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發現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 初步認定是「新屬種」

2020-12-16 新民網

  1米多長的粗碩腿骨赫然顯露,肩胛骨、尾椎骨等在山巖間依稀可辨……

  在豐寧滿族自治縣四岔口鄉李起龍村芥菜溝,距今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被發現。據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專家組初步認定,該化石屬冀北熱河生物群首次發現,將改寫世界古生物進化史

  「這應是一具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見的恐龍化石精品,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10月21日,在化石點搶救發掘現場,我國古生物研究專家、發掘項目技術領隊張福成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2004年,於豐寧滿族自治縣外溝門鄉發現的「華美金鳳鳥」化石曾經震驚世界。時隔14年,在相距不到30公裡的同一縣域內再次發現世界罕見古生物化石。

  「我們化石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芥菜溝化石保護區實地巡查時,偶然發現了恐龍化石。」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館長王朝林介紹說,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芥菜溝山梁間發現了暴露在地表的恐龍腿骨化石2塊,骨節直徑約30釐米,長度大於1米,後經清理附近地表又發現了肩胛骨、尾椎骨化石5塊。

  這一發現震驚國際古生物學界。國內頂級專家相繼前來考察,初步認定:於芥菜溝1.3億年前地層中最新發現恐龍骨骼化石疑似新屬種,根據腿骨化石估算,屬於大型恐龍化石。

  專家們表示,這一重大發現對研究生命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將改寫世界古脊椎動物進化史

  熱河生物群是分布於中國北方的一個中生代動植物化石群,有「世界古生物化石寶庫」之稱。豐寧滿族自治縣地處熱河生物群分布帶,境內蘊藏豐富的化石資源,已經發現鳥類、魚類、恐龍類、昆蟲類和植物類等古生物化石20多個門類100餘種。

  多年致力於熱河生物群古生物研究、曾取得世界級科研成果的張福成告訴記者,在冀北熱河生物群分布帶還不曾發現這樣的恐龍化石,「它體積大,體長至少7米,根據化石骨骼、關節關聯程度推測,應是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見的恐龍化石精品。」

  原標題:承德發現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 初步認定是「新屬種」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承德發現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 初步認定是「新屬種」
    1米多長的粗碩腿骨赫然顯露,肩胛骨、尾椎骨等在山巖間依稀可辨……   在豐寧滿族自治縣四岔口鄉李起龍村芥菜溝,距今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被發現。據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專家組初步認定,該化石屬冀北熱河生物群首次發現,將改寫世界古生物進化史。
  • 河北承德發現1.3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將改寫世界古生物進化史!
    這些恐龍化石在經過中國地質學、生物學專家研究後,初步認定為新屬種的大中型恐龍化石,對於世界古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來說,它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復原這段演化歷史,可能會像此前的華美金鳳鳥一樣成為震驚世界的發現。
  • 河北豐寧發現1.3億年前疑似新屬種恐龍化石
    新華社石家莊9月7日電(記者曹國廠)我國專家在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境內1.3億年前地層中發現疑似新屬種恐龍化石。根據腿骨化石估算,屬於大中型恐龍化石。目前發掘工作正在進行。豐寧化石博物館館長王朝林介紹說,去年十月,豐寧化石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四岔口鄉李起龍村芥菜溝實地巡查過程中,發現部分恐龍化石裸露在地表,隨後保護起來。今年8月28日,自然資源部向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去函,同意搶救性發掘該恐龍化石。9月4日,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開工儀式在芥菜溝舉行。
  • 汝陽欒川發現大型恐龍化石群
    圖為新發掘出的恐龍部分化石。趙洪山攝  我省地質發掘又有重大發現:在我省汝陽、欒川一帶發掘出大型恐龍化石群。  7月3日,省國土資源廳舉行的河南恐龍化石群發掘第一期成果發布稱,新發現的化石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屬晚白堊紀早期。在汝陽縣已找到30餘處恐龍化石點,從其中5處出土了6種以上恐龍,其中「洛陽中原龍」是目前我國唯一發現的大型結節龍類甲龍,改寫了中國無結節龍的說法。
  • 雲南新發現1.8億年前恐龍化石:侏羅紀巨獸
    雲南祿豐縣一直是我國恐龍考古的重要陣地,近日又有新發現。據新華網報導,當地近日發現兩具距今約1.8億年的恐龍化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7日現場初步鑑定推測,這兩具恐龍化石分別為「巨型祿豐龍」和「許氏祿豐龍」。
  • 雲陽又現恐龍新屬種 重慶將有一個世界級的「侏羅紀公園」
    1957 年首次在合川發現恐龍化石以來,目前全重慶已有將近2/3的區(縣)相繼發現恐龍化石,其中不少是享譽世界的「明星恐龍」:如當時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恐龍之一,有「東方巨龍」之稱的合川馬門溪龍;目前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上遊永川龍;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產地雲陽普安恐龍化石動物群……據了解,重慶地區中生代地層廣布,但出露情況不一。
  • 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1億多年前這裡有大量恐龍,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研究員汪筱林帶領團隊在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了世界最大亞洲足跡屬恐龍腳印。汪筱林說:「此次發現進一步證實在距今1億多年前的早白堊世,準噶爾盆地生存著多種包括獸腳類恐龍在內的大量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類群。」
  • 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腳印化石 皇家園林原是「侏羅紀公園」
    專家介紹,這批足跡最早是兩名專家在避暑山莊知名景點「熱河泉」邊的石頭上休息時,偶然在地面的石板上發現的。  承德避暑山莊發現恐龍腳印化石  「承德避暑山莊裡發現恐龍化石了!」6日,北青報記者從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調研員周餘良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萬曉樵、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等專家處獲悉,科研人員近日在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的地面上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羅紀恐龍足跡,對研究恐龍的演化和地球氣候變化有重要價值。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屬於一個多元化的土城子恐龍動物群。
  • 河南汝陽發現恐龍新屬種 命名為汝陽雲夢龍(圖)
    河南汝陽發現恐龍新屬種 命名為汝陽雲夢龍(圖) 汝陽黃河巨龍復原圖  □李麗靜  來自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的消息顯示,經古生物學家認真研究,河南省汝陽雲夢山區發現的恐龍是中原地區首次發現的白堊紀長脖子蜥腳類恐龍,專家將這個新屬種命名為汝陽雲夢龍
  • 雲陽發現18公裡「埋在地下的恐龍化石長城」
    6月13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舉行《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新書發布和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新進展媒體座談會。據了解,雲陽普安發現了數層含恐龍化石、時代連續(距今1.74—1.64億年前)的侏羅系地層,橫跨雲陽縣龍角、普安、新津、故陵四個鄉鎮,沿地層走向連綿至少18公裡,被譽為「埋在地下的恐龍化石長城」。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原標題: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李先生介紹,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21日下午,和家人散步走到環湖路邊,看到一處被挖開的山坡,在坡腳位置,有一塊長條形石頭,顏色明顯與周邊不同。
  • 河北承德發現大量恐龍足跡!為什麼恐龍感覺人類樣子沒變化呢
    央視網消息:中美澳科學家宣布,研究團隊完成了河北承德地區恐龍足跡研究,絕大部分足跡分布在承德避暑山莊。據介紹,經過詳細考察,承德地區發現多種類型的恐龍足跡:實雷龍足跡、蹺腳龍足跡、韓國鳥足跡等。承德地區豐富的足跡記錄表明,華北的恐龍演化記錄基本上是連續的。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1.6億年前恐龍化石,網友:不愧是恐龍之鄉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寧夏靈武新發現恐龍屬種將向社會徵名
    新華網銀川8月25日電 (記者曹健、羅國芳)研究表明,寧夏靈武市寧東鎮恐龍化石點代表了一個新的恐龍屬種,故自2004年11月在這裡發現恐龍化石點至今,靈武「恐龍」仍沒有統一的名稱。8月26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將直播靈武恐龍化石發掘現場,這天,有關部門將通過媒體為這一新的恐龍屬種公開向社會徵名。
  • 【圍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
    李先生在路邊發現的疑似恐龍腿骨化石。 受訪者李先生 供圖  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21日晚間,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江山表示,經專家初步認定,已基本確定為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食素。根據化石的肢骨判斷,恐龍體型較大。
  • 日本神秘恐龍化石身份確認:1億年前新品種
    日本研究人員最近報告稱,經分析確認,2006年在該國兵庫縣出土的一種蜥腳類恐龍化石屬於此前未知的新種食草恐龍,而從化石出土的地層判斷,這類恐龍生活在約1.1億年前。這些恐龍化石因為出土於兵庫縣丹波市山南町,因此俗稱「丹波龍」。
  • ​重慶發現新恐龍動物群,已命名兩個恐龍新屬種
    ​重慶發現新恐龍動物群,已命名兩個恐龍新屬種 2019-12-17 0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發現1.3億年前恐龍蛋化石:要復活恐龍節奏
    事實上許多科學家都在努力嘗試復活一些已經滅絕的動物,比如恐龍,只要條件允許這絕不是說笑。據英國《每日星報》報導稱,江西省大餘縣新大餘中學項目工程建設現場,一個工人竟然意外發現了一窩恐龍蛋化石,經過專家鑑定後,結果著實被嚇到。