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風和日麗。
4月14日,黔北遵義。一大早,轟隆隆的機器開進播州區鴨溪鎮樂理村的理智辣椒基地,展開了辣椒移栽的「陸空立體作戰」。
地上跑的拖拉機、天上飛的無人機,整地、起壟開廂、覆膜、移栽、施肥、病蟲害防治……全程機械化、標準化種植。
相比傳統的人工種植,機械化種植帶來的變化是「革命性」的:既能減輕勞動強度,又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同時促進增產增收。
辣椒,是貴州省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特色優勢產業。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辣椒作為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12個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全力推進辣椒產業全鏈條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加快從「辣椒大省」向「辣椒強省」轉變。
一系列「革命性」的變化,接踵而至。
近年來,貴州省辣椒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500萬畝左右,佔全國的六分之一、世界的十分之一,建成了以老乾媽為龍頭、群星閃耀的辣椒加工產業集群,產銷規模全國第一。小辣椒漸成大氣候,逐漸成為助農增收、促農增效的大產業,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執行會長戴中久點讚:世界辣椒看中國,中國辣椒看貴州!
利益聯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播州往南300公裡,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交同大壩一馬平川。
在《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辣椒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19—2021年)》裡,三都屬於南部河谷產區,主要利用低熱河谷優勢,發展秋延後和春提早辣椒。
移栽近一個月的辣椒已經長出了花苞,村民張先騰正抓緊施肥。
「我家6口人去年甩掉了貧困的帽子,都是辣椒的功勞!」張先騰抹一把汗水,高興地說,「今年還要好好幹。」
過去種植辣椒,老百姓各自為政,房前屋後、零零散散,品種五花八門,品質參差不齊。
現在,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辣椒種植「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供苗、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集中連片。
「老百姓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有土地流轉費;在基地幹活,有工資;年終,還有分紅。大家都樂意,積極性很高。」張先騰把這種變化稱為「革命性的」。
「革命」的目的,是要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關鍵在於利益聯結。
今年,貴州省將繼續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按照「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的要求,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採取多種方式讓農民參與產業發展,讓農民充分享受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促進企業、合作社、農民三者形成緊密相連的產業發展共同體。
同時,用好政策性保險。按規定統籌相關資金支持開展農業保險,鼓勵和支持種植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積極參保,全面開展自然災害保險,確保應保盡保。在重點縣推廣目標價格指數保險,實現「有災保成本、無災保收益」。
組織方式的「革命」,為辣椒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遵義,僅貴州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就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與全省70家合作社合作,發展辣椒基地近30萬畝,帶動近20萬椒農増收。
今年,全省計劃種植辣椒515萬畝,預計產量685萬噸,產值230億元。其中,9+3縣(區)計劃種植辣椒79萬畝。
納雍縣計劃發展辣椒種植10萬畝,帶動4.56萬貧困人發展;沿河自治縣計劃種植5.5萬畝,帶動4.2萬貧困人口增收;紫雲自治縣計劃種植5萬畝,預計產出7.5萬噸……
「小辣椒」朝著最後的貧困,發動了「大衝鋒」。
產銷對接「革命」:讓生態貴椒香辣天下
3月24日,遵義新蒲新區。一輛滿載辣椒產品的卡車緩緩駛出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廠區。這批產品將從重慶出港,經長江水路出海,運往俄羅斯。
這是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出口的首宗辣椒產品,標誌著該公司年前籤訂的出口訂單正式生效,為徵戰世界的貴州辣椒兵團再添新軍。
讓生態貴椒香辣天下,是貴州辣椒人奮鬥的目標。
多年來,貴州辣椒早有斬獲:中國辣椒城成為全國最大的辣椒專業批發市場,形成了「中國辣椒、貴州定價、買賣全球」的格局;「遵義辣椒價格指數」上線運行,成為辣椒產業發展「風向標」、價格波動「晴雨表」、風險防範「避雷針」;以「老乾媽」為代表的貴州辣椒產品享譽國內外,一瓶「老乾媽」營收超50億元、暢銷全世界……
要加快從「辣椒大省」向「辣椒強省」轉變,就要抓好產銷對接,進一步擴大貴州辣椒的「朋友圈」。省辣椒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對2020年的工作早有擘畫——
抓好生態貴椒進機關、學校、社區、醫院、企事業單位、超市、軍營「七進」活動,保障省內市場銷售,補齊農產品流通短板,充分利用蔬菜集團拓展辣椒省外銷售渠道。積極為辣椒種植縣和企業搭建平臺,鼓勵雙方籤訂訂單,按照企業需求種植辣椒。支持中國辣椒城升級改造,發揮國有企業的優勢,提升辣椒城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全力打造國家級辣椒進出口貿易平臺。
全力辦好「第5屆貴州·遵義辣椒博覽會」,通過「辣博會」促進產銷銜接,提升生態貴椒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
完善辣椒價格指數發布體系。完善遵義朝天椒價格指數發布機制,新增發布山東新一代、河南三櫻椒和印度進口辣椒等3支辣椒價格指數,充分發揮價格指數對辣椒種植、加工、銷售、金融、保險和期貨等方面的作用,打造全國辣椒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定價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大連商品交易所,推進辣椒期貨交割庫建設。
生產加工「革命」:打造辣椒產業航母集群
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生產和銷售量最大的辣椒製品生產企業,早已形成日產量超過百萬瓶的生產能力。
近日,「老乾媽」發布消息稱,2019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這,是貴州辣椒行業的驕傲。
貴州辣椒要實現價值的「革命性」提升,出路在加工,希望在企業。目前,貴州有辣椒加工企業近200家,生產7大系列50多種產品。以全國辣椒加工業的龍頭「老乾媽」為引領,「貴三紅」「苗姑娘」等辣椒加工企業,形成了在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加工集群。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打造以「老乾媽」為核心的國際辣椒加工貿易基地,貴州著眼長遠,謀定而後動。
今年,貴州著力在辣椒原料上下功夫。
加強優良品種推廣。開展「換種工程」,主推「遵椒」「遵辣」「黔辣」「辣研」「貴椒」等系列特色優勢品種,提升良種覆蓋率。
加強基地建設。建成規模化、標準化基地150萬畝。利用「兩江一河」低熱河谷條件,建設春提早、秋延晚辣椒示範基地,種植春提早辣椒12萬畝。
強化科技支撐。推廣集約化育苗、水肥一體化、增施有機肥、綠色防控等綠色高效生產技術,推廣「稻-椒-菜」「菜-椒-菜」「椒-菌」等綠色高效種植模式,生態化栽培技術覆蓋率85%以上。建設辣椒標準化種植省級示範點20個、市(州)示範點40個、縣級示範點80個;制(修)訂辣椒種植技術、加工、交易流通等系列標準。疫情期間,省辣椒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編制發布了《近期辣椒生產技術要點》,從育苗提前準備、播種育苗、苗期管理、移栽前準備、椒農培訓、育苗移栽等方面進行指導,為穩定今年辣椒生產奠定了基礎。
著力在加工升級上下功夫。結合千企改造,從廠房改造、設備提升等方面支持加工企業擴能轉型升級。支持企業發展辣椒深加工產品,大力延伸精深加工產業鏈。重點建設蝦子世界辣椒食品加工園、石板世界辣椒調味品中心、黔東南州酸湯加工等3個百億級產業園。(記者 陳毓釗 王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