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防疫「雙贏」,黃金周吹響「復甦號」

2020-10-09 新京報

■ 社論

「紅火的雙節」驗證了現有防疫方式的有效性以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兼容性。

「雙節」假期結束,這個充滿「年味兒」的假期讓許多人都意猶未盡。根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同比增長4.9%。可以說,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景區限流等因素之下,今年「十一」黃金周的表現是超預期的。

其中,北京的數據頗具代表性。假期前7天,北京旅遊景區接待人數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9.7%。營業收入方面,10月1日至7日,北京市重點監測223家景區和地區的營業收入達8.5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達63.1%,出現了顯著的逆勢上揚,也體現出北京旅遊消費升級的明顯趨勢。

這份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北京各項促消費舉措的助力。如「雙節」期間,北京發放多輪消費券,推出了包括436場文藝演出在內的四大系列活動,極大地激發了潛在的內需活力。

其他地方的餐飲、景區以及交通出行等領域的火爆場景也大體類似。上海、陝西、山西、四川等地的熱門景區遊客接待量已經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海南免稅店平均每天銷售1個億,全國鐵路發送旅客連續7天超千萬。此外,截至10月8日下午,國慶檔電影實時總票房(含預售)破39億元,多地線下音樂節也收穫了「最強國慶檔」……「雙節」期間,從餐飲到旅遊到文化消費的整體回暖趨勢,都展示出經濟復甦的強大後勁。經歷了疫情的國人,似乎更加熱愛生活了。

受疫情影響,長達8天的「雙節」假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中國消費回暖一個不容錯過的契機,同時也是檢驗中國經濟社會復甦程度的一個重要窗口。

從現實來看,常態化防疫措施經受住了大規模人口流動的考驗,而消費回暖也實現了超預期的效果。防疫安全與消費復甦的「並駕齊驅」,是抗疫成果的一種直觀體現,也驗證了現有防疫方式的有效性,以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兼容性。經此檢驗,可以自信地說:「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已經建立,並釋放出了巨大活力。

這一點通過全球語境下的對比,能夠看得更清晰。就在前幾天,《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報導指出,中國「十一」黃金周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當人們擠進火車、湧入古老的廟宇,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民眾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的時候,這是目前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

當然,從長遠來看,「紅火的雙節」仍只是一個新的節點。下一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促進經濟的全面復甦與可持續增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更多的困難需要克服。

如防疫方面,秋冬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段,要繼續繃緊常態化防控之弦,精準、科學發力,確保不出現疫情反彈;而幾個月後還將迎來常態化防控下的第一個春運,這意味著更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同樣需要有充足完備的防疫預案。在經濟復甦方面,如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打通制約經濟增長的消費堵點,鼓勵市場主體加快創新,更大釋放內需。

「雙節」期間井噴的人氣和消費活力,為經濟社會復甦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這種激勵效果,既是現實層面的,更是社會信心層面的。這表明,只要落實好科學有效的常態化防控措施,並為市場主體和消費者創造更好的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早日走出疫情的陰霾,向著正常回歸,可待可期。

相關焦點

  • 黃金周加速復甦!長假消費數據來了
    黃金周,加速復甦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復了接近7成,個雙節長假你過得怎麼樣?「人從眾」黃金周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旅遊,在出境遊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是,國內旅遊市場是最好的選擇。
  • 這個黃金周,全球見證中國復甦活力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的「假期總結報告」顯示,疫情後的首個超長假期,中國旅遊市場復甦勁頭十足。「雙節」假期,中國人出遊的盛況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國媒體、專家和網友紛紛表示,這不僅證明了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釋放出中國經濟持續復甦的鮮明信號。經濟復甦不是夢「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今年更是如此。
  • 便利蜂發布黃金周首日消費報告:防疫類商品消費突出
    央廣網南京10月2日消息(記者景明 通訊員王丹)十一黃金周首日,商超、便利店等便民商業點紛紛推出促銷、滿減優惠活動,為消費市場的復甦帶來了新的助力點。來自便利蜂的數據顯示,10月1日,南京、蘇州等江蘇門店客流量和商品銷量日環比增長超過29%和36%。
  • 國慶黃金周盤點:旅遊消費強勁復甦
    與中秋佳節相關的傳統文化活動深受消費者歡迎揚子晚報網10月9日訊(記者 徐昇)2020年國慶黃金周,全國多個省市黃金週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均表現出了強勁復甦態勢同程藝龍發布的《2020國慶黃金周全國出行及旅遊市場盤點》顯示,預約出遊成為各大景區的「標配」,文化成為文旅消費的核心,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打卡」,帶動了當地的住宿、餐飲等消費需求。校對 蘇雲來源:揚子揚眼
  • 黃金周結束,消費復甦浪潮席捲全國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首個黃金周,中秋國慶喜相逢拼出8日長假。無論是回鄉,還是出遊;無論是抓緊假期時光辦大事,還是宅家享受難得閒暇;無論是要吃好喝好,還是要愉悅精神……消費行為都不可或缺。隨著「雙節」假期的結束,各項消費數據紛紛出爐,總結而言實物消費、服務消費均亮點頻頻,消費復甦浪潮席捲了全國。歷經疫情,消費對於提振經濟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 國慶黃金周旅遊消費復甦 三亞居酒店預訂最熱門目的地榜首
    據了解,2020年國慶黃金周國內旅遊消費強勁復甦的勢頭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文旅部數據顯示,國慶黃金周八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全國多個省市黃金週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均表現出了強勁復甦態勢,整體恢復情況普遍在八成左右。
  • 中國黃金周復甦令世界感慨,假日消費顯示市場甦醒
    「5億中國人正在度假,而世界其他國家的人仍在夢想度假」,印度「The Print」網站感慨稱,黃金周假期顯示了中國對經濟復甦和公共衛生措施的信心。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8日公布的統計數字,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 國慶黃金周旅遊預定火爆 防疫措施不放鬆
    【時政專稿 文/呂曉徵、季菊梅、陸勁雲】國慶黃金周即將到來,由於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疫後復甦快,大家的旅遊熱情或將集中釋放,預計旅遊市場人氣將出現新高。為促進消費,蘇州推出了「一元遊園林」活動,其中,旅行社團隊遊客在全市14個園林景區,可享受門市掛牌價1折的超值優惠。目前,實行分時預約的拙政園,需提前7天預約遊覽,園方也將嚴格執行限流等防疫措施。
  • 外媒:消費信心回升 國慶黃金周旅遊業有望強勁復甦
    中國日報網9月28日電 綜合外媒報導,得益於中國及時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在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假期,中國旅遊業將加速回暖,有望出現強勁復甦。不過,在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國內遊可能會出現反彈性增長。報導稱,在中國,一些航班銷售一空,旅遊平臺上的酒店預訂量激增。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許多人的旅遊需求已被壓抑數月,今年中國旅遊業的拐點已到,而黃金周將推動旅遊消費的進一步回升。報導援引攜程旅遊大數據實驗室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被抑制了9個月的旅遊需求可能會在這8天內獲得釋放。」
  • 中國「抗疫」顯著 旅遊 消費「復甦明顯」
    美國紐約時報《中國「十一」黃金周旅遊業未遭受重創旅遊業》的報導。中國面對疫情態度國家在面對疫情積極應對為世界各國爭取寶貴經驗 檢測成功告一段落防疫香港特區政府昨晚發表中國經濟市場明顯復甦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中國政府最終未在27國高達1.8萬億歐元的《疫情經濟刺激計劃》上達成統一,這一計劃涉及兩部分:其中,7500億經濟作為復甦資金
  • 「東吳宏觀」黃金周過半,旅遊消費有序復甦——國內宏觀高頻數據跟蹤1004
    一周重要數據總結本周迎來中秋、國慶雙節黃金周,假期消費復甦情況備受關注。餐飲方面,本周營業門店數同比+9.7%,帳單數同比時隔三周再度轉正至10.1%(圖1),黃金周對居民消費的刺激作用得以凸顯。遊客消費力恢復程度較五一提升,但仍有復甦空間。國慶黃金周前四日單人次消費金額734元/人次,較去年同期恢復程度為87.9%,均顯著高於五一期間單人次消費金額416元/人次、同比恢復程度69%(圖5)。
  • 黃金週遊客逾15.6萬人次 澳門旅遊市場喜迎復甦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特區政府早前推出的「心出發·遊澳門」計劃和近期的光影節均取得不俗成效,短期內還將在內地大城市繼續推介澳門旅遊的宣傳工作,希望為澳門旅遊業復甦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消費提振仍有空間據記者了解,訪澳遊客高峰集中在黃金周中段,每日入境遊客約在1.5萬至2萬人次之間,較疫情期間已有很大起色,但距離往年同期仍有落差。
  • 「十一」黃金周展現中國強勁的復甦活力
    環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而透過中國黃金周這扇窗,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的強大復甦活力和光明前景。流動中國折射復甦新氣象。超6億人次出遊的背後是14億人民共同抗疫的不懈努力。各地旅遊、消費火爆,但疫情防控依然非常紮實,巨量人口的安全有序流動更凸顯了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消費火爆折射復甦新氣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假日經濟充分釋放居民消費活力。黃金周期間,中國消費市場多點開花,民眾消費加速向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發展,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 外媒:「十一」黃金周 中國上演疫後復甦「奇蹟」
    該報還援引全球諮詢公司德勤亞太地區消費產品和零售團隊負責人的話稱,「中國的經驗表明,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消費會很快反彈。」  「人潮湧動的候機大廳、火車站及汽車站等,表明了這個國家正在從疫情中復甦。」這是法新社眼中的中國「十一」黃金周。報導寫道,「在疫情暴發之後,今年黃金周的意義尤為特別。」
  • 「十一黃金周」剛過,CNN:中國正在全球經濟復甦中取勝
    「中國正在全球經濟復甦中取勝。」「十一黃金周」剛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0日以此為題,將目光聚焦於正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中國經濟。「當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在努力防止新冠病例阻礙脆弱的經濟並從衰退中復甦時,中國經濟再次邁開步伐,並將在今年年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影響力。」CNN開頭說道,據世界銀行今夏的預測,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今年預計增長1.6%,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將整體收縮5.2%。
  • 「十一」黃金周旅遊業火爆,外媒:中國復甦的最清晰信號
    【封面語】「中國正很好地走在經濟復甦之路上。」今年「十一」黃金周,大陸各地的商場、景區、酒店、影院等場所人氣爆棚,據新華社報導,黃金周前4天,就有多達4.25億人次出遊。一些省市區持續升級發放消費券等,有的緊抓機遇,實現線上平臺與實體零售融合互動,通過線上流量優勢反哺線下賣場,最大限度激活和釋放消費潛力,助力經濟大幅度回暖,帶動服務業復甦,假日經濟亮點紛呈。
  • 「十一」黃金周旅遊業火爆,外媒:中國復甦的最清晰信號!
    一些省市區持續升級發放消費券等,有的緊抓機遇,實現線上平臺與實體零售融合互動,通過線上流量優勢反哺線下賣場,最大限度激活和釋放消費潛力,助力經濟大幅度回暖,帶動服務業復甦,假日經濟亮點紛呈。 「十一」黃金周的火爆,也在對岸和海外引起強烈反響。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指出,今年的黃金周是自中國控制疫情以來的第一個重大假期。
  • 「十一」黃金周是中國復甦的最清晰信號,顯示了「中國的自信」
    【外媒:「十一」黃金周是中國復甦的最清晰信號】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稱,在任何一年中,為期一周的「十一」黃金周假期支出都是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健康狀況晴雨表。
  • 新華網評:國慶黃金周盡顯復甦活力
    毛同輝縱情山水醉享美景,寄情田園採摘瓜果,去久違的影院看場電影,到人流湧動的商場選件秋裝,帶孩子到遊樂場玩耍嬉戲,陪家人去飯店吃頓團圓飯……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等正重新成為中國人的假期「標配」。黃金周是觀察中國經濟的窗口。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其交出的假日經濟成績單對於觀察中國經濟的當下與未來具有特殊的意義。
  • 黃金周共遊宜州好風光 我區旅遊消費市場呈復甦勢頭
    今年國慶連中秋8天超級旅遊黃金周裡,我區旅遊不斷升溫,旅遊消費市場呈復甦勢頭,其中「紅色」主題遊、民俗文化遊及鄉村生態旅遊成為遊客熱捧,這為我區第四季度旅遊業的進一步復甦打下堅實的基礎。(蒙仁坤 供圖)據統計,國慶中秋8天旅遊黃金周,我區共接待遊客27.6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1.126億元,其中,重點旅遊景區(點)接待遊客25.405萬人次,營業收入2052.9萬元,為我區第四季度旅遊業的進一步復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來源:宜州網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