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人生的態度就要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空

2020-12-12 一條鹹魚愛詩詞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

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教他音樂,父親教他詩文,母親是個佛教徒,懂佛經,教他畫畫,有如此高端優良的家庭教育,王維九歲就會寫文章,22歲便中了進士,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王維成了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721年,王維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735年,張九齡執政,拔擢王維為右拾遺。

736年,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說到這裡,如果不出意外,王維的仕途也許不會青雲直上,也能平平淡淡,不幸的,他遇上了安史之亂,還非常運氣不好的成了俘虜。安祿山對他很中意,強迫他當了官。

757年,叛亂平息,王維被收獄中,按律當死。因其弟平反有功,王維才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王維轉尚書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維逝世。臨終時,他仍作書向親友辭別,完成後便安然離世。

王維的一生都在做官,即便到後來他對仕途生活感到壓抑、黑暗,理想也隨之破滅的時候,他依然沒能跳出仕途的圈子。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貶官濟州時已經有了隱居想法,後經歷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上臺的政局變化,他覺得仕途生活太壓抑了,既不同意同流合汙,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深了

就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中,他開始參禪悟理,學莊信道。詩與佛、文與空,成為王維恣情流瀉虧節折磨的浩瀚海洋,由此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後被稱為「詩佛」。

王維的詩,常用五律和五絕的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的山水和詩人恬適的心情,尤為相宜。

王維詩詞精選賞析:

1、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畫意美

《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譯文:連日雨後,樹木稀疏的村落裡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

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的啼聲。

我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

我已經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麼還要猜疑我呢?

2、王維山水田園詩的音律美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遊蕩下輕舟。任憑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3、王維山水田園詩的禪意美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裡不時地鳴叫。

4、王維邊塞軍旅詩的豁達美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賞析:首聯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頷聯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頸聯兩句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尾聯兩句寫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於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悲傷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薰陶、淨化、升華後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

5、王維思鄉懷親詩中的樸素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你最喜歡王維哪一首詩,可以評論留言哦。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相關焦點

  • 詩佛王維:人生的態度就要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空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教他音樂,父親教他詩文,母親是個佛教徒,懂佛經,教他畫畫,有如此高端優良的家庭教育,王維九歲就會寫文章,22歲便中了進士,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王維成了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 詩佛王維:人生的態度就要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空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教他音樂,父親教他詩文,母親是個佛教徒,懂佛經,教他畫畫,有如此高端優良的家庭教育,王維九歲就會寫文章,22歲便中了進士,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王維成了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 花開花落,緣生緣滅,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花開花落,緣生緣滅,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花開花落花歸塵,緣生緣滅緣如水!緣聚緣散緣如水,花開花落花如夢!緣分來了,緣分散了,緣分本如流水般,來去匆匆,無跡可尋。出自現代作家南希璨的《真到了地老天荒》,原句是:緣聚緣散緣如水,背負萬丈塵寰,只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多少緣起緣落,就有多少擦肩回眸;多少悲歡離合,就有多少愛恨情仇;多少前塵往事,就有多少驀然回首。人生的渡口,我們皆是過客,可真正駐足的又有多少?並非不懂珍惜,有些緣分註定長短,或轉身天涯或剎那芳華!
  • 花開花落,緣生緣滅,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花開花落,緣生緣滅,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花開花落花歸塵,緣生緣滅緣如水!緣聚緣散緣如水,花開花落花如夢!緣分來了,緣分散了,緣分本如流水般,來去匆匆,無跡可尋。出自現代作家南希璨的《真到了地老天荒》,原句是:緣聚緣散緣如水,背負萬丈塵寰,只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多少緣起緣落,就有多少擦肩回眸;多少悲歡離合,就有多少愛恨情仇;多少前塵往事,就有多少驀然回首。人生的渡口,我們皆是過客,可真正駐足的又有多少?並非不懂珍惜,有些緣分註定長短,或轉身天涯或剎那芳華!
  • 書法定製,行草書詩詞對聯——千江水有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書法定製,今日分享,行草書詩詞對聯——千江水有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書畫來自shufadingzhi.cn
  • 佛門典故 | 異想開天,千江有水千江月
    智慧點金石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禪師們在講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時,常會引用到這兩句話。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照到地上的千萬條江河,每條河裡都有一個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晴空,如果沒有一點雲的話,整個天空,處處都是無際的晴天,所以「萬裡無雲萬裡天」。這是很好的境界,許許多多的學禪者都是因為這些境界而悟道的。
  • 千江有水千江月:佛家最美的禪意人生
    我來問道無餘話,雲在青天水在瓶。——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自有它的安排,我們的努力就是讓它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是禪的最大宗旨,其實也是每個生命應有的真實狀態。人生況味,要靠自己一一去品嘗。有弟子問:「什麼是佛法大意?」慶諸禪師回答說:「落花隨水去。」弟子還是不明,再問。大師又答,「修竹引風來。」
  • 千江有水千江月,回答了凡事自有天知道的道理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描繪的是一幅江河分流、皓月長空的人間美景。尤其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景象特別美妙,明明舉頭只有一輪明月,但是因為有江、有河、有湖,甚至是一碗清水,我們的眼睛竟然看到了無數個可心可愛的月亮!月亮並沒有化身成無數個月亮,但是,江河湖海裡都映照著一輪明晃晃的月亮。
  • 千江有水千江月:佛家最美的禪意人生
    我來問道無餘話,雲在青天水在瓶。——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自有它的安排,我們的努力就是讓它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是禪的最大宗旨,其實也是每個生命應有的真實狀態。人生況味,要靠自己一一去品嘗。有弟子問:「什麼是佛法大意?」慶諸禪師回答說:「落花隨水去。」弟子還是不明,再問。大師又答,「修竹引風來。」
  • 千江有水千江月,人在天涯心相牽
    佛家有言: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月如佛性,千江則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只要天空萬裡都無雲,萬裡便都是青天。人生匆匆,短暫的相逢裡,只想把最美的回憶,串成悠揚婉轉的旋律,彈奏給你。你且聽,周遭萬物的佳音,你且聞,空氣中香草味道的氣息,都是愛與牽掛的模樣。掬一捧小溪水,飲月千尺,熬長夜成相思,甩不掉的情思一縷,忘不掉的往昔片段,靜默成一生的憂傷。相聚,別離,恍然如夢,夢醒過後只剩下眼角的一滴淚,滴落在橋邊紅豆上,衍生了斑駁的傷痕。
  •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過去有一個故事,一位修行者,他有一天在外行走,看到蓮池的蓮花開得很漂亮,生起一分歡喜心,他停住在蓮池欣賞那個花及周圍的境界。在這期間,有一位農夫來到這裡,就把蓮花一鏟就離開了。這位修行人就說:「蓮花好好地在池中那麼漂亮,為何你要鏟了它?」
  • 隔了油膩中年,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
    我選擇無事一念不生,有事一心不亂。 我選擇迅雷不及掩耳。 我選擇最後一人成究竟覺。隔了油膩中年,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是臺灣聯合報一九八零年長篇小說大獎作品,看到的時候仍是少年,匯聚了一些人,慷慨詩文,後來那一群文友最終作鳥獸散,再也很少讀書,混匿奔波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 看看網友是怎麼理解,「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這句話
    前句,以月喻佛性,所有有情,如千江水,都具佛性,可映同一個月亮,佛性如一,如如不動,所有有情的佛性都是一體的,沒有兩樣。後句,又以天喻佛性,澄澈湛湛,好似什麼都沒有,卻又能包含萬物。以白雲喻煩惱,說明一旦有了執著煩惱,就像天空中飄來了多多白雲,天已經不再是那個澄淨的天了,同樣的,人的佛性也被遮蔽顯現不出來了。只有放下執著煩惱,佛性、人的自性才會顯現,就如無雲的萬裡天!
  • 【悅讀】《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這禪宗偈子講的是月如佛性,千江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貴賤,是人便有佛性,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由這個偈子我想起三十年前在大學時看過的一本書《千江有水千江月》。
  • 蕭麗紅 千江有水千江月
    相聚時少,鴻雁時多,甚至最後的一場誤會,也是由書信而起,讓21世紀的讀者恨不得發給他倆兩隻手機,但看到終了,我不禁要嘆:手機電腦又有何用,情債情怨就是用心來還的,古今無異。;愛過的人都知道,那是小我之最有破壞力的震蕩。
  • 千江有水千江月,魂牽夢縈的故鄉厚土……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以臺灣鄉村為背景鋪開敘述描寫,書中的人大都是一輩子不曾離開那片他們土生土長的家鄉,他們對故土有一股濃厚的眷戀之情。雖然她筆下的這片故土不單單是美好的,在日復一日的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痛苦和打擊:貞觀的父親為了義務消防滅火而犧牲,貞觀與母親痛哭流涕;四妗的小孩銀祥在棺材裡被悶死,四妗淚流成河;二姨夫為盡情義而喪生,二姨的悲痛欲絕……傷痛正在蔓延,雖現實無法改變,但這片自己土生土長的故土有親人的陪伴、關心與安慰,漸漸撫平心中的傷痕,故鄉始終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牽掛,魂牽夢繞的港灣,精神的慰藉。
  • 這句話有點厲害,千江有水千江月
    從前我對女孩子化妝,不以為然;然而,我在看了祖母的人後,才明白:女子裝飾,原是她對人世有禮。因為這一句話去讀《千江有月千江月》,因為《千江有月千江月》想去臺灣。於是,有多翻了幾頁,翻著翻著又翻了回去。那裡是一個海港小鎮,風土人情皆與我成長所接觸的不同,令我心醉痴痴。但更抓人的是那個故事,一個女孩的故事。故事有禮有俗,有民族,有傳承,有愛,有痛,結局隨遺憾,但依舊美的令人神往。
  • 讀書丨千江有水千江月
    我迄今讀過的書單中除了《查令十字街84號》之外,便只有簫麗紅的這本《千江有水千江月》。故事的女主人公貞觀是臺南海港布袋小鎮殷實人家的女子,男主人公大信是臺北長大、去英倫留學的新城市一代,這本書的情節便是圍繞著男女主人公從相識、相戀到最後分開來展開的。而這兩人的相識,應該是託了中國人大家庭多親多戚的福。若不是後來愛上,恐怕他們都不曉得彼此的輩分稱呼到底哪個合適呢。
  • 《千江有水千江月》:藏金於山,藏珠於淵!
    只要她是人世間的風景,只要她好好活著,人生何其美麗!」這是我第二遍閱讀《千江有水千江月》這部作品,它的作者是臺灣女作家蕭麗紅,我上網查了一下,蕭麗紅的作品真的很少,這本就是她的經典之作。貞觀將兩人的信留了下來,自己也生了一場大病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一直到兩年後仍不能忘記大信,盼望著大信能與自己和好如初,最後在往廟裡送東西返回的路上才真的相通。或許正是應徵了當初自己勸大信的話「真愛應該是沒有回頭的,只要清晰確定:這人深合吾意,甚獲吾心,那麼能夠愛,就已經很夠了,也不一定要納為己有;是莊子說的:若然者,藏金於山,藏珠於淵……。只要她是人世間的風景,只要她好好活著,人生何其美麗。」
  • 千江有水千江月,魂牽夢縈的故鄉厚土……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以臺灣鄉村為背景鋪開敘述描寫,書中的人大都是一輩子不曾離開那片他們土生土長的家鄉,他們對故土有一股濃厚的眷戀之情。雖然她筆下的這片故土不單單是美好的,在日復一日的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痛苦和打擊:貞觀的父親為了義務消防滅火而犧牲,貞觀與母親痛哭流涕;四妗的小孩銀祥在棺材裡被悶死,四妗淚流成河;二姨夫為盡情義而喪生,二姨的悲痛欲絕……傷痛正在蔓延,雖現實無法改變,但這片自己土生土長的故土有親人的陪伴、關心與安慰,漸漸撫平心中的傷痕,故鄉始終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牽掛,魂牽夢繞的港灣,精神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