動車入地、人車分層。
↑無邊界公園城市規劃圖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簡州新城的總體規劃設計。2日,上海同濟城市設計研究院城同所所長,高級城市規劃師吳耀華做客成都市東部新城辦在簡陽舉辦的第三期「東進大講堂」,就「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城市規劃」進行了授課,並在課後接受了紅星新聞記者專訪。
據吳耀華表示,「無車島」佔地1.74平方公裡,這裡將打造地上標準的地下路網系統。
如何「無邊界」?
打造引領全球的核心區「無車島」
吳耀華介紹了「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城市規劃」的詳細情況。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位於龍馬湖中央活力區。這裡定位於三個中心的角色,分別是一湖三島的功能中心、九湖鏈城的生態綠心,以及山水城市的形象中心。
↑吳耀華
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在中央活力區的基礎上,更強化了無界公園的特色,以及天府文化、汽車文化的文化特色等,將打造成為具有引領作用的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
依照規劃,圍繞龍馬湖四周,將建設北岸橫島、東岸長島、南岸旗島三個主題島,三島將錯位發展,東岸做全綜合性服務業,南岸做特企業與生活服務業,北岸做高國際化高端服務業。
而無邊界公園城市示範區,就位於佔地面積1.74平方公裡的簡陽東岸長島。
吳耀華稱,這裡將形成五大特色:規模最大的核心區無車島、地上標準的地下路網系統、契合地形的立體城市設計、城園相映的城市空間形態,以及城園一體的開敞空間系統。也就是說,「東岸長島將打造一座引領全球的無車島」。
打造「地上標準的地下路網」
有採光和景觀 不是建地下隧道
1.74平方公裡「無車島」是怎樣實現的?
吳耀華舉了兩個例子。首先是廣州珠江新城CBD,其面積約0.92平方公裡,進行了高強度開發,而其中的無車部分是中間的0.38平方公裡的區域。另一個是大型居住社區長沙湘江世紀城,其面積約0.58平方公裡,是典型的大型居住社區,實現了車庫入地,地面慢行。
相較而言,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所打造的「無車島」,則具備「核心區道路入地」,以及「最大規模」的特徵。其位於較高強度開發的城市核心區,通過道路入地實現地面的慢行友好、無車化。並且用地面積1.74平方公裡,若計入邊緣帶形公園,總面積約為2.36平方公裡。
這裡將形成「道路下地、機動車下地」的路網格局。也就是說,通常地面上的紅綠燈道路系統,在這一區域將消失,實現人車分流。
而在地下,這裡將打造「地上標準的地下路網」。吳耀華表示,在整體交通組織方面,無車島將打造「豐」字型的路網骨架,規劃一條地下交通主通道,多個進入地塊的服務性道路,並規劃16個地下進出口,以保障著無邊界公園城市交通的順暢。
所謂「地上標準」,吳耀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雖說機動車入地,但是並非是要建地下隧道。「不是隧道,但地上地下的關係可以理解為橋梁的橋上和橋下」。
他表示,機動車路網將儘可能達到接近地面道路的駕駛感受,路側有自然採光和通風,頂部有裝飾,周遭有景觀和綠化甚至商戶等。
此外,地下空間還將一體化開發,地下路與地下商業、軌道站點結合、車行路入地,下沉廣場銜接地上和地下,保證步行連續性。
↑無邊界公園城市規劃圖
和鼓浪嶼不同
不是「完全無車」 而是不讓車影響人
「『無車島』的出發點,並不是單純的解決交通問題」,吳耀華告訴記者,實際上,這一區域規劃的交通路網密集,原本在交通組織方面並不需要過多的「下地」。而「無車島」的出發點,則是探索打造無邊界公園城市,營造新的城市生活的方式,提升生活品質。
而在營造生活的舒適度方面,慢行舒適和車行舒適都很重要,所以除了在地面上要實現城園相映,地下的路網系統,也要將環境打造好。
吳耀華舉例說,鼓浪嶼的「無車」是真正的無車島,沒有車輛。但簡州新城無邊界公園所打造的「無車島」,並不拒絕車輛。相反的,這裡歡迎車輛,「我們還要為行車創造良好的氛圍」。
事實上,在吳耀華看來,「無車島」的「人車分離」,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為將來成都的「無人駕駛」領域發展提供支撐。簡州新城的區域,汽車產業本就是主打產業之一,為「無車島」的「人車分離」設計,將為產業後續的實驗和落地提供便利條件。
「無界」融合:
島外公園成環 島內公園成帶
當車輛與行人分層之後,地上空間中,就要打造城園一體的開敞空間了。
據吳耀華介紹,在公園與城市的無界融合方面,將實現「公園中的城市」,讓城市在公園的本底上有機生長。
↑無邊界公園城市規劃圖
在東岸長島的島外,龍馬湖公園、人才公園、蜀都河公園、簡州河公園等將圍繞「無車島」形成城市公園環。在島內,其中的龍騰大道將由交通幹道轉變為龍騰帶形公園,串聯起市民廣場與各個街區,成為公園主軸。
在島內,在社區綠地的滲透下,東岸長島將形成13個公園街區,每個街區有2-4個界面與公園相接,實現街區與公園的內聚外透。在這裡,公園與街區將完全沒有道路、車流的阻隔,出門即是公園。
而街區內則是地面純慢行,或將設置觀光電車,並在特殊情況下走特殊車輛。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攝影記者 劉海韻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