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境執法支隊執法人員正在對企業進行檢查。
環保等多部門聯合查處涉嫌非法排汙的「黑加工廠」。
廈門網訊 ( 廈門日報 文/圖 記者 黃璜 許曉婷 通訊員 黃凱帝) 昨日,市環保局通報了新《環保法》實施以來,我市查處的環境違法十大典型案例,涉及重金屬企業汙染環境刑事移送、非法電鍍企業關停取締、汙染物排放超標按日計罰、企業汙染環境生態損害賠償等方面。據市環保局介紹,此次典型案例的公布,旨在以案說法進行警示,引導我市各類企業切實強化主體責任,主動適應環保新常態,牢固樹立環保紅線意識,嚴格依法依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共同呵護廈門這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設置了按日計罰、行政拘留等處罰利器,為環境保護工作、環境執法工作裝上了「鋼牙利齒」。但這也更加考驗部門的執行力,更需要鐵腕執法來保障,讓高懸的利劍釋放威力。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環保部門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己任,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為目標,全力以赴開展環境執法工作,用最嚴格的執法,為廈門美好的生態環境築起堅實的綠色屏障,為廈門建設「五大發展」示範市保駕護航。為此,全體環保執法人員不舍晝夜,全身心撲在執法一線,採取雙隨機抽查與信訪投訴處理相結合、日常巡查與專項執法行動相結合、全面排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等方式,針對環境違法行為展開嚴厲打擊。2015年至2017年,我市環境違法案件數量、處罰金額和符合新《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的案件數量呈較大幅度增長。以2017年為例,我市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233件,處罰金額3018萬元,符合新《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的案件194件。通過嚴管重罰環境違法行為,起到了「查處一批,震懾一片」的執法效果,從而有效促進我市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持續向好。
細讀典型案例樹立環保紅線意識
全省第一例「官告民」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
2017年3月底,中國外運大件物流有限公司如皋分公司用大型貨車運載變壓器油,違規進入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其間,車輛發生側翻,變壓器油洩漏並經路邊水溝流入附近魚塘,造成塘水汙染,嚴重威脅飲用水源安全。同安區政府迅速組織應急處置,由此產生大量費用。同年11月,同安環保局對該公司做出罰款19.2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並代表同安區政府與該公司進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後因磋商不成向同安區法院提起訴訟。2018年3月27日,經同安區法院民事調解,該公司支付了全額賠償款75萬元。這是全省第一例以政府為原告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
廈門昕閩弘金屬製品
有限公司涉嫌汙染
環境罪案
2016年8月22日下午,集美環保局接到風景湖管理處微信舉報稱「有一股淡黃色廢水流入風景湖」,立即組織現場調查。在連續打開16個雨水井蓋後,執法人員終於查清涉嫌違法排汙的企業為廈門昕閩弘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執法人員依法對相關設施、設備進行查封。同年8月30日,集美環保局依法對該公司做出罰款15萬元的處罰決定,並針對該公司廢水總鉻和六價鉻濃度均超過規定排放標準三倍以上的情形,按涉嫌汙染環境罪移送公安部門處理。目前該案已經移送檢察機關處理。
新格(廈門)化纖織造染整
有限公司廢水超標
按日連續處罰案
市環境執法支隊執法人員依法查封涉嫌環境違法企業的生產設施。
2016年8月12日,環保部門監督監測發現新格(廈門)化纖織造染整有限公司廢水總排放口超標排放總磷和總氮汙染物,市環保局立即立案查處,並於同年9月14日和11月17日分別送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款10479元。同年10月13日,市環保局對該公司進行複查複測,檢測結果顯示廢水總排放口仍在超標排放總磷汙染物。市環保局依法對其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計罰天數合計29天,罰金合計303891元。
林五八小電鍍作坊涉嫌汙染環境罪案
2017年6月中旬,環保部門接群眾舉報「後溪鎮前進村西井社有一電鍍作坊非法排汙」。經過兩次前期偵查,同年6月22日,市環境執法支隊聯合後溪派出所連夜冒雨開展執法行動,發現林五八小電鍍作坊電鍍廢水直排外環境。執法人員依法對其電鍍設備進行查封,對廢水進行採樣分析,檢測結果顯示總鋅、總鉻均嚴重超標。集美環保局以涉嫌汙染環境罪,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調查處理。目前該非法小電鍍窩點已被徹底端掉,案件正由公安機關辦理中。
廈門裕源泰工貿有限公司涉嫌私設暗管案
2016年11月10日,省環保廳與廈門市環境執法支隊在「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執法行動中發現廈門裕源泰工貿有限公司涉嫌私設暗管,違法排放汙染物,屬於應當移送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的情形。翔安環保局依法對該公司處罰款4萬元,責令停產整治,並於2017年1月4日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部門查處。
劉學元涉嫌
撕毀封條案
2018年4月27日,市環境執法支隊發現位於湖裡區馬厝社585-1號的劉學元鐵件加工廠(無證)正在室外進行鐵件噴漆作業,未配套汙染處理設施,產生的有機廢氣無組織排放。執法人員立即依法對其生產場所實施查封,並處罰款4萬元。5月22日,執法人員現場複查時發現其中一張封條有人為損壞的痕跡,立即報警並依法將劉學元涉嫌撕毀封條案移交屬地公安派出所調查處理。
廈門乾杯工貿有限公司
涉嫌汙染環境罪案
2017年7月,海滄環保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龍門巷26號的一處私人搭蓋廠房內飄出刺激性氣體,立即向海滄環保局報告。同年7月21日,市環境執法支隊聯合新陽派出所、新陽街道環保工作站對該加工點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廠名為廈門乾杯工貿有限公司,其生產廢水經簡易沉澱池沉澱處理後通過PVC管道排入雨水管網。執法人員依法對該廠實施查封,並採樣分析。檢測結果顯示總鉻、六價鉻均超過排放標準的3倍以上,海滄環保局依法對該廠處罰款5萬元,並以涉嫌汙染環境罪移送公安機關進一步處理,目前違法當事人已被取保候審。
廈門匯邦五金有限公司
涉嫌汙染環境罪案
2018年1月4日,市環境執法支隊對廈門匯邦五金有限公司進行檢查並採樣分析,發現該公司排放廢水汙染物中總鎳濃度是規定排放標準的17.82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第十條的規定。依據該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執法人員責令該公司立即改正違法行為,擬處15萬元罰款,並對其陽極氧化生產設施實施查封。因涉嫌汙染環境罪,目前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翔安福之壽果蔬畜專業
合作社違法排放廢水案
2017年5月,市環境執法支隊執法人員、新圩鎮環保網格員對「廈門市翔安區福之壽果蔬畜專業合作社」進行突擊檢查。通過現場採樣監測,執法人員發現該企業通過收集池滲出的廢水,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等多項指標均超標,屬於利用滲坑排放廢水的違法行為。翔安環保局依法對該企業處以10萬元罰款,並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依法對相關責任人處以5日行政拘留。
全市首例社會公益組織
提起生態損害賠償訴訟案
2016年11月,市環境執法支隊執法人員發現葉清露在同安區五顯鎮上厝村設立的生豬養殖場位於同安區政府規定的畜禽養殖禁養區內,且未配套相關汙染處理設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汙水直接排入外環境,造成環境汙染,依法應當承擔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同安環保局隨即向其送達責令停產文書,要求其停止生產,並於5日內關閉或拆除該養殖場。2017年11月,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向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環境汙染損失費150萬元,訴訟費、律師費、鑑定費30萬元,並在省級及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2018年6月5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