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和去年的稻飛蝨數量都偏重,而今年5月份以來,廣西已經遭遇十分嚴重的稻飛蝨蟲害,上海市有關部門表示,2007年該市水稻病蟲害可能出現大面積發生,南京市農林局植保站方貴平站長昨天對此也表示,如果有颱風,稻飛蝨就有可能再次「空襲」南京,遷入量也有可能高於去年同期。
有關人士還提醒市民和夜間營業的超市、商店及私家車主做好防範準備。
今年稻飛蝨的遷入量會高於去年?
方貴平站長說,稻飛蝨常見種類有褐飛蝨、白背飛蝨和灰飛蝨三種。由於暖冬,南京目前灰飛蝨數量很多,是去年的5倍,灰飛蝨主要對麥田秧苗有危害,目前正在積極採取殺蟲措施。由於該蟲怕高溫,所以隨著氣溫的升高,估計到6月份就會死亡消失。而褐飛蝨、白背飛蝨主要生長在越南和海南島,最早1月份就開始生成,然後逐步由越南,隨著颱風飛遷到廣西,再從廣西飛遷到華東和華中地區。去年稻飛蝨數量偏重的原因之一就是南京處在長江中下遊,氣流易下沉,稻飛蝨跟著氣流在南京著落。那麼南京今年稻飛蝨的遷入量為何會高於去年呢?方貴平說,原因之一是越南和廣西、雲南等蟲源地的稻飛蝨數量大大超過去年,原因之二是今年的天氣偏暖、偏熱,颱風的次數會增加,颱風一般在7到9月份會經常發生,颱風多,稻飛蝨在南京著落的概率就會比去年增加。另外,稻飛蝨還會產卵繁殖後代,如果南京八九月份氣溫不是很高,稻飛蝨的數量還會大大增加。
去年「蟲子的煩惱」記憶猶新
稻飛蝨是危害水稻的一種主要害蟲,它通過其刺吸性口器,吸取水稻汁液為害。同時還能夠傳播病毒,為水稻菌核病等多種細菌性病害提供發生環境。水稻乳熟期受害,會導致稻穗灌漿不滿,形成秕粒,千粒重減少,嚴重影響產量。去年南京郊縣稻田遭受大面積蟲害。方站長對此表示,去年由於措施得力,農業損失很小。不過,去年稻飛蝨還大量遷入城區,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人們記憶猶新。
在去年8月底,南京許多市民遭遇了「蟲子的煩惱」。白天,路上、電線桿旁、陽臺邊、紗窗上有許多蟲屍;夜晚,大量蟲子低空飛舞,撞擊人臉,登堂入室。南京農業大學一位昆蟲專家說,這些飛蟲真名應叫稻飛蝨,俗名叫浮塵子。這種蟲子專食水稻,本是南方地區的害蟲,對人體無害。但是,在夜間行駛的私駕車車窗和大燈上都沾滿了稻飛蝨,嚴重危害了行車的安全性。很多車主提起稻飛蝨至今仍然心有餘悸。尤其是在一些24小時便利店,密集的稻飛蝨已經使得服務員無法正常收銀,上演了一場「人蟲大戰」。
農林局表示已做防蟲害準備
方貴平表示,南京現有水稻種植面積160多畝,農林局在技術和物資的準備上已經基本到位。另外,他們已經和全國尤其是南方的各植保站實現聯網,隨時可以監測稻飛蝨的走向,以及目前位置、數量的有價值的情報,一旦發生稻飛蝨災害,他們將立即動員農民噴灑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至於稻飛蝨對城市的影響會很小,而有關人士希望居民家庭和24小時便利店都應該安裝紗門紗窗,防範稻飛蝨的侵擾。專家說,稻飛蝨是一種趨光性很強的飛蟲。另外城市裡大量空調和製冷設備的使用,也給一些飛蟲提供了生存的環境。因此,車主夜間在主城區開車時或是在光線較好的地段開車時可以少開大燈,而作為企事業單位也應該適當準備一些殺蟲劑,將影響減少到最低。
快報記者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