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黃金周」假期已落幕,此次國慶節恰逢中秋,大家補上了春節的遺憾,過出了「年味兒」~
黃金周,加速復甦
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復了接近7成,個雙節長假你過得怎麼樣?這龐大的數據中,你貢獻了多少?來看看吧~
黃金周旅遊「人從眾」
黃金周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旅遊,在出境遊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是,國內旅遊市場是最好的選擇。
出境遊本來有多火?
中國旅遊研究院《2019年旅遊市場基本情況》顯示,中國人去年出境旅遊人數高達1.68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3.3%。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僅2019年上半年,中國境外旅行支出就高達1275億美元。
日本安倍政府在2013年推出「觀光立國」的政策,計劃於2020年達到2000萬外國訪客目標,不料4年不到就完成了,其中中國人貢獻超過1/4。
數據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觀光廳
而國慶假期已經結束,朋友圈裡的熱鬧勁兒還沒散去,我們在朋友圈裡看「風景」,而外媒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觀察著中國復甦的景象。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刊文說,這個黃金周,中國人「做著其他國家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這是中國從疫情中恢復的明確信號」。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說,中國數以億計的人們得以通過旅遊等方式慶祝今年國慶節。
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儘管面臨疫情,仍整裝出行:5.5億中國人想旅行。」
影視物流與零售
不止是旅遊業的快速復甦,雙節期間影視行業和物流行業,也得到的充足的「養分補給」。
國家電影專資辦發布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我國電影票房約為36.96億元,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其中《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位列檔期票房前三名。
物流行業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復。10月1日至8日包裹攬收和投遞同比增長分別為54.34%、66.66%,同樣也意味著全國零售額的復甦。值得注意的是:
8天長假中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黃金周增長4.9%;10月1日至7日,海口、三亞、瓊海等4家免稅店零售額同比增長167%,免稅購物人次同比增長64%。
▼恢復&增長▼
注意!注意!這些數據都是「增長」而不是恢復哦。
消費促進內循環
安全穩定的防疫環境讓國人更加有信心,在十一黃金周沒有到來前,很多人預測十一黃金周是一個「分水嶺」,也就是說,消費有可能從十一黃金周開始,就步入全面復甦狀態,實踐證明,確實如此。
中國銀聯的數據顯示,國慶長假前7天銀聯網絡的交易金額達到2.1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3%;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合一,當天交易金額超過3300億元,同比增長15.5%。
消費對拉對經濟循環、盤活市場,有著關鍵的推動作用,而消費又關乎國民收入和民生。
萊視GO-萊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