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來西亞的華人,不能稱為「馬來華人」,也不簡稱「馬華」

2020-12-12 虎偉聊三農

過去出國旅遊到東南亞,都有這樣一個說法「新馬泰X日遊」,這其中的「馬」指的就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普遍使用馬來語、漢語和英語,很多中國遊客覺得去馬來西亞就不用擔心語言問題了,然而事實上,馬來西亞往往是一個中國人最容易發生口誤的國家。舉個例子,如果問一個普通遊客,馬來西亞的公民應該叫做什麼,那肯定會 受到回答「馬來西亞人」,也可能有人就簡稱之為「馬來人」。然而,如果這樣叫就是錯誤的。

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多民族國家,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所說到的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主體民族確實是馬來人沒有錯,但是除此外,馬來西亞還包括華人、印度人、原住民等等很多種民族。而且馬來人本身作為一個跨境民族,在東南亞的很多國家都十分活躍,不但覆蓋了我們過去旅遊常去的新馬泰三國,還包括如今的印尼和汶萊,在汶萊馬來人更是和在馬來西亞一樣,是主體民族。

馬來人的歸屬有時候很難以界定,狹義上只把特定區域的信仰伊斯蘭教說南島語的人稱為馬來人,但是廣義上,馬來群島上所有用南島語的人都可以稱為馬來人。不但族人難以界定,馬來人的祖先也很難以定論,因為歷史上這一片群島地區陸續都有外來人不斷遷入,從中國到印度等各地的亞洲國家乃至於歐洲都有,這就在這個島嶼上居住歷史悠久的馬來人身世成謎。

在馬來西亞,中國人容易誤稱的另一個群體就是居住在馬來西亞的華人,按照我們一般的語言習慣,會將他們稱為「馬來華人」,事實上,在馬來西亞,馬來人和華人的混血才能被稱之為馬來華人,這其中有一個特殊群體,那就是在馬來地區已經生活了多年的馬來和中國混血的華人,當地稱之為土生華人,又稱為「峇峇娘惹」,峇峇娘惹是馬來華人中的土著。

旅居在馬來西亞的華人通常嚴謹一些的話應該稱全稱「馬來西亞華人」或者簡稱「大馬華人」「馬國華人」,而不能簡稱為「馬華」,馬華在當地是政黨馬來西亞華人工會的簡稱。所以雖然馬來西亞和中國一樣可以講漢語,很多馬來的名人到中國以後也沒有語言障礙很受歡迎,但是兩國在中文的使用習慣上差異非常地大,這種尷尬和誤會也就頻頻發生難以避免了。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華人為何有錢沒權:不從軍的華人
    馬來西亞政府在處理MH370失聯事件中的拙劣表現廣為人詬病。在中文網絡世界。甚至馬來華人也無辜受「池魚之殃」。但是從這件事裡我們再次發現在馬來西亞人口比例很高的華人在軍界並沒有什麼發言權。其原因是華人參軍極少,究其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將為網友分析。
  • 不會講華語的華人,算華人嗎?馬來西亞謀殺華語!華人抗爭40年
    而這其中,在馬來西亞馬來種族主義政治下,大馬華人對華語數十年的保護和堅守,書寫了20世紀海外華人的民族史詩。 在這場與馬來西亞政府的角力中,華人社團及背後的華人社會,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和精誠團結的意志,打贏了這場看不見的文化戰爭。
  • 華人闖蕩馬來西亞,「三分天下有其一」
    ;不誇張的說,沒有華人,就沒有今天的馬來西亞。事實上,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地位一直非常重要,馬來西亞華語是官方的第三大語言,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全國第二大「少「數民族,佔馬來西亞總人口約23.4%(第三大民族是印度族,佔人口7%),近1/4,實際上可並不「少」。
  • 馬來西亞為何留不住華人?種族「玻璃天花板」逼走百萬華人
    馬來西亞總人口3200萬,其中以馬來人為主的土著佔61%以上,華裔緊隨其後約佔20%(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時華人佔比高達37.2%),其後是佔6.2%的印度裔。各族在執政黨及在野黨中各有代表,執政的「國民陣線」中的最大黨巫統代表馬來民族,從華人基礎政黨看,馬華公會在朝,民主行動黨在野。
  • 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搭建一帶一路傳播橋梁
    通過對馬來西亞當地三份典型且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華文報紙《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和《東方日報》進行調研發現,在「一帶一路」倡議傳播的過程中,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以下簡稱「馬華社會」)並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參與其中,而是主動根據當地的社情民意對該倡議進行解讀,並且試圖成為該倡議在當地的傳播載體和橋梁。與此同時,「馬華社會」對於「一帶一路」的參與實踐也塑造和再造著馬來西亞華人的集體身份和集體情感。
  • 「不是馬來人,是馬來西亞華人」
    但當我以為是遇到了同胞上前詢問他們來自哪裡時,卻會得到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我來自馬來西亞。「哦,馬來人啊。」我習慣了這樣的簡稱。「不是馬來人,是馬來西亞華人」不管多麻煩,他們都一定會鄭重地糾正我。一開始我並不了解他們,也很難理解為什麼不能這樣簡稱,直到我在旅行的過程中結識了他們中的更多人,因為語言和文化上的親近,都很自然地成了朋友。
  • 華人在馬來西亞佔據比重很大,那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地位是怎樣的?
    馬來西亞獨立之後,華人數量佔據五分之二左右,而且當地的主要經濟也是由華人控制的,不過在把新加坡獨立出去之後,華人數量就減少了很多。而在「五三一」事件發生之後,馬來政府就制定了「馬來人至上」政策,實行全方面偏袒馬來人,同時打壓華人的行動,限制華人的政治權利。
  • 馬來西亞華人:不能忽視的少數
    馬來西亞華人越來越不吝於公開表達觀點。圖為2012年6月,馬來西亞彭亨州的首府關丹,馬來西亞人抗議當地的澳大利亞萊納斯礦業工廠。(STR/東方IC/圖)馬來西亞的大選時間依然是一個謎。只要納吉布總理不宣布,人們就只能繼續等待。現在,很多人不得不根據他出席高爾夫球賽的言論來揣測選舉時間。一再拖延的大選,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選情的微妙。執政已愈半個世紀的國民陣線,諸多問題纏身,正面臨著最棘手的局面,而由前副總理安瓦爾率領的反對黨聯盟已經具備了挑戰實力。
  •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將轉型 2020年或推出新政治論述
    中國僑網12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導,從在朝變成在野,馬來西亞老牌政黨——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簡稱「馬華」)準備從「服務型政黨」轉型。近日,馬華領導層正整理出一套新的政治論述,料將在2020年農曆新年後出爐。
  • 勤勞的華人,為何在馬來西亞活得那麼憋屈?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勤勞勇敢,他們樂觀向上,他們背景離鄉參與移民之地的建設,他們創造國家大半的財富,但由於種種原因,時至今日卻只能是自己國家的二等公民,他們就是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檳城等地華人比例非常高他們為什麼會千裡迢迢來到這片不公平的土地?
  • 馬來西亞華人否認受歧視 稱與當地族群關係融洽
    2005年上半年,前往馬來西亞旅遊的中國內地遊客不到1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49%,與馬來西亞政府擬定的100萬內地遊客量的目標,更是相去甚遠。  對此,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政黨馬華公會的會長,同時也是馬來西亞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黃家定,在接受我們的專訪時,對所謂的雲頂辱華事件作出澄清。
  • 會議︱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史與馬華文化的現代化轉型
    馬來西亞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國家,而馬來西亞華人又是世界上最多的海外華人群體,也是海外最早開展華文教育的地區。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史見證了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現代化轉型全過程。正因為華文教育不斷在地化發展,才推動了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從舶來移民文化逐步發展為馬來西亞多元文化體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終形成了體系龐大的現代馬華文化。
  • 46個馬來西亞華人團體支持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張博】據《南華早報》12月13日報導,46個位於馬來西亞的華人協會12月12日在吉隆坡馬華公會籤署了由馬華公會發起的「一帶一路」宣言,表達了他們對中國這一宏偉戰略的支持。出席籤字儀式的有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總會長廖中萊和馬華公會署理總會長魏家祥等。
  • 馬來西亞新山欲改華人街名 遭華人社團強烈反對
    華聲報訊: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華)和華社強烈反對新山縣發展大藍圖「篡改歷史」,包括更改街道路名,遷移市區歷史建築物!  馬華柔州聯委會與新山縣各華團組織,針對「2020年新山縣發展大藍圖」交流會,10月17日晚在會議上發出反對聲浪,並提出建議和看法,並讓馬華柔州聯委會搜集成冊,向州政府反映華社的心聲。
  • 馬來西亞官員發表辱華言論 馬華公會向執政黨投訴
    馬來西亞最大華基政黨——馬華公會(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總會長廖中萊6日在吉隆坡說,農業與農基工業部副部長達祖丁再三發表侮辱華裔言論,馬華公會對此極度憤怒,決定向國陣主席兼巫統主席納吉布作出書面投訴。 此前媒體報導,達祖丁早前在吉隆坡出席一項活動時說,「華人不要遇到什麼問題就向外人投訴,否則我將掌摑華人」。
  • 此國歷史上華人曾過半,土著無奈把一華人州趕出聯邦自立
    今天越南猴哥講東南亞第六期給你講講馬來西亞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國家。馬來西亞國名為馬來西亞聯邦,簡稱大馬。由前馬來亞聯合邦、英屬沙巴、英屬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國家,後因懼怕華人比例過高,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被趕出聯邦以降低華人在聯邦的比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簡稱西馬)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東馬),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東西馬之間隔南海相望,首都位於吉隆坡。
  • 馬來西亞華人比例以前是40%,現在只有21%,差這麼多?
    一些中國人發展起來後,會回到家鄉大力發展家鄉經濟,不能一味苛責。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中國人在國外都遊刃有餘。比如在這個國家,很多中國人已經退出了。這個國家就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分為西馬和東馬兩部分。這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
  • 馬來西亞華人過春節,有不一樣的拜年習俗
    馬來的華人也過新年,在新年和初一之間也守歲,那麼小編今天就要說一下您不知道的,馬來華人過完春節後,都有哪些拜年的習俗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為了搞清馬來華人在正月的拜年習俗,小編先從過完年寫起,過完年後,馬來華人就開始早早地出門,給長輩去拜年了。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必須要給晚輩紅包。可是紅包裡的林吉特(馬來西亞貨幣)的面值您一定想不到,最小的紅包竟是5林吉特幣(約合3.1人民幣左右),可以稱作是華人區最小的紅包了。當然,紅包不論大小,只求能表達心意就可以了。
  • 新加坡怎樣被馬來西亞聯邦開除?
    不過,與許多國家不同,在50年前,新加坡並不為取得獨立而歡欣鼓舞,這個城市實際上是被驅逐出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充滿憂傷地回憶當時的感受:「我從來沒這樣悲傷過。」各有所求時至今日,東南亞一帶的華文媒體依舊習慣將「馬來西亞聯邦」簡稱為「大馬」。
  • 石齊平:馬來西亞大選後 執政黨或改善對華人歧視政策
    最重要的原因,我覺得是兩個,就是執政當局在兩個政策上是讓很多老百姓投了反對票,一個就是種族政策,種族政策我們知道,馬來西亞一開始的時候,從他1950年代建國以後就開始執行一種所謂的馬來人優先的政策,當時當然有各種原因,但是很明顯,對於佔到四分之一的人口的華人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