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拓股份研發投入低,曾發生大額退換貨,應收帳款激增

2020-12-24 騰訊網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黃祐芊

技術研發、持續創新,是企業不斷進步並保持較強競爭優勢的關鍵。企業若在研發投入方面有所懈怠,將有可能導致產品缺乏競爭力,進而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瓜分。

11月30日,邁拓儀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拓股份」)通過上市委會議,即將在創業板上市。然而,該公司的研發投入與同行間的差距不斷拉大,未來產品競爭力恐難保障。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報告期內,邁拓股份研發費用率逐年下滑,且產品退換貨數量及金額大幅增長。在加大對售後服務的投入後,該公司市場規模仍處於行業中下遊水平,市佔率較低。2019年,邁拓股份應收帳款激增,增速遠超同期營業收入增速,存在為提升營業收入而有意放寬信用政策的嫌疑。

12月1日,針對上述問題,時代商學院向邁拓股份發函詢問,但截至發稿該公司仍未回復。

一、研發費用率逐年下滑

邁拓股份成立於2006年12月,註冊地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法定代表人孫衛國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邁拓股份54.49%的股份,為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自成立以來,邁拓股份一直從事智能超聲水錶和熱量表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超聲水錶、超聲流量計、智能消火栓、超聲熱量表等,廣泛應用於城市供水、集中供熱、消防安全等領域。

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消費者使用習慣變更等因素影響,水錶市場逐漸湧現智能水錶。據北京智研科信諮詢數據,2009—2019年,國內智能水錶市場需求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92%,增速遠超水錶行業整體增速(4.83%)。

按產品收入構成看,邁拓股份主營產品包括智能超聲水錶、智能超聲熱表以及其他產品。2017—2020年上半年,邁拓股份智能超聲水錶類產品佔比分別為46.66%、65.35%、74.19%、77.11%,該公司核心產品逐漸從智能熱表向智能水錶轉移。

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智能水錶相較於傳統機械錶具有結構複雜、技術要求高等特點。同時,在能源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發展背景下,企業須加強對整體系統化方案、研發設計、技術人員儲備等方面的投入,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愈演愈烈的市場競爭。

2017—2020年上半年,邁拓股份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87%、4.36%、4.06%、4%,同期行業均值則分別為5.25%、5.33%、5.18%、6.14%。可以看到,報告期內,邁拓股份研發費用率不及行業均值,且呈逐年下滑趨勢。

二、退換貨大幅增長

智能超聲水錶、智能熱量表產品主要用於供水、供熱過程中的貿易結算、監控分析等。該類產品的計量精準性、質量穩定性和應用可靠性不僅關係到社會民計民生,亦與供水供熱相關單位自身生產運營、財務狀況密切相關,因此,下遊客戶對計量器具產品的質量穩定性要求非常高。

持續穩定的研發投入,是產品質量、外觀、實用性等各方面不斷被優化的基礎。邁拓股份研發費用率持續縮減,其與同行間的差距不斷擴大,未來恐將導致該公司產品競爭力弱於同行,甚至被市場淘汰。

從邁拓股份的退換貨情況可窺見一二。

2017—2019年,邁拓儀表退換貨數量分別為35隻、242隻、1136隻,退換貨金額分別為7.91萬元、18.77萬元、45.26萬元。可以看到,2019年,該公司產品退換貨數量及金額驟增。

邁拓股份稱,大額退換貨情況集中在2019年,主要系部分訂單因客戶需求發生變化,從IC卡超聲水錶更改為NB-loT超聲水錶,影響金額為22.19萬元。

時代商學院認為,邁拓股份發生退換貨,主要歸因於其產品無法滿足客戶需求。若該公司對市場需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或許能避免產品被退回/換貨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2019年,邁拓股份退換貨金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37.29%、141.13%,同期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55.38%、66.36%,可見該公司退換貨金額漲幅與營業收入增速不符。

三、應收帳款激增

除退換貨持續攀升外,還可從售後服務費用、營業收入規模等數據看出邁拓股份現產品競爭力不足的窘況。

2017—2019年,邁拓股份銷售費用中的服務費分別為288.92萬元、504.23萬元、926.72萬元。2018年、2019年,服務費的同比增速分別為74.52%、83.79%,增幅較大且金額較高。

據招股書,該類服務費主要系直銷模式下,為提高服務質量以及提升市場開拓效率,在部分地區委託當地服務商為客戶提供接貨、拆箱、送檢、調試、培訓等日常服務,以及市場開拓產生的費用。

一般而言,在產品具有較大競爭優勢的情況下,企業售後服務越到位,越能獲得市場認可。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的大小,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費者對該企業產品的認可程度。

以2019年為例,邁拓股份智能水錶市場規模為2.25億元,熱表類產品市場規模為4904.26萬元;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智能水錶、熱表市場規模中位數分別為3.68億元、1.47億元。可以看到,邁拓股份產品的市場規模處於行業中下遊水平。

此外,報告期內,邁拓股份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5502.25萬元、6040.73萬元、1.4億元。2018年、2019年,該公司應收帳款增速分別為9.79%、131.68%。

可以看到,2018年,邁拓股份在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應收帳款仍保持較低規模;到2019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近11個百分點,但應收帳款增速卻迅速提升超120個百分點。

對此,邁拓股份未在招股書中披露原因,不排除該公司存在為增加收入而放寬信用政策的可能。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sdshangxueyuan@sina.com)

相關焦點

  • 恩捷股份:應收帳款「異動」
    不同信披資料中的2019 年上半年應收帳款數據存在巨大差異,恩捷股份應收帳款變動蹊蹺。本刊記者 王東嶽/文2019年,恩捷股份(002812.SZ)實現營業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28.57%;淨利潤8.5億元,同比增長63.92%。
  • 世名科技應收帳款劇增 單一產品"詭異"售價不同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6月17日,江蘇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世名科技)首發申請過會。公司主營色漿研發、生產和銷售。
  • 應收帳款與上市公司的隱含風險
    ◎ 應收帳款管理中存在隱憂的有三類上市公司,提示投資者規避風險:  一是應收帳款數額較大且事先沒有足額計提壞帳準備的上市公司;  二是三年期其他應收帳款數額大且壞帳準備計提不足的上市公司;  三是應收帳款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過高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應收帳款引發的投資風險,往往讓投資者措手不及。
  • 山東領信股份收半年報問詢函,應收帳款等多項數據受關注
    股轉系統公司監管一部在掛牌公司半年報事後審查中關注到,領信股份在應收帳款及存貨等方面存在相關問題,需要其進行說明。   應收帳款等多項數據受關注   問詢函顯示,報告期末,領信股份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為3.87億元,較期初增加7.14%。
  • 吉大正元將在中小板上市: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 應收帳款佔比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發費用率低於同業、應收帳款佔比較高。營收波動明顯 歸母淨利潤增速放緩吉大正元是一家信息安全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電子認證產品、信息安全服務和安全集成,客戶集中於政府、軍隊、軍工、能源、金融、電信等行業和領域。
  • 萬隆股份購銷數據前後矛盾 應收帳款來源不明
    前後矛盾的購銷數據萬隆光電曾是新三板掛牌公司,在2015年11月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協議轉讓,並在2017年1月終止掛牌,而該公司首次發布招股說明書並申請上市則是在2016年12月,較在新三板正式終止掛牌提早了一個月。
  • 迪卡儂供貨商大自然戶外衝刺IPO 應收帳款集中存隱患
    浙江大自然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自然戶外)日前披露了招股說明書,該公司主要生產充氣床墊、睡袋等戶外用品。從業績來看,大自然戶外屬於營收10億元規模以下企業。需要注意的是,大自然戶外的應收帳款較為集中,公司前五名應收帳款客戶餘額佔期末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超過了40%。2018年,大自然戶外大額計提一客戶的應收帳款壞帳。
  • 北味菌業2018年營業總收入下降49.67% 多筆大額應收帳款遭問詢
    北味集團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全國綠色食品示範企業」「國家黑木耳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於2017年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上市,證券簡稱為北味菌業。據北味菌業2018年年報,公司2018年營業總收入為4.01億,比2017年同期下降49.67%,為自2015年以來最低。
  • 仙樂健康客戶穩定性差 去年應收帳款同比增長87%
    去年應收帳款同比增長87% 應收帳款周轉率逐年降低2014年至2016年,仙樂健康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4532.78萬元、7000.02萬元和 13062.84萬元,應收帳款餘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 天奈科技:應收帳款居高不下,核心技術人員簡歷存疑
    其中,2017年天奈科技淨利潤為負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公司大客戶沃特瑪資金鍊出現問題,致使公司應收商業承兌匯票無法兌付,應收帳款無法收回而計提6979.52萬元的壞帳準備。愛股票估算了一下應收帳款周轉次數,發現2017年由於天奈科技選擇客戶不謹慎,應收帳款速度明顯快於銷售收入增長速度,導致應收帳款周轉次數快速下降。該值在2018年有所回升,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這是因為天奈科技連續在2017年和2018年計提大額壞帳準備才將周轉次數提升上來的。天奈科技將來客戶選擇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重點,不謹慎的選擇客戶並一次性衝銷將會導致公司業績大幅波動。
  • 燦星文化核心業務營收腰斬,應收激增壞帳風險攀升
    若未來監管政策、市場等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導致該系列節目無法正常製作和播出,而公司又沒有其他可替代的新節目,可能導致公司的經營業績下降。二、應收帳款激增,壞帳準備計提不足一般而言,企業應收帳款與營收規模呈正相關關係,隨著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應收帳款會相應有所提升。
  • 梅思泰克闖關IPO不易:淨利大幅波動未達紅線 應收帳款飆升拖累現金流
    資料顯示,梅思泰克是一家專業的環境汙染治理設備提供商,為汙水處理、垃圾處理、菸草等行業提供環境汙染治理設備,並為客戶提供包括技術研發、工藝設計、設備製造等服務。翻閱公司的招股書發現,梅思泰克若要順利上市依然困難重重,報告期內公司不僅淨利潤大幅波動,且應收帳款快速飆升已導致現金流持續處於「失血」狀態。公司董事會陣容也 「豪華」罕見,董事人數甚至比中國石油的董事會人數還多。
  • 【新股分析】毛利率低應收帳款攀升 上市遲到的德邦要如何突圍快遞...
    截至2012年底,德邦股份零擔業務當年的營收額高達57.46億元,成為為數不多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的大型零擔企業。可零擔行業門檻低、參與者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數據顯示,直至2016年,我國零擔快運市場規模雖然高達1.14萬億元,但以德邦股份為首的前五大零擔企業合計市場份額不足2%。因此,同質化服務嚴重、低價競爭成為零擔行業的常態,這也考驗著零擔企業的毛利率。
  • 晨越建管分紅1.32億卻募資補充資金,應收帳款、關聯關係遭問詢
    (來源:公開發行說明書)儘管營收和利潤穩步增長,但晨越建管的應收帳款也在快速攀升。公司表示,2017年-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1.07億元、1.57億元和1.92億元,佔公司流動資產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0.10%、69.55%和62.05%。
  • 信安世紀去年應收帳款佔營收6成 分紅猛募資超總資產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信安世紀去年應收帳款佔營收6成 分紅猛募資超總資產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北京信安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安世紀」)於12月11日首發過會,公司此次擬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擬發行股份不超過2328.19萬股(不包括因主承銷商選擇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股票的數量
  • 樂鑫科技主營產品毛利率連續兩年下滑 「大佬」股東客戶應收帳款高
    從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增長情況可以看出,報告期內樂鑫科技實現了快速增長,但是《電鰻快報》注意到,樂鑫科技的研發投入佔比連續兩年大幅下滑,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目前樂鑫科技的研發投入佔比滿足了科創板要求,但是過去三年連續大幅下滑,投資者們不得不擔心該公司未來在研發上的投入力度。
  • 海鷗股份應收帳款金額較大且逐年遞增 投資活動虧損數額大
    雖然公司的存貨是正常市場經營形成的,但如果客戶方面或生產安裝環節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存貨餘額將進一步增大,大量佔用該公司營運資金,降低資金運營效率,進而影響公司業績。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波動大通過招股書中披露的公司財報可以發現,公司近幾年營業收入逐年增加,淨利卻在逐年減少,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潤也在減少。而另一方面,公司在投資活動上的花費數額卻比較大。
  • 「科創板醫美第一股」華熙生物:收入數據自相矛盾 應收高企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年報顯示,華熙美得妥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實現淨利潤-49.81萬元。美得妥公司的醜聞一經披露,無疑對華熙生物帶來重磅打擊。中國網財經記者查看華熙生物的招股書與年報,通過分析公司的次拋原液銷售收入、以及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發現諸多數據存在自相矛盾、難圓其說的現象,而華熙生物的回覆更是讓人一頭霧水。
  • 19家藥企平均應收帳款38億"要帳難"困擾行業發展
    大量的應收帳款會影響公司資金周轉,公司不得不向銀行借款,這樣也會導致財務費用增加在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企業要債的難度也隨之加大,對於本身應收帳款相對較高的醫藥商業公司來說,要帳更是難上加難。據同花順數據顯示,目前總計有271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上半年的應收帳款數據,額度合計達到3.06萬億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約為11億元。
  • 瑞捷諮詢研發遠遜同行 管理費用高企 應收帳款存逾期風險
    ,但企業自身研發費用率卻遠低於行業均值,深圳瑞捷工程諮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捷諮詢」)上會在即,該公司能否順利過會?此外,瑞捷諮詢應收帳款佔總資產比重較大,資金回籠速度逐步放緩,若發生壞帳風險,將不利於該公司資金運轉。  瑞捷諮詢IPO基本信息如下。  一、 好友合夥創業,實控人股權相近存隱患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瑞捷諮詢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範文宏、黃新華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